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合集下载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古代的绘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中国山水画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了画家对自然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体验,展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和审美观念。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丰富而深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哲学和人生智慧。

本文将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入手,探讨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意蕴和情感。

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意蕴主要包括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幻想。

中国山水画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再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认为山水是大自然的精髓,是世间万物的灵魂所在,因此他们尊崇自然,将大自然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通过中国山水画,我们可以感受到山水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挚爱和赞美,表现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中国山水画也表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

中国山水画常常以孤独的山水景色和孤独的游人为题材,通过对游人在山水间的身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

山水画家通过对游人的描绘,表现出他们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感悟,反映了中国文人雅士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中国山水画也表现了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幻想。

中国山水画家常常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幻想。

通过表现出理想国家的山水风景,中国山水画家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期望,反映了中国文人雅士对理想社会的独特追求和想象。

中国山水画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激发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通过对人生境遇的表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描绘,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幻想。

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哲学观念主要包括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生命与时空的变化、以及心灵与气质的陶冶。

中国山水画常常以自然与人的和谐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景色和游人的描绘,表达了山水画家对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理念。

山水画家通过对山水景色和游人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理念和表达,传达了中国山水画家对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九下语文书14课山水画的意境

九下语文书14课山水画的意境

九下语文书14课山水画的意境# 一、山水画意境之自然之美。

咱先来说说这山水画里的自然之美哈。

就好比一幅画着高山流水的山水画,那画里的山啊,高耸入云,山顶上的树木郁郁葱葱的,仿佛你都能感受到那山间清新的空气。

还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在山石间穿梭,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就跟你真站在溪边听到那清脆的流水声似的。

原因呢,就是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刻画,把大自然的美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从画中就能领略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 二、山水画意境之人文情怀。

山水画可不单单是画个山水那么简单,它里面还藏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呢。

比如说,有的山水画里会画一个小小的茅屋,茅屋前有个老者正悠闲地看着远处的山峦。

这就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就像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他们在官场不得志的时候,就向往这种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

再比如说元代倪瓒的画,他的画常常是大片的留白,只画几座小山、几棵树。

这种简洁的画面其实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他通过这种独特的绘画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是因为画家们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和人生经历都融入到了画中,让我们在欣赏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境和情怀。

# 三、山水画意境的艺术表达手法。

那画家们是怎么把这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通过山水画表达出来的呢?这里面可有不少讲究。

再就是笔墨的运用啦。

有的画家用笔细腻,就像描绘树叶的纹理时,一笔一笔地画得特别清楚,让我们能感受到树叶的柔软和生机。

而有的画家则用笔豪放,比如画瀑布的时候,几笔就把瀑布的气势画出来了。

用墨也很有讲究,浓墨可以表现出深沉厚重的感觉,淡墨则能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比如说,用浓墨画夜晚的山峦,那山峦就显得神秘而深邃;用淡墨画清晨的雾气,就仿佛真的有一层薄薄的雾在山间飘荡。

通过这些艺术表达手法,画家们把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幅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

# 四、总结。

总之呢,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研究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研究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研究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它以精妙的笔墨、独特的构图和深远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家通过绘画手法和创作手法所塑造出来的。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第一,自然景致的表现。

中国山水画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通过艺术家精细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呈现给观众。

画面中的山川、河流、树木等元素都被艺术家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意境。

第二,意境的营造。

中国山水画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再造,通过排列组合、夸张变形等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想象中的美好风景。

通过运用线条、墨色和水墨笔法等艺术手法,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现效果,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意境。

心境的抒发。

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艺术家内心感受和情感的抒发。

画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画面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深深的触动。

第四,美的追求。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它通过画面中的构图、色彩和笔触等元素,展现出一种静谧、悠远的美感。

艺术家通过精心的布局和处理,使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具有美感,并使之融于整体之中,形成一种完美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意境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表现、意境的营造、心境的抒发和美的追求等方面来展现的。

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通过欣赏和研究山水画的画面意境,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也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山水画的意境主要内容

山水画的意境主要内容

山水画的意境主要内容
《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形式,它以山峦、江河、云雾、树木等自然景物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墨色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展现出自然风景的美感和意境。

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山水画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在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将自然景物的壮美、雄浑、恢宏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其次,山水画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在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构图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从而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再次,山水画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

在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对山水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表达了中国人对人生
的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从而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

总之,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形式。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自然意境、人文意境、哲学意境以及审美意境等方面。

首先是自然意境。

中国山水画,无论是山脉连绵的巍峨之势,还是江河湖海的波澜壮阔,都在画面中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恢弘景象。

艺术家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通过笔墨勾勒出山峦的峻俏、江河的起伏和云雾的缭绕,表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和神秘奇妙。

这种表现手法既可以引导人们感受到自然风景的壮美,也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从而达到“以物言情”的目的,从而表达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其次是人文意境。

中国山水画在表现自然的也常常通过人物和建筑等元素的插入,表现出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在山水画中加入人物、建筑等元素,艺术家既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又表现出中国人对人文的情感追求。

山水画中的人物或建筑往往是与大自然相辅相成,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这种表现手法既扩展了山水画的意境,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山水相连”的世界观,彰显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

再次是哲学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这种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表现。

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山水相连”等理念,常常在山水画中得到体现。

山水画通过艺术家的笔力,把握山水的神韵和气势,把自然中的神秘力量和哲学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山水画,中国古人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宇宙的畅怀、对生命的歌颂,体现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追求真善美的哲学情怀。

中国山水画以恢弘、畅达的笔墨,表现出丰富的哲学内涵,既引导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又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理念。

最后是审美意境。

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之一,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

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更是中国人在审美上的一种追求。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苏 州 四 柏 树
(4)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 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说说。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 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 ,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5)依据课文的论述,说说意境和意匠是怎样的关系。
意境的绘画的内涵,意匠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 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 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指对现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把握。一般是指竞赛类型的事情,是说人非常有把握, 很有可能成功。 例:(1)今天是期末大考,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2)演讲比赛过程中,李明仿佛胜券在握了,他趾高气扬地站在台下等着领奖。
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 (议论句、设问句、一些有标志性词语的句子。)
山水 画的 意境
提出问题(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分析问题
阐释什么是意境 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获得意境的途径
解决问题(结论):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再读课文,研读文本
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开篇点明作者的美学观点,揭示 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意境”。
3、在3、4自然段,作者列举了李白和毛主席 的诗,目的是什么?
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的诗句,说明诗歌 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 然环境中去的。
列举毛主席的《十六 字令三首》,进一步说 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 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
4、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结合5——10 段进行概括。
●小组合作,通过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梳理 要点。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分析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风格,它以山水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感悟和情感。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壁画和帛画,而在唐代及以后的宋、元、明、清等时期,中国山水画更是达到了巅峰。

中国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题材,但它并不仅仅是对山水的写实描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山水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情感和心境。

中国山水画所展现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超然物外的意境中国山水画所展现的意境是超然物外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赋予了超然的意义,被视为远离尘世的净土。

在中国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表现,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人生境遇的沉静。

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并非简单的风景,而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投射和表达,是艺术家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脱的精神寄托。

二、意境深远的意境中国山水画所展现的意境是意境深远的。

中国山水画重视表现自然界的宏伟壮丽,追求意境的深邃和情感的广阔。

在中国山水画中,艺术家通过山水的起伏变化、云雾的缭绕、树木的茂密等手法,使画面产生远近、空灵、凝重等立体感,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让人从中领略到人生的深邃和广阔。

三、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境中国山水画所展现的意境是意境清秀的。

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并不是野性和粗犷的,而是清秀和淡雅的。

中国山水画追求简约、淡雅、清新的意境,让人在欣赏山水画时感受到一种清新幽远的境界。

艺术家通过对山水的表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雅与含蓄。

五、超越现实的意境。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描绘山水,中国山水画带给观者深邃的意境和内心的宁静。

它以自然为题材,追求画家内心的意境,通过笔墨的虚实、意境的营造,展示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有三个方面,即自然之境、心灵之境和传情之境。

首先,自然之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的重要体现。

中国山水画追求“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在画面中展现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观。

通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各种元素以及画家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高水长、云深雾重的场景。

比如在明代画家杨元素的《万山纵横图》中,画家以壮丽的山河为主题,笔力极其雄浑,给人一种壮丽恢弘的感觉。

又如宋代画家马远的《黄山图》中,对黄山的岩石、树木、云雾等细节描写入微,画面更显得充满神秘感。

这些画作以挺拔的山势、奔腾的江河、苍茫的云雾,让人看到的不仅是画家的技术功底,更是中国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

其次,心灵之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精髓所在。

中国山水画以表达画家自身内心世界的意境为核心。

画家通过画笔和色彩的表达,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溶于画作之中。

比如明代画家徐渭的《云树纪绿》中,画家以写实手法描绘出一片片的云雾和绿色的山野,从而展示出他内心的宁静和悠闲。

这种通过笔墨表达心灵境界的方式,在中国山水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山水画家注重心灵的表现,他们认为艺术家的境界对作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传情之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独特之处。

中国山水画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使观者产生共鸣,从而给人以情感的交流和思考的空间。

中国山水画寓意丰富,常常通过自然景物的美化和细腻的线条描绘,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如明代画家沈度的《山坡夏花》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片盛开的花海,恍如仙境。

这种细腻和富有情感的描绘,使观者可以感受到画家的用心和情感,从而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它追求自然之境、心灵之境和传情之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寻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

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请同学们一起有表情的背诵一遍。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略。

师:事实上,我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就是画的意境。

那么,什么是意境?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2)学生讨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从透视、是否真实再现等方面来考虑)《渔庄秋霁图》和《干草车》相比较
教师总结:?
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
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画面)焦点透视(看画面)?
崇高气韵生动追求光色变化(看画面)?
讲究笔墨情趣(画面帮助理解)遵循自然真实?
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分,忠实再现.
中国山水画讲究人在画中游,在一幅画中同时表现可以行走,可以居住,可以浏览,可以仰望的多种时间和空间。

中国山水画有多个视点。

看图
黄宾虹的《山水》讲解。

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

气韵生动注重表观内在的精神气质,画面才能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提问学生:看到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忍不拔的性格。

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整个画面寒冷、寂静。

西方风景画追求光照射到景物上的亮和暗变化。

《干草车》
中国山水画讲究笔墨情趣,讲究一种趣味性,(可提问学生:你感受到画面表现一种什么怎样的趣味性?)吴冠中的《山村》,用一块块浓墨、淡墨表示房子的屋顶、窗户,体会一种墨的趣味。

西方风景画遵循自然真实,尊重客观现实。

《干草车》中国山水画要求要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西方风景画是物我两分,忠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真实的再现。

(二)、学会欣赏
多媒体画面出现《渔庄秋霁图》
①画家表现了什么地方的景色?讨论分析画面的构图、空白、墨色。

②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倪瓒:江苏无锡人,原家富足,后家道中落,遂变卖家资,浪迹太湖一带。

隐居江湖,洁身自好,过着飘逸淡泊的生活。

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三段式”平远构图法显露个人特色。

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景是一片浩翰而平静的水面,不着一笔,以虚为实;下段为近景,坡上几棵稀疏的枯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

他的画面冷落荒凉的情调,也表现了当时处在外族统
治下的一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构图:“三段式”平远构图法。

笔墨:浓、淡相间,剔透松灵的笔墨。

空白:国画中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

这幅画中中景空白较大,是一片浩翰而平静的水面,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意境: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临孤寂之情。

他的画面冷落荒凉的情调,也表现了当时处在外族统治下的一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

多媒体画面出现《万山红遍》)讨论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

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

《万山红遍》用全景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两山之间,一股清泉顺流而下。

山中小村充满宁静享和的气氛。

他用浓重的积墨法画出山的浑厚,用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全画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借毛泽东诗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构图:全景构图,画面给人饱满的感受。

空白:而本画面中空白很少,给人感觉密不透风。

墨色: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

本画面题目是借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劲染”,歌颂欣欣向荣的时代。

呈现出浓郁醇厚、宁静享和的气氛。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幅古今作品的欣赏,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画面的构图、墨色、空白是为意境设计的。

(三)、教师当堂示范《望庐山瀑布》:画面有浓墨、淡墨、空白较多给人无限的遐想,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受。

(四)、学会表现
(五)、课堂作业: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播放《渔歌唱晚》音乐,画一幅表现山水意境的中国画。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参考诗句: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表现山水的古诗词。

请同学们拿起毛笔来表达诗句中所表现的意境。

参考的诗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
(2)独钓寒江雪……
(3)枯藤老树昏鸭……
(4)小桥流水人家……
(5)空山新雨后……
(6)日簿西山情依依……
(7)天门中断楚江开……
(8)孤帆远影碧空尽……
(9)远上寒山石径斜……
作业展示: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说出是谁的诗的内容,表达的意境。

并评价自己的作品。

然后让其它同学来评价。

(六)学会评价(学生讨论:怎样评价一幅山水画)
评价标准:①构图、空白、墨色的运用是否完美;③能否表现一定的意境。

(4)是否以诗入画。

七、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等决定了画家的意境风格。

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画家可以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如李可染的“浓郁醇厚”的积墨和倪瓒的“淡雅清逸,崇尚疏简”的画法。

如果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