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湿阻测试方法 出汗暖体假人法-编制说明
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测量与计算

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测量与计算
刘颖;戴晓群
【期刊名称】《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热阻和湿阻是影响服装热湿舒适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其测量方法对于研究和改善服装的热湿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面料和服装的热阻、湿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一件连体型防静电无尘服为例,使用出汗暖体假人“Newton”,对其热阻、湿阻进行测量,详细阐述了服装的局部到整体的热阻、湿阻的测量与计算,并分析了服装各个局部热阻、湿阻的特点.
【总页数】5页(P32-36)
【作者】刘颖;戴晓群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苏州 215000;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苏州 2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服装需求热阻的理论计算与服装设计思路 [J], 王宝军
2.服装需求热阻的理论计算与服装设计思路(续) [J], 王宝军
3.服装热阻、湿阻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J], 张文欢;钱晓明;牛丽
4.ASHRAE 与 ISO 的热舒适相关标准中关于服装热阻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对比 [J], 李敏;曹彬;朱颖心
5.纺织面料热阻和湿阻的回归测量法 [J], 陈益松;张聪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仿人体出汗比例的Walter暖体假人皮肤制备

仿人体出汗比例的Walter暖体假人皮肤制备师云龙;钱晓明;梁肖肖;张文欢;邓辉;王立晶;范金土【摘要】为了使Walter暖体假人各个部位具有与真人类似的相对出汗强度,采用了硅胶涂层的方法制备了非均匀出汗皮肤.通过对不同组分和不同厚度的硅胶涂层透湿率的分析,确定了最佳涂层工艺,以此工艺制备了3种具有自相似结构的硅胶涂层,通过对3种涂层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和热阻,湿阻的测量,选择出最佳涂层结构.使用此涂层结构制备了整套非均匀出汗皮肤.实验测量了使用非均匀出汗皮肤和均匀出汗皮肤的暖体假人的裸态与着装状态的热阻和湿阻.结果显示:分形维数最接近黄金分割数的涂层方法可使非均匀出汗皮肤具有最佳热湿性能;所制备的非均匀出汗皮肤与原始均匀出汗皮肤对比,假人裸态和着装状态下的热阻、湿阻测量结果均有增加.%In order to make thermal manikin Walter perspiration have the same rate as human body′s,a non-uniform skin with self-similarity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silicone coating. According to the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ickness of silicone coatings the optimal coating technology was determined.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ree self-similarity structure coatings were calculated. The optimal coating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analysis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thermal insulation and evaporative resistance. The non-uniform skin was made by this optimal coating structure. The evaporative resistanc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were measured in the nude mode and clothing mode by using two kinds of sk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ptimal thermal-wet comfort properties are obtained when the coating method has a fractal dimension close to the Golden Mea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hermal insulation and theevaporative resistance measured by the non-uniform skin are higher than those measured by the uniform skin.【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暖体假人;分形维数;热阻;湿阻;非均匀皮肤【作者】师云龙;钱晓明;梁肖肖;张文欢;邓辉;王立晶;范金土【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康奈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纽约148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56;TS941.17暖体假人是一种从20世纪4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学实验器械,到目前已经历了4代更新,最新一代暖体假人可模拟人体行走,攀爬等动作和出汗、呼吸等生理活动[1]。
户外用品的防水、静水压、透湿、透气性能的测试方法

户外用品的防水、静水压、透湿、透气性能的测试方法户外用品的防水、静水压、透湿、透气性能的测试方法目前国内户外从业人士和户外爱好者对户外服装功能理解某些方面存在误区或认识不够严谨,户外用品的在目前市场上需求量较大,同时户外用品的检测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户外面料测试项目有以下:色牢度、缩水率、PH值、撕裂强力、断裂强力、接缝滑移,这些都是前道染厂所要做的指标;后整理方面是:防水、静水压、透湿、透气等功能指标!一、静水压(WaterProofness简写为:WP):户外面料行业习惯叫耐水压,单位用mmh2o表示,是指单位面积承受水压强力,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织物承受蒸馏水往上喷的压力,并记录水压最大值,如耐水压5000mmh2o,即单位面积最大可承受5m压力而不会发生渗漏。
常用测试标准:美标AATCC-127;日标JISL1092B;欧标:IS0811;耐水压测试分洗前和洗后测试两种方法:(1)、洗前测:国产户外品牌一般测试洗前耐水压值,不测洗后值,洗几次后耐水压值下降很大的,可能下降1000-3000mmh2o左右;(2)、洗后测:国外著名户外品牌一般是5次水洗后测耐水压,THENORTHFACE甚至有采用过水洗20次后再测耐水压方法,因多次洗后测试,耐水压值下降非常大,这样的测试方法是任何涂层厂或贴膜复合厂必须用更好的材料加工,比如涂层面料耐水压要求5次水洗后达到5000mmh2o,那么洗前最起码要到7-8000mmh2o 以上;当然这种要求会导致价格更高!二、透气度(MethodAirPermeabbility简写为:MAP):意为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量。
气流速率可直接测出,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车换算而得。
这个才叫真正意义的透气!测试标准:美标ASTMD737、欧标ISO9237、日标JISL1096;透气单位用mm/s、cm3/cm2/s表示都可以;据近五年来操作的TheNorthFace、Rei、Columbia、LLBean、EddieBauer、Adidas、Ozark 等知名户外品牌均未测试过透气,国内户外服装品牌基本上也不测透气;透气的意思是空气通过织物传导到人体,这样就有可能起不到保暖的作用;而穿着冲锋衣防水保暖但又有闷的感觉,就是跟不透气有关,现在听说Decathlon公司在长三角正在开发防水透气的户外面料,有机会遇到他们跟他们技术交流下!三、防泼水:在标准实验室下,用蒸馏水通过漏斗喷在试样上,对照防水标准样评分评级;常用测试标准有美标:AATCC-22;欧标:ISO4920;防泼水分为三种:普通防水(WaterRepellent,简写为:W/R)、耐泼水(DurableWaterRepellent户外面料行业习惯称为超泼水,简写为:DWR)、特氟龙(TEFLON)防水;(1)、普通防水(W/R):洗几次衣服表面就没防水了,一般户外休闲普通防水就可以了,如果经常去登山或者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山上天气变幻无常,随时有可能下雨,普通防水的服装洗几次没防水,造成衣服表面会被淋湿,穿着身上会增加人体负重。
新世纪国内外测试服装保温性的暖体假人比较

以单 独控制 每段 体 表温 度 和加热 系 统 , 且 假人 本体 可以模 拟人体 的不同姿势 , 做一些 简单运 动 ‘ 。 。第
二代 暖体假人 不 仅可 以满 足 服装 热 阻 的静态 试验 , 也 可 以满 足动 态试验要求 。第 三代“ 假 人” 也叫 出汗
的透 湿阻力 , 指 服 装层 两 面 的水 蒸气 压 力差 与 垂 直
服装 的热湿传 递性 能做 出综 合评 价 一 。而我 国从
1 9 7 8年起 才开始 对假 人技 术进 行研 究 , 至今 已经成
功研制 出多种 类 型 的暖体 假 人 , 为我 同 的航 空 航 天
事业 和纺织事 业做 出了重要 贡献 。
通过 服装单位 面积的蒸 发热 流量之 比 。服 装 的热 阻与湿阻是反 应服装 的热湿 舒适性 的重 要指标 。
1 暖体 假 人 的发 展 历 史
从 上个 世纪 四 十年代 发 展 至今 , 总 共有 三代 暖
体假 人“ 假人” , 第一代 为单段暖体假人 系统 , 诞 生 于 2 ( 】 世纪 4 0年代 , 其不 能反 映 人体 温度 分 布 , 且 不能
2 0 1 2 1 0 )
要: 为模 拟人 体 与环境之 间热 湿 交换 , 近 8 0年研 发 出 1 0 0款 “ 假人” , 它是 形体 和发 热 、
散 湿功 能类 似人 体的仪 器设 备 , 能够 科 学地测 试评 价服 装整 体的 热 学性 能 , 可避 免 真人 实验 中个
体 差异 的影 响 , 实验精 度 高 , 可 重复 性好 , 被 公 认 为 是服 装 工 效 学研 究必 不 可 少的手 段 主要 分
暖体假人_暖体假人原理结构应用_暖体假人供应

暖体假人_暖体假人原理结构应用_暖体假人供应1、暖体假人的发展暖体假人是模拟人体与环境间热交换过程的仪器设备,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散热特点,暖体假人一般分为头、胸、背、上肢、手、腹、腿和脚等部位。
暖体假人是从20世纪4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物理试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服装、职业健康、环境、消防、石油、交通安全、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应用暖体假人测试服装的保暖性能是现代服装功效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它综合考虑了服装材料、服装层次配套、服装的适体性、服装款式等性能,可对服装进行全面的评价。
暖体假人的开发与应用,是服装功效学实验手段的革命,它丰富了服装功效学的研究内容,扩大了该学科的研究领域,为服装功效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托。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德国、丹麦、日本等国家的有关研究单位相继开发了干热暖体假人、出汗暖体假人、可呼吸暖体假人、可浸水暖体假人以及(出汗)暖体假头、假手、假脚等测试设备,避免了人体实验中个人生理、心理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实验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好,并可在真人无法试验的极端条件下进行服装的热学性能测试实验。
我所从7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始暖体假人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发了781暖体假人、87变温暖体假人、BW系列服装保暖测试系统,为我军冬服结构工艺设计、服装材料选择、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服装整体配套研究,确保我军冬季服装防寒保暖,有效减轻单兵负荷,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机动能力作出了贡献。
2、暖体假人的测试原理暖体假人的测试原理是将假人置于人工气候仓中,以一定的功率加热假人本体,并通过控制机构使其表面温度稳定在33C左右,根据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及为保持假人表面温度恒定所需的供热量计算服装的热阻,据此评估服装的保暖性能。
3、暖体假人的系统构成暖体假人测试系统一般由计算机、接口电路、过程输入通道、过程输出通道、程控电源、显示器、打印机、检测电路、暖体假人(包括假人本体、加热电路、假人皮肤表面温度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构成,其系统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吸湿排汗测试标准

吸湿排汗测试标准吸湿排汗测试标准是对服装材料所具有的吸湿、透气性等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估的标准。
在现代人们对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吸湿排汗测试标准也越来越重要。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阐述吸湿排汗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第一步:样品准备首先,要进行吸湿排汗测试,我们需要样品。
样品选取要注意样品的大小和重量。
一般来说样品的长度应该大于50cm,宽度不大于30cm,面积在1500cm²以上。
样品的质量要求不同的标准可能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一般是在4~5g之间。
第二步:测试设备在进行吸湿排汗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关的测试设备。
这可能包括一个定量的量热器、恒温恒湿箱、高精度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等。
还需要把吸湿排汗测试设备放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三步:测试方法在进行吸湿排汗测试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具体的测试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人体模拟法,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加热、排汗等方式模拟人体的状态。
具体而言,测试样品会被置于恒温恒湿箱中,使其处于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然后,样品被加热到人体皮肤的温度,一般在32~37摄氏度之间。
同时,样品表面涂上人造汗液,以模拟汗液的存在。
在一定时间段内,测试设备会记录下样品的重量、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就可以评估样品的吸湿排汗特性。
第四步:结果分析最后,根据测试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对吸湿排汗测试样品的各项特性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第三步的测试结果计算出吸湿率、透气率、快干性等各项指标,并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样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那么这个样品就符合吸湿排汗测试标准。
总结吸湿排汗测试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标准,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服装材料的吸湿、透气性等特性,以确保服装的舒适度。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样品准备、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来完成测试工作。
相信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并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服装体验。
暖体假人在服装热湿舒适性测试中的应用

( 2 )
r
式中, R 为服 装 总热 阻 ( ℃ ・ m / w5 ; T 为 假人 皮
准确合理的测试方案及参数对掌握测试规律及准确地 评 价服 装热 湿舒适 性能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肤 温度 ( ℃) ; T 为假人 周 围环 境 温 度 ( ℃) ; A 为假 人 体表 面积 ( m。 ) ; Q, 为假 人 的非 蒸发散 热 流量 ( W) 。 服 装 总热 阻 R 有 两部 分组 成 , 一 部 分是指 服 装 的 有效热阻值 R , 另一部分是指着装人体表面空气层热 阻R , 为裸 露 的假 人 在 相 同环境 条件 下 测得 的热 阻 ,
2 0 1 6 年第 1 2 期
测试 分析
・ 5 1 ・
考虑着装后人体体表面积增大对服装热传递特性 的影 响 , 定 义服装 基本 热阻 为 R , 一R 一( R / f d ) ( 3 ) 式 中, 服装 面积 系数 , 是服 装表 面积 与人体 净体 表 面 积 的比值 。 服 装 总 热 阻是 指 从皮 肤 表 面 到 环境 的热 阻 , 包 括 体表面积增大的影响和着装人体表 面空气层 的阻抗 ; 服装有效热阻是从皮肤到服装表 面的热阻 , 包含体表
量、 热阻 、 湿 阻 等 指 标来 描 述 。在 进 行 实 验 之前 , 采用
表面的非蒸发散热流量 ( w) ; Q 为人体通过服装表面 的蒸发 散热 流量 ( W) 。 服 装层 中 因 温 度 梯 度 而 产 生 的 热 流 阻 力 称 为 热 阻, 计算 公式 为
: : =
假人吲 ; 中国人 民解 放 军 总后勤 军需 装备 研究 所 在 2 0 0 4年研 制 了与瑞 士 和瑞 典 相 似 的 出 汗 暖体 假 人 _ 8 ] ,
国际通用织物热阻湿阻测试实验方法

国际通用织物热阻湿阻测试实验方法热阻值是衡量材料及产品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由絮状材料及由絮状材料制成的产品的隔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高蓬松的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或絮状材料,其强度低、易变形。
高蓬松的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是线形纤维或朵状羽绒等纤维材料随机排列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平面状纤维集合体,使用时需要有面料和夹里包裹。
高蓬松絮状材料中的纤维呈现离散状随机排列,纤维之间包含有相当比例的孔隙,蕴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从而具有较高的保暖性。
同时由于纤维的随机排列造成了传热通道的错综复杂,使其与纤维紧密排列的普通织物的热传导机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对于普通织物而言,由于厚度较薄、上下表面间或纱线间的垂直孔隙明显,当上下表面存在温差时,垂直传输的热流是主体。
而对于高蓬松絮状纤维集合体材料,由于存在大量的复杂形态的细小缝隙和孔洞,蓬松度较高,厚度较厚,热量的传输通常是二维或三维的。
所以目前国内外测试普通织物的仪器和测试方法并不适合测试絮状材料及其产品的热阻值。
本文将考察目前存在的热阻测试方法和仪器及其缺点,总结国内外关于测试热阻的标准、操作方法和测试指标。
1、现有纺织品传热测试方法和仪器1.1 恒温法将织物放在恒温热板的一侧,恒温热板其他各面均有绝热保护,测定在不放试样和放试样时保持热板恒温所需的热量,由此来计算织物的保温率来说明织物的隔热保温性能。
试验时首先在不放试样的情况下测试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然后再测试放上试样后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通过公式(1)进行计算:Wr=(1-b/a )×100% (1)式中:Wr为保温率,%;a 为不放试样时试验板消耗的热功率,W;b 为放试样时试验板消耗的热功率, W。
目前国内外用来测试评价平面状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单平板法就是采用了这种测试方法。
但是单平板法上方无保护罩,因此试样上表面的空气流动会引起一定量的对流散热量,测试结果成为对流散热和传导散热的综合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国家标准《服装湿阻测试方法 出汗暖体假人法》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发[2018]68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纺织品 短链氯化石蜡的 测定>等18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对国家标准《服装湿阻测试方法 出 汗暖体假人法》进行制定,项目编号2016-0905T-FZ。 (二)制订标准的意义
依据我国相关技术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里的内容,修改了规 范性引用文件的说明部分,将相关引用技术标准替换为我国同类技术标准。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1048 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 法) GB/T 18398 服装热阻测试方法 暖体假人法 4、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包括整套服装、服装面积因子、服装湿阻、服装总热阻、出汗暖 体假人。 5、测试方法 (1)依据国内外使用的暖体假人规格和尺寸,将假人的尺寸范围设定在较 为宽泛的范围,以保证更多的假人满足本测试标准。假人身高在 1.5 m~1.9 m 之 间,体表面积在 1.5 m2~2.1 m2 之间。暖体假人的尺寸应与服装的标准尺寸相符, 不合身的服装会影响测试结果。 (2)在实验步骤中,假人表面温度、环境温度、水温均设定为 34℃。该温 度的设定主要考虑出汗时人体的平均皮肤温度为 34℃。在很多相关研究文献中, 均采用该温度测量服装的湿阻。 (3)对等温环境下,对相对湿度的设定也做了规定,即相对湿度应为 30± 5%~70±5%。相对湿度的设定与假人各部位的散热量有关,应保证各部位散热 量均大于 20W/m2。这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当假人穿着轻薄的服装时,如果相 对湿度设定为 40%,因水蒸气压差较大,所以假人出汗率应设置较大,否则皮肤 表面很容易出现局部干燥情况,影响测试结果。如果在测试时没有注意该情况, 很容易导致测试结果偏大。事实上,如果出汗率设置较大,测试的服装会吸收很 多的水分,影响服装的穿着状态,对测试结果势必会产生影响。具体出汗率的影 响如下。 (4)针对出汗率设定,本标准也做了相应规定,即“在测试期间,整个假 人表面必须有可供蒸发的足够的水分。在服装湿阻测试时,应采用与校准过程相 同的供水方式供给假人表面,以保证假人表面始终处于润湿状态。假人的出汗率 设定在 400~1200 ml/hr∙m2 之间,应该保证测试过程中假人全身各部位均为润湿 状态,任何部位不能出现干燥现象”。 为了验证出汗率对服装湿阻的影响,本标准选取了 5 件服装进行了相关实验 验证。
2. 本标准合理地吸纳国际相关标准的内容,尽可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本 标准研制过程中,起草小组参考了国外服装湿阻测量的相关标准,结合国外内关 于服装湿阻测试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服装湿阻的测定方法。
3. 使标准内容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本标准考虑了目前国内服装生产企业 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确定了服装湿阻的测定方法,便于服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 根据湿测定值来判断服装产品的热湿舒适性能。
鉴于服装湿阻的重要性,为了与国际接轨,国内建立了织物湿阻的测试方法。 然而,一套服装的湿阻取决于服装的款式和各部分所用的材料、服装对人体的覆 盖率、服装的层数、合体性、散热表面积等因素。同时,环境、人体运动等因素 都会对其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在不同的人体部位,服装的湿阻也不同。而织物的 湿阻测量并不考虑这些因素,它不能代表服装的局部湿阻与总湿阻。
2015年1-12月,标准起草小组研究了国外服装产品湿阻的测量方法,对服装 湿阻的测量方法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稳定的服装湿阻测评方法, 并与美国标准进行校对比较,建立了相关关系。
2016年1-12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比国外服装产品湿阻计算方法,设定不同的 测定条件对服装湿阻测量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初步建立了服装湿阻的校准方法。
2017年1-10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的服装湿阻的测定方法进行整理,完成 了本标准草稿的撰写,并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标准研制立项。
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标准起草小组进一步设计进行服装湿阻测试实验 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对标准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形成工作讨论稿,对标 准中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4. 本标准的修订是本着“技术先进,符合国情”为原则,在选择产品标准 各项技术内容时,遵循目的性原则、性能特性原则和可检验性原则。 (二)主要内容确定
1、标准名称 标准的名称与立项时一致。 2、范围的确定 本标准包括整套服装湿阻的测定。它描述了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里,利用 出汗暖体假人测量服装湿阻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仅提供了利用直立的出汗暖体假人测量服装湿阻的测试方法,不包括 人体姿势和运动对湿阻的影响。 每个测试中所获得的湿阻值只适用于特定条件下被测的特定服装,特别是风 速和出汗模拟条件。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服装热湿舒适性在职业安全、野外探险、工业化生产、运动、医疗、健康等 各行各业的服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反映服装性能的重要参数。服装湿阻是反 映服装热湿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表征服装蒸发散热的能力。服装的湿阻 可用于确定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舒适性、热应激和冷应激。在国内外的很多 职业服装、户外服装、运动服装和特种服装相关的标准中均提及透湿指数或湿阻 指标。
2019年1-5月,标准起草小组认真考虑各方意见,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和标准 初稿。
2019年9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在行业内征求意见。
二、 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
(一)编制原则
1.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 写》和GB/T 20001.4—2015《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试验方法标准》的格式和 架构进行编写。
该计划项目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起草小组由苏州大学、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组成。 (四)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7月-2014年12月,标准起草小组收集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在 服装生产测 定方法标准建立的必要性,为标准制定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