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新兽药-喹烯酮

合集下载

高效新型饲料添加剂——喹烯酮

高效新型饲料添加剂——喹烯酮

高效新型饲料添加剂——喹烯酮喹烯酮属国家一类新兽药,经国家兽药审评办认定是一种安全、高效新型的饲料添加药。

本品为黄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临床应用试验表明,靶动物增重约15~20%,腹泻发生率降低50~70%,投入产出比约为1:6,抗菌及增重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

一、有效成份: 喹烯酮含量≥98%, 含量≥25%。

二、产品特点:1.抗菌谱广,对多种致病菌有抑杀作用。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禽巴氏杆菌、痢疾杆菌、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弧菌等。

2.尤其对消化道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干扰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只杀病原菌,保护有益菌。

能预防下痢、促进蛋白质同化,加快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3.在动物体内代谢快、排泄快、不蓄积、以原药形式排除体外,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耐药性,用在禽、猪、鱼的综合养殖生产模式中,循环利用。

4.效果显著,具有预防与治疗畜禽腹泻的功效,正常推荐使用量可提高增重15%,畜禽腹泻率下降50-70%。

抗菌促长作用完全可以代替喹乙醇。

5.药物配伍广泛,基本无配伍禁忌,可与其它药物、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6.应用于水产养殖且具有保护水的纯洁度和—定的净水作用。

有很好预防、治疗疾病的效果,提高成活率。

用于养鱼业安全可靠,尤其适用鱼类、海参、鲍鱼育苗预防细菌性感染用。

三、适应症:1.畜禽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金葡菌引起的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感染。

尤其适用于肠道感染如鸡白痢、伤寒、副伤寒、禽霍乱、畜禽大肠杆菌病。

2.鱼类各种细菌性肠炎、腹水、腹涨,细菌性败血病、疖疮病、赤皮、烂鳃等。

3.海参化皮病及其它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

四、用法用量:A.喹烯酮含量≥98%,每吨饲料添加量:乳仔猪75 ppm, 中大猪50 ppm;幼禽75ppm,中大禽50 ppm;普通水产(海、淡小鱼等)40-50ppm;特种水产(虾、鳖、海参等)50-75 ppm。

喹烯酮-----[1]

喹烯酮-----[1]
喹烯酮------• 最新一代国家一类兽药(饲料添加使用, 化学合成药物) • 是国内第一个化学合成的一类创新兽药 •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 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赵荣 材教授(专业从事药物与靶动物肠道疾 病和生长的关系,痢菌净即他早期科研 成果)研制成功
由国家兽药审评办认定的相关 权威部门综合认定
氯霉素 氟派酸 北里霉素 利高霉素 卡巴多 喹烯酮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本试验是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进行的 破坏性接种菌株试验 • 该试验所用抗生素均从市场购进(喹烯酮为中试产品)
喹烯酮与几种抗生素在肉鸡上的应用
组别 对照组 0—21日龄用药 量 --------22-36日龄用药 量 -----平均每只日增重 (克/只、日) 35.6 料肉比 1.793 成活率% 97.2
喹烯酮的毒性
• 大鼠的LD50为8.2 g/kg b.w.,95%可信限为7.5— 8.3 2 g/kg b.w.,小鼠的LD50为14 g/kg b.w.,95% 可信限为13—16 g/kg b.w.,均可认为无毒 • 慢性、亚慢性毒性试验测得:喹烯酮最大无作 用剂量为32.8g/kg b.w.,未出现任何慢性毒性反 应,也无致癌作用 • 药动学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 模型;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药物在体内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始重kg 6.93 6.94 末重kg 16.37 17.00 平均日增重kg 0.34 0.38 平均日采食量kg 0.62 0.60 料肉比 1.83 1.75
• 试验组末重提高3.85%,平均日增重提高5.88%,平均 采食量降低3.3%,料肉比降低4.37% • 试验中喹烯酮与土霉素对断奶仔猪的抗下痢拉稀差异 不大。保护率均在98%以上 • 对照组添加0.1%的土霉素原粉(含量98%),试验组添 加0.1%喹烯酮预混剂(含量5%)

喹烯酮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喹烯酮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喹烯酮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安红红;宫向红;徐英江;刘云;张秀珍【摘要】喹烯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类新兽药,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被广泛地使用在畜禽中.它对水产动物也具有抗菌促生长的作用,因此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也渐渐深入.本文对喹烯酮的作用机理、毒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以及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展望作一综述.【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喹烯酮;水产动物;抗菌促生长【作者】安红红;宫向红;徐英江;刘云;张秀珍【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喹烯酮(quinocetone)是我国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兽药,该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研制。

2003年农业部批准其作为抗菌促生长剂用于猪饲料中,推荐饲料添加量为50~75 mg/kg[1]。

该药抗菌及促生长效果与喹乙醇相当,已作为喹乙醇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

喹烯酮对动物具有明显的抗菌促生长作用,且具有在动物体内代谢快、残留少、不蓄积等优点,突破了传统兽药的局限性,2006年已进入大规模化生产。

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喹烯酮广泛地应用在猪、鸡、鸭等畜禽中,同时在鱼类养殖生产中也有应用。

1.1 理化性质喹烯酮的化学名称是3-甲基-2-苯乙烯酮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属于喹噁啉类药物。

相对分子质量306.5,分子式为C18H14N2O3,熔点182.5℃~189.0℃,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粉末,不溶于水,但微溶于氯仿及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对光敏感,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新兽药喹烯酮的研究进展

新兽药喹烯酮的研究进展

14一 , 二氧化物 , 分子式为 C H 结构式如图 。, 0, N
1 所示 , 分子量 36 5熔点 12 5— 8 淡黄色 0. , 8. 19o C, 或黄绿色粉末 , 不溶于水 , 略溶于部分有机溶剂 , 对
光敏感 , 较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喹烯酮属喹嗯啉类 药物 , 可促进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 , 对多种肠道 致病菌( 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 有抑制作用 , 可明显
中国兽药杂志
20 ,0 6 :1 4 / 新 , 064 ()4 — 4 王 等
果: 喹烯酮以原药的形 式代谢排 出, 静脉注射给药
安全组织浓度 (T )=( D ×人体重 ) 所消费 SC AI ÷(
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 分布半衰期 :1 = .8 , T 0 199h
消除半衰期 :。B 4 528 , T 2= .5 h 消除速率常数 :e= / Kl 0 85 , U 0 092 gL h 口服 给药 .6 h A C= .0 5m ・~・ ~; 4
组织的 g d )求得 SC如下 : 12m /g 停 数 , T 肝 9 gk , 药 4 h后 实测 最 大 值 为 0 0 19 m / g 肾 34 . 6 gk ; 8
m /g 停药 4h gk , 后实测值为 0 肌肉 6 gk , ; 4m / g停药
符合一级 吸收一 室开 放模 型, 。k= . 6 , T 2 0 478 h /
的饲料 中添加屡见喹乙醇 中毒 的报道 , 我国政府严
格禁止将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禽生产。 喹烯酮作为新 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 具有防病和促生
长作用¨ J其药效与毒性及体 内代谢情况完全不 , 同于喹乙醇和 肉多加 J 。用喹烯酮 中试产 品进

喹烯酮资料

喹烯酮资料

喹烯酮(Quinocetone)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和兽药研究所最新研制的畜禽抗菌、止泻、促生长新药,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一类新兽药,我国农业部于2003年8月正式发布公告批准其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喹烯酮化学名称为:3-甲基-2-肉桂酰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分子式为C18H14N2O3,分子量306. 32,结构式如图所示:◆作用机制喹烯酮分子结构中,母核是喹噁啉-1,4-二氧化物,其2位上的侧链与喹乙醇完全不同,因而生物活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保留了其抗菌促生长作用,毒性却大大降低。

其抗菌促生长作用的机理可能主要取决于其母核结构,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侧链对母核药效的重要影响。

就此推理,其作用机制与喹乙醇大体相似,即喹烯酮可选择性地抑制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同时,喹烯酮能保护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和肠壁不受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害,故能有效地控制仔猪腹泻等。

喹烯酮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而保持其中有益菌群,可增强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加速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产品特点★抗菌谱广,作用全面,主要在肠道发挥作用,它不干扰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禽巴氏杆菌,鼠伤寒,痢疾杆菌等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效果显著,具有预防与治疗畜禽腹泻的功效,能明显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畜禽皮毛光亮,皮肤红润,可使腹泻率下降50~70%,饲料消耗下降8%左右,日增重提高12%以上。

★安全无毒,无急慢毒性和特殊毒性,近于无毒,其毒性仅是喹乙醇(快育灵)急性毒性的1/4,使用安全可靠。

★无残留,溶解范围和溶解度均小,几乎不被消化道吸收(93%以上的原形物排出),因此在可食性动物组织中几乎没有残留,动物的排泄物亦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配伍广泛,基本无配伍禁忌,可与其它药物、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适用范围广,能用于畜类、禽类,特别是幼禽幼畜用的饲料添加剂。

拥有四个国家一类新兽药 传承五十年技术经典

拥有四个国家一类新兽药 传承五十年技术经典


0 93 1

2605448
邮编 :
730050
技 术 咨询 :
093 1

2 6 0 6 0 04 13 8 9 0 0 2 5 9 8 6
■菌■瞄譬 薯 皇
■—_ _ 一

嘲 暑譬 蓉


圈 雹 圆 圈
窜 截 : 善
_ — — 雹 _

^
『 1 兰
0
—_ l
^
嘲 强
_

I
— I
^
— _
1 I
l
—■—■—— _


蹄疫

猪 水 泡病

禽流 感


链 球菌
非典

抗 震 救 灾 等 的 专 业 消毒 药

目前
0

本 厂 采 用 微 囊包 被

超 微 粉碎

超 声 波 萃提 等 技 术

开 发 生 产 和 广 泛 应 用 于 畜 禽 疾 病 防 治 的 各 类兽 用

g f£ E
药 物 有 清 官 液 (针 对 子 宫 内 膜 炎 )
拥有四个国家 类新兽药 传承五十年技术经典

一 一


■ ■—■置■ ■一
^
㈣ 蜮
么 器誊Biblioteka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兰 州 畜 牧 与兽 药 研 究所 建所5 0 周 年 (
技型企业
开 发研 制 的

19 5 8

2 00 8
)

“ 、
本 所 为 中 国 兽 用 化 学 药 物 和 中 兽 药 研 究 国 家级 非 营 利科 研 机 构

喹烯酮使用说明书

喹烯酮使用说明书

兽用喹烯酮使用说明书【兽 药 名 称】通 用 名:喹烯酮英 文 名:Quinocetone 汉语拼音:Kuixitong本品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喹烯酮,3-甲基-2-肉桂酰基-喹噁啉-1,4-二氧化物结构式:分子式:C 18H 14N 2O 3 分子量:306.32 【性 状】本品为黄色结晶性或无定形粉末;无臭。

本品在氯仿、二氧六环或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药 理 作 用】 药 效 学:“喹烯酮”为我国最新研制的畜用抗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

颗促进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畜禽腹泻发生率,具有防病和增重及节约饲料消耗的三重作用。

该药效果确实,增重率可达10%以上,提高饲料转化率8-12%,降低临床腹泻发生率50-70%,用药动物精神、健壮、背光毛顺、皮肤红润、膘份及肉质好。

毒 理 学:该药毒性极低,小白鼠口服LD50为8179mg/kg 体重,毒性极低,近于无毒。

蓄积毒性、亚急性毒性及慢性毒性试验均证明该药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三代繁殖试验表明饲料添加该药后能提高大白鼠和小白鼠的产仔数、成活率、哺育成活率及窝重;特殊毒性试验表明该药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猪:T 1/2α=0.1899h ,T 1/2β=4.5528h ,kel=0.8654h -1,AUC=0.00925mg.h -1.l -1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猪:T 1/2k α=0.4678h ,T 1/2k β=3.7445h ,Tp=1.3367h ,Cmax=0.000713μg.ml -1,AUC=0.00303 mg.h -1.ml -1鸡:T 1/2k α=0.5142h ,T 1/2k β=4.6637h ,Tp=1.8459h ,Cmax=0.000897μg.ml -1,AUC=0.00773 mg.h -1.ml -1该药口服后,猪停药24小时在血中检测不到“喹烯酮”及其代谢产物。

喹烯酮简介及畜禽水产应用(精)

喹烯酮简介及畜禽水产应用(精)

喹烯酮简介及畜禽水产应用【简介】喹烯酮(Quinocetone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一类新兽药. 淡黄色或黄绿色粉末, 不溶于水, 略溶于部分有机溶剂, 对光敏感, 较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喹烯酮属喹恶啉类药物, 可促进生长并提高饲料转化率, 对多种肠道致病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可明显降低畜禽腹泻发生率。

该药效果毒性极低, 排泄快, 不蓄积, 无残留, 无三致作用, 使用安全。

既适用于猪, 也适用于禽及水产, 还适用于幼畜、幼禽的防病促生长。

国内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兽用药物有“肉多加”(Ca rbadox , 亦称“痢立清”;“奥拉金”(Olaquindox ,亦称“喹乙醇”, “痢菌净”也称“乙酰甲喹”(Maquindox等。

上述药物一般毒性偏大, 不适于作为禽用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喹乙醇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 只用在养猪业上, 有明显的防病和促生长作用。

由于喹乙醇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毒性偏大(小白鼠口服LD50为3 316 mg/kg体重, 大白鼠口服LD50为1 704 mg/kg体重 ,在肉用仔鸡的饲料中添加屡见喹乙醇中毒的报道, 我国政府严格禁止将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禽生产。

喹烯酮作为新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具有防病和促生长作用[ 1, 2 ] ,其药效与毒性及体内代谢情况完全不同于喹乙醇和肉多加[ 3~5 ] 。

用喹烯酮中试产品进行的一系列毒性试验表明, 小白鼠口服LD50 为14 398 mg/kg体重, 大白鼠口服LD50为8 179 mg/kg体重, 其毒性仅为喹乙醇的1 /4,近于无毒。

经过近1万只鸡和250多头猪的药理和临床验证实验, 证明喹烯酮有显著的抗菌和促生长作用。

十多年来, 喹烯酮已在国内十余个省市的一些饲养场和农户中试用, 其防病促生长效果良好, 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代谢动力学】李剑勇等[ 6 ]对喹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进行了观察。

试验猪6 头, 按单剂量14 C 标记的喹烯酮0. 406 5 mg/kg体重(比活度24. 6 μci·mg- 1 静脉注射, 30 d后按31.15 mg/kg体重(比活度5. 187μci·mg- 1 口服给药, 用液体闪烁谱仪进行测定, 结果:喹烯酮以原药的形式代谢排出, 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分布半衰期: T1 /2α = 0. 189 9h, 消除半衰期: T1 /2β = 4. 552 8 h,消除速率常数: Kel =0. 865 4 h, AUC = 0. 009 25 mg·L - 1·h- 1 ;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T1 /2ka = 0. 467 8 h,T1 /2β = 3. 744 5 h, Tp = 1. 336 7 h, Cmax = 0. 000 713μg/mL,AUC = 0. 003 03 mg·L - 1·h- 1 ,提示喹烯酮口服给药后, 其吸收较快, 消除相对也较快, 生物利用度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ax=0.000897μg·ml-1, AUC=0.00773g·h-1·L-1
说明喹烯酮口服给药后,其吸收较快,消除相对也较快,生物利用度低。
喹烯酮代谢物分析表明喹烯酮给药后,90%以上以消化道以原形排出,少量吸收以肝代谢,从肾脏仍主要以原形排出。
四、“喹烯酮”毒理学研究
1、急性毒性试验
大白鼠口服“喹烯酮”急性毒性LD50为8178.99mg/kg, LD50的95%可信限为7473.09---8295.51 mg/kg.
(2)小白鼠致癌试验-----------------------------------(9)
(3)喹烯酮的致突变试验-------------------------------(9)
(4)喹烯酮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10)
(5)喹烯酮对雄性小白鼠精子畸变试验------------------(10)
4、慢性、亚慢性试验------------------------------------(7)
5、特殊毒理学试验--------------------------------------(7)
(1)致畸试验-----------------------------------------(7)
三、喹烯酮的药理学研究-------------------------------------(4)
1、体外抑菌试验----------------------------------------(4)
2、喹烯酮对大白鼠增重试验结果--------------------------(5)
3、50ppm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结果----------------------(5)
七、环境毒性试验-------------------------------------------(12)
1、对植物的环境毒性------------------------------------(12)
2、对鱼的环境毒性--------------------------------------(13)
4、75ppm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结果----------------------(5)
5、喹烯酮对猪的增重结果--------------------------------(6)
6、喹烯酮药代动力学试验--------------------------------(6)
四、喹烯酮的毒理学研究-------------------------------------(6)
1、急性毒性试验----------------------------------------(6)
2、畜积毒性试验----------------------------------------(7)
3、亚急性毒性试验--------------------------------------(7)
五、喹烯酮在机体内残留试验---------------------------------(10)
1、14C标记喹烯酮的肌体组织消除规律研究-----------------(11)
2、最高残留限量及休药期确定----------------------------(11)
六、动物传代繁育试验---------------------------------------(12)
十二、证书、批文复印件----------------------------------------(18-19)
前言
自八十年代末期始,我们以研制畜禽共用,高效低毒的化药为目标进行了为期十五年的艰苦研究,研制成功了国家一类饲料添加化药“喹烯酮”。
“喹烯酮”的作用机理为:促进同化代谢生长激素产生继发性增加,从而加速动物生长;抑制消化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1、喹恶啉类药物的特点---------------------------------(3)
2、喹烯酮的特点----------------------------------------(3)
二、喹烯酮的药学研究---------------------------------------(4)
100.00
50ppm组

10
78.3
342.8
264.5
118.19
P<0.01
100ppm组

10
68.0
326.0
258.0
115.28
P<0.01
2、50ppm“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效果增克/羽
周龄
2
3
4
5
6
7
8
空白对照
185.6
313.1
513.6
762.3
1017.5
1165.2
1382.5
九、经济效益分析--------------------------------------------(16)
十、结束语--------------------------------------------------(16)
十一、特别提示------------------------------------------------(17)
克/羽
周龄
2
3
4
5
6
7
8
空白对照
170.2
318.5
538.6
773.5
1042.3
1382.1
1509.1
75ppm喹乙醇
170.3
321.3
582.3
836.8
1165.2
1447.1
1752.1
75ppm喹烯醇
170.2
331.4
596.7
872.5
1168.7
1463.6
1803.6
纯增重
1338.9
1、结构确认及解析--------------------------------------(4)
2、原料药的稳定性--------------------------------------(4)
3、配伍禁忌问题----------------------------------------(4)
100.00
1:3.04
1:2.94
1:3.04
60
空白对照组
50ppm喹烯酮
50ppm喹乙酮
10
10
10
65.2
66.0
65.5
214.7
231.0
231.2
149.5
165.0
165.7
100.00
110.37
p<0.05
110.87
p<0.05
1:3.17
1:2.87
1:2.86
6、“喹烯酮”药代动力学试验
国家一类新兽药
喹烯酮
《技术手册2005》
北京中农发药业有限公司出品
(原中国万牧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广西、海南总代理
广州新牧饲料贸易有限公司
前言---------------------------------------------------------(3)
一、喹烯酮的特点-------------------------------------------(3)
3、配伍禁忌问题
除勿与含膨润土的饲料外,可与其他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三、喹烯酮的药理学研究
经过小白鼠、大白鼠、鸡、猪的药效实验,确认“喹烯酮”对鸡、猪有明显的抗菌、促生长作用。
1、体外抑菌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MIC)(μg/ml)
试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克雷伯氏杆菌
变形杆菌
禽巴氏杆菌
鼠伤寒
2、“喹烯酮”的特点:
作用全面:抗菌、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安全无毒:无急、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比现有药物毒性低,近于无毒。
应用广泛:成年家畜、家禽及幼年家畜、家禽。
生产工艺:原料易得,无污染。
质检监控技术:成熟、先进。
动物专用:不受人用产品影响。
配伍广泛:可与其他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二、喹烯酮的药学研究
八、临床试验结果-------------------------------------------(14)
1、肉鸡应用效果----------------------------------------(14)
2、猪的临床验证效果------------------------------------(15)
用合成14C标记喹烯酮在猪、鸡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所得结果:
静注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猪,T1/2α=0.1899h, T1/2β=4.5528h, Kel=0.8654h-1
AUC=0.00925mg·h-1·L-1
鸡,T1/2α=0.1637h, T1/2β=3.8189h, Kel=1.6834h-1
痢疾杆菌
喹烯酮
200.00
62.50
31.25
31.25
15.63
31.25
31.25
喹乙醇
200.00
62.50
31.25
31.25
15.63
31.25
31.25
2、“喹烯酮”对大白鼠增重试验效果
克/只
组别
性别
动物素
平均始重
平均增重
纯增重
增重率(%)
t值测定
空白对照组

10
78.7
302.5
2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