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通信设计规范NBT 10232-2019

合集下载

10kV架空配电线路总体说明

10kV架空配电线路总体说明

2 10kV架空配电线路总体说明2.1 总体说明2.1.1规划原则2.1. 1.1、供电区分类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按行政级别、城市重要性、经济地位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将供电地区划分为四级、供电分区划分为六类。

配电网设备按照不同地区级别、不同供电分区装备技术要求有所差异,满足不同负荷密度下、不同供电分区的需要。

表2.1.1.1-1 地区级别划分表表2.1.1.1-2 地区级别与供电分区分类对照表2.1. 1.2、中压配电网安全准则及电网结构表2.1. 1.2-1 中压配电网安全准则及网络结线方式(1)10kV配电线路的长度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各类供电区线路长度宜控制在以下范围内:A类3km,B类4km,C、D类6km,E类10km,F类15km,E、F类供电区的线路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A、B、C、D类供电区10kV线路应实现绝缘化,E类宜实现绝缘化。

(3)同一地区同类供电区中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应尽量减少并标准化。

电缆环网结线方式每回线路主回路的环网节点不宜过多。

架空线路应合理设置分段点,减少故障停电范围。

在配电网络规划与建设改造中,应根据规划导则,结合地区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供电区域的用电性质、负荷密度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配电网络接线方式。

(4)各种网络结线方式示意图为:单环网接线方式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方式单环网、多分段单联络都是通过主干线路末端之间的直接联络,实行环网接线,开环运行。

这种接线具有运行方便、结线简单、投资省、建设快等特点;对于架空线路,只要在主干线路上安装若干台杆上开关即能实现。

当主干线路任一段线路或环网设备故障、检修时,可通过分段开关切换,确保非故障段(非检修段)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但该接线方式要求每条线路具有50%的备供能力,即正常最大供电负荷只能达到该线路安全载流量的1/2,以满足配电网络N-1安全准则要求;一般每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不超过10MVA。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

雅砻江***电站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设计)*****(单位)2014年4月30日批准:核定:校核:编写:目录1 设计依据11.1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1.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1.3工程保护设计范围4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工程选址及枢纽布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1 工程选址安全设计及评价42.1.2 枢纽布置安全设计及评价52.1.3 工程地质安全设计及评价62.2水工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及金属结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 2.2.1 挡水坝安全设计72.2.2 泄洪消能安全设计82.2.3 下游消能防冲安全设计92.2.4 枢纽建筑物边坡加固支护安全设计92.2.5 厂区渗漏92.2.6 引水系统安全设计102.2.7 尾水系统安全设计评价112.2.8 金属结构设备安全设计及其评价162.3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52.3.1 防火、防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52.3.2 防止设备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92.3.3 防护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4 信号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5 标志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6 电危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7 运动物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2.3.8 高处坠落伤害、物体打击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2.3.9 起重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32.3.10 车辆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32.3.11 机械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42.3.12 防洪水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42.3.13 防淹没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62.3.14 防坍塌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72.3.15 放炮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02.3.16 防中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02.3.17 防窒息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12.4特种设备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12.4.1 起重机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32.4.2 压力容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32.4.3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环境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1 防噪声、防振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2 防粉尘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5.3 防污染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5.4 防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62.5.5 防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62.5.6 防高压配电设备设施无线电干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2.5.7 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温、湿度控制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2.5.8 采光、照明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3 安全标识、标志设计573.1安全标识、标志设计574 安全监测系统及主要仪器设备配置584.1安全监测范围584.2监测设计原则594.2.1 监测设计一般原则594.2.2 大坝监测设计原则604.2.3 地下洞室监测设计原则604.2.4 边坡及滑坡体监测设计原则614.2.5 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614.3监测设计依据624.4监测设计634.5.1 变形监测控制网634.5.2 碾压混凝土坝监测634.5.3 引水发电建筑物监测644.5.4 近坝库区边坡监测644.5.5 左岸库单薄分水岭渗漏监测644.5.6 导流洞及过坝交通洞堵头监测644.6仪器设备配置644.6.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644.6.2 枢纽区工程边坡664.6.3 引水发电系统694.6.4 汇总统计705 与安全有关的主要设计变更及安全措施715.1主厂房上游边墙加强支护715.2尾调室边墙及顶拱加强支护715.3岩锚梁裂缝处理835.4进水口边坡加强支护845.5进水口塌方边坡处理865.6充水发电过程中1#压力管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875.7主副厂房和主变室钢屋架876 主要结论及建议887 附图881设计依据1.1 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7)《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令第10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10)“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水电规办[2001]0026号文);(11)“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卫生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水电顾办[2003]0023号文);(12)《电力行业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实行“三同时”的暂行规定》(原能源安保[1992]748号);(13)“关于印发《水电站工程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电力[1999]2号文);(14)《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电综[1998]219号);(15)“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15日实施);(16)“能源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的通知”(1988年8月29日实施);(17)“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1997年9月4日实施);(19)“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规定》的通知”(1996年10月3日实施);(20)“电力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的补充规定》和《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包工队、临时工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3年9月1日实施);(21)“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3年12月27日实施);(22)“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起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五项规定的通知”(1998年2月21日实施);(23)“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的通知”(1998年3月18日实施);(2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发布(2000年3月)。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调试或试验的要求。

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a)单机容量为15MW及以上;b)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c)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d)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

单机容量小于15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轮机转轮的名义直径小于b)、c)、d)项规定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也适用于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T10969 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GB11120 L-TSA汽轮机油GB/T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验规程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7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827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6204 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压压试验规范JB/T8439 高压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区的防电晕技术要求JB/T8660 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3总则3.1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已审定的机组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要求进行。

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企业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

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技术要求,作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依据。

本技术要求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监控入网测试、运行维护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定义 (2)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整体要求 (3)4.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适用建设场景 (3)4.2室外一体化机柜分类 (3)4.3系统使用建议 (3)4.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安装位置的选择 (3)5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要求 (4)5.1环境适应性要求 (4)5.1.1环境温度要求 (4)5.1.2大气压力 (4)5.1.3太阳辐射强度 (4)5.1.4相对湿度 (4)5.1.5隔热 (4)5.1.6抗风 (4)5.1.7抗日照光化学效应 (4)5.1.8防盐雾 (4)5.1.9防火 (5)5.1.10防静电 (5)5.1.11光密闭 (5)5.1.12防尘 (5)5.1.13防水 (5)5.1.14防异物 (5)5.1.15防凝露 (5)5.1.16抗振动 (5)5.1.17噪音要求 (5)5.1.18电磁辐射 (5)5.2柜体结构要求 (5)5.2.1标准化 (5)5.2.2外观与表面处理 (5)5.2.3组装方式 (6)5.2.4主体结构要求 (6)5.2.5对设备柜(或设备舱)的要求 (7)5.2.6对电池柜(或电池舱)的要求 (7)5.2.7机柜夹芯板材 (7)5.2.8连接和紧固 (7)5.2.9门和门限位装置 (7)5.2.10通风口 (7)5.2.11照明及其他要求 (8)5.2.12设备托架要求(选配件) (8)5.2.13内部走线空间规划及电缆布放要求 (8)5.2.15负荷 (9)5.2.16撞击 (9)5.2.17维护要求 (10)5.2.18防盗 (10)5.3防雷设计 (10)5.4安全要求 (10)5.5抗震加固 (10)5.6温控单元要求 (10)5.6.1内部工作温度要求 (10)5.6.2温控系统设置原则 (11)5.6.3系统风道要求 (11)5.6.4温控设备监控要求 (11)5.6.5热交换器一般技术要求 (11)5.6.6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7空热一体机一般技术要求 (12)5.6.8 TEC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9加热组件一般技术要求(可选) (13)5.7使用寿命 (13)5.8接地 (13)6室外一体化机柜柜内设备技术要求 (13)6.1电源系统和交、直流配电单元 (13)6.2动环监控系统 (13)7集成要求 (14)8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基础建设技术要求 (14)8.1基础要求 (14)8.2接地装置 (16)9一体化机柜系统站点能效 (16)9.1站点能效定义 (16)9.2站点能效等级 (16)10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选型参考 (16)10.1计算方法参考 (16)10.1.1典型设备功耗估算 (16)10.1.2典型站点设备功耗估算 (17)10.1.3蓄电池容量简易计算方法 (17)10.1.4开关电源容量计算方法 (18)10.1.5机柜温控设备计算方法 (18)10.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图集: (21)1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产品验收要求 (21)1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 (22)12.1施工工期目标 (23)12.2站点选址 (23)12.3基础制作 (23)12.4外市电引入 (23)12.5.1安装前准备 (23)12.5.2安装流程 (24)12.5.3站点现场完成主要功能和运行参数指标的测试。

控制箱标准代号

控制箱标准代号

ICS国际标准分类目录之
31.240电子设备用机械构件
标准名称
电气设备机框通用技术条件 电工电子设备机柜 模数化设计要求 电工电子设备机柜 安全设计要求 电信设备机柜 第1部分:总规范 电气设备机框通用技术条件 多探针测试台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设备机柜通用技术条件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试验 第1部分:机柜、机架、插箱和机箱的气候、机械试验及安全要求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1部分: 设计导则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2部分: 箱体和机柜的协调尺寸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2-1部分: 机柜尺寸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2-2部分: 箱体尺寸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3部分: 机柜和箱体的气候、机械试验及安全要求 印制板组装 第1部分: 通用规范 采用表面安装和相关组装技术的电子和电气焊接组装的要求 印制板组装 第2部分: 分规范 表面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 印制板组装 第3部分:分规范 通孔安装焊接组装的要求 印制板组装 第4部分:分规范 引出端焊接 组装的要求 发展中的电子设备构体机械结构模数序列 第1部分: 总规范 发展中的电子设备构体机械结构模数序列 第2部分: 分规范 25mm设备构体的接口协调尺寸 表面安装技术 第1部分:表面安装元器件(SMDs)规范的标准方法 表面安装技术第2部分: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运输和贮存条件--应用指南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3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4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附加尺寸 2004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0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设计概述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1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插拔器受柄 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2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电磁屏蔽结构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3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静电放电防护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4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编码键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6.6 mm(19 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5-107部分:插箱及其插件 后安装插件

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993—2019

电力系统失步解列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993—2019
4
DL / T 993 — 2019 d ) 记录内容应包含输入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出开关量、动作元件、动作时间、定值、压板和故障
录波等。 5.1.11 装置应设有通信接口,以满足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要求,通信传输协议应符合 DL/T 667 或 DL/T 860 系列标准的有关规定。 5.1.12 装置时钟和对时功能应满足下列条件:
装置安装、运行的环境条件如下: a ) 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 ) 不允许有超过 DL/T 478-2013 中 7.4 规定的电磁干扰存在;
2
c ) 场地应符合 GB/T 9361-2011 中 B 类安全要求的规定;
DL / T 993 — 2019
d ) 使用地点不应出现超过 GB/T 11287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I 级的振动;
4.2.2 交流回路 对装置交流回路的规定如下:
a ) 交流电压二次额定值: 100 / 3 V;100V;
b ) 交流电流二次额定值: 1A、5A; c ) 额定频率:50Hz。
4.3 功率消耗
对装置的功率消耗要求如下: a ) 交流电流回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额定电流为 5A 时,每相不大于 1VA;
当额定电流为 1A 时,每相不大于 0.5VA。 b ) 交流电压回路:当为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 1VA。 c ) 直流电源回路: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 50W;
的规定。 4.9 绝缘要求 装置的绝缘要求应满足 DL/T 478—2013 中 4.9 的规定。 4.10 耐湿热性能要求 装置的耐湿热性能应符合 DL/T 478—2013 中 7.3 的规定。 4.11 电磁兼容要求 装置的抗扰度和电磁发射性能应符合 DL/T 478—2013 中 4.8 的规定。 4.12 机械性能 装置的机械性能应符合 DL/T 478—2013 中 4.10 的规定。 4.13 连续通电 装置在完成调试之后,应按 DL/T 478—2013 中 4.11 规定进行连续通电试验。 4.14 对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的要求 装置对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时间同步、交换机的要求应符合 GB/T 32901—2016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接口、信息安全、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28264-2017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25632-2010 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GB/T 34982-2017 云计算数据中心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HJ/T 212-201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GB 4824-201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YD∕T 1312.16-2015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符号及代号适用于本标准。

智慧工地smart construction site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感知工地各环节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地作业智能生产、科学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

4 符号及缩略语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RFID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Bm 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CORS 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DNS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RTSP 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SOA 面向服务的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5 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5.1 智慧工地总体架构5.1.1 智慧工地架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组成,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

目录第一章通信工程通用规范 (7)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 (7)2、《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 (10)3、《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YD/T5026-2005 (12)4、《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 (12)5、《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5047-2005 (13)6、《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 (13)7、《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 (15)8、《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73-2005 (17)9、《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3-2005 (25) (26)11、《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5-2005 (27)12、《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YD5184-2009 (29)13、《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2009 (29)14、《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YD5192-2009 (3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31)第二章通信电源工程规范 (31)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 (31)1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2005 (32)18、《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 (33)19、《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6-2005 (34)20、《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67-2009 35第三章有线通信工程规定 (35)21、《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 (35)22、《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 (35)23、《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37-2005 (35)24、《电话网网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53-2005 (36)2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66-2005 (36)26、《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YD/T5070-2005 (36)27、《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76-2005 (37)28、《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77-2005 (38)29、《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规范》YD/T5080-2005 (38)30、《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39)31、《智能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87-2005 (39)32、《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89-2005 (40)33、《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40)34、《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2-2005413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93-2005 (41)36、《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5-2005 (41)37、《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17-2005 (41)38、《ATM工程设计规范》YD/T5118-2005 (41)39、《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122-20054240、《IP视讯会议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35-2005 (42)41、《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140-2005 (42)42、《SDH数字微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141-2005 (42)43、《移动智能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142-2005 (43)44、《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45-20074445、《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YD/T5149-2007 (44)46、《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节点(MSTP)本地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YD/T 5150-2007 (44)47、《固定软交换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53-2007 (45)48、《固定软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54-2007 (45)49、《固定电话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YD5155-2007 (46)50、《固定电话网智能化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156-2007 (46)51、《移动短消息中心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157-2007 (46)52、《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58-2007 (47)53、《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59-2007 (47)54、《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设计规范》YD/T5163-2009 (48)55、《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验收规范》YD/T5164-2009 (48)56、《移动WAP网关工程设计规范》YD/T5168-2009 (48)57、《移动WAP网关工程验收规范》YD/T5169-2009 (48)58、《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70-2009 (49)59、《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71-2009 (49)60、《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176-2009 (49)61、《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YD/T5177-2009 (50)62、《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YD/T5179-2009 (50)63、《宽带IP城域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81-2009 (50)64、《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8-2010 (51)第四章无线通信工程规范 (52)6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17-2005.. 5266、《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28-20055267、《数字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034-2005 (52)68、《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035-2005 (52)69、《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50-2005 (53)70、《900/1800MH 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YD/T5067-20055471、《数字移动通信(TDMA)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86-2005 (54)72、《3.5GH Z 固定无线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T5097-2005 (56)73、《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00-2005 (56)74、《800MH Z/2GH 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 5110-2009 (57)75、《2GH 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11-20095876、《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114-2005 (59)7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YD/T5115-2005 (59)78、《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YD/T5120-2005 (59)79、《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 (60)8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YDT5132-2005 (64)81、《移动通信钢塔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33-2005 (66)82、《26GH 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工程设计规范》YD/T5143-2005678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5160-2007 (67)84、《800MH Z/2GH 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 5172-2009 (67)85、《2GH 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73-20096886、《2GH 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74-2008688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验收规范》YD/T5180-2009 (68)88、《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7-20106989、《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90-2010 (70)第五章通信线路工程规范 (71)9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71)9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71)92、《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18-2005 (71)93、《通信管道和光(电)缆通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72-2005 7294、《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 (73)95、《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 (79)96、《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123-2010 (84)9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4-2005 (85)98、《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48-2007 (86)99、《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YD5152-2007 (87)100、《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9-2010 87第六章通信管道工程规范 (88)10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88)10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 (91)第一章通信工程通用规范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2.1.1高层电信建筑中的国际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10000路地区中心长途电信局、20000线市话汇接局和60000门的程控市话端局,以及建筑高度大于50m的电信建筑属于一类建筑,其余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