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服务型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服务型组织

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社会建设的中坚,未来社会具有民主化、多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高质量化、开放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走向。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教育的主旋律。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以新课程为载体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培养“整体的人”,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了学校教育目前和长远的目标,学校教育要回归人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打造服务型的组织(学校)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管理就是服务。

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学校管理是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关键性因素,对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达成办学目标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纵观目前中小学校的管理,基本上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辅之以情感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付诸实践,在肯定其积极效应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将学校管理的角角落落,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都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之以量化评分与经济制裁。教师、学生必须按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流水线履行职责与行为,一些中小学校长室似乎成了“督察和考核办”,教学处也似乎成了“统计和质监局”,成为了各项规章的机械守卫者和严格评判者。这种以“框”治教、以罚治校的管理,使被管理者处在一种极其被动的位置,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扼杀。在大力倡导管理新理念的今天,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张扬个性已被愈来愈多的学校管理者所接受并实践。人本主义的管理日益为广大管理者所看好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的管理者以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为管理前提,要真正收到管理的最佳效果,学校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首先,要实现教育教学思想现代化。学校教职工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

前苏联者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与者。”①在成长中的学生心理尚不成熟,自尊心更是敏感脆弱,需要教师的呵护与爱抚,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重新审视学生在学校中的角色问题,先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学生是成长的人,尚不成熟,是受教育者,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教育。第二,用市场的观点看,学校是教育服务产业,学生是到学校来消费的,学生是消费者,是顾客,是上帝,应该获得学校和教职工的优质服务。第三,学生作为学校大家庭的成员,是学校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受到尊重、信任、关爱。因此,学校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必须明确: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也是为学生服务的。引导教师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走出来,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必须全心全意为一切学生服务,为学生一切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转变教育方法,以能力使学生佩服,以人格使学生折服,以情感使学生心服,以道理使学生口服。

其次,学校必须致力于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服务中感受“爱”。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情感,不论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始终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学习和活动的效率。既可以起到增强的作用,让其精神焕发,欢悦愉快,感到生活中充满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可以起到减弱的作用,让其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给生活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②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除引导学生合理宣泄,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之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造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紧张压抑、不友好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的是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学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尊重,精确的移情的理解与真诚至关重要。一是要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即绝对地、不加判断地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人对待、接纳。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学生,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相待,意味着信任学生,意味着保护学生的隐私。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的信念。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才能换取学生信任的回报。教师要无私关爱每一名学生,就是要对学生拥有无私的爱心、热情、耐心、细心,礼貌相待,维护学生权益,为学生排忧解愁、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审慎、积极有效的建议。二是移情心理解。即能体验学生的世界,犹如自身的精神世界。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平等、友好、和谐地对待学生,接纳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从而学生信任和接纳教师,敢于向教师袒露自己的情感和要求,乐于与教师密切配合,这种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表达自己,无所顾虑。学生可以获得自我价值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是服务,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1、运用服务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知活动,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认知活动才会最终成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有意无意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或是不自觉地怠慢、冷落学生,教学形式上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打造服务型的组织(学校),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师生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了促进者的重要角色,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合作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即学生一起学习并互相帮助。包含了这样一种思想:学生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要负责。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检查小组交互行为、混合编组和教授合作技巧。教师可以面临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如小组调查方法、组合阅读法、小组成绩分享法、合作辩论法。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研究专题,主要以小组和个人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研究课程内容,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选题内容尽量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③研究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