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 (1)概念:一定 ,同种生物, 的个体

(2)数量特征: 率和死亡率、 率和迁出率、 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2.种群密度的调查

(1)种群密度①含义:是指种群在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表示方式:种群密度=个体数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3.(1)基本步骤

①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②取样:要做到

,多用 法或者 法。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该种群的数量,并记录。在计数时四条边上的生物只取相邻两

条边及其夹角计数(一般取上边和左边的)。

上图中,若“○”代表个体,则该样方中个体数目计数方法如下:

a.样方内的个体,有个;

b.位于边线上的,只计的个体数,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有个。

该样方内总个体数量为个。

④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株/平方米)。

(2)注意事项:要取样,不能有主观因素。

4.标志重捕法

(1)调查程序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根据重捕到的个体中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2)注意事项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③标志符号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

④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合作探究

种群概念的理解(1)三个“两”理解种群的概念①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②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③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 个体、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都是同一物种,如下图所示。①一个种群不

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

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

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

的有机整体。②物种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种群。③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1.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①~③是否可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

①两个池塘中的鲤鱼②某池塘中所有的鱼③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

2.依据种群密度的概念,判断“一块玉米田中的所有的蝗虫”是对种群密度的描述吗?

3.取样时为何强调随机取样呢?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规定了取样的特点,这种做法

是不是不符合随机取样的原则?

4.利用标志重捕法如何依据调查数据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

1.判断正误(1)不同种群的生物一定不是同一物种。()

(2)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3)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标准是:两个种群间能否随机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

(4)某外迁群体a1与当时留居群体a2的基因频率不相同,则a1和a2是同一物种。()

(5)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2.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Ⅰ.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初次捕获并标记只数(M) 重捕只数(n) 重捕个体中被标记只数(m)

32 36 4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

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Ⅱ.(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

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种群密度

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m20 2 3 3 4 12 4 2 3 3

一题多变(1)在上述Ⅰ中,如果对田鼠标记的符号过分醒目,则会使田鼠被捕获的概率。如果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2)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种群密度调查数据的偏差分析(1)偏高:一般情况下,导致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比实际小的因素最终都导致调查数据偏大,如被标记的个体不容易捕获、标志物脱落等,都会导致调查数据偏高。(2)偏低:若被标记的个体标志明显,第二次更容易被捕获,会导致调查

数据偏低。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1.种群的其他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的 个体数目占 的比率。 ②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率―→+

种群密度←―-

(2)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 的个体,占 的比率。 ②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率―→+

种群密度←―-

(3)年龄组成 ①概念: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 。 ②类型

种群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类型

幼年个体数成年 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率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幼年个体数成年 老

年个体数

出生率 死亡率

③意义:可预测种群的 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 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利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 ―→降低害虫 。

2.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 或 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主要类型有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和集群分布型。

合作探究 1.年龄组成有多种呈现形式,下图为某地7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属于增

长型的是,属于稳定型的是,属于衰退型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