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做法

合集下载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光纤技术的发展史一、光纤技术的诞生光纤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人们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通信介质——铜电缆在传输信号上逐渐暴露了其极限。

作为通信领域的新生代,光纤技术的诞生迅速吸引了全球闻名的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二、光纤技术的早期研究光纤技术的早期研究充满了试错过程,1970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根光纤,它利用了一种名为“总反射”的原理将高速光信号在玻璃管中传输。

但这根光纤是不稳定的,而且成本高昂。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不断进行了各种试验,包括利用更低的成本材料和改变光纤的设计。

三、成功的商业化实现1980年代初,光纤技术的成熟商业化实现迎来了重要突破。

全球首家光纤系统商Fujitsu成立,推出具有重要技术革新的单模光纤,并在青岛、东京等地建立起光纤生产基地,成为世界光纤生产商的旗帜。

1984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Corning公司投资了大量研发资金,推出了寿命持续750年的高品质光纤,使光纤技术的安全稳定性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光纤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早期的光纤只能传输单一频率的光信号,现在的光纤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广域光传输、长距离光传输、分列式WDM系统等先进的应用模式,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五、光纤技术的应用现代的光纤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光纤通信是光纤技术最为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他能提供更宽带,更高速度的信号传输,实现更稳定、更安全的数据传递。

此外,光纤技术的应用还延伸到医疗设备、工业制造和军事领域,例如,激光手术系统中的光纤、飞机上使用的光纤传感器。

光纤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探索、试错、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光纤技术不断前行。

无疑,光纤技术在数字化时代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光纤技术的应用在不久的未来还会更加广泛深入。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

光纤发展历程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纤维状材料,它由一种或多种玻璃或塑料组成。

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输媒介,已经在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和技术突破。

20世纪60年代,光纤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当时,人们开始探索将光信号传输到长距离的可能性。

1966年,美国物理学家Charles Kao首次提出了用玻璃纤维传输光信号的理论,并预测了光纤在通信领域的潜力。

这一理论奠定了后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

70年代,光纤的实际应用开始出现。

1970年,美国斯内尔研究所的工程师们成功地制造出了一根直径为80微米的光纤,实现了光信号的传输。

随后的几年里,光纤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光纤的损耗也逐渐降低。

19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光纤应用于电话通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商业化的光纤通信试验。

8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和光纤的商业化生产,光纤通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线通信。

光纤通信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传输更大带宽的信号,并且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

这使得光纤通信成为了信息传输领域的主流技术。

90年代,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

199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实现了光纤的全光网络,使得光纤通信的速度和容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一突破开启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新时代,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光纤通信技术继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传输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光纤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的光纤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光纤通信的速度和稳定性。

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全球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

总结起来,光纤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商业化应用,再到全光网络的实现,光纤通信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太阳能光伏)和风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两个主要的发电技术,它们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以下是它们的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光伏发展史: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Edmond Becquerel首次发现光电效应,为光伏效应的奠基。

20世纪中叶: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块硅光伏电池。

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块高效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

1970年代:太阳能电池开始在太空任务中广泛应用,推动了太阳能技术的进步。

199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支持,光伏在地面和屋顶安装上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

21世纪初: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太阳能行业迎来了爆炸性增长。

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风电发展史:
2000多年前:人类早期开始使用风能,如帆船等。

19世纪末:发电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批风力发电机。

20世纪初:大型风力涡轮机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建造。

1970年代:风能开始以商业化的方式应用,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风电场。

1980年代:风电技术不断进步,风力涡轮机的容量逐渐增加。

1990年代:风电成为一种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21世纪初: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大型风电场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风电技术逐步成熟,风力涡轮机的效率和规模不断提高,风电是全球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光伏和风电的发展史都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步的科学研究到商业化应用,对清洁能源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正非:让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

任正非:让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

任正非:让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技术领先企业,为何难逃衰退厄运?一、贝尔实验室:从翘楚到房地产商的猎物二、IBM:带着思考走向悬崖第三节技术商业化模式的兴起一、微软的崛起二、构建技术商业化的组织体系第四节技术商业化的必然路径——让工程师成为技术商人一、技术商业化的核心在于工程师二、什么是商业工程师,商业工程师的事业是什么?三、商业工程师的诞生:以技术为主体开展市场营销的优势第五节华为的技术商业化之路——造就商业工程师一、“最幼稚的研发部门”二、卖出去的技术才有价值——研发是地狱之门三、培养技术商人而不是培养科学家:华为工程师任职资格体系第一节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导向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共识。

但是,正如赵本山在央视春晚的小品里的表演一样:“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TV......”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嘴里说的这一大堆TV到底是什么?就像很多企业并不知道真正的市场导向是什么一样,因此,市场导向无法真正落实,空喊口号就成了大多数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通病。

例如,由于缺乏真正了解市场的职能和手段,无法找到充分了解市场状况和客户需求的集成的市场营销方法,很多企业只能照顾到眼前的利益,企业经营是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客户不断流失,满意度日益降低,甚至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又如,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业务的多元化,不可避免的使得产品组合和业务模型变得愈加复杂。

这导致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反应开始变得迟缓,日益与市场脱节,运作效果和效率明显降低。

再如,由于客户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高科技企业不可避免的从产品/技术向服务转型,很多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没有及时认识到这一点,不得不面临被整合甚至被淘汰的命运。

在种种困难和阵痛面前,企业界进行了不停的探索,其中,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当之无愧的标杆——华为——率先多年寻求到了业界最佳的业务管理模型,就是建立端到端的流程,从了解市场到产品开发,再到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由客户的输入牵引的,每一步都直接面对客户。

美国贝尔实验室兴衰及启示

美国贝尔实验室兴衰及启示

美国贝尔实验室兴衰及启示美国贝尔实验室可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室之一,这个名字也代表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成功故事。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贝尔实验室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推动了电子、通信、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互联网、移动通讯等重要技术的诞生。

然而,随着行业趋势变化,贝尔实验室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贝尔实验室的兴起贝尔实验室于1925年成立,当时是一个研究电话技术的实验室。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贝尔实验室逐渐扩大了研究领域,先后涉足了射频技术、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多个领域。

在1947年,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晶体管,这颗小小的晶体管成为了半导体技术的开端,我们今天用的各种电子产品也要感谢这个发明。

在过去几十年里,贝尔实验室不断创新,推陈出新,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在1965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集成电路,这也被认为是计算机革命的开始;在1984年,该实验室推出了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为今天的数字化通信奠定了基础,而且相比于铜线,光纤具有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带宽和更稳定的信号传输等优点。

贝尔实验室的衰落然而,在21世纪初,贝尔实验室开始走向衰落,这主要是由于行业环境和技术趋势变化所致。

在1990年代,计算机和通讯网络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很多科技公司都开始在这个领域上寻找商机。

与此同时,政府也对贝尔实验室展开了反垄断调查,许多实验室所获得的专利技术也被强制开放,这让一些商业机会流失。

贝尔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变化,从基础科学和创新技术的研究,转向了应用于商业产品的研发,这也让实验室与原来的研究方向有所区别。

此外,随着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动着技术集成,从而可以更快地将研发成果商业化。

例如,与过去不同的是,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已经成为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

这也让贝尔实验室的核心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和其他行业领先者所超越。

人类科研史上的奇迹:贝尔实验室

人类科研史上的奇迹:贝尔实验室

人类科研史上的奇迹:贝尔实验室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有数不清的实验室分散在世界各地。

如果要给这些实验室做一个排名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标准能全面评价这些实验室的优劣,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名次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那就是第一名,它只属于: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毫不夸张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出现的最伟大实验室。

从它1925年诞生至今,产生出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6次美国最高技术奖;4次图灵奖;累计获得28000项专利,平均每天超过3项,曾发明了晶体管、传真机、视频电话、C语言、UNIX操作系统等等!成立贝尔实验室1877年,电话发明者贝尔利用其电话专利创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AT&T。

在公司成立后的1925年,当时AT&T 总裁华特·基佛德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并将其命名为: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AT&T和西方电子各拥有该公司的50%的股权,后来,这个公司改名为贝尔实验室。

不同于其他实验室只做纯技术研究,贝尔实验室既有基础研究又做基础研究后的应用研究。

其工作可分为三类:基础研究,系统工程和应用开发。

基础研究主要是电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包括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编程理论;系统工程主要是研究构成电信网络的系统;应用开发是贝尔实验室最大的部门,负责设计贝尔电信网络的设备和软件。

相片传真机1925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这个发明最初被用在新闻社,此后拓展到为军事、医疗、治安等机构传送地图、指纹照片、X光片等,极大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频率的方式研究天体。

1933年,贝尔实验室工程师卡尔·央斯基通过研究,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进而创建了射电天文学。

晶体管1947年,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威廉·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只锗晶体管。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

移动通信发展史概述1.早期探索(1900s - 1940s)在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1909年,马可尼成功实现了跨大西洋无线电通信。

随后,移动通信的概念开始出现。

194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第一台移动电话,但由于技术限制,其通信范围非常有限。

2.初期的模拟移动通信(1950s - 1980s)195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推出了第一部商业化移动电话,标志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开始。

随后,各国纷纷研发出自己的移动通信系统。

例如,1960年代,日本推出了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

1980年代,美国推出了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

这一时期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模拟信号为主,通信质量受到环境影响较大。

3.数字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1990s - 2000s)19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移动通信开始取代模拟移动通信。

1991年,芬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

随后,数字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这一时期的代表技术有TDMA(时分多址)和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4.3G、4G和5G时代的到来(2000s - 至今)2001年,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式商用,数据传输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随后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容量。

4G时代,人们开始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

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将进一步支持大规模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自20世纪初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1G到5G的演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便捷和创新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些影响的概述:1.经济影响–产业带动: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包括设备制造、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

超导材料在能源上的应用

超导材料在能源上的应用

超导材料在电力系统和热核聚变上的应用姓名:成双良班级:复材1402 学号:1105140212摘要:超导技术是21世纪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能源方面尤其是电力系统以及热核聚变实验之中尤为突出。

实用化超导材料是超导技术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际上发现的实用化超导材料主要有有低温超导线材、铋系高温超导带材、YBCO涂层导体。

文章首先介绍了超导材料的发展基础,重点综述了上述几种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及加工、性能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超导材料,电力系统,热核聚变,NbTi,Nb3Sn,铋系高温超导带材,YBCO涂层导体Application of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in Power System and ThermonuclearFusionAbstract: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is a high-tech with significant economic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It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many fields of nation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energy, especially power system and thermonuclear fusion experime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in practical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is the foundation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picture of superconductors is diverse and developing rapidly. Currently, practical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comprise mainly Nb-based low-temperature wires, bismuth-strontium-calcium copper oxide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tapes and yttrium barium copper oxide coated conductors. A review is presented here of the fabrication issues, key properties and recentdevelopments of these materials,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fixture applications.Keywords: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power system, thermonuclear fusion, NbTi,Nb3Sn, BSCCO tapes, YBCO coated conductors1.前言自从 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Kamerling Onnes发现超导现象以来,超导材料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简单金属到复杂化合物,即由一元系到二元系、三元系直至多元系及高分子体系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尔实验室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做法
贝尔实验室曾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科技研究重镇,它在技术史上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

在上世纪80年代AT&T解体后,长途电话部门独立成为朗讯科技,并接收贝尔实验室的大部分研究人员与成果资产。

朗讯科技为使贝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利用,成立了新事业开发部(New Ventrues Groups,简称为NVGs)。

NVGs主要协助贝尔实验室推动技术商业化,尤其当实验室的研发成果无法为公司内各产品事业部门所使用时,NVGs就主动介入,设法开发这项新技术的潜在市场价值。

我们可以说,朗讯科技是为使研发成果价值最大化而设置NVGs部门,并经由其扩大市场范围,提升企业研发成果的投资报酬率。

NVGs可被定位为企业内部的专业风险投资部门,独立营运,兼具一般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追求策略的目的,以及专业风险投资公司(Private Vetrue Capital,PVC)追求财务的目的。

NVGs在组织内扮演类似技术行销、新事业育成及风险投资的角色。

其运作流程简述如下:
在NVGs专业经理人的协助下,贝尔实验室定期将研发成果向全公司各事业部展现,寻求进一步商业化的资金来源或进行内部技术转移。

如果研发成果在一定时间内未获得任何事业部采用,NVGs 就会主动介入评估技术的市场价值。

评估后,如认为这项研发成果不再值得投入商业化资金,NVGs就会协助贝尔实验室将技术对外授权,以尽快获得财务回报。

但如果评估后认为其具有商业化价值,
NVGs就会以逐步渐进的方式投入资金,寻求适当的商业模式以创造最大的市场价值。

商业化完成后的技术成果,可能再度为企业内其他事业部所购并采用,或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事业,或为其他公司购并。

无论是企业内部或外部购并,都需要以市场价格交易,以显示技术商业化的成果价值。

NVGs推动技术商业化的四个阶段
NVGs推动技术商业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1.可行性评估阶段(initial evalu-ation phase):这一阶段的投入金额一般不超过10万美金,运作时间大约在三个月以内,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判断这项技术是否具有商业化的可行性。

2.市场验证阶段(market qualifi-cation phase):这一阶段的投入金额在100万美元以内,时间以不超过一年为原则,主要工作是发展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完成产品开发与工程验证(αsite test),以及进行相关的市场测试(βsite test)。

3.产品上市与市场发展阶段(business commercialiaztion phase):NVGs需要在这一阶段使新事业能够在市场上立足,成长获利,并且创造新事业的市场价值。

由于这一阶段的发展时间最长,需要的资金最大,投入的经营人力也最多。

因此,NVGs会采取策略联盟手段,弹性引进外部资金与经营人力,以增加新事业成功的机会。

4.回收/出脱阶段(value realiaz-tion or exit phase):NVGs出脱新事业的方式包括:内部并购(internal
acquisition)、公开发行上市(public stock offerigs)、出售(privatesale)、合资交换股权(technology-for-equity swap)等。

NVGs在考虑新事业的未来定位时,仍然以策略性目的优先于财务性目的,也就是先考虑这项新事业与朗讯科技本业的关联性,包括:是否可增强本业的竞争力?是否为本业开拓新市场与新客户?如果新事业具有策略性价值,则将优先由内部并购。

对于不具有策略价值或不能增强本业竞争力的新事业,NVGs就会采取外部市场出脱与独立经营发展的手段。

NVGs为技术商业化创造新的运作模式
NVGs对于贝尔实验室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升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

在过去,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成果仅限于内部采用,如果各事业部对于一项技术缺乏兴趣,该技术就会被束之高阁。

而事业部通常都是等到有明确的需求后,才会到实验室寻找所需要的技术。

不过自从有NVGs的竞争,以及NVGs对于技术商业化采取主动争取的态度,使得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成果炙手可热。

如果事业部不能以积极态度来评估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成果,那么NVGs可能就会捷足先登,以后想要再购回这项技术,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

由NVGs所成功推动的几项技术商业化成果,显示出贝尔实验室的许多研发成果不但具有高度的市场价值,而且事后证明对于朗讯科技的发展具有策略性价值。

NVGs技术商业化的竞争,也造成朗讯科技各事业部极大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向高层解释,当时为何忽略了这么重要的研发成果?为何未能领先NVGs实验室取得这项技术?NVGs扩大贝尔实验室研发成果商业化的机会,提供了技术商业化市场竞争的机制,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

NVGs的副总裁安祖葛曼(Andrew Garman)说:“NVGs对于技术商业化评估的态度与朗讯科技各事业部门有显著的差异,后者是从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一项技术的价值,对于创新采取风险趋避的态度,但NVGs则更欢迎能开拓新市场机会与具有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效果的技术,并且认为风险背后才是机会,愿意为高报酬机会承担高风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