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追求色彩表现的印象主义艺术

棵树 . 一 座 房屋 , 一 片 田野 …… 只是 想 , 这 是 一小 块 蓝
如卡 萨特 、 西斯莱 等称为“ 印象派 画家” 。 音乐方面 , 当时的
一
色, 这 是一 长条粉 红色 , 这 是一 条黄 色 , 然 后 准 确 地 面 下 你 所 观 察 到 的 颜 色 和 形 状 , 直 到 它 达 到 你 最 初 的 印 象 为 止 。” I 3 1 f 0 象 派画家 将光 学及 色彩学 运用进 实践 创作 中 , 他
些 音 乐 家 深 感 古 典 主 义 和 浪 漫 主 义 风 格 与 新 的 社 会 观
一
包含 了印象派音 乐与印象 主义绘 画 ,二者 都处 于十 九世 纪
末 的 历 史 背 景 下 。一 般 把 1 8 7 4 年 作 为 印象 主 义 产 生 的 一 年 , 这一 年 . 巴 黎 的 一 群 被 学 院 画 展 拒 绝 的 青 年 画 家 自组 “ 落 选
者沙 龙” 展 出他们的作 品 。法 国艺术评 论家 路易 ・ 勒洛 瓦著 文抨击 他们的画幅 , 以莫奈 的一幅题为《 印象 ・ 日出》 中的“ 印 象” 作为贬 义词形容 他们 的绘 画风格 。此后 , 人 们将艺术 理
充满 画面性 , 他擅 长将 自然界 中事物的 色彩融入 音 乐中, 不拘一格 的调性和和 声织体及 配器赋予 了旋律 浓厚 的 色彩 , 这种 音
乐 的 色彩 性 使 人 耳 目一 新 。 尽 管了其 独树 一 帜 的 共 同 的 艺 术表 现 特 点— — 色 彩性 , 这 是 印 象 主 义 艺 术 的 独 特 之 处 关键 词 : 印 象派 音 乐 印象主义绘 画 色 彩 性
法国艺术歌曲《月光》中的印象派元素分析

法国艺术歌曲《月光》中的印象派元素分析摘要:法国音乐的“印象主义时刻”是音乐写作由感知形成的初始图像,其最高的价值是通过艺术表达获得了一种能够移动的力量和永恒的意义。
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中《月光》算得上是代表之作,本文从法国艺术歌曲《月光》入手,深入分析《月光》中的印象派元素。
本文通希望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能给正在学习或演唱这类歌曲的人一些启发,从而让大家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月光》这首艺术歌曲,也领略福雷(faure)这位作曲家在歌曲中所呈现出的音乐才能。
关键词:《月光》;印象派;音乐风格引言印象派音乐形式是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出现的一种现代派音乐,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
象征主义文学开始是为了反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只知机械的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主义则侧重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这些都无法揭露艺术的本质。
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
一、印象派诗人魏尔伦作品《月光》中的魅力色彩《Clair de lune》(月光)的作者法国诗人保尔·魏尔伦(Paul Verlaine)是象征主义文学发展前期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一个“诗人之王”。
他与马拉美、兰波并称象征派诗人的“三驾马车”。
和后两者不同的是,魏尔伦的诗没有晦涩的词汇和感情,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虽然诗名为月光,但是整篇诗歌却完全没有用笔墨描写月光下的景色,而是在描写一群青年男女的假面舞会,这正是象征主义的特点所在,像上文说过的,象征主义者并不致力于刻画世界的美,而是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现现实世界的景象对人心灵的影响,这正是诗歌的第一句所说的那句“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你的心灵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的由来。
钢琴作品《山泉》中的印象主义特征研究

7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2乐段落和主题进行自由地组合和变换,使得钢琴作品的结构更加开放和多样化。
3、自然和情感的表达中国钢琴作曲家开始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描绘,通过音乐表达出对自然美和人情感的抒发。
运用琴键的音色变化、细腻的音乐表情和情感层次的构建,创造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钢琴作品。
受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曲家通过音乐的形式和技巧来再现自然景色的美妙,例如通过和弦的变化和音色的转换来描绘大自然中的光线和色彩变化,通过旋律的流动和节奏的变化来表达出自然中的起伏和流动,并且也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来呈现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细腻的音乐表情和情感的层次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二、钢琴作品《山泉》的创作背景《山泉》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抒情的钢琴作品,以细腻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色表达,展现了山泉的清新、活力和流动之美。
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山泉景观,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致敬之情。
钢琴曲《山泉》的整体结构自由而富有变化,不拘泥于传统的音乐形式。
以柔和的音符与温暖的和声开篇,仿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泉上,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受。
随后,音乐逐渐转变为流畅而悠扬的旋律,模拟着山泉水流的起伏和奔放。
在旋律的延展与和声的变化中,钢琴音乐展现了山泉的活力和生命力,给人以愉悦和振奋的感觉。
钢琴曲《山泉》在和声和色彩的运用上也十分丰富多样。
作曲家运用了丰富的和弦变化与和声组合,使得曲子的音色更加丰满和鲜明。
通过运用模糊的和声边界和色彩对比,作曲家创造了一种音乐上的变幻和层次感,使得曲子更加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音乐形象。
这种丰富的和声色彩与和声音效果,让钢琴曲《山泉》充满了生动的音乐表现力,使听众仿佛置身于山泉的流动之中。
钢琴曲《山泉》通过音乐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曲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以自由流动的时间感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处理,展现了作曲家对传统音乐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作品欣赏

•
德彪西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 云雀的歌声在回荡, 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欣赏钢琴曲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印象主义作品的主要特征:
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 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 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 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 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 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 术。
) ――德彪西(法)
⑴这幅画给了你哪些直观的感觉?
法国 莫奈《印象 日出》
⑵如果让你选择一段和画面相配的音乐,你认为那首音乐比较合适?
• 《神奈川冲浪里》(日本浮世绘版画大师葛饰北斋) • 德彪西受《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而创作了交响素描《大海》,他非常喜
欢葛饰北斋的作品,并曾经将它作为《大海》的总谱的封《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2、《波浪的游戏》 3、《风和海的对话》
1、乐曲主要运用哪些乐器音色来表现德彪西对大海的印象? 2、用几个关键词汇的连接(或画线条)记录下乐曲中大海
从黎明到中午的变化过程。
音乐1 月光曲.mp3
音乐2 月光.mp3
听一听 辨一辨 哼一哼
课后探究
• 课后再次聆听本课介绍的德彪西的三个作品,写 一篇赏乐笔记。
• 课后搜集一些有关印象派音乐家和画家的资料 (包括文字、音响、图片等),下次课上进行展 示交流。
德彪西作品《月光》的印象派风格浅析

德彪西作品《月光》的印象派风格浅析作者:彭霞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06期摘要:作为印象派音乐鼻祖的德彪西受印象主义画家的影响,创造了反浪漫主义的印象派音乐。
其代表作《月光》通过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来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表现。
关键词:印象派;德彪西;《月光》;风格一、印象派风格关于印象派音乐的来源主要是指19世纪欧洲的印象主义美术。
印象主义是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
印象主义本身也是一种观念,它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注重绘画对外界的研究和表现,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
摒弃了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直接地观察和感受自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性画家作品是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正是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其代表作《月光》同《日出·印象》一样,不作细节的描绘,侧重表现月光的整体,朦胧而缥缈的视觉效果,使他的音乐能引起人们的视觉联想。
二、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鼻祖德彪西,他的音乐作品可称是名副其实的“音画”,德彪西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曲中有画,画中有曲”,他汲取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派的技巧,放弃了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为其表现手法的浪漫主义风格,并实践于自己的作品中。
以朦胧的和多重指向的旋律让听者进行音画重构,在浪漫主义发展到巅峰的19世纪末,德彪西创造了反浪漫主义的印象主义音乐,他不强调有意识地抒发感情,也不推崇音乐上严密的逻辑性,更不着重去提示生活中本质的东西,他只强调抓住人对外界一刹那的感受,并予以渲染和描绘。
他侧重于对自然的一种整体感受。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贝多芬这位开浪漫派先河“乐圣”的一种挑战。
他的作品摒弃了贝多芬作品的宏伟秩序,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既不是借景抒情,更不是以情写景,而是通过跳跃的瞬间,特别而不协和的局部,而又朦胧的整体效果来达到一种自由抒情的表现。
德彪西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探析

德彪西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探析[摘要]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其钢琴前奏曲《德尔菲舞女》、《帆》运用古老的体裁形式和现代的作曲技法,塑造出一幅生动的音乐景象。
本文从其音乐语言、材料构建等音乐形式特点及其表现的内容,以其窥探其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
[关键词]印象派;音乐语言;创作手法;空间构造德彪西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为寻求新颖的音乐形态与表现手法,为运用合适的语言来表现光与色的瞬间运动,采用了一系列西方音乐不寻常的新鲜手段。
他的音乐作品主要有这些特点:“一是旋律渐渐丧失在音乐中的主导地位,很少以悠长如歌的样式出现,而是变成简短、片段、零碎的主题动机。
二是和声的丰富色彩成为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其中包括摆脱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引进古老的各种调式、东方的五声音阶、人为的全音阶;淡化和声功能体系,扩大和弦范围,使用三度叠置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的独立……。
三是乐曲结构比较松散自由,乐曲呈现出一个个音乐画面对比并置状态。
四是音乐织体异常丰富多彩,音响效果清晰、透明、丰满,这里包括多层次不同音区和音色的对比组合。
”德彪西于1910、1913年创作的两套前奏曲集(各12首),是他钢琴作品的代表作,是印象派音乐的精华,其中每一首乐曲都是一幅立体画。
“它们的主题、和声、调式、题材属于法兰西、东方、西班牙、意大利、苏格兰民族的音乐语言。
它们不同于浪漫派音乐的炽热和沉重、展示个人内心情感。
既不是直截了当的描绘来表达,也不是运用那种赤裸裸的模仿或复制的手法,而更多的是用客观的艺术――色彩、光线、诗情、画意通过暗示的手法表达其意。
可以说德彪西的前奏曲是了解印象派钢琴音乐特征的最高典范。
”前奏曲《德尔菲舞女》、《帆》无论是在音乐语言的运用还是音乐形式多维空间的构建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音乐语言的特点(一)全音音阶的使用在德彪西之前作曲家李斯特、格林卡、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等人都使用过全音音阶。
但是德彪西对全音音阶的使用很广泛,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成为印象主义音乐语言的符号了。
德彪西

小结:由于作品的抽象朦胧,较为特殊,致使本课的内容较难把握,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可能会对印象主义音乐感到有些茫然,不妨多联系些生活中的例子加以启发。比如:清晰与模糊的辨证关系。清晰只是一种相对的清晰,肉眼见到的清晰和高倍显微镜里所见到的清晰只不过又成了一种模糊,也许这种模糊便是最美的感觉,而真正的清晰(显微镜下的清晰)反倒成了“可怕”。又比如:有时一个人短暂的“发呆”是最美妙的。说在想什么吗,好象又没想什么,但好象确实又想了很多……生活中这种瞬间的奇妙感觉还真不少。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雷诺阿等人的作品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理解德彪西的作品。艺术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生活中的景色也总是因情感的丰富而变得更加美妙。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德彪西偏离了浪漫主义音乐那些感情丰富的宏大主题,他用模糊的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对德彪西而言,色彩胜于线条,就如同和声胜于旋律。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就是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用模糊的外廓、细碎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视觉印象;而象征主义诗人则喜好用奇异的辞藻和声韵去抒发不可琢磨的内心隐秘。德彪西综合了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在巴黎居住期间,德彪西认识了不少的文学家和画家,在这充满文艺气氛的环境之中,在学识广博的知识分子之间,德彪西越发感到自己各方面的修养的缺乏,为此他细心观察人们的谈吐,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钻研象征派诗人魏伦和马拉美等人的诗作,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在这些年间有着决定性的发展。对德彪西起决定影响的并不是作曲家,而是文学家和画家。同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密切交往,使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和繁荣的时期。从90年代开始的20年间,他的创作总结了欧洲音乐前一时代的成果,又为音乐的下一个新的时代开辟了道路,成为架通两个世纪的重要桥梁之一。由于他的创作,法国音乐在二十世纪音乐文化中得以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有人说德彪西掀起了一场音乐的革命,他的音乐颠覆了音乐的传统。在德彪西的世界中充满了月光,水中倒影,无言的激情,发人深思的象征,含而不露的思想,欲语还休的言辞。
印象主义朦胧诗——德彪西艺术歌曲浅析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印象主义朦胧诗——德彪西艺术歌曲浅析姓名李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王翼亭20090401摘要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术二十世纪初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钢琴家。
他是音乐史最富有创新意识的作曲家之一他打破了固有音乐传统创造性地采用自己的音乐语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一印象主义音乐为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艺术歌曲是其重要创作的方面之一贯穿着其一生的创作轨迹。
他一生共创作了近六十首公开刊出的艺术歌曲其中每一首都堪称法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德彪西的生平入手对其性格特点、音乐风格形成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加强对其独具个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全面认识。
在总体上对德彪西印象主义艺术歌曲的歌词、旋律、伴奏、演唱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介绍重点选取了德彪西早、中、晚三个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八首艺术歌曲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旨在加深人们对其印象主义艺术歌曲的认识希望对声乐教学及声乐演唱起到一定的文献及参考价值。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艺术歌曲歌曲分析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在口划“√”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口硕士‖论文《印象主义朦胧诗…德彪西艺术歌曲浅析》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答名礓咄日期归‖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在口划“√《印象主义朦胧诗……德彪西艺术歌曲浅析》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口硕士。
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口硕士形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在曲调发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展开等表现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声乐曲调与言语音调密切结合,近似朗诵;器乐曲调也很少有气息宽
广的线条。
②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如各种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音阶。
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
收束式。
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
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的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
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
在声乐作品中,男高音与女高音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
手段,如木管的低音区、铜管大量使用弱音器与阻塞音,铜管在乐
队中的作用往往不在于加强力度,而为了取得多变的色彩效果等。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
如弦乐组常常细分,小提琴的高音伸展到过去很少用的音区,大提琴担任小提琴的角色,中提琴演奏低音,造成模糊不清之感;突出竖琴、钢片琴、三角铁和钟琴清澈的音响,
使管弦乐色彩缤纷,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
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
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
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
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
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
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
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
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
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
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
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
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
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
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
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后来二十世纪音
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
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印象派代表德彪西反对后期浪漫派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
新颖独创。
当时,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
家利用色彩抓住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他以很大启迪。
90年代以
后陆续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1892~1894)、室内
乐《弦乐四重奏》(1893)、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钢琴曲《版画集》(1903)、歌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9)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
这种风格的特征为:
崇尚柔和,抑制、排除过分的激情;避免文学性的铺叙,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
德彪西认为,音乐比绘画更能有效地把印象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绘画只能表现光的静止状态,而音乐却能表达光的流动变化。
莫奈需要一系列画幅才能绘出同一场面的光的不同效果,而音乐却能创造出不间断的光的流动。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