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
乙醇胺

乙醇胺乙醇胺水溶液呈碱性.有极强的吸湿性,能吸收酸性气体,加热后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有乳化及气泡作用.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成盐类,与酸酐作用生成酯.其氨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酰卤、卤代烷等置换.可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的危险,蒸汽有毒。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2.11 稳定性稳定1 理化常数国标编号:82504CAS号:141-43-5中文名称:2-氨基乙醇中文别名:2-氨基乙醇;2-羟基乙胺;一乙醇胺;单乙醇胺英文名称:Monoethanolamine;2-Aminoethanol英文别名:2-Aminoethanol; 2-Hydroxyethylamine; Ethanolamine solution; Ethanolamine Monoethanolamine; olamine; Monoethanolamine; H-Glycinol; 2-aminoethanethiol 分子式:C2H7NO;HO(CH2)2NH2分子量:61.08InChI:InChI=1/C2H7NO/c3-1-2-4/h4H,1-3H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
蒸汽压0.80kPa/60℃闪点:93℃折射率:1.4540熔点10.5℃沸点:170.5℃溶解性与水混溶,微溶于苯,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
水溶液呈碱性.有极强的吸湿性,能吸收酸性气体,加热后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有乳化及气泡作用.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成盐类,与酸酐作用生成酯.其氨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酰卤、卤代烷等置换.可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的危险,蒸汽有毒。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2.11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化学试剂、农药、医药、溶剂、染料中间体、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也用作酸性气体吸收剂、乳化剂、增塑剂、橡胶硫化剂、印染增白剂、织物防蛀剂等。
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第4期(总第526期)2021年4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4Apr.文章编号:1671-9646 (2021) 04b-0067-03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金昱龙l ,2,童观珍l ,2,梁丽敏I ,2(.翁源广业清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韶关511442, 2.广东广业清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 PE )又称脑磷脂,作为一种磷脂,其组成部分有脂肪酸、乙醇胺、 磷酸和甘油。
PE 以脑为主要分布范围,也有的存在于大豆、不同种磷虾中。
研究了磷脂酰乙醇胺的不同制取方法, 主要以溶剂提取法为目的,通过不同形式来制备,同时介绍化学合成法为结构特点的生产方式、以酶作为优良催化 剂的方法,并对磷脂酰乙醇胺的不同种类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磷脂酰乙醇胺;制备;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0621.3 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6693/ki.1671 -9646(X ).2021.04.050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PhosphatidylethanolamineJIN Yulong 1-2, TONG Guanzhen 1-2, HANG Uinin 1-2(1. Wengyuan L&P Food Ingredient Co., Ltd., Shaoguan , Guangdong 511442, China ;2. Guangye L&P Food Ingredient Co., Ltd.,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000, China)Abstract: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 ), also known as cephalin , was a phospholipid composed of glycerol , fatty acid , phosphoric acid and ethanolamine. It was found in the brain , soybeans , krill etc.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phos phatidylethanolamine include chemical synthesis , solvent extraction and enzymatic mod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 the differ ent applications of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are introduced.Key words :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 preparation ; application ; research progress0引言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 PE ) 又称脑磷脂,作为一种磷脂,其组成部分有脂肪酸、乙醇胺、磷酸和甘油。
乙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乙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乙醇,也被称为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疗、消毒、燃料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乙醇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化工产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乙醇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乙醇行业现状全球乙醇产量全球乙醇产量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主要乙醇生产国包括美国、巴西、中国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乙醇生产国,其乙醇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0%。
巴西以生产蔗糖乙醇为主,乙醇产量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乙醇产量逐年增长,但与美国和巴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乙醇市场需求乙醇市场需求主要分为工业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
工业需求包括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消费需求则包括酒类、消毒剂等。
近年来,乙醇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乙醇市场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
乙醇产业链乙醇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
乙醇的主要原料包括玉米、蔗糖、谷物等。
生产乙醇的方法主要有发酵法、合成法等。
乙醇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
乙醇行业发展现状乙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较为成熟,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仍存在差异。
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的乙醇产业链较为完整,乙醇产业规模较大。
中国乙醇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乙醇产量逐年增加。
乙醇行业发展趋势清洁能源需求推动乙醇行业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清洁能源需求越来越迫切。
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排放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未来乙醇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需求将成为乙醇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助推乙醇行业升级科技创新在乙醇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可以提高乙醇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科技创新也有助于解决乙醇产业链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乙醇行业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政策环境对乙醇行业发展的影响政策环境对乙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各国政府出台的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等都会对乙醇行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原料与中间体 产品供不应求 进口依存度 乙醇胺亟待建设规模化装置

壤化事培十日讯 我国乙醇胺产业虽然发展较 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 落后局面,即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 差,进口依存度高。20世纪90年代 末期,抚顺和吉林相继引进国外技 术和设备,使我国乙醇胺工业走上 发展之路。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乙醇 胺生产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亟待建设规模 化的乙醇胺生产装置。 截至20o5年,我国乙醇胺生产 企业有10多家,总产能超过5.6万 吨/年。主要生产厂家的年产能为: 抚顺北方化工公司2.5万吨,抚顺 华丰化工厂1万吨,吉化化工公司 5000吨,宜兴银燕化工公司1万 吨,佳木斯北佳化工厂3000吨,高 桥石化化工三厂3000吨,清江石化 公司2000吨,温州清明化工厂 l000吨,天津有机化工厂1000吨。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乙 醇胺的生产仍存在许多不足:许多 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 量差、生产成本高,多数处于停产或 半停产状态,开工率不足50%;我国 大部分乙醇胺装置距原料环氧乙烷 产地有一定距离,外购环氧乙烷存 在着供应中断的风险,且环氧乙烷 属于危险化学品,由于运输成本高, 造成生产成本随之上升;国产乙醇 胺生产技术在物耗、能耗和产品分 离等关键环节上尚存在不足,产品 的一些指标仍有欠缺,产品色度较 差,用于高档化妆品时,难以满足用 户要求。 乙醇胺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可 以合成多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 如乙撑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农药草甘膦等。国内乙撑胺需求依 赖进口,年进口量约为1.2万吨,目 前我国已建设1套万吨级规模化装 置,需消耗乙醇胺7000吨/年左右; PV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 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El化、涂 料、纺织印染等领域,目前国内的需 求主要依赖进口。据预测,未来几年 我国PVP市场需求年均增长率将 达到10%以上,国内已建设千吨级 装置,对乙醇胺的需求量也将随之 增大。 我国乙醇胺主要用于表面活性 剂、医药及农药、聚氨酯、气体净化、 橡胶助剂等领域。消费比例大致为: 表面活性剂占31%,医药及农药行 业占26%,聚氨酯占12%,气体净 化占7%,橡胶助剂占5%,纺织工 业占5%,金属清洗与加工占4%, 其他方面约占10%。预计未来几年, 我国乙醇胺消费结构将不会发生太 大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乙 醇胺各下游产业均以较高速度增 长,国内乙醇胺产量远不能满足下 游产业的需求。2005年,国内乙醇 医丕 蟊固田.-6一衣 档.,.日Ii}——前 行蝴曩筐篇第 胺产量达到3万吨,但表观消费量 提高到l1.65万吨,进口依存度虽 稍有下降,但仍高达75%,严重影响 了国内乙醇胺产业的正常发展。 2004年l1月14 El,商务部发布公 告,对原产于El本、美国、伊朗、马来 西亚、中国台湾和墨西哥的进口乙 醇胺征收9%-74%的反倾销税,期 限为5年。乙醇胺反倾销措施出台 后,我国乙醇胺进口快速增长的势 头得到初步遏制。 据悉,抚顺北方化工公司计划 在2ol0年将乙醇胺扩能至5万吨/ 年,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扬州(仪证) 化学工业园区、新疆乌苏、安徽淮化 精细化工公司等也有新建乙醇胺项 目的意向,合计将新增产能超过l0 万吨/年。但由于乙醇胺新建项目对 环氧乙烷有效供应的依赖性较大, 预计我国乙醇胺新增产能仍不会有 大幅度增长,2010年乙醇胺产能将 达到8万吨/年。而国内乙醇胺需求 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 2006—2010年消费年均增长率为 4.7%,201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 14.6万吨。也就是说,2o10年仍有 8.6万吨/年的市场缺口需依赖进口 解决。因此,专家建议,在落实原料 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新建l一2套 规模为4万吨/年的乙醇胺生产装 置,以改变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进口 依存度高的状况。
乙醇胺作用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BA)的总称。
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
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
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一乙醇胺最大的消费领域是表面活性剂。
它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而且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等。
而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洗涤剂、化工等多个领域。
乙醇胺在聚氨酯(涂料)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使用。
1.2 乙醇胺理化性质乙醇胺Ethanolamine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可分为一乙醇胺HOCH2CH2NH2 、二乙醇胺(HOCH2CH2)2NH和三乙醇胺(HOCH2CH2)3N。
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
它们都是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的气味。
与水、乙醇、丙酮等互溶,溶于微热的苯,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等。
均具有碱性。
一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又称2-羟基乙胺,氨基乙醇、胆胺;常存在于磷脂中,常与胆碱共存,在血清白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发现有胆胺;分子式:HOCH2CH2NH2分子量:61.08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有氨气味和强碱性,熔点10.3℃,沸点170℃,相对密度1.0180(20/4℃);与水和乙醇可无限混溶于乙醚。
它的羟基和氨基可分别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
用途:主要用作洗涤剂、纺织和染增白剂、乳化剂、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农药和医药中间体,此外还用作吸收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的深。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又称2,2’-羟基二乙胺分子式: (HOCH2CH2)2NH分子量:105.12性状: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1.0966(20/4℃),熔点28℃,沸点268.8℃(760mmHg)。
n,n-二甲基乙醇胺 产能 -回复

n,n-二甲基乙醇胺产能-回复【n,n二甲基乙醇胺产能】n,n二甲基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染料、农药、药品等领域。
本文将以n,n二甲基乙醇胺的产能为主题,从原料、生产工艺、产能规模等方面进行逐步分析。
一、原料n,n二甲基乙醇胺的主要原料包括甲醇和甲胺。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来源于石化行业的甲烷气体合成法和木质纤维素化学降解法。
甲胺是一种无色气体,主要由甲烷和氨的催化反应得到。
甲胺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合成,如通过亚硝胺的卤代反应、尿素水解和甲胺气体的吸收等。
二、生产工艺n,n二甲基乙醇胺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甲基化反应和醇化反应。
甲基化反应是指甲醇和甲胺反应形成甲基甲胺,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甲基甲基胺,最后与乙醇发生胺化反应得到n,n二甲基乙醇胺。
醇化反应是指乙醇和甲胺反应得到乙醇胺,然后再与甲醇反应得到n,n二甲基乙醇胺。
三、产能规模n,n二甲基乙醇胺的产能规模受到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据统计,目前全球n,n二甲基乙醇胺的年产能约为50万吨。
主要生产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n,n二甲基乙醇胺生产国,年产能约为20万吨。
四、市场前景n,n二甲基乙醇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在塑料、染料、农药、药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n,n 二甲基乙醇胺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生物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中,n,n二甲基乙醇胺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n,n二甲基乙醇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能规模,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n,n二甲基乙醇胺的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N-甲基二乙醇胺的生产方法及发展建议

N-甲基二乙醇胺的生产方法及发展建议刘义杰刘淑荣【摘要】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N-甲基二乙醇胺的主要生产工艺方法及应用状况,同时对国内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期刊名称】河北企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2【关键词】N-甲基二乙醇胺;脱碳;脱硫;环氧乙烷;甲醛;碳酸二甲酯一、N-甲基二乙醇胺的性质和用途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呈弱碱性,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蒸汽压较低;分子量119.2,沸点247℃,凝固点-26℃,闪点260℃;能与水、醇互溶,微溶于醚;可燃,无毒。
N-甲基二乙醇胺在我国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的新型选择性脱硫剂,主要用于天然气、炼厂气、合成气、煤气中的硫化氢及合成氨等工业气体脱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它具有选择性好、能耗低、腐蚀性低、降解性强的优点。
另外,还可以作为杀虫剂、乳化剂、织物助剂的半成品、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的中间体、胺基甲酸酯涂料的催化剂、纤维助剂等,同时,也是油漆的一种促干剂。
二、环氧乙烷法生产MDEA1.甲基二乙醇胺的无水一甲胺生产工艺。
生产N-甲基二乙醇胺需用到的原料有环氧乙烷和一甲胺。
原料和产品标准见表1、表2、表3:主反应方程式如下:本工艺采用的催化剂是水和中间产物甲基一乙醇胺,不需要其他催化剂。
操作流程如下:(1)合成反应。
本工艺采取连续化生产,环氧乙烷和无水一甲胺分别经过精确计量进入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在水做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反应,温度80~120℃,压力2.0~3.0MPa,在管式反应器内进行加成反应。
为保证环氧乙烷完全反应,采用一甲胺过量的方法。
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循环热水带走。
(2)脱一甲胺。
过量的一甲胺通过塔底再沸器用中压蒸汽加热,控制塔顶温度低于80℃,避免产品随一甲胺蒸出,一甲胺气体在蒸胺塔顶蒸出,经过塔顶冷凝器冷凝回收循环利用。
为保证一甲胺分离彻底,采用加压蒸馏,将一甲胺尽可能地完全蒸出。
乙醇胺的功能主治

乙醇胺的功能主治1. 乙醇胺概述乙醇胺,化学式C2H7N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溶剂和合成材料。
乙醇胺可根据用途分为工业级和药用级两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2. 乙醇胺的功能主治乙醇胺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逐一介绍。
2.1 去污剂乙醇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去污剂,可以用于去除油渍、污渍以及其他有机物质。
它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可以快速分解和移除各种难以清洗的污渍。
2.2 化妆品成分乙醇胺还常被应用于化妆品中,用作调节pH值和稳定配方的成分。
在某些化妆品中,乙醇胺可用于调节产品的酸碱度,以确保产品对皮肤的温和性。
2.3 药物制剂中的辅料乙醇胺也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辅料,常被用于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的制剂中。
乙醇胺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2.4 金属清洗剂乙醇胺还可以作为金属清洗剂使用。
它可以迅速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污垢,恢复金属的光亮度和表面光洁度。
2.5 气味中和剂乙醇胺可以被用作气味中和剂,特别是用于去除氨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刺激性气味。
通过与这些气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乙醇胺能够中和它们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6 染料和油墨生产乙醇胺在染料和油墨生产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作为染料和油墨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使得染料和油墨颗粒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提高产品质量和色彩鲜艳度。
2.7 乙醇胺用作药物除了在药物制剂中作为辅料外,乙醇胺本身也有药物功效。
它具有镇痒和镇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灼热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3. 总结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可应用于去污剂、化妆品、药物制剂、金属清洗剂、气味中和剂和染料油墨生产等领域。
此外,乙醇胺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药物功效。
然而,在使用乙醇胺时,我们需要注意合理用量,以免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1 前言乙醇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的总称。
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
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
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2 乙醇胺的生产工艺2.1 反应机理在水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成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的混合物。
生成的三种乙醇胺的比例由环氧乙烷和氨的比例确定。
2.2 生产工艺流程整个生产装置可分为以下三个工序:①原料工序:主要是贮存原料并把符合工艺要求的原料向反应工序输送。
在此过程中,液氨被配制成95%~99%的浓氨水,与液态环氧乙烷按比例进入预混合器进行静态混合,然后进入塔式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
②反应-蒸氨、脱水工序:进入到反应器中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高压液-液均相反应。
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高压闪蒸,脱去90%以上的氨,残余的氨在一定的温度下于蒸氨塔中蒸净。
而从蒸氨塔中出来的混合乙醇胺进入常压脱水塔,脱去物料中的大部分水,残余的水分脱水塔中蒸净。
蒸出的水和氨定期返回原料工序。
③精制工序:本工序采用连续精馏技术,混合乙醇胺从MEA塔中部进料,在高真空条件下,高纯度的MEA 从塔顶蒸出。
脱掉MEA的混合液进入DEA、TEA塔,DEA从塔顶精制而出,从侧线和塔低分别得到TEA的系列产品。
3 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进展3.1 国外技术发展状况由于乙醇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国外从19世纪早期就对此技术的进行了开发和应用。
生产乙醇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3.1.1 甲醛氰醇催化加氢法:该法利用甲醛氰醇和氢气在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除生成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外,还生成氨。
3.1.2 氯乙醇氨解法:该法始于1860年,是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法国化学家Wurty把氯乙醇和氨水在封闭管中加热合成了乙醇胺。
其缺点是在反应产物中的氯化铵难以分离。
3.1.3 硝基乙醇还原法:该法既可用硝基乙醇在镍催化下还原,也可用电解还原或酸性铁还原。
3.1.4 环氧乙烷氨解法:1897年,Knorr利用环氧乙烷和氨水反应,合成并通过分馏获得了三种乙醇胺。
该法反应过程的催化剂是水或醇胺等的羟基,不需特殊的催化剂。
表1的发展,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的技术路线也相应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取代了其它的几种工艺。
此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进行乙醇胺的生产,使乙醇胺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
目前,国外利用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技术的专利公司如表1所示。
利用环氧乙烷生产乙醇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国外SecientificDesign Company.Inc(SD)、Oxriane International、 Union Carbide Company等公司的专利技术都已实现工业应用,其年生产规模都在万吨以上。
表2列举了世界乙醇胺的生产情况。
表2由表2业发达国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这些公司控制和主宰着世界乙醇胺工业的命运。
3.2 国内的技术发展状况我国对乙醇胺的生产始于六十年代末期,多年来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的乙醇胺生产厂开工率较低,有一些厂已经转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落后。
除吉化农药厂、高桥化工厂和江苏宜兴周铁染料助剂厂外,其余的厂家均采用间歇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小,而且产品中含有大量水。
而从乙醇胺中脱水是非常困难的,使得整个生产50%以上的能耗花在脱水这道工序上,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在进口乙醇胺的冲击下,由于缺乏竞争力而停产。
其中由浙江大学开发的乙醇胺生产技术已在江苏宜兴周铁染料助剂厂工业应用,此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无水液氨为直接进入反应系统的原料, 进行反应,反应系统中只含有5%水份,降低了蒸汽消耗。
(2)采用"无反应预混合"可以有效地避免EO自聚生成高沸物,并且有效提高MEA的比率。
(3)采用高压管道反应工艺,在8 MPa 和100℃条件下可以保持管内为液相反应,既保证了充分的停留时间,又维持了NH3/EO比。
(4)产品精馏系统采用4塔式流程,可以保证MEA、DEA、TEA的纯度。
目前我国乙醇胺的生产厂家如表3所示。
表3 我国乙醇胺的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4]目前,我国乙醇胺的生产厂家约20家,总生产能力约63.5 kt/a。
但由于许多企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无法与大企业及国外产品竞争,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2001年我国乙醇胺产量约为14 kt,根本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仍需大量的进口。
4 乙醇胺的应用及市场消费状况4.1 国外乙醇胺的应用及市场消费现状国外乙醇胺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除草剂、气体净化剂、金属加工和水泥生产等方面。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胺生产、消费与出口国,近年来乙醇胺的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4%,其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3.8%。
由于乙醇胺下游产品均为比较成熟的工业产品,因此未来几年乙醇胺的消费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约为2%~6%。
西欧乙醇胺近年来基本自给自足,有少量出口,进出口贸易也主要在西欧一些国家内进行,预计未来几年西欧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为3%左右。
除日本外,中国、韩国、印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乙醇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已成为世界乙醇胺主要进口地区。
日本主要有两家企业生产乙醇胺,近年来乙醇胺的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态势,预计未来几年日本乙醇胺的需求增加速度仍将维持低速度。
4.2 国内乙醇胺的应用及市场消费预测4.2.1 表面活性剂乙醇胺最大的消费领域是表面活性剂。
它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而且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等。
而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洗涤剂、化工等多个领域。
目前,随着我国洗涤剂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液体洗涤剂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因此对表面活性剂需求将呈稳定较高的速度增加,预计今后几年对乙醇胺的需求年增长率约为6%,2005年将达到15 kt。
4.2.2 医药行业用乙醇胺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基本药物,如抗感染药呋喃唑酮、吗啉双胍、酮康唑,抗寄生虫类药物四咪唑,心血管疾病用药潘生丁和重要营养强化剂牛磺酸等。
这些药物现在国内多已大量生产,尤其是牛磺酸发展和出口前景看好。
随着全国范围内医疗改革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预计今后几年医药对乙醇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2005年消费乙醇胺数量将达到11 kt。
4.2.3 气体净化乙醇胺主要用作石油气体脱硫和合成气脱硫。
目前国内多家石油炼制和大中型合成氨装置使用乙醇胺脱硫工艺。
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O,石油化工企业将会受到一定冲击,因此在气体净化方面需求量将会减缓,预计年均增长率约为4%,2005年对乙醇胺的需求量将为5 kt。
4.2.4 合成树脂工业乙醇胺在聚氨酯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使用。
由于我国聚氨酯工业将引进大规模的国外生产技术,因此乙醇胺在聚氨酯行业消费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今后年均增长率约10%,2005年消耗量将会达到7 kt。
4.2.5 橡胶加工三乙醇胺是重要的橡胶加工助剂之一,在橡胶加工中多用作非炭黑补强胶料的硫化活性剂,也起到分散剂和防水剂作用,特别适应于白炭黑等延迟硫化的填料作补强剂时,三乙醇胺更是不可缺少的助剂。
尽管橡胶及其助剂工业近年来来发展缓慢,但是橡胶加工助剂却是发展较快门类,而且为了适应高性能轮胎的需要,目前开始使用白炭黑部分替代炭黑做轮胎补强剂,以已成为橡胶及其轮胎工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乙醇胺在橡胶加工业需求增长较快,预计2005年需求量约为3.5 kt。
4.2.6 纺织工业乙醇胺在纺织工业中主要用作织物整理剂、柔软剂、乳化剂和生产荧光增白剂VBL等纺织助剂。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国,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因此纺织工业必然向高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织物整理剂、柔软剂等纺织助剂将会有较大需求,因此未来乙醇胺在纺织行业消费主要是织物整理助剂等方面。
预计纺织行业对乙醇胺的需求增长率约为5%,2005年将达到3.5 kt。
4.2.7 金属清洗由于乙醇胺具有优良的乳化性和较小腐蚀性,因此在金属清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专家预言未来我国金属清洗加工将呈较快增长速度,那么金属清洗对乙醇胺的需求2005年将会达到2 kt。
4.2.8 其他方面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可以合成乙撑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农药草甘磷、水泥添加剂、兽药、航空航天、涂料等其他领域。
综上所述,预计2005年我国对乙醇胺的需求量将达到50~60 kt。
5 结论及建议近年来,随着乙醇胺在众多工业领域日益广泛地应用,我国乙醇胺的生产越来越满足不了国内对乙醇胺的需求,每年需要大量的进口。
而且随着乙醇胺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对乙醇胺的需求将稳步增长。
因此,应加大乙醇胺的研究开发工作,增加乙醇胺的装置竞争能力,促进我国乙醇胺工业的快速发展,应对国外产品的挑战。
乙醇胺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亟待建设规模化装置 2006-8-2我国乙醇胺产业虽然发展较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局面,即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进口依存度高。
20世纪90年代末期,抚顺和吉林相继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使我国乙醇胺工业走上发展之路。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乙醇胺生产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亟待建设规模化的乙醇胺生产装置。
截至2005年,我国乙醇胺生产企业有10多家,总产能超过5.6万吨/年。
主要生产厂家的年产能为:抚顺北方化工公司2.5万吨,抚顺华丰化工厂1万吨,吉化化工公司5000吨,宜兴银燕化工公司1万吨,佳木斯北佳化工厂3000吨,高桥石化化工三厂3000吨,清江石化公司2000吨,温州清明化工厂1000吨,天津有机化工厂1000吨。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乙醇胺的生产仍存在许多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开工率不足50%;我国大部分乙醇胺装置距原料环氧乙烷产地有一定距离,外购环氧乙烷存在着供应中断的风险,且环氧乙烷属于危险化学品,由于运输成本高,造成生产成本随之上升;国产乙醇胺生产技术在物耗、能耗和产品分离等关键环节上尚存在不足,产品的一些指标仍有欠缺,产品色度较差,用于高档化妆品时,难以满足用户要求。
乙醇胺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如乙撑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农药草甘膦等。
国内乙撑胺需求依赖进口,年进口量约为1.2万吨,目前我国已建设1套万吨级规模化装置,需消耗乙醇胺7000吨/年左右;PV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日化、涂料、纺织印染等领域,目前国内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