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症状改善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症状改善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症状改善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常会伴随着心绞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其中一部分患者的病发展为了气虚血瘀型,这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症状比较顽固,治疗上也相对比较复杂。

在中医药领域中,芪红汤和麝香保心丸是两种常用的药方,对于改善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症状改善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

一、芪红汤与麝香保心丸的药理作用芪红汤是由炙甘草、黄芪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汤剂,具有益气利湿、调和脾胃的功效。

在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时,芪红汤可以增强体内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和血管的供血供氧能力,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芪红汤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冠心病患者的整体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麝香保心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麝香、人参、熟地黄等十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补心阳的功效。

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时,麝香保心丸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促进心脏血管的舒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轻心绞痛的发作。

麝香保心丸还能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二、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有一项临床研究,选择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进行观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芪红汤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MACE发生率。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治疗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芪红汤和麝香保心丸的配伍比例和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探讨

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探讨

·临床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4月第21卷第11期作者简介:何秋亮(1986.10-),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内科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探讨何秋亮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中心医院(天水市骨科医院)大内科,甘肃 天水 741020【摘要】目的:评定药物盐酸曲美他嗪片与脑心通胶囊配合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病情改善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共7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药物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方案者35例为对照组,药物盐酸曲美他嗪片配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方案者35例为试验组,评定治疗效果、心功能、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ST 水平、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等指标两组的差异。

结果:评定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7.14%)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更高(P <0.05);评定心功能显示治疗后两组LVE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LVEF 水平更高,LVESd、LVEDd 水平更低(P <0.05);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ST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更低(P <0.05);评定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更低(P <0.05);评定不良反应显示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的病情控制中应用药物盐酸曲美他嗪片与脑心通胶囊配合方案,能获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概率,安全有效。

【关键词】盐酸曲美他嗪片;脑心通胶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1-0064-04关于冠心病是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可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情况,出现出汗、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损伤机体健康水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1-2]。

人参的增强心脏功能

人参的增强心脏功能

人参的增强心脏功能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认可为能够增强心脏功能的有效药材。

人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对心脏的益处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本文将探讨人参如何增强心脏功能,并介绍相关研究结果,以及使用人参的注意事项。

1. 人参的药理作用人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包括人参皂苷、多糖、多肽和微量元素等。

其中,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作用。

此外,人参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等。

2. 人参对心脏的益处研究表明,人参能够增强心脏功能,对心脏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人参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心脏细胞的损伤。

其次,人参可以增加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促进心肌收缩力的增强。

此外,人参还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脏的负担,缓解心脏疲劳。

这些作用共同协同,使人参成为增强心脏功能的良好选择。

3. 人参的临床研究结果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人参对心脏功能的增强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人参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另一项研究表明,人参能够减轻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程度,并提高运动耐力。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人参可以降低心脏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 人参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人参对心脏具有多种益处,但在使用人参之前,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人参具有一定的温热作用,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导致体内阳热过盛。

其次,人参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部分人可能会引起失眠、心悸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使用人参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用量使用。

总结:综上所述,人参是一种具有增强心脏功能的中草药。

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人参可以通过抗氧化、增加心肌能量供应和调节心血管系统等多种途径增强心脏功能。

然而,使用人参仍需注意合理用量和个体差异,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使用人参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灵芝临床研究报告

灵芝临床研究报告

灵芝临床研究报告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灵芝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报告将对灵芝的临床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灵芝的概述灵芝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它通常呈伞状,表面有光泽,颜色多样,包括红色、紫色、黑色等。

灵芝在我国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等。

二、灵芝的临床应用1、抗肿瘤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灵芝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灵芝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此外,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例如,一项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灵芝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免疫调节作用灵芝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患病者等,灵芝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对于免疫功能亢进的人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灵芝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疾病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灵芝可以用于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能够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减轻症状。

3、心血管保护作用灵芝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灵芝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灵芝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灵芝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功能。

4、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灵芝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神经衰弱、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Hcy、Lp(a)、APoA1、APoB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摘要:采用酶循环法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含量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联合诊断作用及临床意义。

冠心病患者APoA1含量低于查体健康的患者,Hcy、APoB及Lp(a)含量均高于查体健康的患者,APoA1含量低于查体健康的患者,且四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均高于单一诊断。

Hcy、APoB、APoA1、Lp(a)在冠心病中的异常表达,对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冠心病;联合检测一、背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所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胸闷气短等症状,轻微的仅有心慌、胸闷等症状[1]。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冠心病患者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41%,尤其是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将成为全球病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3]。

近年来心血血管疾病被重视起来,冠心病也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人们把血脂异作为引起冠心病的最主要原因,临床上通常将血脂检查作为冠心病最有效指标。

血脂异常的种类也是非常的多,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最大,会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增强,导致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酶原活化抑制剂,从而诱发纤维斑块的形成,加剧动脉硬化。

Lp(a)参与了很多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包括冠心病、脑梗死、周围血管病变等,在伤口愈合、血管生成、止血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氨基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神经毒性氨基酸。

APoB的高水平表达是对心肌细胞的重塑性改变和心肌细胞缺血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与氧化应激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故高Hcy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一、概述冠心病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回归社会。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套规范、实用的冠心病心脏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指南内容1、康复目标:通过本指南的实践,使冠心病患者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生活质量;(2)减少并发症;(3)改善心功能;(4)回归社会。

2、康复流程:(1)评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2)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3)实施康复计划:按照康复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康复措施;(4)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5)随访: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康复措施:(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2)运动康复: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康复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3)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营养指导: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改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5)戒烟限酒:对患者进行戒烟限酒指导,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

4、随访管理:(1)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3)及时处理: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指南实施建议1、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

在实施本指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实施方案。

2、本指南的实施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心血管科、康复科、心理科、营养师等。

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本指南的实施质量。

3、在实施本指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

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稳定性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它指的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冠心病与瘦素、Hs-CRP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与瘦素、Hs-CRP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与瘦素、Hs-CRP的相关性分析王岩【摘要】目的探讨瘦素(leptin)以及超敏炎症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心绞痛患者56例,心肌梗死42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24 h内瘦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瘦素与Hs.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梗死组瘦素与Hs.CRP.水平高于心绞痛组.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Hs-CRP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1(006)032【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冠心病;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作者】王岩【作者单位】453000,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机体的脂质代谢有密切关系。

肥胖基因编码的瘦素具有调节脂肪代谢等重要作用,并且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还有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1],在免疫炎性反应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慢性炎症标志物的反应蛋白(CRP)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功能,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因素,也是作为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预警信号。

为进一步了解瘦素、CR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检测了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Hs-CRP水平,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作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在我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冠心病组)98例,其中心绞痛患者56例,心肌梗死42例,并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者(对照组)30例。

1.2 方法1.2.1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所有患者组和正常人组均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 ml,立即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一周内测定完毕。

1.2.2 血清leptin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2024年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关性》范文

《2024年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关性》范文

《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血清中Cyr61、RIPK3、MHR三种生物标志物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收集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分析各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异常表达。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中某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Cyr61、RIPK3、MHR三种生物标志物,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二、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XX例冠心病患者和XX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yr61、RIPK3、MHR的含量。

根据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三组,分析各组间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差异。

同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评估生物标志物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yr61、RIPK3、MHR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其中,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中三种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最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次之,稳定型心绞痛组最低。

这表明血清中Cyr61、RIPK3、MHR的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 血清Cyr61、RIPK3、MHR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随访结果显示,血清中Cyr61、RIPK3、MHR水平较高的患者,其预后较差,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这三种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冠状动脉疾病 ; 免疫 , 细胞 ; 体 液 免 疫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4 . 0 1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I 6 7 3 — 4 1 3 0 ( 2 0 1 3 ) 1 4 — 1 8 1 5 一 O 3
t h e c on t r o l gr o up an d SAP g r o up, CD3 a nd CD8 l e v e l i n c e l l ul a r i m m un i t y we r e d e c r e a s e d i n AM I gr ou p a nd U AP g r o up, a nd t he
照组 2 1例 , 比较 各 组 细 胞 免 疫 及 体 液 免 疫 的 功 能 状 况 。结 果 细 胞 免 疫 比较 中 AMI组 、 UAP组 与 对 照 组 及 S AP组 比较 CD3、
C D 8均 出现 下 降 , 两 两 比 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C D 4也 出现 降低 , 但 不 支 持 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C D 4 / C D 8 A MI 组 与 其 他 3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显 示 AMI 组C D 8下 降程 度 较 为显 著 ; 体 液 免 疫 比较 中 AMI 组、 UAP组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 0 1 3年 7 月第3 4 卷第 1 4 期
I n t J L a bMe d , J u l y 2 0 1 3 , Vo 1 . 3 4 , No . 1 4

临床 检验 研究 论著 ・
冠 心病 患 者 免疫 功 能 临床 研 究
陈 或, 任 甜甜 ( 延 安 市人 民 医 院检 验 科 , 陕西 7 1 6 0 0 0 )
Cl i n i e a l r e s e a r c h O l l i mmu n e f un c t i on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c o r o na r y h e a r t di s e a s e
Ch e n Yu。 R Ti ant i an
t r o l g r o u p o f 2 1 p a t i e n t s . Th e f u n c t i o n a l s t a t u s o f c e l l u l a r i mmu n i t y a n d h u mo r a l i mm u n i t y we r e c o mp a r e d . Re su l t s Co mp a r e d wi t h
d i s e a s e( CAD)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AD. Me t h o d s 7 1 CAD p a t i e n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c l u d i n g 1 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
( Cl i n i c a l La b o r a t o r y, Y n a n Pe o pl e 3 Ho s p i t a l , Ya n a n, S h a a n xi 7 1 6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o s t u d y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c e l l u l a r i mmu n i t y a n d h u mo r a l i mmu n e d y s f u n c t i o n a n d c o r o n a r y h e a r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对照组及 S A P组 比较 , I g G、 C 3 、 C 4均 出现 升 高 , 两 两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AMI 组I g A 也 出现 升 高与 其 他 3组
比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结 论 冠 心 病 患 者 存 在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及 C D 4 、 C D 8细 胞 功 能 失 衡 , 体 液 免 疫 功 能 亢 进, 研 究冠 心 病 惠者 的免 疫功 能状 态 , 对 冠 心 病 的 防 治有 重要 的 临床 意 义 。
t i on i n AM I g r oup, 2 4 c a s e s o f un s t ab l e a ngi na i n U AP gr o up, 2 8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t ab l e an gi na p e c t o r i s i n t h e SA P gr o up, a nd a c o n—
摘 要: 目的 研 究 冠心 痛 ( C A D) 患者 机 体 细胞 免 疫 及 体 液免 疫功 能 紊 乱 与 冠 心 病 关 系 。方 法 以 7 1 例 C AD 患 者 为研 究
对象 , 其 中 包括 1 9例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设 为 AMI 组、 2 4例 不稳 定性 心 绞 痛 设 为 uA P组, 2 8例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设 为 S AP组 , 并 设 立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