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影像诊断

MR:
• T1WI呈均匀性或混杂性低信号 • T2WI呈均匀性高信号, 血管瘤信号甚亮有如灯泡称为“灯泡征”。纤维瘢痕、间
隔和钙化在T2W上呈低信号; 如并发出血和血栓,则TW上可见高信号影。 • Gd-DTPA增强扫描, 3种类型,Ⅰ型注射对比剂后立即出现病灶的均匀强化,此
种强化方式仅见于小血管瘤,直径常小于1.5cm;Ⅱ型强化方式,早期病灶周边 出现结节样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直至病变呈均匀强化,即所谓“早出晚归”, 此种强化方式最常见;Ⅲ型增强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 但中心瘢痕不强化,主要见于大血管瘤
影像表现
X线:
• 造影检查,供血动脉增粗, 巨大肿瘤压迫, 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 • 早起动脉相肿瘤周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树上挂果征” • 静脉期, 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变现为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 • 肿瘤染色持续至肝实质后期不退, 表现为“早出晚归”
DSA:早期注药后2~3s,病灶周边即有染色, 造影剂清除缓慢,可充盈持续18s以上, 呈“早出晚归”征。
• 动脉期可见肿瘤边缘出现散在斑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 接近同层强化的大血管密 度。
• 门脉期可见散在的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密度高于肝实质。 • 延迟期可见肿瘤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对比增强过程 期边缘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时扫 描持续呈稍高密 度。符合“ 快进 慢出”特点。
供血动脉未见增粗, 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弧形移位, 可见“血湖”, 动脉早期肿瘤周缘出 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树上挂果征”
CT:
• 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为30HU左 右。巨大型血管瘤中央纤维疤痕或血栓形成出现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空腔呈 更低密度区,少数瘤灶内见高密度钙化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争议与探讨

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脑干 C M 的疗效 , 手术治疗 良好
率约为 7 0 %~ 8 6 . 4 %, 中度 以上神经功能障碍 的发 生率为9 %一 1 6 . 1 %, 而保守治疗 的患者神经功能恢 复和 中度以上神经功能障碍 的发生率分别为 5 0 %~ 5 3 %和 3 3 . 4 %~ 5 0 % 1 4 ] , 因此 M o r i a r i t y等认 为对 于 脑干 C M患者手术指征 要放 宽。虽然 K u p e r s m i t h等 和T a m a r i s等的研 究发现手术治疗 的远期疗效并不 优于保守治疗 , 但是对这些研究结果的判读要充分考 虑到临床设计存在 的问题。例如在 T a r n a r i s 等¨ 的 研究中,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 已经有 出血或者存
Wi l l i a m s o n 等 发现 C M 病灶周 围的神经元 出现持续
突触后电位 的比例高达 7 l %, 而胶质瘤周 围的神经 元产生持续突触后电位的比例仅为 3 2 % 。一些研 究 比较 了手术和保 守治疗对伴 有癫痫 的 C M 患者 的疗 效。I a k o v l e v 等 将4 8名伴有癫痫 的 C M 患者按照
病 灶 出血 后 神经功 能症 状逐 渐好 转 , 可 以先 观 察 , 等
到 病灶 突 出到脑干表 面再手 术 。 有 关脑深 部 C M 病灶 的手 术 效 果 国 内外 有 大 量
除V M可能引起的 C M 复发风险而言, 切除 V M 产生
静脉 性梗 死 的风 险更 大 , 临 床 后果 可 能更 严 重 , 因而 V M 不宜切 除或结扎 。
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是什么?很多的患者朋友对海绵血管瘤了解的不是很透彻,所以加重了疾病的发展,下面请北京长峰血管瘤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
血管瘤专家指出: 海绵状血管瘤虽然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确实海绵状血管瘤疾病中损害及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瘤体,因此该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要想更好的治疗该病,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表现,以便对症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海绵状血管瘤会发生在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但多是以头、面部多见,损害区一般较大。
病损区多是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形状,可高出正常的皮面,其分界也较为模糊,其质地较为质软而有弹性;其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表现还体现在病损区的颜色上,呈淡紫或紫蓝色,若部位较深,则皮面颜色几乎正常。
少数的损害表面常会伴发草莓状的血管瘤,多在患者出生时即出现,并有持续存在及不断增大的倾向,但一般发展较为缓慢,多在少儿时期增长,但成人期的增大则并不明显;若是因外伤及继发感染或破溃时,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失血现象
如果发现亲戚朋友患有血管瘤,一定要早点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因为血管瘤是不能自动消失的,千万不能错过了治疗血管瘤最好的机会啊,要不然只会使治疗加大难度,要是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血管瘤的知识,可以点击我们北京长峰医院的在线咨询专家,希望对您的病情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基础与介入

T2WI 动脉期 T1WI
环形强化—牛眼征
T2WI抑脂 延迟期
七、治疗
保守治疗——定期复查 外科治疗——外科术式主要有肝动脉结扎、剔除术、 肝段切除术、肝叶切除术等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本病由 Kasabach和Merritt于1940年首先 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瘤内消融术 描述,是指由于巨大海绵状血管 瘤导致血小板减少。虽然多数病 心理干预 例均在婴儿期发现,但血小板减 少可到儿童甚至成人后才变得明 显
于中央,兼有上述的两种血流动力学特征,称中等流量CHL
欧阳墉等.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进展-图例式阐述[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1-6.
四、血供和血流动力学
血窦壁的厚度及 血窦间乏血供或 无血供组织的多 少是否有影响 ???
APVS:肝动脉-门静脉短路;THPE:一过性肝实质增强
2.直径>10cm 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3.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 4.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明显增大的血管瘤;
5.有发生破裂出血可能者;
6.对年龄40岁以下,瘤体>5cm,可能有继续增大者。
风险大,创伤大,出血多!
七、治疗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有症状者 血管瘤破裂出血者 肿块直径大于5cm 有增大的趋势者 肿块位于肝包膜下有可能在外力下破裂者
不典型的CHL——其他
大的不均质的血管瘤 快速填充的血管瘤 玻璃样(透明)变的血管瘤 瘤内有液-液平面的血管瘤 外生性和带蒂的血管瘤 有动静脉瘘的血管瘤 伴有包膜皱缩的血管瘤 血管瘤病 与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伴生的血管瘤 进行性增大的血管瘤
常见的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天生的血管异常造成的,由于血管内有海绵状血管瘤存在,而引起的血管的血流十分缓慢,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血液循环不好,而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1、无力:这是由于血液供应过慢造成的脑部缺血缺氧造成的,这种无力症状不可小觑,多表现为嗜睡、昏睡、无力等。
且这种情况休息后不能恢复,患者需要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治疗才能缓解。
2、麻木:面部出现麻木,这是由于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而形成的面部麻木情况。
3、视力障碍:这些视力障碍是由于压迫到了眼部视神经而造成的视力障碍情况,为了确保我们的自身健康,在出现视力障碍时候应该尽早治疗。
4、言语功能困难:有的时候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对语言功能区域的压迫,会造成言语功能困难的情况,这些情况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后都会有一定的恢复。
听了上面的介绍后,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常见有哪些您是否已经了解了呢?虽然手术治疗可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因手术治疗会有脑出血的危险,故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进展——图例式阐述

[ ] O yn O y n 9 ua g Y, u agXH,Y , t 1Fe un y f  ̄ r vn u uM e a. rq ec e oeo s oa i
suns n h p tc a en u e n ima n a ut a en o h t i e ai c v ro sh ma go s i d ls s se n
合有 关 条件 者则 可 以按 非 现役 文 职人 员 录用 ,有 意者请 与长 海 医 院介 入病 房 杨继 金 联 系 , 邮
箱 :j yn @s acn ji ag i . in n o
[0 rsn aP 2 ]Paa n M,Feei sS rdr k E,WinS ,e 1 in cvro s c n S t .Gat aen u a
hmago [] R do rp is 0 0, 0 19—14 . e ni maJ. a i ahc ,2 1 3 :13 G 14 ( 稿 日期 :0 1l一4 收 2 1一 】 ) 0
( 文 编辑 : 虹 鲁 ) 本 侯
MR i gn [] R do g , 0 0 1 : 9 6 7 maigJ. ail y 2 0 ,2 6 6 2— 9 . o
[3 1 ]欧 阳 墉 ,于 明 ,欧 阳 雪 晖 ,等 . 海 绵 状血 管瘤 并 发 动静 脉 肝
短路 的螺旋 C T研 究 [] 临 床 放 射 学 杂 志 ,2 0 ,2 :25. J. 02 1 0
2 01,21 0 9:7 7 -71 . 0 1
[9 l kv 1 ]Gi oaV,S ea n h vhO,B a ozM,e a. e ai h e n i s t 1 H pt amago : c ma
肝血管瘤

和肝血管瘤相鉴别的几种疾病
肝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肝内恶性肿瘤的鉴别。 1.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肝硬变病史, AFP可为阳性,静脉增强扫描有助鉴别。 2.肝转移瘤:部分肝内转移瘤增强扫描 可表现边缘强化,类似血管瘤早期表现,但延 时扫描呈低密度可资鉴别。 3.肝脓肿:一般病变周围界限不清、模 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晕环,典型的病变周 围强化,病变内气体存在。需结合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 , 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 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 肿瘤,多为大至30cm 者。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 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 肝区不适
4.MRI
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肝血管瘤的防治
无症状者要定期复查肝脏B超(6-12月),肿瘤超过 4cm或多发者复查时间应该缩短。
预防和治疗肝脏的原发疾病如肝炎、肝包虫等。
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婴幼儿、青少年肝脏海绵 状血管瘤有较好疗效,常用泼尼松2毫克,每天3次, 亦可用至20毫克,每天1次;对限于一叶,肿瘤超过 6cm以上,尤其引起许多症状的大血管瘤应予切除。 病变广泛或多发肿瘤不能切除者可予肝动脉结扎术或 栓塞治疗。放射治疗亦能奏效。
肝血管瘤的分类和症状(1)
肝脏内血管瘤分两种类型:一型是海绵状血管瘤,较 为多见;另一型是真性血管瘤,较为少见 (1)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小于4cm者多无症状,常 于体检作腹部B超时偶然发现;4cm以上者约40%伴腹 部不适,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厌食、恶心 呕吐,也可长期发热、寒战和盗汗,类似肝脓肿。肿 瘤增大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相应的症状, 如吞咽困难、腹胀、腹痛、嗳气、黄疸和腹水等,孕 妇则可影响分娩。肝血管瘤常含机化血栓,可因反复 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肿块 很少自发破裂。 若因外伤、分娩时急产等可引起血管 瘤瘤体破裂而造成腹腔内出血、休克。瘤体内出血侵 蚀肝内胆道可造成出血而产生胆质血症。
手术讲解模板: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适应证: 2.急性出血有颅高压症状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适应证: 3.脑深部、功能区、脑干或海绵窦区等病 变,手术不致造成严重并发症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偶然发现病变,但无临床症状者。
手术步骤:
2.切开硬脑膜确定病变部位后,如病变有 部分露出脑表,则可按其分界线将其完整 切除。如表面看不到病变,则按CT或MRI 确定的位置避开功能区切开脑皮质,达病 变后,沿其与脑分界的胶质层逐步剥离电 凝止血,直到将其完全切除,对于脑一般 浅部病变,有如切除脑内良性肿瘤一样, 不像切除脑动静脉畸形那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概述:
病的特征性所见。多发性病灶约占20%。 本病处理对策有多种:对于偶然发现的无 临床症状病人,采取非手术疗法观察;对 于出现神经症状,病灶位于一般脑部位者 多主张手术切除;对于脑深部、功能区、 脑干和海绵窦部病变,手术有损伤性和相 当难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手术的利 弊,分别或综合采用放疗和手
术后处理:
1.开颅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ICU术后监 护。无监护条件时也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 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 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1h测量观察1次, 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步清醒,表示病情 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或者清醒后又逐渐 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发症,特别是颅内 出血,必要时应
手术资料: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应适可而止。史继新等(1999)报 告10例手术,其中4例全切,仅1例无并发 症;Hashimoto等(2000)报告1例采用病 变内注入粘附剂,在少出血情况下予以全 切。提示手术经验尚待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