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全弹道设计24页PPT

合集下载

用Mackey方法计算鱼雷带空泡航行时的入水弹道

用Mackey方法计算鱼雷带空泡航行时的入水弹道

用Mackey方法计算鱼雷带空泡航行时的入水弹道
颜开
【期刊名称】《弹道学报》
【年(卷),期】1998(010)002
【摘要】在英国学者Mackey文献「1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实际空泡的外形,和理新拟合了空泡椭球模型中的经验常数,分析了由雷体与空泡壁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鱼雷流体动力变化特性,计算预报的入水弹道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颜开
【作者单位】中国航船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航船科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0.1
【相关文献】
1.不同头型射弹低速倾斜入水空泡及弹道特性试验研究 [J], 路丽睿;魏英杰;王聪;
宋武超
2.考虑空泡的空投航行器入水弹道研究 [J], 邬明
3.弹丸入水空泡实验和入水弹道速度计算 [J], 乔相信;阎思江;万仁毅
4.预置舵角下超空泡航行体倾斜入水弹道特性研究 [J], 陈诚;袁绪龙;邢晓琳;党建

5.非对称头型航行器入水空泡形态与弹道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华扬;施瑶;潘光;黄
桥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弹道仿真的鱼雷性能优化方法

基于弹道仿真的鱼雷性能优化方法

基于弹道仿真的鱼雷性能优化方法李斌;范若楠;倪文玺【摘要】基于仿真的总体性能优化设计是当前复杂机电产品总体设计的新方法.鱼雷总体性能设计中涉及的学科和参数众多,为提高其打击效果,应将这些参数合理匹配.该文提出了基于弹道仿真的鱼雷总体性能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其全弹道模型,编制了完整的弹道仿真lib库,并以弹道设计中的部分参数为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匹配优化测试.结果表明,该性能优化方法切实有效,可推广应用于鱼雷总体性能更多参数的优化设计中.【期刊名称】《鱼雷技术》【年(卷),期】2015(023)003【总页数】5页(P172-176)【关键词】鱼雷;总体性能优化;弹道仿真;遗传算法【作者】李斌;范若楠;倪文玺【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1为提高鱼雷的打击效果,应将其总体性能设计中涉及的众多学科和参数合理匹配,利用水声寻的仿真方法进行鱼雷多学科性能优化设计,更为精细地将鱼雷实际作战环境、目标对抗条件等因素结合在设计约束中。

鱼雷弹道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优化弹道设计可以提高搜索和命中概率,也能够配合控制和自导系统提高鱼雷的抗干扰能力。

而弹道设计与鱼雷总体、自导系统、控制系统设计密切相关[2],传统的弹道设计和优化是单独进行的,但系统间配合直接影响鱼雷的使用效果。

对传统方法来说,无法进行参数空间寻优,只能对设计出的弹道参数进行判别[3]。

文献[4]使用商用优化工具对轻型鱼雷的垂直命中末弹道进行了设计和仿真,文献[5]和文献[6]使用Simulink分别进行了2种导引方法的运动仿真。

文章提出了利用弹道仿真的方法进行鱼雷总体性能优化设计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基于Simu-link的弹道仿真优化方法,建立了其全弹道模型,编制了完整的弹道仿真lib库,自导检测模型库和控制模型库,并以弹道设计中的部分参数为例,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仿真结果评优标准,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了关键参数匹配寻优测试,优化结果表明符合弹道设计参数的预期。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李宗吉;张西勇;练永庆【摘要】针对在目标机动性加大的情况下常规鱼雷导引方法不能满足反鱼雷鱼雷迎面拦截来袭鱼雷需求的问题,为提高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提出了利用滑模观测/微分器对来袭鱼雷视线角速率进行估计的方法,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根据准平行接近的原理,推导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将该方法运用于反鱼雷鱼雷跟踪拦截,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对干扰和参数摄动具有强鲁棒性,与传统比例导引法相比,其对机动目标的导引精度高,脱靶量小,可以满足反鱼雷战技术的需求。

%For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s,the guidance law of traditional torpedo can’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anti-torpedo-torpedo frontally intercepting incoming torpedo.Aiming at this problem,the LOS angular rate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sliding mode observer/differentiator.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 was proposed based on Lyapunov’s stability theory.Th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racking and interception of anti-torpedo-torpedo.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idance law is highly robust to noise and parameter disturbance.Ca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 guidance law,the proposed law has high accuracy,and the miss distance is small.The proposed law can satisfy the tact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anti-torpedo torpedo.【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24-26,39)【关键词】反鱼雷鱼雷;导引律;变结构控制;鲁棒性【作者】李宗吉;张西勇;练永庆【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 430033;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 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3Keywords:anti-torpedo-torpedo;guidancelaw;variablestructurecontrol;robustness鱼雷的导引方式直接影响鱼雷的弹道,鱼雷的弹道则体现了对鱼雷机动性的需求。

基于双模糊度层次分析法的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指标权重确定

基于双模糊度层次分析法的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指标权重确定

基于双模糊度层次分析法的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指标权重确定孙作玮;陈航;黄青【摘要】基于反鱼雷鱼雷特点,建立了一种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评估体系.在传统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考虑到专家经验的模糊性,提出了双模糊度层次分析法评估鱼雷作战效能指标权重,同时给出了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步骤.计算结果证实,采用所提方法确定反鱼雷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是可行的.该方法同时适用于其他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武器系统.【期刊名称】《鱼雷技术》【年(卷),期】2015(023)003【总页数】5页(P227-231)【关键词】反鱼雷鱼雷;双模糊度;作战效能;指标权重【作者】孙作玮;陈航;黄青【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E925.23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anti torpedo torpedo weapon system, ATTWS)由舰艇上的鱼雷探测系统、显控台、反鱼雷鱼雷(anti torpedo torpedo, ATT)和ATT发射控制系统等构成[1]。

其中, ATT作战效能是其技术的综合体现。

尽管目前针对ATT自导导引弹道方法、ATT发控与初弹道设计、ATT战斗部对来袭鱼雷爆炸毁伤效应、火箭助飞式ATT全弹道性能分析等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2-6],但它们各自对ATT总体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效能指标权重的分析尚不明晰。

文中在建立ATT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四元模糊数层次分析法[7],提出了一种确定指标影响力的双模糊度矩阵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评估指标的权重分析。

通过以ATT 作战效能评估为背景的指标分析作为典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以及鱼雷性能的不断提升,反鱼雷成为海战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ATT作为一种主动搜寻并拦截来袭鱼雷的“硬杀伤”武器,是反鱼雷对抗中的最后和最关键防线。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使用简介 ppt课件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使用简介  ppt课件
24
操作注意事项
冲击次数:一般每个痛点冲击2000次。疼痛范围较大者,在压痛点中心集中冲击 1000-1500次(当然也要在有限的范围内不断的移动枪头,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痛点周围散开冲击500-800次。
治疗周期:5-7天治疗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特殊情况两次治疗期间相隔至少可有4 天,但要注意治疗部位皮肤红肿等情况)。个别患者、个别部位一次就康复,所以治 疗次数还要因人因病而异。
9
冲击波是不是就是一个简单的 捶打作用?
10
冲击波治疗原理
压电效应 空化效应

损伤效应
镇痛效应
代谢激活 效应
应力作用
时间依赖性 和积累效应
11
冲击波的治疗原理
1、空化效应:冲击波作用组织时,组织内气体以极快速度膨胀、崩 溃,气泡在崩溃时产生高速微喷射现象,气泡崩溃和微喷射引起组织 局部微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和细胞介质漏出,产生自由基,刺激新生 血管生成,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使受冲击部位微循环加速,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的粘连。
14
冲击波治疗适应症
1、骨组织疾病:骨折迟延愈合、骨折不连接、股骨头坏死 2、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
化性岗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弹响髋、跟痛症、 腱鞘炎、筋膜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
15
冲击波治疗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或使用了抗凝血剂的患者);
接受冲击波治疗后的局部皮肤会感到轻微疼痛不适,或次日偶有轻度皮下瘀血点,局 部皮肤轻微红肿或疼痛,有条件者建议局部冷敷15-30分钟,会使以上症状减轻或较 快清除。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稳定装置是使火箭弹能够按预定的姿态及弹道在空中稳定飞行的装置。 按照稳定原理的不同,稳定装置可分为涡轮式稳定装置和尾翼式稳定装置两 类。涡轮式稳定装置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多个倾斜喷管产生的导转力矩使火 箭弹绕纵轴高速旋转,高速旋转产生的陀螺效应使火箭弹稳定飞行;尾翼式 稳定装置是在火箭弹的尾部安装尾翼,在空气中飞行时,安装尾翼后的火箭 弹使全弹气动压心移到质心之后,从而产生稳定力矩,使火箭弹稳定分类及其特点
(一)小节一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 (二)小节二 火箭弹的分类 (三)小节三 火箭弹的特点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一)小节一 射程目标 (二)小节二 威力指标 (三)小节三 密集度指标 (四)小节四 可靠性指标 (五)小节五 效费比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2)密集度较差。火炮发射的弹药不但炮口速度高,而且在外弹道 上除受重力和空气动力作用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即使受到一定的 扰动因素作用,也不会产生大的散布。而火箭弹由于发射管较短,加 速过程长,不但炮口速度低,而且在外弹道上还有较大的推力作用在 火箭弹上,受到一些扰动因素作用后使弹轴偏离速度矢量方向后,将 会产生较大的落点散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由于火箭弹自身带有推进动力装置,且大多数火箭弹在出炮口 后的一段外弹道上其火箭发动机仍在工作。这些因素也使得火箭弹存
(1)生产成本高。火炮弹药的加速过程是在火炮膛内完成的,发射 一发炮弹消耗一只药筒和一定数量的发射药。火箭弹是依靠自身携带 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加速的,发射一发战斗部要消耗一发火箭发动机壳 体和一定数量的固体推进剂。在使相同有效载荷战斗部达到相同最大 速度的情况下,不但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生产成本高于药筒的成本,而 且由于火箭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低于火炮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其固 体推进剂的用量及生产成本都高于火炮发射药。

冲击波PPT课件

冲击波PPT课件
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 6.使用后做好冲击头的清洁消毒工作; 7.机器不要空载; 8.谨记禁忌症和部位; 9.定期保养:每天擦拭传导子,定期检查子弹和弹管。
2021
14
谢谢聆听!
2021
15
上世纪80年代,体外冲击波最早被德国慕尼黑市一位教授用 于临床治疗肾结石。
90年代,冲击波无创治疗骨折愈合欠佳及股骨头坏死开始兴 起。它的组织渗透性佳是其疗效的保证。
2021
3
冲击波治疗机根据冲击波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如下四类:
1.液电式:水或其他液体中电极放电,通过反射体将能量汇聚 到第二焦点处,现此类设备已较少生产;
2.气压弹道式:利用振子在空腔内高速运动产生振动,通过枪 式探头耦合进入人体(原理同射钉枪,水泥枪),此类设备产 生的机械波不具备聚焦特性,又称为散射式冲击波治疗设备;
3.电磁式:高压脉冲强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推动震膜运动 产生冲击波,实现聚焦,平射,或散射进入人体,进行相应 的治疗;
4.压电陶瓷式:使用压电晶体材料作为换能器,此类设备尚未 上市。
3.镇痛效应:激活产生p物质,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后,疼痛阈 值提高,且p物质产生减少。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 内的一种神经肽,P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痛觉传递,促进 脑啡肽的释放起镇痛作用。
4.代谢激活:冲击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膜内外离子 交换过程,并加快代谢分解产物清除与吸收。
5.其他作用:成骨效应,促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等。
2021
8
参数
2021
9
适应症
软组织疼痛类疾病包括:肩周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下 腰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 骨科类疾病:骨不连、假关节、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等

新型鱼雷灵巧引信设计方案_涂诗美

新型鱼雷灵巧引信设计方案_涂诗美

第26卷第3期探 测 与 控 制 学 报 Vol. 26. No. 32 0 0 4年9月Journal of Detection & Control Sept.2004新型鱼雷灵巧引信设计方案 涂诗美,商顺昌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鱼雷所用灵巧引信的设计方案,该引信的安全系统采用电子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其爆炸序列采用冲击片雷管构成的直列式爆炸序列,在引信装到战斗部之前可以方便地进行加电检测,从而提高其作战性能。

该引信由加速度传感器组件、电子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高压电子起爆组件、雷管组合件等组成,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

操雷引信的保险具有可逆性。

 关键词:鱼雷引信;电子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直列式爆炸序列;操雷引信中图分类号:TJ 4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94(2004)03-0001-040 引言 新型鱼雷为数字制导鱼雷,具有很高的制导精度,配备电子安全触发引信,其战术技术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

 新型鱼雷引信的作用是适时、可靠地引爆高性能战斗部。

为保证新型鱼雷的整体先进性,我们在引信设计时一方面要满足国军标有关可靠性、安全性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制导、控制系统信息,进行引战一体化设计。

1 引信安全系统设计 传统引信采用普通雷管引爆主装药,为了保证引信的安全性,必须采用错位式机械隔爆装置将雷管和导爆药隔开。

由于错位式机械隔爆装置有机械运动,在装到战斗部之前不能检查,故其工作可靠性较低。

为了提高引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常规武器的安全系统逐渐采用全电子安全与保险解除装置(ESAD)、直列式爆炸序列,国外目前也有用ESAD和直列式爆炸序列装备武器的先例。

 新型鱼雷引信采用ESAD和直列式爆炸序列。

其冲击片雷管,由数千伏的电压和数千安培的电流引爆,在承受人体静电、空间电磁辐射、抗意外跌落等方面均满足有关国军标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