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挖掘机的发展 起步

合集下载

三一重机:卓越成就品牌

三一重机:卓越成就品牌

三一重机:卓越成就品牌在中国红红火火的石油石化市场中,有一种装备是不可或缺的,它就是挖掘机。

石油石化行业的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存在。

目前,中国挖掘机市场上一个“神话”正在出现,她打破了外资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挖掘机制造商的领军企业,并带动了国内挖掘机行业的全面发展,这个神话就是——三一重机。

2009年的春天,三一重机用两场订货会震惊四方。

先是三一重机主要代理商之一合肥湘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湘元”)通过一场春季订货会,创造了139台的单日销售业绩,接着三一重机快速地将这一营销模式在全国33个省市推广, 3月10日,三一重机在全国33个城市同期召开春季产品订货会,实现挖掘机订货量达500余台。

如此火爆的销售场景,业内人士惊叹“不可思议”。

品质、服务加促销,三一重机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点燃一把火,成就了经济低迷环境下中国挖掘机行业一个成功的样本。

与代理商一起携手打天下人是受理想推进的,企业也是一样的。

三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她是一家具有理想和抱负的企业,三一重机的理想是实现国产挖掘机的崛起,这一理想和做事情的使命感、责任感促使他们找到事业上的志同道合者。

这些志同道合者就是三一的代理商们,良好的代理机制是三一成功迈向市场,走进消费者的重要保障。

三一重机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带领着他全国33家代理商,在被外资占据的中国挖掘机市场中冲锋陷阵,几经沉浮后,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一特色的代理制之路。

三一重机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向儒安说:“三一重机的目标是帮助三一的代理商做成工程机械行业内最好的代理商。

”目前,三一重机共有33家代理商,基本上已经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区域,且都是区域独家代理。

三一重机对待代理商的要求可归纳为“三有两防”。

“三有”是指有理想、有热情、有诚信。

“三一重机愿与之同袍的志同道合者是那些对三一事业认同、愿意通过三一的平台实现自己价值和目标的代理商,是那些为了事业全身心投入、具有抱负和进取心的代理商。

梁正根稳 基业百年

梁正根稳 基业百年

梁正根稳基业百年作者:乔木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29期在三一集团的网站“大事记”里,每年记载着一件三一集团最重要的事件,比如:2003年5月,三一重工上市;2008年5月,世界最大的200吨挖掘机在三一下线;2009年5月,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三一德国投资签约;2015年11月,三一入选国家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项目,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而在2004年记载的最重要的大事是:10月,梁稳根等10名新党员宣誓入党。

照片上,已经中年的梁稳根庄严地举起右拳,面对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宣誓!此前不久,三一重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第一家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

而三一重工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在进行,即将成功,这将是被载入资本市场发展史册的中国股改第一声号角!此时此刻,梁稳根庄严地向着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鲜明地表达了他在党的领导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勇前进的坚定决心和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仰。

他把入党的日子重重地记在了企业发展史上!实际上,梁稳根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确立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向,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毕业后被安排到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由于异乎寻常的远见卓识,不久就被提拔为厂体改办副主任,这时他又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

但由于坚持辞职下海,失去了入党机会。

下海后,他又向当地的党组织表达了入党的愿望,省领导非常重视他的入党要求,但由于当时入党有明确的要求,私营企业的雇员不能超过7人,于是,他的入党愿望仍然没有实现。

但,他的信仰坚定不移。

直到2004年,三一重工党委成立后,他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圆了18年来不懈追求的夙愿。

200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2012年,再次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1983年,梁稳根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分配到当时的兵器工业部所属的洪源机械厂。

这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不错的“铁饭碗”工作。

三一重工介绍

三一重工介绍

核心价值观
先做人 后做事 品质改变世界
1989年,梁稳根等创业团队筹资创立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 厂。 1991年,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 限公司。 1994年,三一重工的前身湖南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 成立。 2000年,三一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 公司。同年,公司混凝土输送泵、泵车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第 一。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中国A股成功上市
2006年,三一重工落子印度,投建第一个海外研发和制造基 地。 2007年,三一重工进军美国,投建第二个海外研发和制造基 地。 2009年,三一重工签约德国,投建第三个海外研发和制造基 地。
2010年,三一重工踏足巴西,投建第三个海外研发和制造基 地。同年,三一正式提出将“国际化”视为“第三次创业”。 同一年,三一重工履带起重机参与举世瞩目的智利矿难救援, 赢得全球赞誉。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先 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 人,中共十七大、十八大 代表,八、九、十届全国 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 范”、“全国优秀民营企 业家”,“优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 物”、福布斯 “中国上市 公司最佳老板”、福布斯 “中国新制造先锋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 商,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2014年,三一重工旗下三一起重机公司与奥地利帕尔菲格公 司实现交叉持股,国际化进程再进一步。同年,三一重工在 上海中心大厦实现620米的混凝土输送,打破普茨迈斯特在 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创造的606米世界纪录,“世界泵王” 实至名归。
三一重装/沈阳研究院 三一通讯/北京研究院
三一集团上海分部/上海研究院 三一重机
一体两翼二三六
以现有存量和核心增量为主体 以战略并购和战略联盟为两翼 以机械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为两大 主业 以租赁、金融和房地产为三个协同 产业 确保2010年实现销售600亿元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的关联方交易
优点:
1.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 2.降低交易成本; 3.提高经营效率; 4.开拓公司的经营规模
缺点:
1.调节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2.降低税负,逃避应尽义务; 3.伪造交易披露信息失真。
三一重工的关联方交易
三一重工关联交易金额占其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图
三一重工的关联方交易
三一重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财务对比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始创于1989年,是全球
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其主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 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风电设备、港 口机械、石油装备、精密机床等全系列产品。
梁稳根
职位:董事长
主要高管
梁稳根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娄底的一个山村里。1983年毕业于中南 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 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曾任计划处副处长、体改委副主任。 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1991年将企业更名为“湖南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源于“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 流贡献”,并担任董事长。
全球 第一
2009年 公司混凝土机械年销售收入超 越德国普茨迈斯特,成为全球 第一
国际化
“第三次 创业”
2010年 三一正式提出将“国际化”视为 “第三次创业”
处于成熟期的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的销售量达到最高峰 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使成熟期延长,并努力使产品生命周期出现再循环。
2011 三一挖掘机销量超越所有外资品牌跻身中国市场第一。同年,三一重 工以215.84亿美元市值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
三一重工目前还没有进入衰退期
国际化
世界 泵王
创新

三一调研徐工重型报告

三一调研徐工重型报告

三一调研徐工重型报告根据对三一和徐工这两家著名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本报告将对它们的发展历程、产品线、市场地位、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行综合评价。

本报告共计1000字。

1. 发展历程:三一集团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徐工重工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也是国内重型机械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

两家企业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2. 产品线:三一集团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产品。

其中,其混凝土机械产品包括搅拌车、抹灰机、泵车等,起重机械产品包括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等,挖掘机械产品则包括履带挖掘机、轮式挖掘机等。

徐工重工主要生产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压路机械等产品。

其工程机械产品包括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等,矿山机械产品包括大吨位挖掘机、矿用装载机等,而压路机械产品则包括单钢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等。

3. 市场地位: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上,三一集团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在国内市场上,三一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稳居行业前列。

与之相比,徐工重工虽然市场份额较三一稍低,但其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也很高,在国内市场上依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4. 技术创新:作为两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三一和徐工重工对技术创新非常重视。

三一集团在混凝土机械领域具有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多款产品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徐工重工则在工程机械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成功推出了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5. 未来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三一集团和徐工重工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三一将进一步加强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来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计划。

1953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履带式推土机诞生,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的独立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初步形成。

此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加快了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建立了一批机械制造厂,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动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水平。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并且开始向国际市场输出。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出口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开始注重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工程机械产业的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许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成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一重工 品牌大事记

19891989.06199319931994.11.22199419951995.119961996199819981999199920002000.1220012001.0420022002.1220032003.072003.072003.12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012004.052004.052004.062004.12004.12004.112004.122004.12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199420002002200320042005200520052005.062005.062005.072005.072005.12005.12005.12005.122005.12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012006.0720072007200720072006200520072007.012007.042007.042007.042007.052007.062007.062007.072007.082007.112007.112007.122007.122008200820082008.012008.052008.052008.062008.062008.062008.072008.072008.072008.082008.092008.12008.11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72008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012009.032009.052009.062009.072009.072009.082009.122009.1220102010201020102010201020102010.012010.022010.032010.032010.052010.062010.062010.082010.092010.092010.112010.112010.112010.112010.122010.1220112011201120112011.01200920102011.012011.012011.022011.032011.032011.042011.042011.052011.052011.052011.052011.052011.052011.05 20112011.062011.072011.072011.072011.082011.082011.082011.082011.092011.092011.092011.12011.12011.112011.112011.112011.122011.122011.122011.122011.12201220122012.032012.032012.042012.042012.052012.06 2012.07 2012.08 2012.08 2012.09 2012.09三一前身“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成立(摘自:《大梦三一》;ISBN 978-7-80255-进入重工领域 (摘自:《大梦三一》;ISBN 978-7-80255-580-8;P12)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

三一重工资料

三一重工资料第一部分公司发展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世界500强排名第431位。

一、产品及市场1、产品及市场概述三一重工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旋挖钻机、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等。

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2、销售收入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55亿元,同比增长78.94%;净利润56.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1%;每股收益1.11元,同比增长112.71%。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二、经营战略1、产业定位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将主导产业定位为工程机械产业,同时,作为战略协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以工程机械设备为主的租赁业务,以租促销,先租、销,再设厂。

在此基础上,高度关注与本公司产品高度相关的机械制造产业首先是环保机械行业的发展,为公司进入通用机械制造业打下基础。

2、竞争战略对国内竞争者采取差异化战略,重点是产品的差异化、品种的差异化、品质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差异化。

产品的差异化是指公司开发出处于国内外同行技术前沿的产品,促使产品的升级换代;品种差异化是指公司实施产品品种的大型化、微型化和成套化战略,规避国内产品集中在中间层面的恶性竞争;品质差异化是指公司大力开发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弱的高品质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同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服务差异化是指公司对不同的产品采取更准确的客户需求分析和市场的再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块。

三一重工案例

跨国并购、整合与三一重工的战略重构Cross-border Acquisition; Integration and Sany’ s Strategic Renewal12012年1月21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三一重工”)发布公告,收购拥有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大象”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Putzmeister,以下简称PM)100%的股权。

自2008年欧债危机以来,大批欧洲老牌制造业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悄然掀起了海外并购的大潮,为了拓展欧洲市场并获得先进的技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欧洲去抄底”,三一重工更是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

在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中,企业家的认知系统中有一个重要逻辑:机会不容错过,否则就会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理由之一,在三一重工副总裁贺东东先生看来,三一重工收购PM公司有更强的机会导向,双方甚至在没有尽职调查支撑下就完成了并购交易。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伺机而动,顺势而为”,三一重工此次“顺势而为之”,完成海外并购第一案,不论是为了避免机会成本的“率性而为”,还是为了实现其国际化战略所作出的慎重选择,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导向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吞象易,消化难。

三一重工并购“大象”交易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但整合程度和效果尚停留在“逻辑推测”阶段,并购之后的整合之路走的似乎并不顺利。

由于之前从来没有跨国并购和整合的经验和经历,三一重工的管理层和驻PM首席联络官蒋向阳先生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对于三一重工来说,管理层始终在思考,跨国整合是否只聚焦于PM,是否应该与三一重工的战略重构(renewal)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工程机械行业工程机械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经济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投资如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农田水利、房地产等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

目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发展成熟期阶段,增长速度缓慢。

三一发展历程

三一发展历程三一重工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总部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

自1989年创立以来,三一重工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高品质产品的研发,实现公司成长与进步,成为行业内的领导者。

1989年,三一重工有限公司成立,开始生产混凝土泵车,是中国第一家涵盖了发动机、液压、机械、自控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高端技术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

1993年,三一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全液压摆臂式混凝土泵车,推动了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的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泵车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1997年,三一推出了第一款全电控自动化混凝土泵车,并引领了中国混凝土机械的发展方向。

2001年,三一创造性地发明了三截式折叠臂式混凝土泵车,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泵车在狭小空间中的机动性和操作性。

2002年,三一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加速了公司国际化的进程。

2004年,三一推出了首款自升平台梁制造机,为桥梁施工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2005年,三一成为全球第二家通过欧盟CE安全认证的混凝土泵车制造商,标志着三一混凝土机械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三一成功研发出首款全液压8吨履带式挖掘机,并获得了中国制造业最高荣誉——“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称号。

2008年,三一推出火星号汽车混凝土泵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泵车,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009年,三一重工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先后在印度、巴西、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

2010年,三一重工全面推行“3S(销售、服务、配件)一体化”战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产品及服务。

2011年,三一重工推出了智能化智联世界战略,将机器升级为“智能机”,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提高了三一机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012年,三一成功推出了世界最大的自行式起重机——QUY1200,有效解决了海上风电等大型建设项目中起重作业的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重工挖掘机的历史和发展
1998年底,计划做挖掘机的三一重工,开始网罗人才。

周晚生、周长连、尹华星、史贵强、柳佳灵,是第一批被招进来做挖掘机实验的工人。

“那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挖掘机是怎么做,只能从做图纸开始,反复试制实验。

直到2000年,第一代产品才做了出来,但市场一点不认可。


头一批机器SY200总是出毛病,耐力不行,工作时间不能长,时间一长,结构件就疲劳开裂。

当时看到这种情况,史贵强们自己都心灰意冷了。

作为多年驾驶过日立、卡特、小松挖掘机的行家,史贵强十分明白自产挖掘机的处境:“当时世界七大品牌的挖掘机已在中国市场占
了95%以上,社会上根本不知道有个三一,而且是试制品,谁敢买?”
熬了两年之后,一直到2002年,三一挖掘机依然没有办法打入市场,依然投入不能产出。

这时,大家犹豫了。

“到底要不要上马挖掘机?”班子内部,开始了尖锐的争论。

面对几近停产、无法量化的现状,困惑中的一双双目光,有的开始转向摊铺机、平地机。

正当所有人深陷公司发展的抉择时,机遇,突然来了。

2002年初冬一天,三一集团驻香港子公司“新恒利”的总经理梁林河,春风满面地出现在了梁稳根眼前:“新恒利”在三亚接了个军港工
程,急需一批挖掘机,希望公司购买。

梁稳根一听:“我们自己生产挖掘机,还用买?”
但自己的挖掘机到底行不行?梁稳根也没底,就派时任三一挖机研究所所长、现任三一重机总经理的戴晴华前往三亚考察。

戴总去了一看,是在海边作业,就对自己亲手研发的SY200B挖掘机有了信心,“这是三一第一台准备量产的挖掘机,性能相对稳定,正好去试验,看品质到底如何。

”于是他当场表态:我们的挖掘机能做。

2002年12月3日上午,三一重机第一批3台挖掘机运抵三亚。

一个月之后,一年一度的三一重工董事会在三亚举行。

会议刚刚结束,梁稳根对大家说:“我们的挖掘机就在三亚施工,我建议各位董事前去看一看。


半个小时后,一辆面包车停在了三亚海边。

梁稳根和八位董事逐一走下车来,一抬眼,立刻被百米之外的场面所震慑:一座不大的山上,居然有三百多台挖掘机在作业。

这是梁稳根和董事们不曾想到的: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仅三亚一座山上就有几百台挖掘机在工作,而三一的挖掘机屈指可数。

“我们也要生产挖掘机,而且要生产最好的挖掘机。

”工地现场,全体董事一致决定三一必须上马挖掘机。

从此,三一的挖掘机事业由“实验”转向了“实战”。

2004年4月,一面巨大的横幅出现在了长沙三一总部挖掘机生产车间:大干三个月,完成五百台。

一时,工人们轰动了,甩开膀子
干。

但是,外界的风凉话也随之而来:“三一,疯了!”
可说这些话的人没有想到,三个月之后,五百台挖机真的生产出来了,而且在五年之后,三一挖掘机在中国的销量,超过了卡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