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公司并购的财务安排与会计处理

公司并购的财务安排与会计处理
9
合并的典型失败模型
•根据产业和公司发展与回报筛选侯选者
•根据现金流量折现的客观分析,放弃一、二个候选人 •挫折开始出现:促使交易的压力增大;对协同效应抱有 不切实际的期望,从而影响现金流量估算
10
合并的典型失败模型(续)
•以巨大的议价完成交易 •收购后经验表明,预期协同作用是不可靠的 •公司回报减少,股票价格下降
负债权益(单位:百万美元)
流动负债: 预提费用 应付帐款 应付票据 合计 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普通股 未分配利润 合计 负债加权益 0.25 0.75 0.50 1.5 11.5
3.00 0.00 3.00 16.00
34
一个典型的杠杆收购案例
合并完成后,“XR控股”将它的可折旧资产评定为价
值$1000万。于是,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如上表。
•善意收购 •敌意收购
5
公司并购重组的基本思路
发动敌意收购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 从各方面分析推测目标公司管理层对收购行动可能作出何等反 应


目标公司的“防鲨网”情况
目标公司可能采取哪些反收购策略

目标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6
公司并购重组的基本思路
关于用什么方式来收集股权
估价率——一家公司的股票市值与其资产值之 间的比。 估价率=股票市值/资产值 =股票价格*股票数量/资产帐面价值
40
一个典型的杠杆收购案例
在第5年底,管理层依当初约定的价格645 万美元将投资银行持有的确良那40%权益收购 过来。然后,管理层以93年的盈利预测为基础 按15倍市盈率将全部公司权益售予公众投资者。
13
一项成功的合并与收购计划的组成步骤
三、评估中选候选人 确切了解你如何补偿接管溢价 弄清真正的协同作用 决定调整计划 决定财务工程机会

企业合并与收购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与收购的会计处理

企业合并与收购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与收购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来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等目的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合并与收购的会计处理步骤,并分点列出相关内容。

一、确认合并与收购的性质和目的- 对于合并与收购的性质和目的要进行准确的确认,以确保会计处理符合相关准则和法规。

二、确定合并日- 合并日是指企业合并结果始终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日期。

合并日的确定对于后续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

三、评估合并与收购的对价- 对价是指合并或收购中购买方支付给被购买方的货币、股票或以其他权益形式交付的资产。

- 需要对对价进行合理评估,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披露。

四、确定合并方式- 合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股权置换、合并并购以及其他形式的合并等。

不同的合并方式会对会计处理产生影响。

五、确定合并日的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状况的反映日期。

- 需要确定合并日的资产负债表日,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披露。

六、确定合并和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确定会计处理方法时,需要考虑合并和收购的实质经济交易以及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

- 对于合并和收购的前后财务报表的调整、合并计算和相关披露等进行规定。

七、合并审计- 对于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和报告事项需要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通过合并与收购,将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编制出一份全新的财务报表。

-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对被购买方和购买方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和合并,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九、披露合并与收购相关信息- 合并与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信息需要进行适当的披露。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合并原因、合并对价、合并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等。

十、后续处理和评估- 合并与收购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和评估,以确保合并与收购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及时调整会计处理方法。

上市公司并购中超额业绩奖励的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并购中超额业绩奖励的会计处理

1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整合优质资源,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及跨越式增长。

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中业绩对赌条款非常普遍,随着并购双方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并购条款的设计也更加灵活多样。

为维护并购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性,同时,为保障标的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以及对标的公司的原股东及核心人员进行激励,业绩补偿及业绩奖励并存的双向业绩承诺愈加常见。

虽然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超额业绩奖励频繁出现,但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对超额业绩奖励如何确认和计量没有明确规定。

实务中,针对超额业绩奖励主要有或有对价和奖金两种认定处理方式,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和准则依据,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处理方式时往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大大降低。

而且超额业绩奖励大多以现金方式支付,金额一般较大,很多上市公司选择一次性计提和支付的方式,极易对公司当期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明确超额业绩奖励的认定标准及会计处理方式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设计并购方案,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2超额业绩奖励的概念、动因和认定2.1超额业绩奖励的概念超额业绩奖励是指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业绩承诺期内,如果标的公司的实际业绩超过承诺业绩,对标的公司的股东、管理层或核心技术人员进行额外的现金或股份奖励。

从奖励对象来看,超额业绩奖励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交易对手方(标的公司的原股东);第二类是标的公司员工(管理层或核心技术人员)。

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合现象,即标的公司的原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2.2超额业绩奖励的动因上市公司在并购中设置超额业绩奖励条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动因:第一,实施估值调整机制。

在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中,被并购方一般为非上市公司,交易双方具有天然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双方对标的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和估值存在一定的分歧,业绩补偿和业绩奖励的设定使得交易双方将估值的不确定性暂时搁置,未来根据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的实际经营业绩重新调整合并对价,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估值风险,使得交易价格更加公正合理,有效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

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是指一个或多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的方式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处理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交易的财务反映是否准确、合规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

一、公司合并的会计处理方式在公司合并中,合并方和被合并方需要确定合并日期,并将各自的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进行整合。

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购买法购买法是将被合并方的净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并将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确认为商誉。

购买方需根据购买代价的公允价值和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实际购买的价值。

2.权益法权益法适用于合并方对被合并方拥有控制但不具备控制权的情况。

合并方将持有的被合并方股权进行权益法处理,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被合并方的净利润。

合并方需要调整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以反映被合并方在合并后的公允价值。

3.合并会计法合并会计法适用于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具有控制权,但是合并交易不符合购买法的条件时。

在合并会计法中,合并方将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以其对应项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并购交易的会计处理方式在并购交易中,收购方需要确定收购日期,并按照购买代价对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和权益进行确认。

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购买法购买法适用于收购方对被收购方获得控制权的情况。

收购方需根据购买代价的公允价值确定被收购方的净资产,并将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确认为商誉。

2.权益法权益法适用于收购方对被收购方拥有重大影响力但不具备控制权的情况。

收购方在购买被收购方股权后,按照持股比例确认被收购方的净利润,并在投资账面上确认对被收购方的股权核算。

3.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法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法适用于分期付款的并购交易。

在此种情况下,收购方在支付定金时,将其确认为投资款项,并在购买完成后支付尾款。

三、税收和财务会计处理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合并与收购交易在税收和财务会计处理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剖析

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剖析
所 律 益

这主要 基 于以下 几 点 : 】 .并 购 的 实 质 是 统 一 的 , 即
购买法 对 定价具 有 负影 响这一 结论 : “ 收 此 , 们 也 就 不 难 理 解 , 什 么 对 权 益 我 为 (如
购 ”: 为 , 购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产 权 交 集 合 法 制 定 了 严 格 的 限 制 条 件 因 并
f 』 嘞 , 会 计 领 域 也 就 相 幢 地 而 nJ 繁 临 荷 介 业 并 购 的 会 计 处 方 法 川 题 ,本 文 从 并 购 会 计 处 理 办 法 的 理 论 和 现 实
益 集 合 法 笔 告 同 意 并 购 的 实 质 是 统 一 的 这

观 点 , } 从 } 前 现 存 理 论 看 , 买 有 严 格 的 证 据 表 明 这 种 差 异 是 源 于 权 而 1 { _ 购
决 策 有 用 的 信 息 的 ~ 个 重 要 方 面 就 是
父 于 企 业 现 令 流 量 的 信 息 :购 买 法用 的标 准 是是 否 表 述 ”,反 映 了 并 购 交 易 中 文 际 发 生 的 二采
取 得 对 它 方 的控 制 权 如 果 合 并 时 一 个 成 本 , 提 供 的 公 允 价 值 信 息 钉 助 于 对 、 其 企 业取 得 了 另 一 个 企业 净 资 产 和 经 营 未来 现 金 流 量 预 测 , 的 控 制 权 ,!属 1购 买 ; 反 , 果 参 与 {』 二 J 【 相 如 合 并 的 任 何 一 方 不 能 获 得 对 它 方 的控 制 仪 , 是 参 合 并 的 企业 的 股 东 共 同 而 j 而 与 决 策 更 相
并 购 冀 处 巧 的 理 论 剖 析

企业在并购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比较

企业在并购中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比较

它们 的公允价值 , 本按发行 股票 面值 计价 , 出股票面值 股 换
与合 并 方 实 收 资本 之 问 的差 额 调 节 为 资本 公积 。
3企 业并 购 的 两种 方 法对 利 润 的影 响 不 同。 买 法 下 。 购 合
并 以后 由于存货 的流转 , 固定资 产折 旧 , 商誉及其他 无形资
计 年 度 的 留存 收 益 均 应 转 入 合 并 企 业 , 样 则 不 会 影 响 可 用 这 于分 配 的数 额 。 5合 并 前 被 并 购 企 业 利 润 归 属 不 同。 购 买 法 下 , 并 企 . 在 合 业 的 收 益 包 括 当 年 本 身 实 现 的 收 益 及 合 并 后 被 合 并 企 业 所
应按 实际 成 本 计 价 。因此 , 主并 企 业 的账 面上 , 购 企业 资 在 被
产、 负债是按照 它们 的公 允值进行记 录 , 支付 的购买价格超
过 可 辨认 净资 产公 允 价 值 的数 额 称 为 商 誉 ,记 作 无 形 资 产 ,
或者调整股东权益 。因此被购企业的收购前所实现的 当期损
同。 购 买 法 下 , 并 前 收 益 与 留存 收 益 是 作 为 购 买 成 本 的一 合 部 分 , 不 纳 入 合 并 企 业 的 收 益 及 留存 收 益 ; 益 结 合 法 下 , 而 权
被 并 购 公 司 的 盈 余 公 积 和 未分 配 利 润 成 为 合 并 公 司 的盈 余
因此发行股票与交付资产并无实质上 的区别 , 都是企业 的一
种 购 买 行 为 ; 一 种 认 为 , 购 企 业 的 股 东 由于 向 收 购 企 业 另 被
公积 和 未分 配 利 润 的一 部 分 。被 合并 企业 的 收益 及 留存 收 益 要 纳 入 合 并 后 主体 的报 表 中 。购 买 法 下 , 并 企业 的 留存 收 合 益 可 能 因 合并 而 减 少 , 不 能 增 加 , 合 并 企 业 留存 收 益 不 但 被

企业并购后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分析

企业并购后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分析

企业并购后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并购逐渐成为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并购后的合并财务报表处理,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企业并购后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进行分析,探讨并购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

一、企业并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 银行信贷企业在进行并购后,通常会涉及到银行的信贷问题。

并购可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通常会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

在并购过程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会受到影响。

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项将增加,而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也将随之增加。

2. 企业业绩企业并购往往会显著影响企业的业绩。

一方面,如果被收购公司的业绩较好,那么并购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会显示出企业整体的业绩提升;如果被收购公司的业绩较差,那么并购后的合并财务报表会显示出企业整体的业绩下滑。

这对企业的股东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3. 财务指标企业并购后,其财务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财务指标是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的焦点,因此企业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披露。

在企业进行并购后,需要将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到主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这就涉及到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 采用购并购法进行合并购并购法是指在并购活动中,主公司对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达到一定程度后,按照一定的比率合并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权益。

在采用购并购法进行合并时,需要对被收购公司进行重估,并调整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主公司对被收购公司拥有控制权的情况。

3. 采用实质控制权进行合并在一些情况下,主公司并没有对被收购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但是主公司对被收购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实质性的控制权。

在这种情况下,主公司也应将被收购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到主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并购基金会计处理

并购基金会计处理

并购基金会计处理
并购基金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根据投资实质,确定投资是否满足股权法下的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要求,并据此确认和计量股权投资。

2. 企业合并的记账处理:当并购目标公司按照购买方的控制权要求进行业务管理时,将目标公司合并入购买方企业,按照购买方企业的账面价值计量,确认合并后账面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变动。

3. 商誉的确认和摊销:当购买方支付的对价超过目标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将超过部分确认为商誉,并按照预期获得利益的时间来摊销商誉。

4. 并购成本的会计处理:包括交易费用、中介费用、评估费用等并购相关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并根据费用是否能产生经济利益来决定是否立即确认为费用或资产。

5. 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合并后企业的资产,按照规定的减值测试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保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其可回收金额。

以上是一般的并购基金会计处理的方面,具体的会计处理还需根据不同公司及具体交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neyChina财经界
企业并购中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刘秀花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收购合并也愈发
活跃且形式多样。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虽然做出
了各种规定,但在实务操作中仍然存在差各种问题丞待解决,其中最为
明显的即企业财务股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并购企业方面的财务整合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因此当前针对做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会计指导准则研究,促使企业并购工作的妥善完成,存在着必然的价值意义。关键词:企业并购会计处理分析探讨一、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分析在当前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基本存在有以下几类会计处理方法(一)购买法购买法通常是指并购方在进行并购事项相关的会计处理时,将企业合并看作是通过购买方式来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一项交易,这种方法同企业利用资金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及其他存货等资产一样。基于购买法涉及到的产品交易行为,具有着明显的商品交易特征,故此购买法明确要求了在个业并购中:并购企业必须对并购活动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及负债的进行良性辨认评估,并严格依据评估之后的公允价值,记录并购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资产与负债情况,合并成本大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商誉,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于每年年末必须对于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进行减值,这样可以使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试。(二)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基于不同的假设,是进行企业并购事项处理的另外一种会计处理形式。即视企业合并为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的交换方式形成所有者权益的联合,并非资产的交易的过程,并且在合并后股东在新企业中的股权相对不变。其是指运用换发股票的方法,来完成对被合并企业控制权的获得。其实施依据并不是购买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资产交易行为,其实质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之上的经营主体,对一个联合之后的公司或者企业开展的经营活动经济资源联合行为。此并购行为的完成,无需其中任意一家公司的资产流出,所以并不具产品交易的特征。在此方法之下,所有者所持有的权益仍然存在,以往的会计计价基础保持不变,负债与资产依旧按照以往的账面价值进行,合并后被收购企业的利润包括合并日之前本年度已实现的利润和以前年度累积的留存利润,所以在合并过程中不会产生商誉。在权益结合法之下,因并购之前和之后股东的报酬与风险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在收购方进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即可将被合并企业作为公司的成员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所以在并购之前各个企业经营的成果,也都反应为集团总体的经营成果。由于权益结合法下的对价形式是股票,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即企业合并是以主并企业股东权益的巨大稀释完成的。这样,主并企业就把较多的股东权益转让给了目标企业,从而损害了主并企业原有股东的权益。这不仅对其他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二、完善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措施建议分析(一)构建权益结合法使用的限制条件
采取以权益结合法进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时,被并购的公司其合
并年度的所得利润,自然也会被纳含入合并企业的年度整体利润之中,
因此即会产生相应的“顺时利润”,针对这一情况的存在,国外诸多国
家的会计建制组织就权益结合方法的使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诸如美
国APB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0年所颁布的16号意见书中,对权益结
合法使用所做的12项限制条件与英国(FRS6)文件中,针对运用权益结
合法进行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的五项判定标准和国际会计委员会
(IAS22)文件中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要求准则等。无一不揭示了在企业并
购过程中,对权益结合法运用做出明确的限制条件的重要性。
我国当前市场的监管与融资多依赖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财务监
控与评价体系,能否获得上市的资格及满足配股再融资条件,在很大层
次上依赖于企业对外界报告的账目利润。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并购方法
的选择不仅仅会决定会计的结果,同时也会造成相对严重的市场经济
后果。所以在当前必须要就权益结合法做出详细具体的操作规范要求。
(二)
就两类方法的选择做出具体规范

如果允许在企业并购中运用权益结合法或购买法,那么必然会导
致以下问题的产生。
如何制定或选择区别购买法及权益结合法的判断标准。由于目前
国内企业合并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需要一
个合理的判断标准,国外企业的处理经验阐释了:在企业合并实务进展
中,并没有一套就二者良性区别的适宜标准,若要进行区别判断标准制
定的话,需要很高的开发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企业并购处理的话,不同的方法必然会导致不
同的结果产生,由此就会发生企业为了要达到某种特定的会计结果,而
进行调整交易的情况。
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造成会计报表方面的可比性进一步削弱。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加强对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化选择,达到针
对企业实际事务的处理,存在着重要的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弢.企业并购中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D].2010
[2]王志如.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价值评估及涉税会计问题的思考

[D].2010
[3]夏鹏.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并购相关会计处理探讨[J].
财务与

会计(综合版)
,2007,(1)
[4]张海帆.
基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J].财经界(学术),2010,(16)

财会研究
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