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利润操纵
浅谈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的利润操纵

( 一 )购 买 法
把资产从 自己的一个 口袋放 于另一个 口袋 ,属 于内部 交易 ,不具有商业 实质 ,是权 益的联合而非购买 。权 益结 合法 按被 合 并方 所 有者权 益 账面价 值 按 比例入 账 ,合并过程 中并 不产 生新 的资产与负债 。直接 以取
得 被 合 并 方 所 有 者权 益 账面 价 值 的 份 额 作 为长 期股 权
南方论刊 ・ 2 0 1 4 年第9 期
学术 之 窗
浅 谈 企 业 合 并 会 计 处 理中 的 利 润 操 纵
高 晋
( 深圳 市龙 岗区产业投 资服 务 集 团有 限公 司财务 管理 中心 广 东 ̄ g . ; t j j 1 5 1 8 0 0 0 )
【 摘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 ,全球 经济实力 日益强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企业通过合并进行重 组扩张的情况越来越 多,不 同类型的交易形式也对财务会计处理的准确表达提 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国际上I A S B 和 F A S B  ̄继取消企业合并 中的权益结合法,2 0 0 6 年2 月1 5 日,我 国财政部发布 了 《 企业会 计准则 第2 0 号—— 企业合 并》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 出了具体规定。我 国准则规定 同一控 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非同一控制采用权 益结合法, 《 企业会计准则 》作为我国现行最权威的会计准则 ,为企业会计处理提供标准 ,但在实际操作 中仍然存
的被 购 买 方 可 辨 认 净 资产 公 允价 值 份 额 的 部 分 ,应 计
入 当期损 益 。 ( 二 )权益 结 合法
二 、会计 操纵舞弊 动因 ( 一 )不少 上市公 司采用股权激励政策 ,高管 人 员为了 自身利益 ,为了使 自身股票期权价值保 值或者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利润操纵

一、前言从会计立场来说,企业合同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报告实体的交易或事件,企业交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导致企业合并的主要形成条件。
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企业通过出售相应的被收购公司,或者他们自己通过付出代价换来控制其他企业部分权利。
购买法,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已被国际公认的合并会计处理办法。
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方法1.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也叫股权结合法,可以被定义为股东权益的联合,合并公司将合并企业净资产总额和业务部门,并合并成一家新的合资机构,来分享新的经济风险实体并且分享他们的利益。
总体来说,这指的是现有股东通过合并的资金来共同经营一个新的企业来参与其他合并的企业,所以它不是一个交易。
作为合并后的公司,它并没有在企业和企业经济之间出现合并交易。
在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下,公司兼并和收购业务在同行业中一般规模相近且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2.购买法购买法是通过资产来完成的,承担负债的转让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等,在业务上一家企业收购了另一家企业的净资产超过了企业并购控制的操作范围之外。
按照购买法,双方实质性合并控制关系之间的合并完成后,可确定收购方的哪一侧拥有有购买的能力。
对合并方的资产和合并负债来说,这一方法仍是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的正确考量方法。
如果不是由合并方的小公允价值所获得的实际净资产合并方支付的费用,则差额作为损益处理;如果合并各方在比被合并方值所做的实际支付成本合理的综合净资产大,就提高了公司的认可度。
购买法的正常实施,是判断一个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公平计量基础。
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1.合并当年的净利润处理不同。
权益结合法下,实施合并企业的利润包括被并企业在合并时整个年度所实现的利润,而不问其实际的合并发生在哪一天;购买法下,实施合并企业的利润仅仅包括购买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利润,这使得合并当年权益结合法下的利润大于购买法下的利润额。
在被并企业有亏损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
《2024年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范文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合并已成为企业扩张、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企业合并过程中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合并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合并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概述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
其中,权益结合法视同合并后企业为一个整体,将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权益等在账面上进行简单加总;购买法则将企业合并视为一项交易,将合并方视为购买方,以公允价值计量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权益集合法则是在购买法的基础上,考虑了股权交换等因素。
三、各种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1. 权益结合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导致企业通过合并操纵利润。
此外,由于未反映实际交易价值,可能影响信息的真实性。
2. 购买法: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合并的交易价值,但操作复杂,需要更多的会计估计和判断。
同时,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受到市场环境、估价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3. 权益集合法:该方法结合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优点,既能反映实际交易价值,又相对简单易行。
然而,在具体应用中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四、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采用购买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允价值确定困难、会计估计和判断的主观性较强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投资者决策。
五、完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1. 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完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明确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规范,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引入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引入权益结合法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
3.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判断能力,确保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企业合并中利润操控问题的探讨

教育 , 强道德 风 险防范 能力。 增
【 键词 】 企业合并 ; 关 利润操控 ; 对策探讨 【 中图分 类 号】 F7 20 【 献标 识 码】 B 文 被购方 的资产 , 其负债 , 样便 为合并 后报告较 高 的 高估 这
—
合并和合并后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权益 不改变 原有 的计量模 式 , 人 的资产 是按照合并 前 并 的账面价值入账 , 没有资产升( 值 , 贬) 因此也不存在商誉 问题。 事实上 , 但 合并前 后 的股权结合 通常会发生 明显 的
第 21年第9 02 期 ( 总第 4 5 ) 0期
商 业 经 济
S HANG E JNG I Y I J
No 9. 01 . 2 2 Toa .05 tlNo4
【 文章 编 号】 10 — 032 1)9 09 — 2 09 64(020 — 08 0
企业 合并 中利润操控 问题 的探 讨
盈利创造 空问 。比如将低 估 的资 产在后期 以高价 出售 , 则 可为企业 创造经 营收益 和非经 营收益 。
通 常情况 下 ,在会 计学 意义 上按 照合并 的方式将 企
业合并 的合并类 型划 分为新 设合 并 、吸收合并 和控 股合 并三 种类型 。
企业 合并 的会计 处 理方 法 根 据 20 年 2月 1 06 5日, 中国财政 部颁 布新 的会计 准 则 中的《 业会计 准则 第 2 企 0
试, 对企业 资产进行 “ 大洗澡 ”为次 年 的企业盈 利创造有 , 利条件 。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

为一 个报 告 主体 。它 应该 是经 济 意义 上 的一个 整 体 ,而从 法律 意 义上 看可
能是 一个 法人 主体 .也可 能是 多 个法
国 际会 计 准则 和美 国会 计 准则 都 将 同一 控制 下 的企 业 合并 排 除在准 则 规 范范 围之 外 。我 国实务 中 出现 的不
关键词 : 企业合并 购买法 权益结合法 利润操纵
合并 。 ( ) 买法 。非 同一控 制下 的企 一 购 业合 并 .是指 参 与合并 各 方在合 并 前
并 是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企 业 的 正
人 主体 。当一个 企业 将 其他 一个 或 几
后不 受 同一 方或 相 同的多 方最 终控 制
口
常行为 , 当今企业合并 日益呈现 个 企 业 的资 产 和 负 债 吸 收 并 人 本 企
业, 被合 并 的企业 解散 , 实施 合并 的 企 业继 续保 留其 法人 地位 时 ,合并 体 既
是一个 法 人 主体 , 也是 一个 报 告 主体 ; 当两 家或 两家 以上 企业 合并 组 成一个 新 的企 业 。参 与合并 的原各 企业 均 不
三 是 企 业 合 并 是 一 项 交 易 还 是 一
的被 购买方 各项 可辨 认 资产 、负 债及
或 有 负债 以公允 价值 列示 .母 公 司合
企 业 合并 。 从会 计 角度 来看 , 理解 企业 合 并 内涵 应该 注 意 以下几 点 :
一
并 成本 与取 得 的子公 司 可辨认 净 资产
定公 允 价 值 的 使用 , 而合 并 “ 项 ” 事 只 能使 用账 面价 值进 行企 业合 并 的确 认 与计 量 。 二 、我 国企业 合并 的 两种 会计 处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 业 经 济
S NG I J HA YE JNG I
No 3, 0 9 . 20
T号 】 1 964( 0 ) -030 文章 0 —032 90 03-2 0 0 3
企业 合并 会 计 方法 的 利润 操 纵 问题 及 对策 研 究
【 词】 购买法; 关键 权益 结合法 ; 利润操纵
【 中图分 类号】 F 7 20
[ 文献 标识 码】 A
O n Pr b e nd S r t g fPr ft M a i u a i n o c ou tng M e ho o s n s m bi a i n o lm a ta e y o o i n p l to fA c n i t d f r Bu i e s Co n to s
p e a ain l g l , dS rh T eme so o l g o tr ssme o l o o e f n a igp o t y c mb n t n a d ma i u r p r t ey a Of t . h a f oi fi e e t t d a ec mp s d o f t r fs b o iai n n p — o a r n o n p n n h il n i o l n r f ys l n au - d e s t . n b e ,h i ee ta c u t g meh k n b n e r e i l yd f r n oe i a— migp o t el gv e a d d a e s I r f t ed f r n c o n i t o t e ye tr i s w l p a ie e t l n b l ib i l s i f n d a p s l r a e h e, rf t tme t a d r lv t n c a i d x T i ti u e t i f n n i i a o , h n ep s h u d h v ee n es e t p o t ae n , i s n e a a il n e . oma nan a t ni t o a ca st t n t ee tr r es o l a erl — e n fn i h cy f i l ui i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经济后果分析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股权交易、资产交换或现金支付等方式,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实体的过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合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
而对于会计处理和经济后果的分析,则是关乎合并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经济后果进行分析。
一、会计处理方法当两家或多家企业合并时,涉及到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合并日确认和合并成本计算两个方面。
1. 合并日确认在企业合并中,合并日确认是指在完成合并交易后,对合并日当天相关账目的确认处理。
合并日确认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合并日对各自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并将其作为合并日的初始资产负债表,同时对合并前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
还需确认合并日的收入、费用和税项。
合并日确认是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是确立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
2. 合并成本计算合并成本计算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形成合并成本的计算方法。
合并成本计算分为净资产法和购买法两种。
净资产法是指以被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出合并成本,并将其分摊至被购企业的各个资产负债项目上。
购买法是指以支付的价格为基础,计算出合并成本,并将其分摊至被购企业的各个资产负债项目上。
在实际的企业合并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净资产法或购买法进行合并成本计算。
二、经济后果分析企业合并的经济后果分析包括财务效益、经营效益和风险效益三个方面。
1. 财务效益企业合并后的财务效益主要指企业合并后的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企业通过合并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优化财务结构等。
合并后的企业还可以利用合并双方的财务优势,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财务实力。
也有可能由于合并导致的财务不稳定,增加了财务风险。
2. 经营效益3. 风险效益企业合并后的风险效益主要指企业合并后的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
通过合并,企业可以分散风险,降低经营、市场、金融等各种风险。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问题及对策摘要:企业利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和利润是反映在财务报表。
和绩效评估,企业管理当局融资,融资和获取非法利益等,往往夸大收入,支出和其他方法操纵利润,给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利润操纵是不是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但通过弄虚作假,利润操纵。
本文通过两种方法的两个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利润操纵行为的现有的会计准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采用购买法。
中国财政部颁布的2006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应用权益结合法,这与我国现阶段相一致。
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本文通过两种方法的两个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利润操纵行为的现有的会计准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合并,利润操纵,对策Abstract:corporate profits reflec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scale economic benefit to a great extent, and the profit is reflect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financing, financing and obtain illegal interests, often exaggerate the income, expenditure and other methods to manipulate profits, causing irreparabl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party. Accounting method through two enterprises of two methods combined, analyzed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profit manipulation behavior,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enterprise consolidation accounting treatment method, purchase method and the pooling of interests method two kinds, one kind of the purchase method is a popula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ssued by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06 enterprises China, clearly defined using the equity in a business combination under the same control of the combined metho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But either way, there are may manipulate the profit. Accounting method through two enterprises of two methods combined, analyzed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profit manipulation behavior,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nterprise merger, manipulation of profit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利润操纵的相关基本理论 (4)1.1利润操纵相关概念 (4)1.2利润操纵的目的 (4)1.3利润操纵的手段 (5)二、企业合并的相关分析 (6)2.1企业合并的相关概念 (6)2.2我国企业合并时的方法研究 (7)2.3企业合并时产生利润操纵的原因 (7)2.4 企业合并利润操纵常见的几种手段 (8)三、利润操纵问题分析 (10)3.1权益结合法下出现的问题 (10)3.2购买法下出现的问题 (11)3.2.1合并商誉存在问题 (11)3.2.2公允价值不易确定 (12)3.3两种合并处理方法下的利润操纵对比 (12)3.3.1方法不同 (13)3.3.2后果不同 (13)四、针对利润操纵问题的对策 (13)4.1完善新企业合并准则的对策 (13)4.2提高人员素质 (14)4.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15)4.4促进企业外部监管 (15)4.5完善会计法规 (16)五、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8)致谢 (20)一、利润操纵的相关基本理论1.1利润操纵相关概念利润操纵会计界有两种观点: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相当于西方会计文献中,即,公司的管理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盈余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利润操纵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第20号准则为《企业合并》会计准则。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发布,改变了我国没有专门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相应准则规定的局面。
新企业合并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根据我国企业合并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操纵机会。
一、企业合并的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在实务操作中,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
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在合并后被购买的企业丧失法人地位不再继续经营,被购买企业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转移到购买方。
在购买法下,对所收到的资产与承担的负债用与之交换的资产或权益的公允价值来衡量,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的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合并企业的收益包括购买企业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以及购买日后被购买企业所实现的收益。
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结合而不是购买,其实质是参与合并的各方企业的所有股东联合起来控制他们全部的净资产,以继续共同分担合并后企业主体的风险和收益,是原企业所有者风险和利益的联合。
在权益结合法下,资产和负债采用账面成本核算,不存在商
誉确认问题。
由于合并后的企业视同一开始就存在,不论合并发生在年度的哪个时点,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损益都要包括在合并后企业的损益中。
在购买法下,重估后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高于其账面价值,这些增值的资产将在以后年度通过折旧或摊销等形式转化为成本或费用,从而导致购买法下的成本费用要高于权益结合法。
另一方面,购买法下合并企业当年的利润仅仅包括被合并企业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而权益结合法下合并企业当年的利润包括被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利润,而不管合并发生在哪一天。
因此,权益结合法下的利润要高于购买法。
因为合并后权益结合法仍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核算,而购买法以资产的公允价值核算,购买法下资产账面金额高于权益结合法,利润却低于权益结合法,所以权益结合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要高于购买法。
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对购入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更能反映合并的经济实质,也便于投资者预测合并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而权益结合法虽然核算简单,但缺乏合理的概念基础,容易导致利润操纵行为。
因此,国际上的做法是逐渐取消权益结合法,将购买法作为企业合并唯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国际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美国是最早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国家,1970 年发布的APB第 16 号意见书《企业合并》允许同时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对权益结合法的使用在参与合并企业的性质、所有者权益的结合方式、是否存在有计划的交易等方面提出了12项限制性条件,规定只有完全符合这12
项条件的企业合并才能采用权益结合法编制合并报表。
权益结合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并购浪潮,但由于其通常能报告较高的收益,在实务中往往被滥用。
并且它与购买法的并用也产生了不少问题,相似的并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策划而选用有利于合并方的会计处理方法。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第五次兼并浪潮,收购和兼并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通过权益结合法操纵合并后企业经营业绩的经济影响日益增大,因此FASB在2001年颁布第141号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中以取代APB第16号意见书,取消了权益结合法,明确购买法是惟一可以使用的方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22号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中提出,当参与合并的企业的股东共同分担和分享合并后主体的风险和利益时,企业合并作为股权联合核算,采用权益结合法。
但后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尽管通过权益性工具的交换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存在,但这些权益会在合并后发生变化,而权益结合法并没有反映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并且该方法忽略了企业合并中交换的价值。
鉴于采用权益结合法不能反映管理层对所进行的投资及其后续绩效的受托责任, 2004年3月31日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取消了权益结合法。
三、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的处理方法
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会计准则,均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除在准则规范范围外。
而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例如中央、地方国资委所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或者同一企业集团内两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合并。
如果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除在准则的适用范围之外,将无法真正解决我国现实中的企业合并问题。
因此,在综合考虑相关情况的基础上,企业合并准则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对两类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不同的规范。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一定是合并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采用权益结合法处理。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
在合并报表编制上,视同被合并企业在此前期间一直在合并范围之内,即合并后形成的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合并资产负债表包括被合并方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合并利润表包括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的收入、费用和利润,也就是说合并的利润表不仅要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后的利润,而且要包括被合并企业合并前所实现的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采
用购买法处理。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经复核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合并报表编制上,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以公允价值列示,母公司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以商誉列示。
四、企业合并中的利润操纵
无论采用权益结合法还是购买法,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一定的利润操纵空间,值得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的重视。
在权益结合法下,由于合并后的企业视同一开始就存在,不论合并发生在哪一天,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损益都要包括在合并后企业的损益中。
企业有可能在年末为了考核或者美化业绩的需要,进行突击式的合并,将当年度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利润拉进企业的报表中。
此外,权益结合法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的基础,不需要对购入资产重估价值,在资产重估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合并后处置事实已增值但账面没有反映的资产,获取经营收益或非经营收益。
在购买法下,支付对价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购买企业可通过调节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调节利润。
利用公允价值,购买企业还可以压低购入资产的重估价值,比如低估被购买企业的资产、高估其负债,再在合并后通过处置这些资产和负债获取利润。
并
且合并价差作为商誉入账,按照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商誉不需要摊销,只要求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这样,企业也不会面临合并后商誉摊销的压力。
利用合并利润表不包含被购买企业合并前损益的特点,被购买企业可在合并前通过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等手段报出巨额亏损,合并后再予以转回,或者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从而提升合并后企业的业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 郭云,合并报表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及启示,财会月刊,2006.12
3. 张荣海,浅析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集团经济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