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充填恒磨牙邻面龋长期修复效果

合集下载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俞侃;张珂;戴子翔;谢贤聚;朱敏佳;白玉兴
【期刊名称】《北京口腔医学》
【年(卷),期】2024(32)2
【摘要】根面龋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常伴随着牙周组织破坏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目前,用于根面龋充填治疗的材料包括玻璃离子、树脂改性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

前两者具有释放氟离子的能力,在防止继发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则更佳。

近年来对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改性,研究表明,通过在充填材料中添加不同的成分可以显著增强其抗酸、抗菌、再矿化能力以及机械性能等,有望在根面龋的充填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继发龋、充填物磨损脱落等风险,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显示了经典药物二甲双胍在口腔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作为根面龋治疗下一个探索与改进方向。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俞侃;张珂;戴子翔;谢贤聚;朱敏佳;白玉兴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3
【相关文献】
1.根面龋不同充填材料对牙周炎影响的研究
2.两种充填材料治疗根面龋的临床疗效比较
3.不同充填材料修复老年人根面龋的效果比较
4.不同充填材料在老年人根面
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5.含氟复合体充填材料充填根面龋对局部菌群变化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钟恬1,2,3 胡道勇1,2,3(1.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南昌 330006 ;2. 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06;3. 江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6)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 GIC )与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 CR )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填充方案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40),对照组接受GIC 填充法,观察组接受CR 填充法。

随访2年后比较两组填充效果、美观度、咀嚼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填充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2.5% vs 40.0%),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 vs 25.0%);修复后,两组咀嚼功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功能、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

结论:与GIC 比较,RC 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可提高填充成功率,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美观度。

关键词 牙体缺损 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树脂 填充效果 咀嚼功能 美观度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3)13-0044-04引用本文 钟恬, 胡道勇. 对比分析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填充法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J]. 上海医药, 2023, 44(13): 44-47.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and compositeresin fill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tooth defectsZHONG Tian 1,2,3, HU Daoyong 1,2,3(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Dentistry, the Affiliated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Biomedicine,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 3. Jiangxi ProvincialClinical Research Centre for Oral Diseases,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GIC) and composite resin (CR) filling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tooth defects. Methods: The data from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tooth defec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 =40)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 =40)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illing protocol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GIC fill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CR fill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filling, aesthetics,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2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filling was higher (62.5% vs 40.0%)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as lower (5.0% vs 2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restoration,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in both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moreover the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scores were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GIC, the RC filling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tooth defects can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filling, improve the patient’s masticatory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aesthetics .KEY WORDS tooth defect; glass ionomer cement; composite resin; filling effect; masticatory function; aesthetics牙体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疾病,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外形及结构被破坏,牙体失去正常解剖,造成牙体形态、咬合等的破坏[1]。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作者:朱丽丽王芳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5期玻璃離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朱丽丽①王芳玉②【摘要】目的:探究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收治的7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门汀组和银汞合金组。

银汞合金组35例采用银汞合金充填龋洞,水门汀组35例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龋洞。

比较两组修复效果、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牙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相关功能评分(固定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龈沟液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水门汀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银汞合金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PLI、PD、GI、B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水门汀组均低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固定、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水门汀组均高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门汀组均低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水门汀组未出现继发龋齿、牙本质再矿化、食物嵌塞等并发症,银汞合金组出现1例继发龋齿,1例牙本质再矿化,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邻面龋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功能及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减少并发症发生的趋势。

【关键词】玻璃离子水门汀后牙邻面龋齿充填材料牙龈Effect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Teeth/ZHU Lili, WANG Fangyu.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25): 0-039[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Metho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ement group and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5 cases in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were filled with silver amalgam, and 35 cases in the cement group were filled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 The restoration effect, periodontal status [plaque index (PLI),probing depth (PD), gingival index (GI), bleeding index (BI)], related function scores (fixation function, chewing function, aesthetic comfort),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factor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ement group was 94.29%, which was higher than 74.29%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PLI, PD, GI and BI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fixation function, chewing function and aesthetic comfort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of the cement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CRP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but those of the c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econdary dental caries, dentin remineralization, food impa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in the cement group, while there was 1 case of secondary dental caries and 1 case of dentin remineralization in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restoration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ental function and periodontal indicators,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have a tendenc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Glass ionomer cement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Filling material GingivaFirst-author’s address: 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25.009龋齿是一种由牙菌斑引起的牙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口腔微生物群变化,致病致龋微生物活性增加并侵入牙体硬组织,最终引发龋齿[1]。

口腔常用充填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

口腔常用充填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

口腔常用充填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在口腔医学中,充填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用于填补蛀牙、修复牙齿损伤或重建牙齿形态。

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充填材料及其应用。

1.直接充填材料直接充填材料是指直接在口腔中进行注射或模压的材料。

常见的直接充填材料有:-牙科复合树脂:复合树脂是一种合成的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可塑性,能与牙齿组织很好地结合,常被用于修复小块蛀牙或损伤。

-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主要由玻璃粉末和聚丙烯酸酯组成,能与牙齿发生化学结合,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美观性,在修复小型溶蚀性损伤时常被应用。

-复合树脂及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的组合体:这种材料融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适应性,适用于修复不同类型的牙齿损伤。

2.间接充填材料间接充填材料是在实验室中制备好后再在口腔中进行粘接的材料。

常见的间接充填材料有:-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传统间接充填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常用于修复大范围的牙齿缺损或用作修复桥梁的支架。

-磁陶瓷材料:磁陶瓷材料是一种美观性较好的间接充填材料,其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高温烘烤,能够与牙齿组织很好地结合,常用于修复前牙的缺损。

-全瓷材料:全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修复前牙及其他特殊病例。

3.特殊充填材料除了传统的充填材料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充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特殊病例的修复中,比如:-牙本质充填材料:牙本质充填材料是一种由人造材料和天然牙本质组织构成的材料,常用于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具有促进牙齿组织再生和修复的能力,常用于修复牙齿表面或牙齿周围组织的缺损。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所需修复牙齿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修复的持久性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在选择充填材料时,应根据材料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美观性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权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牙医应根据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综合判断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在龋齿填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填充材料分组。

对照组采用银粉玻璃离子填充,观察组则采用复合树脂充填。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合树脂充填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在龋齿填充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填充治疗;龋齿;治疗效果后牙邻面龋齿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龋洞的出现会导致食物残留其中,引起继发牙髓炎、牙周炎,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1]。

目前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填充治疗,但是由于可以选择的填充材料有很多,且不同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材料选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银粉玻璃离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填充材料,其填充效果好,但是耐磨性较差,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

复合树脂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且耐磨性高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

为了比较不同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填充材料分组。

观察组有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5~42岁,平均为(12.6±6.0)岁。

对照组有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6~40岁,平均为(13.1±6.2)岁。

入选标准:符合填充治疗适用证的后牙邻面龋齿。

排除标准:邻牙严重位移、牙周炎活动期、牙体形态异常的患者。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口腔检查,确定龋坏部位,并以此作为入针点,进行牙面制备,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牙齿组织的破坏,采取洞型接触点,保持原有关系,置入医疗器械之后进行钻洞制备。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美学的要求不断提高,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牙齿美学修复材料,并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瓷贴面材料瓷贴面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美学修复方式,它通过粘贴在牙齿前表面来改善牙齿的外观。

目前,常用的瓷贴面材料主要包括瓷质、复合树脂和增强复合材料。

瓷贴面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抗磨损性能,在牙齿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全瓷冠材料全瓷冠是一种通过覆盖整个牙齿外部表面来修复牙齿的美学修复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金属瓷冠,全瓷冠具有更好的透明度和生物相容性,更加贴近天然牙齿的外观。

在选择全瓷冠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色彩稳定性和透明度等因素,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美学需求。

三、树脂复合材料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经常用于牙齿填充和修复的修复材料,其优点包括可修复性好、美观度高、创伤小等。

随着树脂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牙齿美学修复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前牙直接修复、牙龈重塑等。

四、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美学修复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抗氧化性和透明度等特点。

常用的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

陶瓷材料在修复牙齿时可以实现较好的美学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五、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牙齿美学修复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纤维材料主要用于修复牙齿缺损、修复牙根裸露等临床治疗,其优点包括创伤小、轻质、粘接性强等。

六、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虽然在牙齿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减少,但仍然有其特殊的使用场景,如后牙修复等。

主要的金属材料包括贵金属、合金、钛合金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综上所述,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口腔医学领域的热门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牙齿美学修复材料的种类将会越来越多,满足不同患者的美学需求。

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口腔医学领域,生物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生物材料包括了牙齿修复材料、种植体材料、皮肤替代材料、软骨替代材料等等。

这些材料主要是由生物聚合物、合成聚合物、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所组成。

它们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下面将会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生物材料。

一、牙齿修复材料牙齿修复材料主要包括了牙齿填充材料、冠桥材料、齿轮材料等。

这些材料主要是用来修复牙齿表面的缺陷,例如龋洞、牙裂、颜色失真等等。

其中,牙齿填充材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这种材料既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暂时性的。

对于暂时性的牙齿修复材料,主要是用来暂时修复牙齿缺陷,让患者在等待正式修复材料到来的期间,能够安心地进食和日常生活。

二、种植体材料种植体材料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生物材料之一。

这种材料主要是用来取代丢失的牙齿或是其他的口腔组织,例如牙龈、颌骨等等。

它们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口腔状态,并且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种植体材料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种植体本身、植入钛钉和假牙。

这些材料之间可以有效地协同合作,从而实现患者口腔组织的重建和修复。

三、皮肤替代材料皮肤替代材料主要是用来修复患者的皮肤损伤,例如烧伤、手术切口等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重建患者受损掉的皮肤组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和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皮肤替代材料通常是由生物聚合物、合成聚合物和无机材料所组成。

四、软骨替代材料软骨替代材料主要是用来重建和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例如关节软骨、耳廓软骨、鼻中隔软骨等等。

这些材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自体软骨和异体软骨。

自体软骨是从患者自己身体中采集出来的软骨组织,这种材料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和生物学活性。

异体软骨则是从其他人的身体中采集来的软骨组织,这种材料比自体软骨更容易获得,并且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总之,生物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可以有效地修复和重建患者的口腔组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疗效比较

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疗效比较

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疗效比较王广航【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24(19)6【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窝沟龋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184例(335颗患牙)恒磨牙窝沟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牙分为A组(100颗患牙,采用富士Ⅸ玻璃离子充填)、B组(113例颗患牙,采用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C组(122颗患牙,采用加强型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3充填)。

随访6~12个月,比较三组治疗效果,观察三组修复失败原因。

结果随访6~12个月, A 组修复成功率为82.0%, B组修复成功率为82.3%, C组修复成功率为92.6%。

C 组修复成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12颗,充填后敏感症状4颗,继发龋或微渗漏2颗;B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11颗,充填后敏感症状5颗,继发龋或微渗漏4颗;C组充填物全部或部分脱落5颗,充填后敏感症状3颗,继发龋或微渗漏1颗。

结论采用加强型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3充填修复恒磨牙窝沟龋,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及保持充填体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74-76)【作者】王广航【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夹层技术用于治疗乳磨牙及年轻恒磨牙(牙合)面窝沟龋的疗效评定2.3种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用于恒磨牙邻面龋填充的临床疗效验证3.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疗效观察4.三种材料对儿童下颌第一磨牙窝沟龋的美学修复效果比较5.不同树脂填充材料美学修复儿童下颌第一磨牙窝沟龋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充填恒磨牙邻面龋长期修复效果[摘要] 目的:分析银汞合金、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3种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疗效。

方法:156例恒磨牙邻面龋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银汞合金,B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C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

评价3种材料充填修复近远期疗效;并于修复治疗后6个月,采集患者患牙龈沟液样本进行IL-6、TNF-α检测,均以患牙的对颌同名牙或对侧同名牙作组内对照。

结果:3组近期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和C组远期修复成功率均高于B组(P0.05);而A组指标值均较组内对照组高(P<0.05)。

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生物相容性优于银汞合金,但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远期填充效果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作为恒磨牙邻面龋临床填充治疗首选材料。

[关键词] 恒磨牙邻面龋;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2-081-03DOI:10.11876/mimt201602030恒磨牙邻面龋发病部位隐蔽、解剖难度大、洞型制备过程复杂,对口腔修复材料提出了较高要求。

银汞合金、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等口腔修复材料因具有耐磨性好、硬度高、吸水性低、透明性好等优点,成为邻面龋填充治疗优选材料。

在众多性能指标中,生物相容性是确保各材料安全用于人体关键指标[1]。

鉴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156例恒磨牙邻面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以上述3种口腔修复材料治疗,以期通过对比验证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口腔修复材料优化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56例(168颗牙)恒磨牙邻面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龋坏累及患牙邻面或邻牙合面。

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牙周病者;2)合并根周增宽变性者;3)合并牙体松动、叩击痛等症状者;4)龋坏组织不能完全去除者。

采用根据患者意愿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52例(56颗牙),B组52例(54颗牙),C组52例(58颗牙)。

1.2 方法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行常规准备:清水漱口,将患牙邻面嵌塞食物、软垢等去除,经牙合面边缘嵴入路,采用涡轮机、挖匙等将患牙龋坏部位坏死组织充分去除。

A组采用银汞合金填充材料,B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材料,C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材料。

3组患者均按照各自洞型制备要求备洞后进行充填。

在填充过程中,若恒磨牙邻面龋坏对边缘嵴造成累及,则均参照Ⅱ类洞标准填充;若恒磨牙邻面龋坏对边缘嵴未造成累及,银汞合金填充组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组则参照隧道式洞标准填充,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组参照Ⅱ类洞标准填充[2-3]。

1.3 观察指标近期疗效:于治疗1年后评价近期疗效,修复成功标准为:1)填充体未出现弯曲、脱落、松动等不良现象;2)填充体与牙齿缺损区紧密接合,且保持良好形态;3)患牙未出现牙龈炎及折裂;4)牙龈、根尖周等均无发生病变;5)填充体未发生继发性龋病。

反之则为失败[4]。

于修复治疗后6个月,采用滤纸吸着法采集患牙修复材料基底龈沟液样本,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龈沟液中IL-6和TNF-α[5]。

各组均以患牙对颌同名牙或对侧同名牙作组内对照。

远期疗效:治疗2年后对随访患者进行复诊,再次统计修复成功率,观察修复失败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x±s)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近期疗效A、B、C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2.86%、88.89%、91.38%,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修复材料对牙龈组织影响从表1可见,B、C组患者龈沟液平均IL-6、TNF-α指标值与同名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 组患者龈沟液平均IL-6、TNF-α指标值均较同名组内对照组高(P<0.05)。

2.3 远期疗效2年随访,A组52例中4例修复失败,48例(50颗牙)修复成功;C组50例(50颗牙)修复成功。

A组和C组患者远期修复成功率均高于B组(P<0.05)。

见表2。

A组修复失败牙龈炎2例,继发龋1例,充填体松动1例;B组18例失败者中,4例牙龈炎,6例继发龋,3例充填体松动等,4例牙折裂,1例牙髓病变;C组5例失败者中,牙龈炎2例,继发龋2例,牙髓病变1例。

3 讨论3.1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即材料在植入机体某特定部位后,能够与机体良好相容而不引起组织、细胞功能下降及炎症、排异反应等。

材料生物相容不佳,易造成龈沟液成分改变及牙周微生态环境变化,并进一步介导组织细胞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引发口腔病理变化,如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萎缩等[5-6]。

本研究中,IL-6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重要指标,而TNF-α也是牙周炎重要炎症因子[7];A组各指标值均较组内对照组高,说明银汞合金材料作为传统口腔修复材料,具有耐磨损、价钱低廉等显著特点,但其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仍需进一步改进[8-9];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最显著特点是具有独特释氟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缺点在于耐磨性、美观性较差,物料强度较低,边缘封闭性效果较差[10];光固化复合树脂色泽美观,固位力强,对洞形要求相对比较低,且磨牙少,是近年来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首选材料,但在生物相容性上,其较玻璃离子水门汀略差,但又优于银汞合金[11-12]。

因此,在本研究3种口腔修复材料中,在生物相容性能上,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银汞合金。

3.2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近远期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近期疗效相当;即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远期填充效果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

银汞合金材料耐磨损、不易变形,且能够耐受较大充填压力,可塑性良好[13];光固化复合树脂美观结实,窝洞边缘封闭性较好对牙体组织能起到良好保护效果,能够有效防止继发龋坏[14];而玻璃离子水门汀虽生物相容性较好,但聚合收缩大,黏接强度较差,边缘封闭性较差,抗磨损性也很有限,因此远期疗效上较差[15]。

概括而言,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复合树脂生物相容性优于银汞合金,但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效果又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作为恒磨牙邻面龋临床填充治疗优选修复材料。

参考文献[1] 黄薇,任琼. 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前磨牙根面龋治疗效果比较[J]. 广东牙病防治,2014,22(06):311-313.[2] 芦文彬,李??.充填材料类型与牙-充填体界面微隙对继发龋的影响[C].//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42-143.[3] 曹立群,葛剑平,赵守亮,等.光固化复合树脂在MO洞型中聚合收缩的动力学研究[C].//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31-132.[4] Gomez SS,Emilson CG,Corvalan GC,et al. Efficacy of sealing the mesial surfaces of first permanent molars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us of the distal surfaces of the second primary molars in children at high caries-risk[J]. Eur Arch Paediatr Dent,2014,15(2):65-73.[5] Clément Zanolli. Molar crown inner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in J avanese H omo erectus[J]. Am. J. Phys.Anthropol.,2015,156 (1):148-157.[6] 向吉弟,沈建琳. 钴铬合金嵌体及银汞充填修复后牙邻面龋坏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4,43(04):505-506.[7] Yonezu Takuro,Kojima Taiko,Kumazawa Kaido,et al.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Sagittal Occlusion and Caries in Lower First Permanent Molars[J]. The Bulletin of Tokyo Dental College,2014,54 (4):209-213.[8] 安钰,朱智敏,党平,等. 四种粘接剂粘固不同材料核与镍铬合金全冠时粘接效果实验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5,16(01):44-48.[9] 傅露.MTA、GIC和银汞合金的组织相容性和根尖封闭性的比较[D]. 温州:温州医学院,2008.[10] Maen M. Stainless steel double loop appliance to correct ectopically positioned maxillary permanent firstmolar[J].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14,4 (2):92-98.[11] Lars B. Reentry May Not be Needed After Partial Caries Removal in Mainly Young Permanent Molars With Caries Involving Half or More of the Dentin Thickness[J].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Dental Practice,2013,13 (2):62-63.[12] Daniela C O,Robson F C. Comparison of thecaries-preventive effect of a glass ionomer sealant and fluoridevarnish on newly erupted first permanent molar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ental caries experience[J].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2013,71 (3-4):972-977.[13] Camillo D A,Maciej Z,Francesco A,et al. Five-year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indirect composite restorations luted with a light-cured composite in posterior teeth[J].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2014,18 (2):615-624.[14] Massimo C,Mark C H. The oral microbiome and the immunobiology of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caries[J]. Immunology Letters,2014,162 (2):22-38.[15] Bochra K,Kais F,Rihab B S,et al. Molecular detection of bacteria associated to dental caries in4?C12-year-old Tunisian children s[J]. Microbial Pathogenesis,2014,71(72):3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