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2009-2025年总规划
浙江省绍兴市2020届9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有答案(已审阅)

浙江省绍兴市9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9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列出了“市域(郊)铁路”第一批11个试点项目表,其中浙江省的项目包括诸暨至杭州东、宁波至余姚、温州Sl线一期工程。
完成1、2题。
1.城际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运输相比①占用土地少②客运量大③速度快④投资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将A.带动中小城市,缩短通勤时间 B.缩小城市规模,减缓城市化速度C.扩大城市规模,加重“城市病” D.加速逆城市化,减轻“城市病”某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当城市某处突发火灾时,政府部门可快速确定火灾地点与波及范围、消防车辆及救援人员赶往现场的最短路径、火灾现场周边市民疏散的最便捷路径等。
完成第3题。
3.智慧城市建设借助的现代技术主要是A.虚拟现实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完成4、5题。
4.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5.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一个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
我国拟将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男60岁、女55岁逐步调整至男女均65岁。
完成第6题。
6.我国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 B.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D.控制人口增长数量2019年7月,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出现了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但在黑龙江黑河市却出现“悬崖式”降温天气,25日气温降至10°C。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16•【字号】钦政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钦政发〔2022〕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22〕10号)精神,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土壤资源状况,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土壤普查的重要意义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继1979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之后,开展的又一次全国性土壤资源情况全面调查。
做好此次普查工作,对于精准施策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遵循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围绕全面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要求,全面查明查清我市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全面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土壤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奠定基础,为严守耕地红线、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二、明确普查对象与内容(一)普查对象。
ArcGIS缓冲区分析支持下的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适宜性分析

The Urban Planning Land Layout Environmental S u i ta bili ty Analysis Supported by ArcGIS Buffer Analysis戴忱DAI Chen文章编号:1009-6000(2013)10-0022-07 中图分类号:T U 984 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戴忱(1982-),男,硕士,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
A r c G I S 缓冲区分析支持下的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适宜性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中用地布局的方案比选以及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地布局环境合理性的 评价难以量化的问题,利用 A r cG I 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缓冲区叠合分析,结合 De l ph i 法进行 因子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构建了一套初步的方法体系。
将五大类城市建设用地分 为环境敏感性用地、环境服务性用地和污染源性用地三类,形成居住用地布局适宜性、工业用 地布局适宜性、交通用地布局适宜性和绿地广场布局适宜性四个评价系统。
并以钦州市城市总 体规划为例,对城市用地布局的适宜性进行量化,结果较为直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比较 性,从环境合理性角度对判断不同规划用地布局方案的优劣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关键词:城市规划用地布局;环境适宜性分析;ArcGIS ;缓冲区分析Abstract: In this pap er, regarding the di fficulty to quanti fy urb an planning land layout scheme co mparison and environ mental reasonableness of land use layout in urban planning i mpact evaluation, A rcGIS's spatial analysis is used co mbin ed with the Delphi method and AHP to deter mine the factor weights to build a preli minary methodology. Five categories o f urb an construction lan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uch as Environ ment al sensitivit y land, environ ment al s e r vices land and sou rces o f pollution land. It formed four evaluation systems such as the suitability of residential land layout, the suitability of industrial land layout, the suitability of transportation land layout and the suitability of green square land layout. And the paper took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Qi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and quantifie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layout of urban land, the results were more intuitive, scientific and co mparable. It provided better support fro m the p erspective of environ mental rationality to judge the pros and cons o f the di fferent planning land use layout program.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land layout; 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analysis; ArcGIS; buffer an alysis1 研究背景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用地分类与规 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50137-2011)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五大类。
从溯源的角度试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作用及其建设思路

从溯源的角度试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作用及其建设思路作者:侯政高劲松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4期[摘要]建设平陆运河的梦想依次经历了摸索、研提、破题三大阶段。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平陆运河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陆运河是江海联运通道、物流循环系统、创新实践高地、经济发展走廊、开放发展引擎,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基于平陆运河的历史溯源和分析,文章提出了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绿色低碳美丽独特的生態文化长廊、面向未来的智慧创新长廊、融合创新发展的城乡经贸走廊等思路建议。
[关键词]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北部湾港;西江;交通[中图分类号] F5;U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4-0264-03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始于西江干流西津库区南宁横州市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沿钦江干流南下进入北部湾钦州港海域,全长约140公里。
航道通航技术等级为内河I级,兼顾通航5000吨级内河船舶,通航建筑物按照双线5000吨级标准设计建设。
本文主要从其历史溯源的角度出发,引出其在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并提出未来的建设思路和建议。
一、平陆运河的历史溯源(一)摸索阶段谭学衡在《筹潦汇述》刊载的《谭督办之治河意见书(一)》主要从治理珠江洪水的角度提出开凿新河疏水出海的思路,并于1915年组织了勘察,但因技术受限、施工难度过大而否决:“……前赴南宁、浔州一带测探地势,是否可开新河以通海……即知西江此带流域,为丛山所阻,不与南部海线相接。
其地势又极崎岖,约高于右江。
最高水度时九十米达,开凿实非所宜”[1]。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认识到钦州港辐射西南的区位优势,也从服务航运的角度提出疏浚通达钦州港的水道,但并未考虑到建设打通与西江连接的运河:“凡在钦州以西之地,将择此港以出于海,则比经广州可减四百英里。
麻蓝岛·欢乐海岸游乐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

项目编号:GDHL-HP-14-F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目名称:麻蓝岛·欢乐海岸游乐园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钦州美东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10月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内容及规模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5)环境质量状况 (20)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23)评价适用标准 (2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38)环境影响分析 (38)环保投资估算 (5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4)公众参与 (56)选址合理性分析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59)结论与建议 (61)附件:附件1环评委托书附件2项目企业营业执照附件3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关于确认《钦州市大环急水门至大灶江桥海岸整治保护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意见的函附件4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关于确认《钦州市大环急水门至大灶江桥海岸整治保护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函附件5海域成交确认书、海域使用权转让合同附件6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麻蓝岛·欢乐海岸游乐园项目备案的通知》(钦市发改备案字[2014]44号)附件7钦州市旅游局《关于对建设麻蓝岛·欢乐海岸游乐园项目的意见》附件8关于同意《麻蓝岛海豚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部分用地性质变更的函附件9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请求审核麻蓝岛·海豚湾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要求在新购置海域增加游乐设施的请示附件10公众参与调查表附图附图1项目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规划图附图3用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中的位置附图4用地在《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20)》中的位置附图5用地在《钦州港总体规划》中的位置附图6用地在《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中的位置附图7用地在《钦州市三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位置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麻蓝岛·欢乐海岸游乐园项目建设单位钦州美东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钦州市南珠东大街19号信用大厦5楼联系电话130069****0传真077723****0邮政编码535000建设地点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大环村西岸立项审批部门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钦市发改备案字﹝2014﹞4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游乐园(R9220)占地面积145.9亩(97266.67m2)绿化面积30000m2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任务由来和编制依据1、评价任务由来本项目是在《钦州市大环急水门至大灶江桥岸整治保护项目》建设前提上提出的。
钦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介绍

钦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情况介绍第一部分、城市概况机遇之城:钦州是一座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位于北部湾沿海中心位置,与东盟国家借海相拥、凭海合作,是中国中西部地区走向东盟陆路距离最短的出海通道,1986年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又列为沿海开放地区,1994年6月28日撤地建市,设立地级钦州市。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钦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4月16日,国家批准钦州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钦州发展外向型经济增添了一块“金字招牌”,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将钦州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钦州有多重重大机遇叠加,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钦州近代史上曾出过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就是桂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和现代诗人田汉都在钦州留下他们的足迹和美好的诗词佳作。
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渔场之一,对虾、石斑鱼、青蟹、大蚝被誉为钦州湾“四大名海产”,钦南区获“中国大蚝之乡”。
生物资源品种繁多,盛产荔枝、龙眼、香蕉、柑橙等亚热带水果,灵山县、浦北县、钦北区分别荣获“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果园鸡之乡”。
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景观主要有:民族英雄刘永福故居三宣堂、冯子材故居、尖山塔、天涯亭、镇龙楼、久隆汉墓群、平艮冯子材墓、大寺冯敏昌墓、广州会馆、越州古城遗址、白石水革命武装起义纪念旧址、张黄张世聪革命烈士墓等。
自然景观有龙门群岛七十二泾(“南国小蓬莱”)、茅尾海天然海上运动场、麻蓝岛、犀牛脚金滩浴场、六峰山、三海岩、龙武岩、马鞍山岩、灵东水库和星岛湖(洪潮江水库)等。
属自治区级保护区的有:钦北区的十万山水源林保护区、浦北县六万山水源林保护区、钦州港水井坑红树林保护区等。
四A级旅游景区有:三娘湾风景旅游区、刘冯故居和八寨沟。
浦北县有五皇岭、灵山县有明清古宅大芦村等。
泛北部湾各港口概况

泛北部湾一、简介泛北部湾无疑是世界港口富集区,区域内东盟国家共有各类港口100多个,其中印尼40多个,马来西亚33个,越南43个,菲律宾24个,以北部湾和南海连成的海域为中心呈马蹄型分布,其中越南的胡志明港、海防港、锦普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民都鲁港、柔佛港、槟城港,印尼的丹戎普瑞克港,菲律宾的马尼拉港、新加坡港等,都是年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大港,新加坡港更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涉及广西、、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
二、区域范围泛北部湾地区,依据地缘经济概念,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涵盖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有关国家。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了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等国家,合作牵涉面广,吸引和辐射力强,越来越令人瞩目。
专家认为,泛北部湾港口可划分为北部湾港口群、马六甲海峡港口群、菲律宾沿岸港口群。
1、北部湾港口群主要港口介绍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涉及广西、、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
港口概况其中生产性泊位37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级。
靠泊的最大船舶是2010年2月到港的“河北宏图”号货轮,载重吨位为28.1万吨。
码头库场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年实际通过能力超过8000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55万TEU。
防城港是全国沿海港口装卸货种最齐全的港口之一,交通运输部列入统计口径的16类货种在防城港都有作业。
拥有4个15万吨级深水泊位和1个20万吨级深水泊位,是现今华南沿海惟一可同时接卸5艘满载的好望角型船舶的港口。
防城港是广西最大的海港,和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贸易,防城港北接黔川,西靠云南,东临粤、琼、港澳,南濒北部湾,是联接中国大陆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地带。
海洋工程对钦州湾岸线地形及泥沙冲淤的影响

海洋工程对钦州湾岸线地形及泥沙冲淤的影响董德信;李谊纯;陈宪云;陈波;牙韩争【摘要】[Objective]Ocean engineering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eposition-erosion envi﹣ronment of harbor or gulf.Oce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Qinzhou Gulf was more frequent in the past 20years.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of topography in this region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cean development.[Methods]Field investigation,data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is issue.[Results]In recent twenty years,large-scal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led to the gulf area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Qinzhou Gulf.The shoreline change exhibited smooth trend,and artificial shoreline gradually replaced natural shoreline.Reclama﹣tion made 0 m isobath blocked at the gulf eastern shoal,meanwhile 10 m isobath connected to the mouth of the gulf due to east channel construction.The gulf sediment mainly came from three aspects:Continental runoff,marine transportation and coastal marine constru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changed in different seasons,but overall was a low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cope in the gulf.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ulf generally exhibited stable situation with mi﹣cro-erosion and micro-siltation,but seabed erosion was obvious in the jet waters of Longmen.[Conclusion]In the east of Qinzhou Gulf,erosion and deposition environment in some waters had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change due to large-scale reclamation.The shallow status in the middle of east Sandun road turnedto be obvious erosion from weak deposition,and the annual erosion was up to 0.07 m.%【目的】海洋工程对海湾港口的冲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近20多年来钦州湾海洋工程建设较为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修编目的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机遇,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发展要求,加快钦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促进钦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指导钦州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规划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钦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钦州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钦州建设成为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规划修编重点1、城乡统筹。
确定中心城区适宜建设的空间增长边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2、资源底限。
注重研究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强化国土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确保水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
3、合理布局。
重视区域发展格局中城市职能定位,研究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港口发展等重要内容。
4、体现特色。
保护钦州自然景观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展现岭南风格、滨海风光特色。
5、富民强市。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同时关注民生设施建设和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规划依据1、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5)《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7)《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相关依据(1)《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2006-2020)》(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规划》(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4)《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十一五规划》(5)《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6)《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7)《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8)《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3~2020)》(9)《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0)《钦州市工业重点产业“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11)《钦州规划综合研究报告》(12)《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13)《钦州市保税港区总体规划》(14)《钦州市沿海工业产业布局规划》(15)《钦州港总体规划》(16)其它相关规划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 2008年——2025年,其中:近期:2008年——2012年;中期:2013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25年;远景:X年。
2、规划范围市域:包括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两区两县,总面积约10843平方公里。
规划区:包括钦州中心城区、大垌镇、久隆镇、康熙岭镇、东场镇、大番坡镇、犀牛脚镇、龙门港镇,陆域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带状滨海地带,钦防铁路和钦北铁路以南、六景高速公路以西至茅尾海,以及对坎龙水库、金窝水库以南至钦州湾,总面积约550平方公里。
城市定位开放钦州: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
现代钦州: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经济充满活力、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特色钦州: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2年):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得到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得到大力发展,保税港区运作良好,钦州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出口加工基地。
中期目标(2020年):基本形成主城区、滨海新城、港区一体化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钦州成为面向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
远期目标(2025年):以发展大型临海工业、港口物流,为城市、港口服务的第三产业和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等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宜商宜居城市。
钦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目标一览表城市总体发展策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层面对钦州的发展要求,以港兴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进以“开放钦州、现代钦州、特色钦州”为中心的和谐钦州建设,全力推动钦州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性质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港口工业城市。
城市职能以港口和保税港区为依托,建成服务大西南、辐射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基地,北部湾沿海生产性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体育等专业性服务中心,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城市规模1、市域常住人口:现状(2007年)319.99万,近期(2012年)323万,中期(2020年)364万,远期(2025年)415万;城镇人口:现状(2007年)98.24万,近期(2012年)136万,中期(2020年)218.4万,远期(2025年)270万。
2、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远期(2025)年130万人,其中:主城区75万人,茅尾海滨海新城区28万人,钦州港区27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25年)234.28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积7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45平方米(扣除填海面积)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1、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通过城镇和工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乡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地区的发展;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规划集中布局的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延伸,辐射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乡促城,加快农业产业化、特色化步伐,促进资源整合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协调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
2、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城镇发展协调,以钦州港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强化钦州中心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发展灵山和浦北县城,构筑县域综合性中心;积极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越的重点镇,集聚发展工业,提升城镇功能;完善一般镇配套设施,服务周边农村。
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开放式的城镇组织体系。
3、乡村发展战略积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整合乡村土地资源,促进乡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建设特色村庄。
城镇化战略实施“港口带动,区域统筹,强化中心,跨越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水平近期(2012年)42%,中期(2020)60%,远期(2025年)65%。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钦州市城镇职能结构分成四级,即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含4个农场),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工业交通型、工贸型、旅游服务型和集贸型。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2025年)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形成以1个特大城市(中心城区)、1个中等城市(灵山县城)、8个小城市(镇)、43个乡镇和4个农场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
2025年钦州市城镇规模等级一览表市域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形成“一区、三轴”的城镇空间格局。
1、一区:钦州都市发展区包括钦州中心城区,大垌皇马工业集中区,东场水源保护区等,为统筹城乡发展、辐射带动全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以港口、工业、城镇为发展重点,规划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
2、三轴:一主两副主轴:为南北城镇发展轴,依托南北高速、六景高速、325国道和南钦铁路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发展成为人口产业密集、分工合作密切、基础设施通道集中的城镇发展轴线,为钦州对接南宁、面向粤港澳和东盟地区的重要经济联系通道。
沿线重点集聚发展临港工业、加工制造业、集装箱物流业,合理引导小城镇和产业区空间布局。
两副轴:包括灵山城镇发展轴和浦北城镇发展轴。
灵山城镇发展轴:由钦州市主城区经陆屋和灵山县城向寨圩方向的发展轴,依托钦州至灵山的交通走廊,促进灵山、钦南区人口、产业向该轴线地区城镇和工业园区集聚,加强与钦州中心城区,特别是钦州港区的产业发展和相关功能配套,培育为承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新增长点。
浦北城镇发展轴:由寨圩经浦北县城至泉水方向的发展轴,依托经过县域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加强与北海和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培育轴线地区的城镇和工业园区,成为承接发达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增长点。
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建设面向东盟、辐射大西南,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骨架,以沿海港口、重要枢纽为节点,多方式、集约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区域目标: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我国沿海主要航运中心之一,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门户城市。
省级目标:广西区沿海主要的交通口岸、北部湾经济区交通主枢纽。
市域目标: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之间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
1、公路规划形成“一环五射一纵一横”的高速网络布局。
规划14条一级公路,17条二级公路和6条主要三级公路。
2、铁路规划4条铁路干线:南防铁路、钦黎铁路、钦北铁路、钦港铁路。
规划预留钦(州)防(城)城际轨道、钦(州)北(海)城际轨道。
3、内河航道与港口按照国家三级标准疏浚钦江,茅岭江、大风江等航道,根据经济和港口发展需要,适时建设。
规划形成“三大港区、三小港区、众多小港点”的港区布局体系;“三大港区”:钦州湾西、中、东港区、,“三小港区”:茅岭港区、沙井港区、那丽港区,“两小港点”:主要有东场港点、沙坪港点等。
市域空间管制1、管制分区禁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区、湿地、基本农田、陡坡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
限建区:以小流域边界为划分单元,以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为基础,结合城镇发展要求,包括一般镇、一般农田、生态较敏感区域。
适建区:包括中心城区、市域其它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2、管制措施(1)禁建区禁止除绿化建设、自然景观营造及水利、防洪、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外的其它任何建设行为,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严格限制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核心区的人类活动,非核心区和其它生态保护区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等开发活动。
禁止城镇发展和工业发展占用现有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及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地区,对区内已有工业企业应逐步搬迁。
禁止在采空区、地震断裂带沿线地区进行城镇建设。
(2)限建区限制工业和城镇发展,严禁无序发展和占用耕地。
引导发展生态农业,禁止占用农田自行拓展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