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思考力状况的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人思考力状况的分析报告

从2008年7月开始,我们开启了一项旨在针对当代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考力状况的分析研究工作,并针对各阶段的工作撰写《当代中国人思考力状况的分析报告》(系列)。为了更好地展开学习和交流,在此我们节选该报告的部分内容供学习讨论。

一、概说

在第一个工作阶段,我们重点从一般意义上分析研究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力水平,其目的在于了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基本倾向和共同特征。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普通问题,希望通过参与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分析他们的日常思维习惯以及他们在思维方法上表现出怎样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三个问题既有一定的矛盾性,又有一定的统一性,既有理论上的思辨价值,又需要实践上的行为技巧。它不但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也可以间接分析出一个人的心态特征。

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在匆忙和偶然的情况下得到了这些提问的,他们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完全凭着一时的心情和兴趣。恰恰如此,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参与者日常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我们设计的三道题目是:

(1)如何理解:盈利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二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

(2)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不变的;企业经营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如何理解这种变与不变的关系?

(3)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企业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铁面无私——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者之间是否自相矛盾?

由于这三道题目看似简单,而且参与方式比较自由,因此参与答题的人很多。根据统计,我们共收到7569份有效电子邮件,同时我们也都一一给予了回复,其中大部分网友与我们进行了多次交流和信息反馈。7569位答题人员的构成比例为:在校大学生约占35%;企业管理人员约占32%;研究人员约占21%;教授约占4%;宗教人士约占2%;社会其他人士约占6%。从他们的答题情况看他们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辩证法深入人心。大部分参与答题的人都能够程度不同的运用辨证法分析问题,这是我们在思考力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显著特征,“辩证法”几乎成为一种“中国式思维”,

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其中存在的潜在危机,即人们对辩证法的理解过于片面、机械、僵化、表层。人们对辨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在认识上不能达到很好的统一和相互转换,以至于辨证法成为一种思想教条。从7569份答题情况来看,在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辨证法成为一种思维定势窒息着人们的思考。

事实上,辩证逻辑一旦脱离了与形式逻辑的统一,就会演变为诡辩论。必须弄清楚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间的可转换关系,并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可能使思维变得相对完善。然而,很多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忽视了形式逻辑的合理性,强调了辨证逻辑的重要性,认为辩证逻辑高于形式逻辑,以至于用辨证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很多人撇开了条件的相对性空谈辨证逻辑,以至于辩证法等同于诡辩论。这是思想被模式化的一种表现,是对辨证逻辑的一知半解,也是混淆存在方式和认识方式的一种典型现象,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将会在下文做进一步的分析。

2、思考力水平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参与答题的有博士生导师,也有中等水平的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其他人员,从他们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表现出来的差别主要是文笔上的差别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从思考力水平上没有本质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知识不等于能力,思考力水平与学历没有必然性的因果联系——而知识广度和表达能力与学历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思考力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思考力同样也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目标形成的思路,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也就不能产生思考的力量。最后,思考必须找准作用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把握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和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能够满足思考力的三个基本条件,那么思考力就能够得到培育和提升,反之,如果不能满足思考力的三个条件,那么思维就很难形成体系和“力”的作用,也就很难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从答题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人的思考没有形成“力”。

3、思维体系不完整,科学思维与价值思维缺乏统一性从思考力的分析研究项目中我们发现,具有思想高度的人往往满足于自己的价值信仰而缺乏思维深度,导致思想观念过于理想化。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使他们出现了虚假的“清高”。无视矛盾、逃避矛盾,自视

清高、片面夸大主体的精神意志,忽视客体的制约力量,用价值思维取代科学思维,使思想走向孤僻和死胡同,这种思维现象从一些宗教人士和具有初等国学知识的人的答题中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过于执着于科学思维,缺乏价值思维和应变思维,使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种狭隘的深度而不能自拔,导致片面和极端,出现钻“牛角尖”、“一根筋”的认知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思维体系不完整,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缺乏有机统一造成的认知现象。

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角度上讲,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组成了思维的三维结构。如果以科学思维为横轴,价值思维为纵轴,二者的统一能够组成关于思维的平面坐标,这样的思维模式属于二维平面思维。二维平面思维是理论形态,不是实践形态,它虽然能在抽象意义上达到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但往往容易脱离现实条件患纸上谈兵的毛病。如果能够在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基础上延伸出应变思维,就会形成思维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是立体的,思维也由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了,对问题的理解就会由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由抽象理解和纸上谈兵转向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思维处于一维状态的人很容易“认死理”、“钻牛角尖”;思维处于二维状态的人容易脱离现实条件,患纸上谈兵的毛病;只有思维处于三维状态,考虑问题就会周密严谨,随机应变,并且善于把握矛盾的力度、适度、角度、量度关系,这时,思维方式就变得相对完善。

从思考力测评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人的思维处在二维平面状态,尤其严重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习惯于用价值判断混淆事实判断。由于应变思维、科学思维、价值思维不协调,很多中国人沉浸在感情用事的自我偏激之中,很多想法和计划都是一厢情愿式的冲动。

4、心理存在压抑,情绪急躁,影响了思考的冷静在我们收到的答题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习惯于用一种挑衅的方式和激烈的言辞回答问题,内心的烦躁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易怒特征,这说明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某种压抑情绪。这本来属于心理学范畴的问题,不属于文化诊断学思考力调查的范围。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这种情绪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思维冷静,束缚他们正常的思考力水平,因此,这种不良情绪和烦躁心态就转换为一种不良的思维定势。

一个人一旦心态浮躁,其思考力水平将跌落在常人之下。因此,要想改善思维,必须调整心态;要想调整心态,必须改善思维。思维和心态好像人的左右腿,要想左腿前进,必先迈出右腿;要想右腿前进,必先迈出左腿。而心态常常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当人们正面看问题的时候会心情愉快,产生阳光心态;当负面看问题的时候会顾虑重重,产生消极心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