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及鉴别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预后: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 治疗和护理
痤疮案例
患者年龄:14岁
症状:面部、背部出现红色丘疹、脓疱
诊断:痤疮 治疗方案: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生素、调整饮食结构、保持皮肤清 洁
6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误 区和注意事项
误区澄清
误区:皮肤病都是传染的,需 要隔离
事实:大部分皮肤病不会传染, 不需要隔离
荨麻疹案例
症状:皮肤出现红色、瘙痒的斑块 原因: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昆虫叮咬等 治疗方法:抗过敏药物、避免过敏源、保持皮肤清洁 注意事项:避免抓挠,以免加重病情
银屑病案例
症状:皮肤红斑、鳞屑、瘙痒
治疗:使用外用药物,如糖皮质 激素、维生素D衍生物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根据症状和病史,诊断为 银屑病
影响儿童社交活 动:皮肤疾病可 能导致儿童在社 交活动中受到歧 视和排斥,影响 社交活动。
影响儿童日常生 活:皮肤疾病可 能导致儿童在日 常生活中受到困 扰,影响日常生 活。
2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诊 断
诊断方法
观察皮肤 症状:如 红肿、瘙 痒、皮疹 等
触摸皮肤: 检查皮肤 温度、硬 度、弹性 等
皮肤镜检 查:观察 皮肤表面 的微观结 构
免干燥。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 有助于皮肤恢复和修复。
防晒:外出时使用 防晒霜,避免阳光 直射,减少紫外线
对皮肤的伤害。
情绪:保持良好的 心态,避免焦虑和 紧张,有助于皮肤
健康。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 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 清洁皮肤,避免使用 刺激性的清洁产品。
饮食:保持均衡的 饮食,避免摄入过 多的糖分和油腻食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与护理要点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与护理要点

婴幼儿荨麻疹的护理要点
1 1. 清洁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沐浴露。
2 2. 保持凉爽
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过度出汗,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3 3. 避免抓挠
剪短指甲,并使用棉手套保护宝宝免受抓挠,防止感染。
4 4.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婴幼儿脂溢性皮炎
快速出现消失
荨麻疹斑块通常在几分钟到几个 小时内出现,然后自行消失。
反复出现
荨麻疹斑块可能反复出现,持续 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婴幼儿荨麻疹的成因
过敏反应
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原是 常见的诱因,引起免疫系统过 度反应,导致荨麻疹。
感染因素
病毒、细菌等感染,如感冒、 喉咙痛等,可能引起免疫系统 过度反应,导致荨麻疹。
3 3. 渗出
4 4. 疼痛
湿疹的皮疹可能会渗出液体,形成黄色结痂,有时会伴有肿 胀和红肿。
湿疹会引起疼痛,特别是当婴儿抓挠皮肤时,这可能会导致 皮肤破损和感染。
婴幼儿湿疹的成因
遗传因素
湿疹有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 方或双方有湿疹史,孩子患湿 疹的可能性会增加。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螨、花 粉、动物皮屑等,会导致皮肤 过敏,引发湿疹。
婴幼儿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头皮
头皮上出现黄色或棕色油腻的鳞屑,可能伴有轻微的瘙痒。
身体
胸部、背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也可能出现类似的 症状。
面部
脸颊、额头、眉间出现红色或黄色的丘疹或斑块,可能伴有 鳞屑。
其他
婴幼儿脂溢性皮炎还可能出现头发稀疏、头皮发痒、睡眠不 安等症状。
婴幼儿脂溢性皮炎的成因

儿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及鉴别

儿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及鉴别

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1)
单纯疱疹病毒2型 (HSV-2)
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VZV)
人类疱疹病毒4型 Epstein-Barr病毒
(HHV-4)
(EBV)
人类疱疹病毒5型 人类巨细胞病毒 (HHV-5) (HCMV)
人类疱疹病毒6型 (HHV-6)
人类疱疹病毒7型 (HHV-7)
人类疱疹病毒8型 (HHV-8)
B细胞/B细胞
Kaposi肉瘤
单纯疱疹
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
初期:群集小水疱,基底红斑 反复发作,可留下疤痕。 好发于面部, 开始单发,复发多次后可多发。 诱发因素:上感,其他疾病等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治疗:
抗病毒: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口服 增强抵抗力 局部外用贲昔洛韦软膏和消炎药。
疱疹性湿疹( Kaposi水痘样疹)
主要内容
儿童皮肤病学概述 儿童常见病毒性皮肤病 儿童常见细菌性皮肤病 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 其他感染性皮肤病 儿童感染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皮肤发育阶段
宫内期
水环境内的发 育
出生期 胎儿皮脂 +皮肤
第一月 适应/成熟
胎儿皮脂脱落
第1-2年
?
儿童皮肤结构特点
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参数
角质层含水量与水分转运特点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 岁为主 呼吸异常:呼吸增 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
超过 30~40 次/min(按年龄)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 次
带状疱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鉴别和治疗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鉴别和治疗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鉴别和治疗一、儿童常见皮肤病的鉴别1. 婴幼儿尿布疹婴幼儿尿布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出现在尿布覆盖区域。

鉴别时要注意是否有红斑、丘疹以及表面潮湿等症状。

治疗上,保持皮肤清洁并经常更换尿布是关键。

2. 牛皮癣牛皮癣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皮肤病,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主要表现为发红、鳞屑和局部增厚等。

鉴别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对称分布以及特征性粉红色鳞屑。

治疗上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激素类药膏或免疫调节剂。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孩子中十分常见,包括癣菌感染(头癣、身体癣)和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

头癣通常表现为圆形脱发斑,身体癣则是圆形或椭圆形红斑。

念珠菌感染主要表现在口腔内,鉴别时需注意有无乳凝块状白斑、红肿和出血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克霉唑或口服伊曲康唑。

二、儿童常见皮肤病的治疗1. 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传染性皮肤炎症,常见于婴幼儿。

治疗上,保持皮肤清洁和避免刺激因素对控制湿疹很重要。

可使用舒缓剂如含羊毛脂和甘油的乳液,并合理应用外用激素类药物。

2. 寻常疣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特征是圆顶或尖顶小丘,通常位于手指、手背和足部等暴露位置。

治疗上可以选择局部冷冻、局部刺激免疫反应以及外用水杨酸等方法。

3. 蕁麻疹蕁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发红和肿胀的风团。

首先需要找出和排除引发因素,如食物过敏、药物或接触性因素,并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瘙痒。

4.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由精神或情绪问题引起的慢性皮肤病。

治疗上,应关注心理健康并采取合适的行为改变策略,同时可以考虑使用局部外用激素类药物缓解不适。

5. 荨麻疹样抗体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样抗体血管神经性水肿属于遗传性血管舒缩异常引起的过敏反应,在儿童中较少见。

治疗上主要通过识别和避免诱因、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及纠正诱因如感染等来控制。

结语:以上是儿童常见皮肤病的鉴别和治疗方法介绍。

在确认了具体的皮肤病之后,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指引和异常表现来进行鉴别,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儿童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皮肤病的基本检查
观察 1
仔细观察皮疹的分布、形态、颜色等特征。
触诊 2
评估皮疹的质地、温度、压痛等情况。
询问病史 3
了解皮疹的发病时间、症状、诱因等。
辅助检查 4
必要时进行皮肤涂片、皮肤活检等。 全面的皮肤检查是诊断皮肤病的关键。从观察皮疹的外观特征开始,再通过触诊评估皮疹的质地和温度,最后结合病史询问,可以获得初步诊断依据。必要 时还需进行皮肤涂片、皮肤活检等辅助检查。
密切监测
需要定期检查,了解病情进展,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家长要 学会观察孩子的皮肤变化。
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并发症,要迅速采取措 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 疗方法,避免病情恶化。
健康教育
家长要接受相关健康知识培训, 掌握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 提高对孩子的护理能力。
饮食与护理建议
1 均衡饮食
窄谱UVB光疗
针对性地照射特定紫外线波段, 对多种皮肤病症如湿疹、牛皮 癣等有良好疗效。
局部冷敷
利用冰敷或冰块降温,能有效缓 解皮肤发炎、瘙痒等症状,常用 于湿疹、荨麻疹等急性期。
皮肤保湿
定期使用适合皮肤类型的保湿 乳液或乳膏,能有效补充皮肤水 分,改善干燥等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及时诊断并采取适当治疗,可预 防皮肤病并发症的发生。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也 很重要。
全身用药的选择
1 适当的剂型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口服、注射或外用剂型。
2 安全性第一
优先选择对儿童组织器官影响 较小的药物。
3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照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 行增减剂量。
4 关注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 良反应,及时处理。

儿童常见皮疹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儿童常见皮疹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儿童常见皮疹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儿童期是皮肤问题高发期,许多孩子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皮疹。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孩子突然出现皮肤状况不佳的情况,无法准确判断以及处理。

因此,了解常见的儿童皮疹类型、特点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并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1.湿疹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其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红肿、瘙痒以及出现红色斑块或糜烂的皮肤。

婴儿期的湿疹主要出现在面部、颈部和关节弯曲处,而幼儿期则多见于弯曲部位和躯干。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涤剂,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如:氨基酸肥皂和纱布。

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洗澡和穿戴过多的衣物,也可以减少湿疹的发作。

2.痱子痱子是因为儿童体温升高并过度出汗时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问题。

其特点是小红点或小水泡,主要出现在皮肤摩擦或衣物紧贴部位,如脖颈、腋下、腹股沟等。

对于婴儿来说,痱子主要出现在大泡与皮疹接触的区域,特别是皱褶的地方。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出汗,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通风透气的衣物和使用凉爽的沐浴液也是预防痱子的好方法。

3.脚气病脚气病,也称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儿童的脚。

症状包括足部潮湿、发红、瘙痒和脱屑。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足部干燥和清洁,每天洗脚并彻底擦干。

使用抗真菌的爽足粉或者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外用的抗真菌药膏。

同时,鞋袜要勤换,保证衣物透气性。

4.痘痘痘痘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但在儿童期也会有类似的皮疹。

痘痘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而堵塞毛孔,导致细菌感染所致。

处理方法包括保持面部干净,定期清洁并用温水洗脸,避免乱挤痘痘。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些许温和的抗痘霜或者专业的护肤品。

5.风疹风疹是一种顽固性的、可传染性的皮疹,常见于儿童群体。

症状表现为红色小颗粒状斑丘疹,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如:手臂、腿部和面部。

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局部护理。

婴幼儿容易患哪些常见皮肤病?

婴幼儿容易患哪些常见皮肤病?

婴幼儿容易患哪些常见皮肤病?1、引言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上皮肤病。

了解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对于家长和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1 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111 婴儿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可能伴有渗出和结痂。

多与遗传、过敏、环境等因素有关。

治疗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保湿,避免刺激,必要时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112 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脓疱,容易破裂、流脓。

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

113 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和发热,皮肤上也会出现丘疹、疱疹,主要分布在手、足、臀部。

多数病例可自愈,严重者需要对症治疗。

12 过敏性皮肤病121 尿布疹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引起,表现为臀部发红、出疹。

预防关键是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使用护臀霜。

122 荨麻疹皮肤上突然出现风团,瘙痒明显,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反复。

寻找并避免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13 其他常见皮肤病131 痱子炎热季节常见,由于汗腺堵塞引起,表现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或水疱。

保持室内凉爽、清洁皮肤、穿着透气衣物有助于缓解。

132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表现为皮肤红色斑块或肿物。

部分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影响美观的需要治疗。

2、预防措施21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婴幼儿洗澡,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

22 选择合适的衣物材质以柔软、透气的纯棉为主,避免过紧或粗糙的衣物摩擦皮肤。

23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3、发现与处理31 密切观察家长要经常观察婴幼儿的皮肤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 避免搔抓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给婴幼儿修剪指甲。

33 及时就医如果皮肤病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带婴幼儿到医院就诊。

4、结语关注婴幼儿的皮肤健康,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常见皮肤病,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和治疗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识别和治疗

皮肤颜色变化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和 眼白发黄,这是由于胆红素在 体内积聚造成的。
常见症状
诊断方法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几 天内出现,通常在出生后2-3天 达到峰值,并会在几周内逐渐 消失。
医生会通过观察皮肤颜色、询 问病史、进行血检等方式诊断 新生儿黄疸。
治疗方法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不需要特殊 治疗,但如果黄疸严重或持续 时间过长,则需要进行光疗或 换血治疗。
及时就医
及时带孩子看医生,进行专业 的诊断和治疗。
学习知识
了解常见的儿童皮肤疾病,掌 握基本的护理知识。
注重预防
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刺激和过 敏,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
专业医生的作用
诊断准确
专业医生可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准确诊 断,确保患者得到正确治疗。
预防和保健
医生可提供必要的预防和保健指导,帮 助患者避免皮肤疾病的发生。
治疗
皮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护理。
荨麻疹
皮肤反应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会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色肿块或风团。
过敏原
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都可能引发荨麻疹。
治疗方法
抗组胺药可以缓解荨麻疹症状,但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
症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足部皮疹和发 热。在手掌、脚掌、口腔、臀部等部位 出现小水泡或丘疹。
个性化方案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并指导家长如何护理。
及时治疗
及时就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 化,避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常见皮肤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细胞/B细胞
Kaposi肉瘤
单纯疱疹
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
初期:群集小水疱,基底红斑 反复发作,可留下疤痕。 好发于面部, 开始单发,复发多次后可多发。 诱发因素:上感,其他疾病等抵抗力下降的因素。 治疗:
抗病毒: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口服 增强抵抗力 局部外用贲昔洛韦软膏和消炎药。
样 肉 芽 肿 病 、老 年人 EB 病毒阳性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EB 病毒阳性黏膜皮肤溃疡 其他与EB 病毒感染相关,但皮损内无EBV:多 形红斑、结节性红斑、苔藓样糠疹、药物超敏 反应综合征。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细胞增生
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有噬血 综合征;EBV抗体阳性;EBV-DNA增高
变应性皮肤病50.5% 感染性皮肤病20.55% 昆虫性皮肤病11.5%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2.8% 皮肤附属器疾病1.12% 皮肤肿瘤1.00%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0.88% 遗传性皮肤病0.59% 其他皮肤病7.79%
儿童皮肤病诊治特点
发病情况:
以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管瘤和畸形多见。 季节性较强 儿科疾病特点: 病人病情变化快 儿童皮肤病可伴发全身症状 皮疹可能是某个疾病的首发症状。 诊断:全局性、综合性 重视病史:“哑巴”儿科 详细检查病人:皮疹和全身情况 有创检查难以接受,基因检查有利于遗传性皮肤病的早期诊断。 治疗: 局部治疗为主,慎重全身用药。 重视皮肤屏障功能修复。 注意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 对于血管畸形或先天性色斑,主张早行激光治疗。
②临床特征: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酶升高、噬血细胞综 合征等全身症状。
③病毒学: 受损组织器官 EBV-RNA或蛋白增多; 或外周血 EBV-DNA 载量增高
EB病毒相关的其他皮肤疾病
种痘样水疱病 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细胞增生 结外NK / T 细胞淋巴瘤,鼻型 皮下脂膜炎性 T 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T 细胞淋巴瘤 Burkitt' s 淋 巴 瘤 、霍奇金淋巴瘤 、淋 巴 瘤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 人类疱疹病毒8型
病毒 亚科




侵犯细胞 /潜伏部位
所致疾病
皮肤粘膜上皮细胞/三 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结膜炎、
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脑炎等
皮肤粘膜上皮细胞/骶 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 神经节
皮肤细胞/脊髓后根神 经节,颅神经的感 觉神经节
B细胞,上皮细胞/ B细 胞
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 环障碍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分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第5期(恢复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 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等症状
按主要皮疹形态分类 水疱型:单纯疱疹、带状疱
疹、水痘、手足口病
发疹型:麻疹、风疹、幼儿 急疹
新生物型:各种疣
儿童病毒性皮肤病的特点
许多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发疹性病毒性疾病、水痘、传
染性软疣、手足口病、疱疹性湿疹等 部分儿童病毒性皮肤病基皮疹表现特殊:复发性单纯疱疹 多数儿童病毒性皮肤病是全身性疾病。 部分儿童病毒性皮肤病是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
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参数
角质层含水量与水分转运特点
婴儿
成人
正常情况下,婴儿角质层含水量较成人多,但经表皮水分丢失更多。
儿童皮肤功能特点
儿童皮肤特殊性
角质层、表皮很薄、细胞较小 较少的天然保湿因子 出生时pH值较高 体表面积/体重较高
经皮失水较多、吸收率较高 出生时皮脂腺分泌活跃, 几周后逐渐下降至青春期前 汗腺对热刺激反应不灵敏 神经核脉管系统发育不成熟
疾病类型: ①手足口病:包括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 毒某些血清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 ②肠道病毒疹:可表现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 以面部和躯干为主。
肠道病毒所致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几乎所有的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 瘫有关。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包括疱 疹性咽峡炎(hepanging)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型引起。
31
手足口病(hand-foot-mooth disease )
病原:多种肠道病毒,以CVA16和EV71多见。其他 如如CVA4、5、6、7、9、10 型, B组CVB2、5、 13 型
发病年龄: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为主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 主要表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 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 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 在病程1-5天内
表现为持续高热、中枢神经受损表现:精神差、嗜睡 、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 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 、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皮疹无光敏性,非曝光部位红斑肿胀、风团样丘疹、水疱 、溃疡、结痂、坏死、凹陷性瘢痕;
确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EBV基因重排检查 治疗:糖皮质激素+干扰素+丙种球蛋白
干细胞治疗,骨髓移植
Kaposi肉瘤:HHV8引起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enterovirus):小RNA病毒。是一大群通过 粪—口途径传播,经过消化道感染的病毒。其感染虽然始 于胃肠道,但很少引起这些部位的疾病。
HSV-1:胎盘→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 HSV-2:产道感染→新生儿疱疹(死亡率30-50%) 治疗:阿昔洛韦静脉给药,5mg/kg q8h
水痘
皮疹:水疱为主、散在向心性分布 同时可有丘疱疹、水疱、糜烂和结痂
部位:全身性、以躯干为主。口腔和阴部粘膜 全身症状:可有感冒样症状 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 鉴别诊断:丘疹性荨麻疹 风团样丘疹,少数中央为水疱 好发部位:暴露部位如四肢远端、少数裤腰处
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部分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
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病死率较高。
皮肤大理石纹理
手足口病的临床进展及分期
痊愈
痊愈
痊愈
死亡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疱疹性湿疹( Kaposi水痘样疹)
在湿疹的基础上感染HSV。 常有发热 皮疹多形性,水疱、糜烂、结痂
(以血痂和黑痂为主) 好发于头面部和四肢远端。 治疗: 全身用药:抗病毒+抗过敏 局部用药: 消炎(莫匹罗星软膏) 促进愈合(湿润烧伤膏) 抗病毒(贲昔洛韦软膏)
HSV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寻常疣和扁平疣
传染性软疣和尖锐湿疣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 去除疣体:括除,冷冻、激光、
电离子治疗 药物外用:伊可尔、斑蝥素、米
喹莫特(12岁以上) 定期随访,治疗彻底。
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
正式命名
常用名
人类疱疹病毒1型 (HHV-1)
人类疱疹病毒2型 (HHV-2)
人类疱疹病毒3型 (HHV-3)
、臀部、面部 治疗:抗病毒治疗
对症处理 局部处理
带状疱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EB病毒原发感染
临床特点:三联征(发热、咽扁 桃体炎和淋巴结肿大),皮疹、 浮肿、肝脾大等,严重者可合并 肺炎、脑炎
皮疹:3%-15%,主要为麻疹样 发疹,可出现荨麻疹样、紫癜样 、多形红斑样损害。以躯干和上 臂为主。轻痒,一般持续 1-2 周 ,消退较快。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 岁为主
呼吸异常:呼吸增 快,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 30~40 次/min(按年龄)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40-150 次/min,按 年龄,排除体温升高 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 、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 长(>2 秒)
多种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分泌腺体
CD4+T细胞为主/同 HCMV
水痘、带状疱疹、脑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 单核细胞增多症、间质性肺炎、 先天性畸形、肝炎 婴儿急疹、间质性肺炎、 骨髓抑制
CD4+T细胞/同HCMV 未明确
23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I)
EBV感染后,潜伏于宿主体内,在特定条件下,病毒出现 复制、诱导细胞增殖,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诊断标准:
①原发感染后,反复间断感染,病程≥ 6 个月; 血 EB-VCA IgM阳性持续≥6 个月,或 VCA-IgG滴度≥1:5120,或 EA-IgG 滴度 ≥1:640,或抗 EBNA 抗体<2。
分类: ①脊髓灰质炎病毒1,2,3三型; ②柯萨奇病毒,共29型,分为A、B二组,A组包括 A1~22,A24共23型;B组包括B1~6共6型; ③埃可病毒,1~9,11~27,29~33,共31型; ④新型肠道病毒,目前已发现68、69、70和71型。
伴皮疹的肠道病毒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