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doc

合集下载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是一种重要的淡水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

以下是河蟹养殖技术的基本介绍:
1. 筛选种苗:选择健康、体型偏大、壳色鲜艳、无明显畸形的螃蟹为种苗。

2. 准备池塘:选择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水深适中的池塘或鱼塘,并进行清理和消毒。

3. 水质管理:保证水源的新鲜和干净,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控制水温在15-28℃之间,酸碱度在6.5-8.5之间。

4. 饲料管理:适当配置营养成分合理的饲料,饵料以虾皮、鱼粉、豆饼等为主,每天喂食3-4次,每次喂食量以螃蟹总重量的2%-3%为宜。

5. 疾病防治:加强对螃蟹的观察和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螃蟹出现的疾病。

6. 增殖规划:在保证池塘水质、饲料和疾病控制等方面做好管理,可通过分批投放种苗的方式,使螃蟹种群逐渐壮大。

7. 收获管理:一般来说,养殖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左右,达到收获标准时进行清理,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捕捞。

需要指出的是,河蟹养殖技术需要注意细节,例如不要将不同来源的螃蟹混养,定期更换水源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河蟹怎么养不会死河蟹管理的方法

河蟹怎么养不会死河蟹管理的方法

河蟹怎么养不会死河蟹管理的⽅法 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这⼏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想要河蟹不容易死要怎么做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河蟹不会死的养法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河蟹不会死的养法 ⼀、防⾃然死亡。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年9~11⽉,都有⼀批⽣长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变为“绿蟹”,性腺成熟,步⼊⽣命的最后时期。

凡是“脚痒”的河蟹,因性腺成熟,体内渗透压升⾼,已经不能适应淡⽔低渗透压环境,这种蟹必然要逃逸去寻找新的环境,最终⼤部分会⾃然死亡。

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抓捕出售,避免因⾃然死亡⽽失去经济价值。

⼆、防消化不良死亡。

“昼夜温差⼤,⽓压、⽔温的变化也随之加⼤,河蟹的⾷欲会发⽣变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死亡。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胀死”。

防治办法:改良⽔质,定期⽤⽯灰⽔消毒;⾷物中定时加抗菌素和⽣长素;不喂或少喂植物性饵料,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特别是蚯蚓、⽥螺等⾼蛋⽩质饵料;投⾷要做到定时、定量。

⽔温下降时要相应减少投饵量。

三、防“感冒”死亡。

⽩天⿊夜温度变化⼤,⽔温差别也⼤,河蟹很不适应,容易“感冒”,并引发呼吸困难⽽死亡。

预防办法:注意调节⽔位,防⽌⽔温剧变;注⼊新⽔时温差不可⼤于3℃;⽔⾯要多长些⽔葫芦、⽔花⽣等覆盖植物,但覆盖⾯积不能⼤于⽔⾯的1/2;天⽓变化时要加深⽔位。

注意调节蟹池⽔质 池塘养蟹,⽔质的好坏⾄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河蟹的⽣长速度、成活率,同时也影响成蟹的个体规格、饱满程度、背甲的颜⾊,以致影响经济效益。

秋季是河蟹的⽣长旺季,蟹池⽔质容易变坏,尤应注意调节好⽔质。

若想调好⽔质,⾸先要知道⽔质的好坏,⼀般黄褐⾊、淡褐⾊、淡油绿⾊的⽔质较好;暗绿⾊、蓝绿⾊的⽔,⽔质趋于变浓变⽼,有变坏危险;⽽若呈红棕⾊、茶褐⾊、⿊⾊,则⽔开始变坏;⽔若混浊,有⽓泡冒出,⽔带苦⽽腥,有⿊褐⾊、铁锈⾊、铜绿⾊浮膜等,说明⽔质很差。

平时管理中,要注重⽔质的调节,主要⽅法有: ⼀、加注新⽔。

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介绍

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介绍

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介绍河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鲜美,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养殖价值,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掌握慎投饵、早干塘、密植草等养殖关键性措施十分重要。

那么,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1.慎投饵:投喂饵料应以优质的颗粒饲料,冰鲜小鱼、黄豆为主,尽量不投粉状饲料,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投饵根据季节天气,河蟹的生长活动等情况适当增减,在河蟹脱壳期间,饲料中应添加营养添加剂,确保河蟹正常脱壳生长。

2.早干塘: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池边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0-15天为宜,稍硬即可,这样减少对塘口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破坏,保持塘口原有的生态。

3.密植草:前期要求塘口多种草,种足草,中期管好草:一是水色过浓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应及时调水。

二是水质浑浊,水草附着污染物应及时使用净水生物剂清除。

三是水草枯萎,缺少活动应及时追肥,后期控制塘面水草的覆盖数量在60%左右,对露出水面的水草要割除老草头使河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

4.多螺蛳:采用多次投放;防止一次性投入量大,造成前期水质清瘦而青苔大量繁殖。

在清明前投入一批螺蛳,量300斤/亩,至6月底逐步补充投放,螺蛳量500斤/亩,调节好池塘水质,又有利于螺蛳自然增殖并保障养殖中后期池塘有充足天然活饵。

5.水调节:8月份是高温时期,是季节的交换阶段,为了适当降低水体内的温度和尽量少温差,池塘应保持最高水位,经常加水及换水,2-3天加注新水一次,7-10天换水一次,加水选择在凌晨或上午进行,不宜在傍晚加水。

7-10天定期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随时保持水质清新,使河蟹在高温季节减少伤亡,确保成活率。

【本人结语】牢记慎投饵、慎投饵、早干塘、密植草等养殖关键性措施,对于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养殖螃蟹技术与方法

养殖螃蟹技术与方法

养殖螃蟹技术与方法养殖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养殖方式,主要是指对毛蟹的养殖。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养殖螃蟹的技术与方法。

1. 水源选择:螃蟹需要清洁的水源进行生长,最好选择优质的溪流、湖泊或者淡水水池。

水质要求清澈,无污染,含氧量高,并且要有恒定的水位。

2. 池塘建设:养殖螃蟹常用的池塘是农田深水坑或者人工挖掘的鱼塘。

池塘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亩适宜养殖螃蟹3000-5000只。

池塘深度要达到1-2米,底部要有一定的泥沙和水草。

3. 种苗选育:选择优质的种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优质的种苗应具备外壳完整、体色鲜亮、脚螯均匀、活力强等特点。

可以从养殖场购买或者自行捕捉。

4. 饲料投喂:养殖螃蟹需要提供丰富的饲料,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鱼饵、虾饵、蚯蚓等。

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每次饲喂量要适中,避免过量饲喂造成水质污染。

5. 温度控制:螃蟹对温度敏感,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0-25摄氏度。

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增加水深或者增加水草遮阴。

冬季低温时要采取绝缘措施,如覆盖保温膜或加水增加水体热量。

6. 疾病防治:螃蟹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特别是细菌性病害和寄生虫的感染。

为了防治疾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指标,避免水质污染;合理投喂饲料,增强螃蟹的免疫力;发现病害及时引起注意,并请专业兽医进行治疗。

7. 繁殖管理:螃蟹的繁殖主要依赖于交配和产卵。

成年雄蟹和雌蟹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交配,交配后将雌蟹转移到特殊的产卵池中,待卵幼蟹孵化后再将其转入养殖池。

总的来说,养殖螃蟹需要选择适宜的水源和池塘,选育良种种苗,合理投喂饲料,控制温度,防治疾病,合理繁殖管理。

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管理,可以获得丰收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稻田养蟹技术2012-12-12

稻田养蟹技术2012-12-12

常规稻田养蟹技术稻田养蟹是在水稻田养殖河蟹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

在此模式中,充分利用稻田水位浅、水温高、溶氧充足、饵料丰富、能为河蟹提供栖息避害场所等生态条件;河蟹生长活动能清除稻田杂草,减轻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还能够起到疏松土壤和肥田作用,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及河蟹质量安全,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风险小、发病率低、稳粮增效、综合效益较好等显著特点。

一、稻田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以砂壤土最适宜,面积以2~10亩为宜。

2.开挖蟹沟。

在田块四周距埂1~2米处挖宽2~3米的复堆河,河深1米。

河中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

在面积大的田块中间开挖呈“日”“田”等形状,宽、深均为50厘米的蟹沟,沟沟相通,面积约占10% 。

3.加固田埂。

利用挖沟取的土加高培厚田埂,稻田田埂做到高0.8~1.5米左右为宜。

4.安装进出水口。

进出水口分别建在田块两端,用函地基要夯实,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片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加盖网片,防蟹外逃。

二、河蟹养殖1.清田消毒。

苗种放养前1个月,将复堆河及蟹沟内的水排干,曝晒数日,再灌水5~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对水全池泼洒。

2.苗种放养。

养殖成蟹的,一般在3~4月,水温5~10℃时,选晴天将10克左右规格的蟹种约5公斤放入复堆河内;培育幼蟹的,通常在5~6月将蟹苗放入复堆河内。

同一田块内尽量放养同规格的蟹种,不同规格的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一定要充足。

3.投喂饵料。

河蟹昼伏夜出,怕强光,爱安静,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生长旺盛。

稻田中有一定的生物饲料可供河蟹摄食,但要取得高产、高效必须喂一定的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有动物性饲料(小杂鱼、小虾、螺蛳肉等)、植物性饲料(小麦、蚕豆、玉米、马铃薯、水草等)。

日投饵量在河蟹重的3%~8%,根据河蟹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每天的吃食情况加以调整。

饵料投喂在浅水斜坎上,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上午8时左右投喂饵料1/3,其余饵料下午6时左右投喂。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科学的养殖技术,能够实现河蟹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提高养殖效益。

第一,合理选址。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河蟹高产高效养殖的前提条件。

选址应选择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水草丰富的场地,避免选址在垃圾污染物或工业废弃物的附近。

第二,优质种苗。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要选择优质种苗进行养殖。

优质种苗应具备生长健壮、体形完整、无疾病和虫害的特点。

要进行疫病检测,确保种苗的健康。

合理饲料。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要合理配制饲料,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

根据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科学配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比例,使其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第四,科学管理。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要进行科学管理,包括养殖环境的监控、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等。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控制水温和PH值,减少养殖密度,注重卫生清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等问题。

第五,合理养殖密度。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养殖密度。

密度过高会导致螃蟹生长缓慢、易患疾病,密度过低又浪费资源。

根据河蟹的品种、生长阶段和水质资源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养殖密度。

第六,科学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要使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设备的使用、育苗技术、养殖方法等。

选择高效的养殖设备,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合理施行墨西哥花园技术等,提高河蟹养殖的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达到河蟹高产高效养殖的效果。

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河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辽宁盘锦稻田养大蟹技术

辽宁盘锦稻田养大蟹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4年2月刊123畜禽与水产工程近的河蟹检查性腺颜色,要求以浅黄色为主。

选蟹时,雌蟹应重点关注脐部形状,要求脐部圆、三角要小;雄蟹应重点关注鳌足绒毛情况,要求绒毛间断较宽,以排除假性成熟河蟹。

一般假性成熟河蟹生长潜力低,难以实现大蟹养殖。

2 河蟹缓苗选择河蟹后需经过称量、计量、装卸等多道程序,经过数小时才能将河蟹运到稻田区域。

可将河蟹先放入暂养池前浸水缓苗,目的是减少河蟹应激,避免严重脱水。

蟹苗出池后如运输2~3 h,需浸水2~3次;如果运输超过5 h 则需浸水5~6次。

浸水时将蟹苗袋沉入水中,静待3 s 后提出,然后在稻田旁静待5 min 左右;再将蟹苗袋浸入水中,静待15 s 后提出,然后静待5 min 左右。

后续几次浸水方法相同,但要增加浸水时间,每次增加时间为3~5 min 左右。

3 设置暂养池稻田养大蟹时不应直接将蟹苗投入稻田内,设置暂养池能够为后续大蟹养殖效果提升创造更好条件[2]。

河蟹暂养包括两种方式,一是稻田暂养,即在稻田中划分一定面积区域设置暂养池,面积约为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二是沟渠暂养,暂养池设置在邻近稻田的排水沟内,养殖户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河蟹暂养时应提高对暂养期与暂养量的重视。

如在插秧前放蟹苗,暂养期宜控制在15~20天,暂养量为每亩蟹苗6~8 kg。

如果选择在插秧后放蟹,则暂养期宜控制在30~50天,暂养量为每亩5 kg 左右。

暂养池饲养条件良好时,河蟹可以完成2次蜕壳,可以早放苗、早投喂,让河蟹尽快适应稻田环境,提升河蟹养殖产量。

4 蟹苗消毒与入池稻田水温高于12℃时,河蟹开始进食;随着水温增加,河蟹进食量也会增加;水温稳定至20℃左右时,河蟹开始蜕壳。

辽宁盘锦地区4月15日前后,25~35 cm 表层水温可以达到辽宁盘锦稻田养大蟹技术张美玲1,雷 帅2(1.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辽宁 盘锦 124000;2.盘锦市盘山县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服务中心(盘山县植物保护服务中心),辽宁 盘锦 124000)摘要:盘锦市创新性开展稻田大蟹养殖,该文总结了科学选苗、河蟹缓苗、设置暂养池、蟹苗消毒与入池、河蟹分苗与放苗、稻田改造与施肥、饲料选择与投喂、河蟹性早熟控制措施等盘锦稻田养大蟹技术要点,可为相关研究人员与生产者提供参考。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河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水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河蟹的生产和养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一、场址选择选择良好的场址是河蟹养殖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地处积水较多,水深适中,水质清洁,水草茂盛,水流缓慢的区域。

同时要注意距离排污口的位置,避免受到污染。

二、池塘修建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河蟹的养殖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根据养殖工艺与需求大致规划养殖场整体布局,根据畜群大小,建设若干模块,并在模块之间保留较大的空地。

河蟹养殖池宜选用淮河、长江流域泥沙池,水质稳定,池塘深度2-2.5米为宜,同时应按要求设置进出水管道,保持水质流通。

三、原身(母蟹)的选育与选种1. 选育原身:选育原身是河蟹高产高效养殖的基础。

一般选取健壮,外表美观,抗病能力强的母蟹作为原身,对于母蟹的种类则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选择。

2. 选种:选种是指对原身进行优良的遗传材料筛选,能够选出优良品质,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的河蟹种子。

选种应以“品种适应性高,规格大产量高,生长快,色泽艳丽,味美”为指导原则。

四、养殖管理河蟹的养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其产量和质量。

养殖管理包括饲养、定时打药、定期测水等。

1. 饲养:饲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河蟹养殖应按照蟹种的特点和生长规律,控制饲料的种类和比例,注意投喂的时间和数量,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2. 打药: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河蟹的养殖效率和产量。

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及药物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3. 测水:测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可以了解水质的变化,对于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和养殖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五、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河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对河蟹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1. 产前管理:在河蟹产前,应对其饲养、药物使用、水质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管理,确保母蟹健康良好,充分享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盘锦河蟹海水里生,淡水里长。盘锦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
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盘锦河蟹的养殖方
法,迎阅读。

盘锦河蟹的养殖方法
要有足量的水草
夏季蟹池内应放养些水花生、浮萍之类的水生植物,或种植一些芦苇、
茭白等挺水植物,为蟹提供阴凉的栖息环境。蟹池中设置或种植水草的面
积一般占整个池塘面积的30%左右,过多应及时收割,过少要及时补充。
同时,应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以免败坏水质,滋生病菌。
保证水质清新
养蟹池应经常检查水质,勤换新水,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
洁。水体深度一定要保持1米以上,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
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水
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在蟹蜕壳期间,要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
亩水面用生石灰5-l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以利河
蟹健康生长。
防逃防害防病
高温期间必须每天巡查蟹池。通过巡塘,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
查防逃设施,察看有无病害和敌害。若有蟹逃走的痕迹,要及时堵塞堤埂
2 3

的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更要注
意防逃。要注意防止敌害侵袭,及时捕杀蟹池中水老鼠等敌害生物。人工
养殖的蟹病害较多,可不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纤虫净等药物,防
治河蟹细菌性疾病和纤毛虫病等。另外就是蟹池里不应和鲤鱼或黑鱼混
养,因为会破坏蟹的繁殖。
盘锦河蟹的营养价值
盘锦河蟹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与南方的大闸蟹不同的味
道。蟹肉不仅含有维生素A、蛋白质、糖、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
而且具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疏通经络等药用功效。盘锦河蟹有多种食
法,或蒸或煮,亦可生卤、捣酱,做成蟹豆腐、醉蟹,其味道更加鲜美。
每年中秋节时候的盘锦河蟹是最肥的了,坐在蟹田边蒸着螃蟹闻着稻香,
让人心神愉悦。
盘锦河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
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此外,盘锦
河蟹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盘锦河蟹有高胆固醇、高嘌呤,痛风患者食用时应自我节制,患有感冒、
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国有中秋前后食用蟹的传统,由于传
统上中医认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苏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调料。
盘锦河蟹不但为食中佳肴,作为药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遗》说:"其功
不独散,而能和血也。"祖国医学认为螃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热、散血
结、续断伤、理经脉和滋阴等功用;其壳可清热解毒、破淤清积止痛。
盘锦河蟹的介绍
3 3

盘锦市盘山县是中国最大的河蟹产地,素有"蟹都"之称,这与盘锦的地
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盘锦河蟹的生长特点是:海水里生,淡水里长。
盘锦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
同时,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长"。盘锦素有
辽宁"南大荒"之美誉,境内沼泽河滩坑塘星罗棋布,大小河流交错纵横,
苇塘数百万亩连片。更为重要的地理条件是,盘锦市境内有中小河流二十
多条,条条与渤海相通,使河蟹"生和长"的回游畅通无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