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9.2 溶解度 第2课时 溶解度 课件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图像法
溶解度曲线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 度,在坐标纸上绘制某种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作 溶解度曲线。
解度小于50g,在100g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形成的是饱和溶液,错误。
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四要素:
(1)条件: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 (2)标准:1体积水。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体积。
2.结合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 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例1 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0g水中溶解20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 B.在20℃时,可把20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 NaCl恰好饱和,则3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共53张PPT).ppt

时间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给你一杯氯化钠溶液,请你判断下它是饱 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 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 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 液。
2020/9/24
4、物质的结晶
溶质从溶液中以
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A是( )
A. 溶液:溶质=21:1 B. 溶剂:溶质=19:1 C. 溶液:溶剂=20:21 D. 溶质:溶液=1:20
2020/9/24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难(不)
微
可溶
易
溶
溶
. . .
溶
0.01g 1g
10g
2020/9/24
(5)、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硝酸钾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2020/9/24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 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浓
溶
液
饱和
不饱和
溶液 稀 溶液
溶
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020/9/24
1.1000C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300C,滤去晶体后, 所得溶液是_饱__和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2020/9/24
2、固体溶解度
(1)在一定温度 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海水晒盐),其大致过程如下: 阅读课本P33-35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b、 20ºC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是否相同?说明溶解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⑤ 采用降温结晶从溶液中分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海水晒盐),其大致过程如下:
(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
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叫做某种溶质不饱和溶液。
讨论:
1、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加入溶质,溶质是否溶解
2、如下图,冷却后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一定是
3、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
4、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蔗糖,蔗糖是否继续
溶解? 继续溶解
5、在一定条件下,任何物质都能形成饱和溶液,对吗?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液结晶的方法。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P33-35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3.溶液中可通过哪些方法得到晶体?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4、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剂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4)关系:(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__3_6_: _1_0_0:__1_3_6 )
b、 20ºC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是否相同?说明溶解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⑤ 采用降温结晶从溶液中分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海水晒盐),其大致过程如下:
(在101KPa和温度为00C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
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叫做某种溶质不饱和溶液。
讨论:
1、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加入溶质,溶质是否溶解
2、如下图,冷却后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一定是
3、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
4、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蔗糖,蔗糖是否继续
溶解? 继续溶解
5、在一定条件下,任何物质都能形成饱和溶液,对吗?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液结晶的方法。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P33-35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3.溶液中可通过哪些方法得到晶体?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4、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剂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4)关系:(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__3_6_: _1_0_0:__1_3_6 )
9.2溶解度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溶解度
【思考】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感受到, 一种物质能否溶解在另一中物质里,与这两种物质 的性质有关。那么,象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 的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呢?
【活动探究】在常温下,取 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 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 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 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 搅拌,观察现象。
母液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结晶池 蒸发溶剂
二、溶解度
【思考】食盐和硝酸钾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 到底谁溶得更多呢?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 条件下才能作出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水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 解度; ②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的含义: 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 同的溶解度; ③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 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④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 (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如Ca(OH)2)。
气体溶解度
不正确。通常所说的不溶物即难溶物,溶解度
<0.01g。实际上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②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
是_难_溶_物质。 ③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_易_溶 物质。
三、溶解度曲线
【思考】P36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 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 种表示方法?
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溶解度
【思考】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感受到, 一种物质能否溶解在另一中物质里,与这两种物质 的性质有关。那么,象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 的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呢?
【活动探究】在常温下,取 大约20mL水到入玻璃杯中, 加入5g食盐,搅拌,等食盐 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 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 搅拌,观察现象。
母液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结晶池 蒸发溶剂
二、溶解度
【思考】食盐和硝酸钾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 到底谁溶得更多呢?
只有在温度确定、溶剂的量也确定的 条件下才能作出比较。 比较的标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说明: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水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①不同物质在各温度时的溶 解度; ②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的含义: 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 同的溶解度; ③能很快比较出两种物质在 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④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有的变化不大 (如NaCl)、少数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如Ca(OH)2)。
气体溶解度
不正确。通常所说的不溶物即难溶物,溶解度
<0.01g。实际上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②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克,所以碳酸钙
是_难_溶_物质。 ③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_易_溶 物质。
三、溶解度曲线
【思考】P36的列表法所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 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能否寻找另一 种表示方法?
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PPT课件

频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图
片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播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课件(共18张PPT)

讨论: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 含义
温度
200c
溶质的 质量
31.6g
溶剂的 质量
100g
饱和溶液 的质量
131.6g
练习: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则20 ℃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3_6_g。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钾,则0℃时硝 酸钾溶解度是_1_3_.3_g。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4、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 36.5克,则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
2.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溶 解 度
温度
通过绘制、观察 硝酸钾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
溶 200
解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0
硝
90
酸
钾
80
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70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0
氯化铵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50
氯化钾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40
氯化钠
例如食盐。
30
20
硼酸
10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例如熟石灰。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9.2.2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25张PPT)

100
39.8
NaCl
溶 解 度 /g
36.3 36.6
KCl
27.6
31.0 33.3 20.9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NH4Cl 29.4 KNO3 1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这些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氢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氧化钙 (可从曲线上的点和交点等方面考虑)
溶 200 解 度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2. 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3. 20℃时,100g水里溶解36g氯化钠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4. 20℃时,136g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钠36g
5.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里水和氯化钠的质量比
是100:36(即25:9)
看一看:看 P36的资料卡片,在草稿纸上完成 说一说2': 下列习题。(小知识:2分钟) 2.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 错 是否正确? 3.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 以碳酸钙是 难 溶物质。 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 钠属于( A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饱 和 溶 液
说一说:2分钟
在 一定温度 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当 溶质还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不饱和溶液。
化学《溶解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课件

硝
酸
铵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0.20
0.15
0.10
0.05
0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钾
10
硼
20 酸30
溶解度/g
氢氧化钙
10
氯化钠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规律总结
几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头脑风暴
1.为什么两支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不同?
2.你会配制这样的两种溶液吗?
3.能够让硫酸铜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吗?
A
B
实验探究
+5克
+2.5克
氯化钠
氯化钠
20ml水
①
+水
加热
20mL
②
③
现象
①固体全溶
②固体部分溶
③固体消失
结论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
饱和溶液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有未溶解的
物质
A
B
A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B
有未溶解的
物质
有未溶解物质存在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量的条件下,看是否还能够溶解
该物质。
酸
铵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0.20
0.15
0.10
0.05
0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钾
10
硼
20 酸30
溶解度/g
氢氧化钙
10
氯化钠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规律总结
几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头脑风暴
1.为什么两支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不同?
2.你会配制这样的两种溶液吗?
3.能够让硫酸铜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吗?
A
B
实验探究
+5克
+2.5克
氯化钠
氯化钠
20ml水
①
+水
加热
20mL
②
③
现象
①固体全溶
②固体部分溶
③固体消失
结论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不能再溶
饱和溶液
还能再溶
不饱和溶液
有未溶解的
物质
A
B
A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B
有未溶解的
物质
有未溶解物质存在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量的条件下,看是否还能够溶解
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