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
杭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杭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加快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是贯彻落实杭州市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看法》(建改发〔2022〕73号)及《关于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建改发函〔2022〕15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我市重点推动以下十个领域的工作任务:一是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构建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三维模型等的CIM平台基础数据库。
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现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及监管。
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连接的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管理。
四是智能网联车项目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改进杭州才智出行。
五是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城市运行和管理水平。
六是建设智能化城市平安运行管理平台,加强城市平安智能化管理。
七是推动才智社区建设,为才智社区建设供应基础和应用支撑。
八是建筑业智能化提升项目,以"新城建'拉动建筑工业化及高品质绿色建筑建设。
九是探究建立多主体创新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参加"新城建'。
十是促进产业进展,打造"新城建'产业集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工作阶段(一)近期工作目标(2022年底)。
基本建设完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初步制定发布CIM数据标准。
开展部分BIM模型的入库工作,构建不同建设时期的建筑物入库模式。
探究项目审批的BIM报建工作。
明确包括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智能化城市平安运行管理等基于CIM+的应用,并探究主题数据汇合模式。
探究CIM数据的共享及发布机制。
(二)中期工作目标(2023年底)。
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稳定运行,基本完成建成区范围内的地理信息、建筑物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库。
智慧宁波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建设

智慧宁波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建设摘要:本文对智慧宁波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进行了详细描述,重点阐述了数据构成、数据库建设流程和数据更新机制等方面内容。
目前这些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国土、公安、规划、安监等各领域行业中,为全市提供了统一权威的地理信息资源,满足了政府、企事业和公众对空间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智慧宁波;地理实体;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数据更新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eo-Spatial Framework Data System in Smart NingboLi Qin(NingBo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NingBo 315042,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geo-spatial framework data system in smart Ningbo was introduced completely,including data architecture,key technologies and data updating. Nowadays these dat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omeland,urban planning and security fields,etc,which provides a unified and authenticated spati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ross the whole city,and satisfies our ever - growing needs.Key words:smart ningbo;geographical entity;electronic map;geographic name and address;data updating1 引言2010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将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列为全市“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数据普查方案

数据普查方案目录一、概况 (2)二、目的、意义 (3)三、技术依据 (3)四、工作内容 (4)五、组织实施 (5)六、单元网格数据划分与建库 (6)七、城市部件普查建库 (10)八、地理框架数据整合集成 (16)九、保护更新机制 (16)十、经费预算 (18)十一、进度安排 (19)十二、其他问题 (21)一、概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万米单元网格城市治理新模式能大大增强城市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为社会公众制造和谐、整洁、平安、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充分表现了“执政为民”的政府治理理念。
杭州市作为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治理试点城市之一(建设部《关于发布数字化城市治理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知》),超级重视数字城市治理信息系统的计划、建设和实施工作,依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城市治理和公共效劳职能,提高我市城市治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功效,推动我市城市治理水平,杭州市“数字城管”项目的计划建设工作于2005年8月初正式启动。
城市部件基础空间数据(包括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等)是数字城市治理信息系统的“血液”,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在系统运行进程中起到了超级重要的核心和基础作用。
为顺利实施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的普查和建库,实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整理、融合与集成,确保杭州市城市治理信息系统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该方案将作为单元网格划分建库和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建库等工作实施的技术依据。
二、目的、意义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和建库工作在整个系统建设中超级重要,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是要成立稳固、适用、合理、科学的单元网格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整合我市已有的基础空间数据资源),为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行提供必要的空间数据支持与地理信息效劳,为杭州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启动做好预备。
杭州城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收稿日期:2002-12-10. 资助项目:杭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2114A 14 作者简介:叶智宣,女,硕士,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从事空间数据库建设、规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叶智宣 杨茂成 甘雪梅 周 能(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杭州310012)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数字城市中的作用,从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其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介绍了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研制。
关键词 空间信息,信息平台建设,数字城市中图分类号 P 2081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的组成及其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在一定尺度下,能完整地描述城市自然和社会形态的地物地貌信息(如建筑物、道路、水系、绿地等)、管理境界信息(各级行政管理单元边界,如市、区、街道办事处和重要单位界域及地理分区等)以及它们的基本属性信息。
它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地形框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以及交通、水系、行政境界等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基本自然人文信息。
其主要包括:数字线划矢量数据(DLG)、数字正射影像数据(DOM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 )、数字栅格线划数据(DRG)以及相应属性数据等[2]。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基本作用包括: 作为研究和观察城市状况的最基本信息; 成为各类城市应用系统所需的公用信息; 作为定位参考基准,供各类用户添加其他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专题信息。
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库、城市各级比例尺地形全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城市地下管网数据库、地名数据库等的建设; 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2]。
2 城市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杭州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主要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各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地下管网数据、地名数据等。
所有这些数据的平面坐标系均采用杭州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山东泰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技术探讨

山东泰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技术探讨摘要:本文论述了泰安市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更新的主要流程,对框架要素的更新与建库、电子地图编制等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对成果入库及后期数据的利用和更新提出了好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信息框架数据优化方案1.引言为满足泰安市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迫切需求,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能力和公众服务能力,促进泰安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用用,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启动了“泰安市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更新”项目,该项目主要由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承担,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们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地理信息框架要素数据更新的主要依据1.1数据源依据现有泰安市全域1:10000即时更新框架要素数据,数据格式为shp,现实性为2019年,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该数据可作为1:2000框架要素更新中道路要素和水系要素更新的主要依据。
现有泰安市主城区及规划区1:500DLG数据,现实性为2018年,通过数据整合可作为主城区及规划区框架要素更新的主要依据。
2018年6月完成的泰安市主城区及规划区约350平方千米的地名地址数据,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的POI数据,现实性为2019年,数据格式为shp,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作为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主要依据。
2019年度泰安市全市地理省情监测数据,数据格式为gdb格式,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该数据可作为部分框架要素更新的依据,其中地表覆盖数据可作为本次植被要素更新的依据,道路、水系等部分省情监测要素可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1.2影像源依据现有泰安市全域1:10000正射影像数据,数据格式为TIFF,现实性为2019年,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该数据可作为作业范围外围要素更新的主要参考依据。
杭州市数字房产系统建设介绍

楼盘分区查询
城市房屋拆迁专题地图
楼盘销售状况查看
32
应用创新(2): 海量空间数据、房产业务与档案等多房产
资源的图、属、档一体化
33
利用GIS空间数据库
技术,实现对海量的GIS
数据库总 空间数据、房产审批数据 量>3TB
档案多媒体数据等数据的
空间数据引擎
、权属数据、交易数据和 一体化存储和管理以及安 全高效的访问,实现了“ 以图管房”。 大型关系数据库 Oracle
GIS服务平 台
WEB SERVICE
安全认 证技术
数据安全 交换平台
报表工具
ESB
系统架构: 解决现有房产信息系统C/S 难以扩展和维护问题;改变 点到点访问的开发模式;构 建中间逻辑,服务层.
数据字典 规范化
人据一体 化
数据实体变 内外网数据 规范房产数据,优化数据库 更版本 库调整
37
38
2007年1月建设部会议在杭州召开 二手房网签创新现场会议
39
主要内容
一、系统建设背景 二、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三、系统特色与创新
四、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
五、新一代房产管理系统介绍
40
原有系统问题和挑战:
一、维护性问题:
1.系统维护不方便,动辄修改代码,缺少无代码级的配置功能维护。 2.系统应变能力和灵活性不足, 政策调整、规则变化时,一般需要修改代码或重新开发。 3.原有代码的逻辑封装性不够,可读性,可扩充性不佳。 4.内外网数据交换机制,维护的技术难度高,对性能方面消耗资源大,安全等级不高。备 份时间长。
化示范工程。
• 浙江省建设厅正式发文([2005]函房字389号)向全省 推广杭州市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 • 2007年实现产权登记发证70%个人业务立等可取。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24•【字号】浙政办发[2012]105号•【施行日期】2012.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与相关标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0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中国”、“数字浙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组成部分,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环境,以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应用。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电子政务工作等,都需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其提供基础支撑。
为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提升我省城市信息化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地理信息服务和交换共享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地理信息应用服务水平为宗旨,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切实发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市、县(市、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构建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一)加快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步伐,建成全省陆海统一、三维、动态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
测绘合同(合同编号)[001]
![测绘合同(合同编号)[001]](https://img.taocdn.com/s3/m/b7584a5c011ca300a6c3909a.png)
测绘合同(合同编号:)项目名称:2018年度基础地形图动态更新及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委托方(甲方):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承揽人(乙方):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地点:杭州项目名称:2018年度基础地形图动态更新及城市地理国情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测绘范围及内容:1、2018年度杭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1)1:500地形图动态更新测区包括杭州市西湖区、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和江干区(不含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约为537.5平方千米,属杭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测区四至:东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至:余杭区、富阳区;南至:钱塘江、富阳区;北至:余杭区。
测区地理范围:东经:119°59′—120°17′;北纬:30°04′—30°24′。
对测区范围内的1:500基础地形图进行动态跟踪修测。
跟踪修测区域变化的重要地物数据提交周期为一个月,次要地物数据提交周期为三个月。
并对地名数据进行调查更新。
(2)1:500基础地形图编辑、整理对动态更新区域的1:500基础地形图进行编辑、整理,转换成符合地理信息系统要求的ARCGIS SHP格式;(3)地形图数据(SHP格式及线划图、遥感影像数据)入库对动态更新的1:500基础空间数据的线划图及ARCGIS SHP格式以及各种影像数据按要求导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专用库;(4)1:2000地形图生产及整理入库根据杭州市2018年度1:500地形图动态更新修测成果进行缩编,生产2018杭州市主城区1:2000地形图;对1:2000基础空间线划地形图进行编辑、整理、转换成符合地理信息系统要求的ARCGIS SHP格式并按要求导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专用库。
2、2018年杭州市地理框架数据生产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动态更新的1:500基础空间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以及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上交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按框架数据的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及生成,并按要求导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专用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1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2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目录1 项目情况 (5)1.1项目来源 (5)1.2 工作内容 (5)2已有资料情况 (6)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 (6)3.1 作业依据 (6)3.2 基本规定 (7)3.3 成图精度 (7)4 技术方案 (7)4.1生产流程 (7)4.2技术路线 (8)4.3地名地址外业采集 (9)4.3.1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 (9)4.3.2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 (10)4.3.3信息数据注意事项 (10)4.3.4地名在图上的定位原则 (12)4.3.5数据采集常见问题处理 (12)4.3.6阶段成果提交 (12)4.4 数据入库 (13)4.4.1总体要求 (13)4.4.2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 (13)4.4.3地名/地址代码编码规则 (14)4.4.4地名/地址分类代码 (15)4.4.5几何表达基本规则 (16)4.4.6空间要素分层 (17)4.4.7地名/地址数据的属性结构 (17)4.5 数据检查 (20)4.5.1数据检查程序 (21)34.5.2数据检查比例 (21)4.5.3数据检查内容 (21)4.6项目组织 (24)4.6.1作业前准备 (24)4.6.2工作周期、人员投入及组织结构 (24)4.6.3软、硬件配备 (25)5 成果提交 (25)附件1:术语和定义 (26)附件2:兴趣点分类与编码 (29)附件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代码表 (36)4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1 项目情况1.1项目来源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根据杭州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全市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框架,为面向国土、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旅游等领域开展应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同时作为数字中国、数字宁夏地理空间框架的组成部分,将纳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为推进数字杭州、杭州市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地理空间信息基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是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各部门、各区域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类型和多时相的空间信息,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提供全面的、统一的基础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成果包括基础地形数据库、大地成果数据库、元数据库、地表高程模型数据库、影像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电子地图数据库、专题共享空间数据库、三维景观数据库。
本设计书为专门针对杭州市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专业技术设计书。
1.2 工作内容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工作包括数据预处理、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整理、质量检查等内容。
地名地址数据建库主要内容包括:地名地址数据编码设计、标准地址格式设计、地址实体编码设计、属性表字段设计、要素分类设计,外业采集信息属性录入,质量检查等内容。
杭州市地名地址数据建库范围位于杭州市原州区城区及周边地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作业范围见下图:52已有资料情况2.1宁夏基础测绘院2012年全野外施测的大比例尺1:500地形图。
2.2 2012年5-6月拍摄的航摄影像和正射影像图,分辨率0.2米。
2.3杭州市行政区划图、小区分布信息、金融行业网点分布信息、工商登记营业执照信息(需要有关政府部门提供)3 作业依据与基本规定3.1 作业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2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3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4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 23705—2009;5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6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8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9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10《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1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1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13《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6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3.2 基本规定3.2.1平面坐标系统:杭州城市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3.2.2数据格式及大小:ARCGIS9.3 PERSONAL GEODATABASE(MDB)格式数据;照片为JPG格式,单个文件不大于1M;3.2.3逻辑一致性:点、线、面拓扑关系正确, 要素相对位置合理, 要素具有唯一性;3.2.4完整性:地名地址数据按照方案要求采集全面完整。
3.3 成图精度3.3.1平面精度兴趣点坐标平面精度控制在3米以内,且落在相应的范围内;线要素与理论值不超2米;面要素注记点落在几何相对中心。
3.3.2属性精度地名地址数据按照编码表分类、编码、描述正确。
4 技术方案4.1生产流程地名地址入库流程图4.2技术路线4.2.1资料收集通过甲方与有关政府部门协调,获得杭州市行政区划图、小区分布信息、金融行业网点分布信息、工商登记营业执照信息等,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地名地址信息建库。
4.2.2数据预处理对1∶500 比例尺MDB格式全要素地形图进行预处理,首先以路、河等自然界线为参考划分作业片区,然后保留房屋线、道路边线、道路中心线、水系线、围墙、栅栏、注记、图廓等图层,其余数据删除,然后套合DOM数据, 以路、河等自然界线为参考,划分作业片区,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切片处理,作为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
4.2.3地名地址信息外业采集利用平板电脑(预装点状地物采集系统软件),进行实地照片采集。
首先把预处理数据按作业区块导入到平板电脑里,外业人员到实地用平板电脑进行信息点内容采集并把每个信息点进行拍照。
8数字杭州地理空间框架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专业技术设计书数据更新的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与提供的工作底图判断更新变化情况来区分处理。
如变化仅是个别建筑、兴趣点时,可以通过相邻关系确定位置的,予以采集;当出现拆迁、道路改造等整体连片变化时,需甲方提供最新的工作底图,如无法提供,将暂不采集。
由于数据量较大,平板电脑内存较小,所以数据备份及如何存储极为重要。
采集信息存放目录按片区为存放单元创建文件夹,下级文件夹分别为:采集照片、软件所导出的TXT文件、采集作业记录手簿。
TXT文件为叠加保存,所有每天必须备份最新的TXT文件,直到一个片区完成,在更换新的软件保存文件作业下一片区。
4.2.4地名地址数据内业入库先利用后台录入程序对兴趣点的名称、电话、地址、门牌号等信息进行手动录入,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对所属区、所属街道等信息进行属性录入等工作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MDB格式,进行相关检查确认后,进行最终数据入库工作。
4.2.5数据检查数据检查包括内、外检查。
外业检查:利用原始工作底图叠加已入库信息打印图纸进行二次外业属性、精度复核检查。
外业检查:小组检查,一级检查,二级检查;检查比例分别为100%,30%,5%。
内业检查:内业检查利用原始的采集信息对入库的信息名称进行目视对比,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检查信息录入的规范性、完整理性、分类准确性。
检查比例100%,检查方法为利用外调现场照片进行对比检查。
4.3地名地址外业采集4.3.1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地名地址外业采集内容主要是采集兴趣点的外业照片及相关信息。
兴趣点的类别详见附表2。
94.3.2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拷贝到平板电脑当作外业调查底图,进行外业普查。
1)兴趣点普查A 各类兴趣点的普查,采用调绘的方法,外业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底图、沿街巷依次拍照,拍摄其名称,依据实地情况标明其空间位置(在平板电脑上标注其定位点及点号);B 对于小商业门脸或单位,标注牌匾或店面入口处;C 对于有多个牌匾的单位,一张照片可以拍清楚的不必拍多张;D 对于有独立院落的,具有多个门的大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宾馆酒店等,要分清正门,点位标注在正门位置,还要采集各个门的位置,如杭州一中北门,杭州一中西门等;E 银行、自助银行及自动取款设备的普查,普查其定位点及全称,“如中国工商银行六盘山路自助银行服务”、“中国工商银行ATM”等;商场等建筑内部的设备不采集。
2)门牌地址普查对于实地的门牌地址一一进行拍照;对于个别门牌号缺失的楼房建筑物,应根据实地情况,周围建筑物门牌排列情况或征询当地居民确定。
3)面状地物的普查面状地物的普查,对调查底图上没有的名称及支流名称进行现场询问。
4.3.3信息数据注意事项A、邮政储蓄、银行网点等要标记至支局支行,通常以一较小的矩形标牌标示;B、地名和门牌地址相对应;10C、位置标记点要准确,点位之间的相对关系要正确;D、如果某个地名对应多个门牌号码,多个门牌地址用逗号分隔;小区有多个门及门牌号码时都要采集并标明正门门牌号码,小区内的房屋要采集楼栋号,若没有楼栋号,可自行编号,从1开始按顺序编号,同时在备注栏里进行说明。
如果只有门牌号码没有地名的,在门牌所在位置落点,“名称”字段为空,门牌号码正常录入;E、多个单位对应一个门牌号时,所有单位都要采集,有院落的单位其门牌号通常在院落门口,没院落的单位其门牌号通常在楼门口附近;F、店铺名称采集要全面、清楚,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商铺名称,如“成大方圆”是医药店,要在备注内填写“药店”;G、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应准确定位,村屯要采集村委会及村庄内的诊所、商店、饭店等,城区的公共厕所要采集;H、对于一些对外营业场所,尽量采集其营业执照的正确名称;I、标志性建筑、保护建筑要求拍摄三张照片,一张远景图、一张中景图、一张近景正面图,其它信息点拍摄一张近景正面图,满足信息录入要求即可。
远景图:拍摄目标地物的全貌。
当地物无法满足拍摄要求时,可改变拍摄角度。
中景图:拍摄目标的正面或倾斜面。
店面内的各类产品信息,也应尽量拍摄入内,以便于后期分类判断。
近景图:拍摄内容文字、背景应清晰可辨,照片角度横平竖直;J、大型广场点位应落在该广场中间,小区名称应落在正门处,火车站、机场、大型工厂、学校等点位名称落在主建筑物内,公交站牌要求按实际位置落在对应道路两侧;K、建筑物要与其信息点属性一致;L、彩票站点的采集:店铺经营包含彩票业务的,单独定点;M、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同幢建筑有多个单位名称挂牌的均要单独采点,但省、市医保、荣誉等资质性挂牌除外,备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