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三大理念
后奥运时期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平体 育人 才 , 目标 是 完 成 世 界 大 学 生 运 动 会 及 国
体育 开始 “ 面登上世 界 体育舞 台 ” 全 。但如 何 使得
强 国更强 ,0 8年 的 奥运 会 对 于 中 国来 说 ,是 一 个
际 、国 内重 大体 育 比赛 的参 赛 任 务 ,为 国家 奥 运 争光计 划 和 竞 技 体 育 可 持 续 发 展作 贡 献 。最 终 教 育 部确 定 了全 国 25所 具 有招 收 高水 平 运 动员 资 3 格 的普 通 高等学 校 ,增 幅达 20 。所 涉及 的项 目 0% 从 涵盖 了大 多数 世界 大学 生 运 动会 所设 的 l 到 6项
后奥运时期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 靖 钧 熊 涛 韩 开 焱
( 九江学院体育 学院 江 西九 江 3 20 ;2东华 大学体 育部 上 海 2 10 ) 1 305 0 15
关 键词 :后 奥运 时期 普 通 高校 竞技 体 育 发展 战略
中图分 类号 :G 8 8 文 献标识 码 :C 文章 编 号 :17 — 55(00 1 00 一 (5 0 64 94 21 )0 — 11 0 )
21 年第 1 01 期
No .1, 2 1 01
九江学院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u a o ui gU iesy (a r c ne ) o r l fi a nvrt nt a si cs n jj n i ul e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队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一、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成绩出色:中国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屡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体操、游泳、射击等项目上表现突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 基础薄弱:与国外先进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3. 体育产业发展不足:相对于体育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的体育产业链仍相对薄弱,整体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4. 体育精神不足: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整体的体育精神仍需进一步培养。
基于以上对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二、可行性建议1. 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需要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要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
同时要加强学校、社区和单位的运动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2. 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同时鼓励体育人才向各个领域发展,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3. 发展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体育产业链的建设,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近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体育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世界瞩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为此,本文将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是值得肯定的。
近年来,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尤其是在一些体育项目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强国,这充分显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国家级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在提高我国体育赛事的举办水平,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竞技体育基础薄弱,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体育基础普及率不高,导致了未来的竞技体育人才储备有限。
二是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体育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影响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三是在竞技体育管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我国竞技体育的现状,我国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培养力度。
青少年是国家竞技体育的未来,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才能够保持我国在国际比赛上的竞争力。
学校体育课程应该更加注重竞技体育的培养,多开展校际赛事,培养学生竞技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加强对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竞赛机会,为我国未来的竞技体育事业储备更多的人才。
应该加大竞技体育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可以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应该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包括对体育赛事、体育培训机构、体育用品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促进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应该加大对竞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后奥运时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融合

VO. o 1 16 N J n. 2 O a 0l
后 奥 运 时 代 中 国 传 统 体 育 文 化 与 世 界 体 育 文 化 的 融 合
蔡 晓 楠
( 阳体 育学 院 人文 科 学系 , 阳 10 0 ) 沈 沈 1 12
摘 要 : 0 8年 北 京 奥 运 会 为我 国民 族 传 统 体 育走 向世 界 提 供 了一 个 很 好 的 契机 ?后 奥 运 时 代 , 何 让 我 们 的 民 族 传 20 如
2 .我 国 民族传 统体 育 发展 裹足 不前 的原 因分 析
在 对 待 民族 传统 体 育 的 问题 上 , 们 的思 维 被外 我 来 的许 多 条框制 约 着 。很 多人 习惯 性 地认 为 , 国的 我
一
形成 。作 为体 育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 们 民 族 的 传 我
统 体育 , 一个 西方 体育 、 林 匹克运 动 占主 导地 位 的 在 奥
时代里 , 处 于一 个非 常时 期 , 正 承担着 在 体育 领域 的 民 族 文化 自我识 别 的角 色 。基 于此 , 确地 认 识 我们 民 正
在 社会 的 发展过 程 中割 断它 的历 史 。
20 0 3年 2月 1 日, 中 国 民 间 文 化 遗 产 抢 救 工 8 “
程” 正式启 动 。这 一 涉及 广 泛 , 内容 繁 杂 的文 化 抢 救 、
普查 和整 理工 程 的全 面 实施 , 示 着 一 种 在 文 化 全球 预 化 的进程 中 , 民族 文化 的 回归 与兴衰 , 已在较 大 的范 围 内引起 广 泛 的关 注 和 重 视 , 志 着 我 们 民 族 在 经历 了 标 与世 界文 化 的融合 后 , 种 全 新 的 心 理 表 现 和 意识 的 一
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竞技体育道路研究

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竞技体育道路探究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绝伦的奥运会,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和水平。
然而,北京奥运会仅仅是一个起点,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道路的探究。
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长足进步,起首务必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这包括竞技场馆、训练设施、体育场地等方面的建设。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开始大规模修建体育场馆,并建设了一批训练设施,但依旧存在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效益。
二、加强人才培育人才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加大了人才培育的力度,成立了体育学院和体育训练基地等机构,但培育优秀的体育人才还存在一定难度。
应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对运动员的培育和引进,同时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育。
三、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是中国体育事业进步的关键。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一系列冲破性的成就,但与国际一流水平还存在差距。
为了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务必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与国际先进体育强国的合作沟通,不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宁综合素养。
四、加强体育产业进步体育产业是中国竞技体育进步的重要支撑。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加大了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体育赛事和体育用品市场逐渐兴起。
然而,体育产业的进步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营管理不规范、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
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体育品牌,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进步。
五、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是中国竞技体育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与各国的体育沟通不息增加,但与国际先进体育强国之间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应该乐观参与国际体育组织和赛事,吸纳国际先进的体育管理阅历和技术,不息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国后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历程及趋势

建国后中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历程及趋势作者:李晓莉韩学民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建国6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思想经历了数次蜕变之后持续着自身的发展进程。
竞技体育思想的每一次变革都会促使竞技体育实践做相应的改变,而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又会催生竞技体育思想新的飞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调查法对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研究,阐明其发展历程中的规律与特点,探索其发展趋势,为深化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思想发展趋势竞技体育思想同体育的概念一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广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以比赛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全面的认识。
狭义的竞技体育思想:即竞技体育思想,是指在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下,人们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的总的认识。
1 我国竞技体育思想发展的历程竞技体育思想的演变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劳动、军事代替竞技体育时期;第三个阶段重点抓提高阶段(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形成);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外交;第五个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用竞技体育显示改革开放的成果;第六个阶段“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现。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1949-1965年)新中国建立前,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营养缺乏,劳累过度,导致体弱多病而又得不到治疗。
鼠疫、霍乱、天花、疟疾等烈性传染病肆虐为患,夺去无数人的生命,甚至全家、全村灭绝。
据1948年(民国37年)调查,单疟疾患者就多达2.8万余人。
奥运战略与奥运理念的变迁与发展

奥运战略与奥运理念的变迁与发展作者:陈剑来源:《前线》2018年第08期回顾2008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10年历程,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奥运战略与奥运理念的变迁与演变,更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与巨大进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
1979年10月25日,中国改革开放第二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了名古屋决议,中国从此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1980年2月,中国派出运动员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第13届冬奥会。
1984年,中国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许海峰一声枪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
1991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其震撼与恢宏无与伦比,极大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0年来,中国又相继举办了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2015年正式申办2022年冬奥会,并于2017年7月31日申办成功。
2018年2月25日,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
奥林匹克运动几乎贯穿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进程。
奥运战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奥运战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奥运发展的中国特色。
对中国而言,申办、举办奥运会绝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事,也绝不仅仅是体育工作的事,它是国家层面的大事。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用奥林匹克这个大舞台,导演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大片,对内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对外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奥运现象已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奥运战略,从震撼与恢宏步入常态和节约。
2008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举办跨越洲际范围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里程碑事件。
可以说,2008奥运会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次“成人礼”。
因改革开放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的中国,恰似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需要彰显大国风采和气势,以促进世界对中国巨大进步的高度认同。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解读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解读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
吕贤清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本文对这三大理念进行了解读:三大理念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观念.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吕贤清
【作者单位】安徽黄山学院体育系,黄山,245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
【相关文献】
1.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探析--解读北京奥运三大主题 [J], 肖焕禹;陈玉忠
2.奥运会背景下博客的法律地位及侵权行为——对《国际奥委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注册人员博客指南》的法律解读 [J], 李道芳
3.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探析--解读北京奥运三大主题 [J], 肖焕禹;陈玉忠
4.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主题的文化内涵解读 [J], 黄彬;周宁
5."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伦理学解读——兼谈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J], 王常柱;武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三大理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 要: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三大理念:第一就是要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其次就是要和谐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实现体育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最后就是要可持续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要保证成绩不下滑。 关键词:后奥运;竞技体育;发展理念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这短短的20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奥运金牌的”零”的突破到进入奥运金牌榜排名第一位,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竞技体育史上的奇迹。北京奥运会结束已经过去三年了,”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在金牌总数方面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依然成绩斐然,但是老百姓对于竞技体育发展的满意度却在下降,尤其是对于关注度极高的集体球类项目的表现很不满意,竞技体育的多元化的---------------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功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因此,如何厘清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理念,对于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内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的发展首先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是以粗放式的投入来实现快速增长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除中国以外,世界上主要竞技体育强国(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居前10名为例)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以人均GDP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世界主要竞技体育强国均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我国是个另外,2008年我国人均GDP为3315美元,排在106名,属于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与一个国家对于竞技体育工作的投入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见,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特别是奥运项目上的投入已经远远超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首先是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表1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10名国家的人均GDP水平 国名 北京奥运会金牌数 金牌榜 2008年人均GDP(单位:美元) 世界人均GDP排名 中国 51 1 3315 106 美国 36 2 46859 15 俄罗斯 23 3 11806 53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英国 19 4 43785 20 德国 16 5 44660 19 澳大利亚 14 6 47400 13 韩国 13 7 19504 37 日本 9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8 38559 23 意大利 8 9 38996 21 法国 7 10 46015 16 竞技体育的发展还要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协调发展。回顾80年代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竞技体育上的集中体现。所谓”举国体制”就是运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高水平竞技,特别是重视县市业余体校、省级专业队与国家集训队三级”一条龙”培养的训练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体工队训练体制,按”思想一盘棋,组织---------------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原则,以实现”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其局限性。它的运行机制高度依赖政府的行政职能,并且主要依赖政府拨款来维持其运作。这显然与当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所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现有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 2 和谐发展 竞技体育是当代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依赖于其它形态体育活动的发展水平,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共同构成体育这个大系统,只有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实现和谐发展,竞技体育才能保证实现良性运转。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高水平的学校体育甚至直接可以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而社会体育更是竞技体育的普及形式,对于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然而,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限于奥运争光的政治需要,体育事业的发展出现竞技体育一头沉的现象,也即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一切体育工作围---------------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绕竞技体育转,竞技体育工作又是以奥运金牌为核心,唯金牌第一。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金牌总数最为工作战略目标,以至于老百姓关注的项目、落后的项目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上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因此,从价值取向来看,后奥运时代中国对于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中的奥运争光的色彩将会有所淡化。正如经济学家马歇尔所说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多种多样,但每一个别的欲望却是有其限度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那些老百姓熟悉和喜爱的项目,三大球更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内容,然而,实际情况却让人很不尽如意,男子足球国际赛场上的成绩自不用说,女子足球的成绩也是下滑得非常厉害,女子排球曾是我国体育精神的代表,然而目前的竞赛成绩也是很令人担忧,没有了姚明的中国篮球不要说在国际篮坛,就是在亚洲篮坛多年的霸主地位已经受到了巨大挑战。 因此,”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的多功能开发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基本发展方向。即使是对于奥运会来说,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回到奥运理念本身的解读: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最高、最快、最强。从广州亚运会来看,最大的看点是刘翔和王治郅的”王者归---------------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来”,而不是199枚金牌的”一骑绝尘”。 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首先是要搞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和谐。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调查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已经关系到民族发展的安危。学校体育不仅是未来一代人的体质工程,也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搞得好、基础打得牢,对于竞技体育的定向选材、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还要注意在竞技体育内部的和谐,注意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之间的和谐,注意奥运项目中,优势项目和非优势项目之间的和谐。近年来非奥运会竞技体育项目在世界各国的开展如火如荼,世界体育大会已经一个重要的体育盛会,特别是在奥运项目开展相对较弱的国家和地区,这些体育项目受到高度关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奥运项目中,有些优势金牌项目往往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而老百姓高度关注的三大球等项目的发展却明显滞后。 3 可持续发展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不能出现大幅的下滑。在这一方面,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