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史试题

化学史试题

化学史试题设计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左右。

A、800℃B、1000℃C、1200℃D、1400℃2.于 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康尼查罗D.法拉弟3.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空间的化学》B.《分子建筑术》C.《化学研究》D.《化学原理》4. 李比希是()的创始人。

A.近代化学B.近代化学教育C.现代化学D.现代化学教育5.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这句话是下列哪位化学家说的?()A.波义耳B.徐寿C.葛洪D.傅鹰6. 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A.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C.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D.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7.在众多制碱法中,的成功是世界制碱技术的重大突破。

A、路布兰制碱法B、索尔维制碱法C、候氏制碱法D、综合制碱法8.毛泽东说,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搞化学工业的(),搞交通运输的()和搞纺织工业的()。

”A、范旭东张之洞张謇卢作孚B、张之洞范旭东卢作孚张謇C、张謇卢作孚范旭东张之洞D、卢作孚张謇张之洞范旭东9.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是古代化学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实用为主,中心是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的成就是陶瓷、玻璃、造纸、火药、医药、酿造和金A、古印度古埃及B、中国古印度C、中国古巴比伦D、中国古埃及10.第一个提出()概念的是贝采尼乌斯。

A.反应速率B.反应物C.催化剂D.物质守恒定律二、多选题(10×1分=1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1.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有( )。

A、江苏宜兴B、江西景德镇C、河北唐山D、广东佛山2.在化学的发展史上,许许多多的化学家为化学奉献了他们宝贵的一生。

有机化学史达清答案

有机化学史达清答案

有机化学史达清答案1、淀粉含量多的药材提取时不宜用()[单选题]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2、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单选题] * A龙脑B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薄荷醇D西瑞香素3、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4、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5、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相对密度B溶解性C油迹试验(正确答案)D沸点6、结晶法一般是在分离纯化物质的哪个阶段常常使用的()[单选题] * A开始B中期C最后(正确答案)D以上均可7、属于挥发油特殊提取方法的是()[单选题] *A酸提碱沉B水蒸气蒸馏(正确答案)C煎煮法D浸渍法8、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9、E易酶解苷类成分关于亲水性有机溶剂,说法正确的有()* A极性大(正确答案)B极性小C水不相溶D与水部分相溶10、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单选题] *A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柠檬烯C色原酮D天精11、能提取出中药中的大部分亲水性成分和绝大部分亲脂性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乙醚B乙醇(正确答案)C水D苯1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单选题] *A一个苯环的β位B苯环的β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正确答案)D一个苯环的α或β位13、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14、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15、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化学史类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类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哪位科学家?A. 牛顿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爱因斯坦答案:C2. 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阿伏伽德罗B. 拉瓦锡C. 波义耳D. 凯库勒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化学家波义耳的贡献?A. 波义耳定律B. 元素的定义C. 原子论的提出D.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答案:D二、填空题4.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和______的递增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原子量5.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

答案:分子6. 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______。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7. 简述门捷列夫对化学科学的贡献。

答案:门捷列夫是俄国化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将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照原子量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预测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并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8. 描述拉瓦锡在化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贡献。

答案:拉瓦锡是法国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他通过实验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确立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且首次提出了元素的概念,为化学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论述题9. 论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化学科学的影响。

答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始于19世纪,门捷列夫是其创立者。

他通过观察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现这些性质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从而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这一发现不仅为元素的分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化学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期表的建立使得化学家能够预测元素的性质,指导新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合成,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化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A. 古希腊化学家亚里士多德B. 南非化学家尼尔斯·玻尔C. 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D. 瑞典化学家尤斯图斯·冯·利比希答案:D2. 化学史上的著名实验——拉瓦锡实验是由哪位科学家完成的?A. 约翰·道尔顿B. 罗伯特·波义耳C. 安托万·拉瓦锡D. 亚历山大·冯·亥姆霍兹答案:C3. 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概念?A. 亨利·莫西亚B. 迪米特里·门捷列夫C. 杨森和穆西纳D. 亨利·贝克勒尔答案:B4. 以下哪个实验结果验证了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离子的理论?A. 拉瓦锡实验B. 电解实验C. 牛顿冷却定律实验D.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量实验答案:B5. 著名化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个领域?A. 量子力学B. 相对论C. 有机合成化学D.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答案:B二、填空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由______和________两个维度组成。

答案:周期数,族数2.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呈__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3.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________。

答案:原子核中的质子数4. 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分离。

答案:物理5. 原子的核心部分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三、简答题1. 简述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原则。

答案: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化学元素的不同属性和规律。

周期表由周期数和族数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周期数表示元素的电子层,它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和化学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族数表示元素的主族,主要根据元素的电子配置进行分类,同一主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简述波义耳的主要化学成就
答:波义耳在化学研究中, 他对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探讨很深入, 他提出要以微粒哲学为武器
捣毁旧的元素学说, 而代之以微粒学说。发明指示剂;第一次为酸碱下了明确的定义。他还
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其名著是:1661年匿名出版的《怀疑派的化学
家》,被视作化学史上的里程碑。
5、简述定比定律的建立与争论
答:1799年,普罗斯特明确地阐述了定比定律,使之系统地面对世人。他根据实验的结果,
指出天然的和人造的盐基性碳酸铜的组成是完全相同的。从这一事实引导出这样的结论:两
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相化合物成某一化合物,其重量的比例是一定的,不能或增或减,由此创
立了定比定律。然而,这一定律一经曾罗斯特提出,即遭到了当时法国化学家贝托雷的激列
抨击。贝托雷当时也正好发表了《化学亲合力之定律》一文,其中的主要观点正好与定比定
律背道而驰。他认为,一种物质可以和有相互亲合力的另一种物质以一切比例相化合。他坚
信,物质质量的相对多少,在反应时对化合物的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核心理论就是化合
物的组成是变化无穷的,而非固定的。有这种见解的根源是贝托雷比较注意化学变化的过程,
而并不注意变化的产物。他虽然有过正确的见解,甚至曾经预见过19世纪60年代物理化学
家们所发现的质量作用定律,但这一次,贝托雷却错了。为了批驳普罗斯特,他以溶液、合
金、玻璃为例,甚至一些金属氧化物和盐基本上都是混合物,并非化合物。1802年-1808年,
普罗斯特发表了许多论文来答复贝托雷的批评。他承认,几种相同的元素可以生成不同的化
合物。但同时也指出,这些化合物的种类是不多的,常常不过两种,而且每种化合物都有自
己固定的组成。而且在这几种化合物中,化合比例明显不同。他说,混合物的各成分可以用
物理方法分离出来。因此,我们说,普罗斯特是第一个正确区分混合物和化合物的人。按照
贝托雷的说法,化合物的组成视生成时的物理条件而变化。普罗斯特对这种看法的批评是欠
缺足够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和方法,与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化学家一样,其实验偏差大,直到
19世纪中叶贝采里乌斯时期相当精确的分析结果才证明定比定律只有很小的偏差。后来,
比利时分析化学家斯达为了验证普罗斯特的假说,进行了极精密的实验,得到极为精确的数
据,证实了普罗斯特假说。至此,围绕定比定律持续70多年的辩论,终于结束了。
6、道尔顿的原子论与以往的原子论有何区别,具有怎样的科学意义?
答: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世界上最微小的、坚硬的、不可入、不可分的物质粒子构
成的,他将这种粒叫作“原子”。他认为,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在形状大小上却是多种多
样的。万物之所以不同,就是由于万物本身的原子在数目、形状和排列上各有不同,就是由
于万物本身的原子在数目、形状和排列上各有所不同。道尔顿认为各种物质的原子,它们各
自的形状、大小、重量一定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原子,其形状、大小及重量必不相同。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
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
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
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原子论的核心)。
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
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科
学意义: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科学原子论,化学将仍旧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观察材料和实验
的配料记录。道尔顿的原子论使得化学从收集材料走上了整理材料的道路,它为化学开辟
了一个新时代。正如恩格斯曾高度评价的那样,在化学中,特别是由于道尔顿发现了原子
量,现已达到的各种结果都具有秩序和相对的可靠性,已经能够有系统地、差不多是有计划
地向还没有被征服的领域进攻,就像计划周密的围攻一个堡垒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