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旅游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以吸引旅游为例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以吸引旅游为例
属 性评 价 和数 据 处理 阶 段 ( 量 研 究 方 法 ) 定 目的: 据 得 到 的相 关 城 市 形 象 属 性 测 量 受 访 者 对 城 市 形 象 的 感 根 方法 : 需要 两 个 量 表 ,属 性 重 要 性 评 估 量 表 和 属 性 表 现 量表
目标 受 众 的 因 素 , 源 禀 赋 角 度 的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资
属性提炼阶段( 定性研 究方法) 目的: 找到 目标受众心中所 感知到的城市形象属性 方法: 引发属性的技术如访谈 、内容分析 、库格分析等


引 言
目前 对 于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的 研 究 多 数 是 从 资 源 禀 赋 出 发 。如 果 一 个 中 小 城 市 没 有 什 么 独 特 的 资 源 禀 赋 , 者 和 其 他 城 市 有 同 质 的 资 源 禀 赋 , 怎 或 该 样 进 行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 本 研 究 总 结 国 外 地 点 形 象 研 究 领 域 的 研 究 成 果 , 鉴 到 城 市 品 牌 定 位 研 究 借 中 , 城 市 目标 受 众 所 感 知 到 的 城 市 属 性 优 势 的 从 角 度 找 到 合 理 定 位 的 依 品牌 定 位 提 出 建议 。
维普资讯
长三角地区城市品牌定位研究 以吸引旅游为例
。 张 玮 伍 青 生
摘 要 长 三 角 经 济 一 体 化 为 长 三 角 地 区 城 市 品 牌 建 设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 研 究 从 城 市 目标 受 众 ( 游 本 旅
者 、 资者等 ) 投 感知 而非 资源 禀赋优 势 的角度 出发寻找 城 市品 牌合理 定位 的依 据 。本文 以潜在旅 游 者 为例 给
出从 目标 受众 角度 进行城 市 品牌定 位研 究的过 程 , 结合 资 源禀赋 分析 、 并 竞争 分析 为长三 角八 个案例 城 市的

浅谈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浅谈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
素有 ” 旅游金 三 角 之称 。
动模式。 在区域旅游合作进程中. 政府在倡导、组织.推动区域合作中
区域内政府高层领导多次聚会 . 共同 这一区域能有这样的殊荣 . 就是各有关部门注重加强长三角地区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不仅从宏观层面上明确区 的互相合作和社会共同繁荣, 实现区域交通及区域资源共享 . 逐步实 研究包括旅游在内的区域合作的重大问题 . 现旅游一体化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之初 . 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都很著 域旅游合作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而且相应地创立了区域旅游合作专 同时 长三角地区旅 名的江南旅游线路就是指江苏的南京. 无锡 . 苏州 . 浙江的杭州和上 题小组来负责协调三省市的区域旅游重大问题。 长三角作为全国市场化程度 海等毗邻相依的长三角区域内的各个城市。 0 2 多年来. 这条路线经久 游合作的市场主导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 . 特别是措当时只涉及 最高的区域 为区域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大量社社会会资 到入境旅游市场 . 没有涉及到国内旅游市场 但这是区域合作的最原 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和旅游投资融资体制创新 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制 始的雏形 . 有着不可忽却的意义 其后 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旅游合 金进入旅游投资领域创造了条件 . 作 日益频繁 复杂而多样 区域旅游合作意识也渐渐深入 . 合作主体 度环境。 而且 . 市场化动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空间范围的 与领域日益广泛 .合作模式也 日益成熟。
势头特 别显 著。从地理 概念 上讲 . 三 角是长 江入海 的地方 . 由于 长 是
由产品与市场的合作向设施环境配 ;水所 含 的泥 沙不 断淤积而 成 的低平 的大致成 三 角形的 陆地 。 - u j 这是我 了由旅游点线合作向旅游区合作 套建设和产业合作.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和互 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 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旅游方面 . 这一区域

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基于利益主体视角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背景 与意 义
或区域间旅游资源 、旅游市场 、旅游产 品、旅游 人才和旅游信息等的互补与整合 。本文从长三角 区域旅游合作出发 ,细致梳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 作 的轨迹 和 历程 ,深入分 析长 三 角 区域 旅游 合作 的阶段 和特 征 ,发 展 的进程 与趋 势 ,对 长三角 区 域旅游的深入、持续发展有一定实践意义 。
做 法 ,第 一 步 :逐个 扫 描主体 样本 ,每个样 本依 据其 与 已扫 描 过 的样 本 的距 离 ,被 归 为 以前 的
类 ,或生成一个新类 ;第二步 :按一定 的标准 , 对第一步中各类主体依据类间距进行合并 。合并
过程遵 循 以下两 点原则 :第 一 ,合并 存在 层级 差
Ma r . 2 0 1 3 VO 1 . 1 7 N0 . 2
基 于利 益 主体 视 角 的长 三角 区域 旅 游 合 作 研 究
王 新 驰, 任 怡 澄
( 扬州大学 旅游烹饪学院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1 )

要 :中国旅 游业 已经逐 步从 独立市场和以满足 简单 的旅游观 光需求为 目的的初 级 阶段 ,进 入到 区
作者简介:王新驰 ( 1 9 5 8 一 ) ,男 ,江苏扬 州人 ,管理 学博士 ,扬州 大学旅 游 烹饪 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主要从 事人力 责源与企
业战略 管理研究 ;任怡澄 ( 1 9 8 9 一 ) ,女 ,江 苏常州人 ,扬州大 学旅 游烹饪学 院旅 游管理 专业硕士研 究 生,主要从 事
旅 游 开发 研 究 。
・ 2 7 ・
各利益主体就需要对利益主体进行简化 ,建立一 个利益主体的简化模型。要得到利益主体的简化 模 型 ,首先 要弄 清 楚 在 长 三角 区域旅 游 合 作 中 ,

苏州市主要旅游资源与评价

苏州市主要旅游资源与评价

5:观前街
• 简介:观前街是成街于清朝时期的百年商 业老街,街上老店名店云集,名声远播海 内外。商业繁华,观前街早在1982年就设 置为步行街,是全国最早的商业区步行街。 观前街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拓宽改建。 解放后,政府又多次进行扩建整治,先为 小方石路面,后为沥青路面,使街宽逐步 增至9—13米,两旁种植悬铃木,隔路树臂 几可连接,暑天行走十分荫凉。
DA 光现象

D天象与 气候景 DB 天气与气候现 象 观

E 遗址 遗迹
EA 史前人类活动 无 场所 EB 社会经济文化 盘门三景(水陆古盘门、瑞光塔、 吴门桥)、古胥门、宝带桥、横塘 活动遗址遗迹
驿亭、七里山塘、平江历史街区、 铁铃关、贺九岭石关、
FA 综合人文旅 游地 FB 单体活动场 馆 FC 景观建筑与 F 建筑与设 附属型建筑 FD 居住地与社 施 区
6:山塘街
• 简介:该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 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轿子到虎丘去,看到附 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后,立即找来有关官吏商 量,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 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3600米, 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 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开凿和山塘街的修建, 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这一带成了热闹繁华的市井。曹 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 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 他离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称之为“白公堤”,还修建了 白公祠,以作纪念。
HB 艺术
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美术馆、 吴作人艺术馆、刺绣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
H 人文活 动
HC 民间习俗

初中地理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案(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教案(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校:主讲人:时间:课题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以及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2、分析“同城效应”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学习重点知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并能利用资料说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以及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习难点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传统的江南水乡主要就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提到江南水乡想先映入脑海的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文人墨客笔下的烟雨江南,大家能不能朗诵一首描写江南的诗呢?江南在文化领域是没有固定的地域界定的,它是我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桃花源。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能隐居江南也是一种幸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读图·析图】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找出: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上海。

(2)看看那些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上?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

2、展示一组照片,你能说出这些城市的名字吗?南京苏州杭州扬州3、说说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有什么重要意义?4、哪些铁路干线经过长江三角洲?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何影响?知识点二: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找出该区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

(2)给同学们介绍苏州四大园林和杭州西湖相关旅游景点。

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找出该区著名的水乡古镇,给同学们介绍展示江南六大水乡。

江苏同里江苏周庄浙江西塘浙江乌镇(3)说说该区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举例说明。

(二)自主构建你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来大显身手吧!【展示交流,自主构建】(一)疑点、难点、分歧点释疑点拨:资料: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苏州金鸡湖风景区资源调查与评价

苏州金鸡湖风景区资源调查与评价

州文化艺术中心,集结了大剧院、电影城、
演艺厅、商业中心、艺术大堂、绿化等项 目功能。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2.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地处苏州工业园区
CBD 核心区域,是集展览、会议、节庆、商
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于 2003 年 5 月成立,
2004 年正式开馆。
B.商业服务建筑 1.世界第一天幕——圆融天幕,圆融天幕
水幕电影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水景
工程。整个水景以“水韵飞歌”为主
题,东西长 130 米,南北长 208 米,
主题喷泉高度可达到 108 米。喷泉综
合水幕电影、激光表演、艺术喷火、
音乐、灯光为一体,生动地展现了园
音乐喷泉
8
安徽建筑大学 金鸡湖风景区资源调查与评价 11 城建城规 2 班
区的人文、科技、生态三大主题概念。 (3)生景 A.鸟的天堂———玲珑岛,玲珑岛上种植 了上百种湿地及水上植物,仍旧保持着一 种自然的状态,可谓鸟的天堂。 B.苏州香樟园,以香樟树为为主题的绿色 空间,林间也种植其他小型植被。园内有 多条林荫小路和翠绿的草坪,并设有精致 木椅,夏秋之际,阳光斑驳的洒落,满园 都可以闻到樟树散发的淡淡清香。
大运河从城市西北往东南方向贯通,主要是方便货物运输,现要在其基础 上贯通苏南运河三级航道以及苏申外港线航道。 (4)对外公路: ①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为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环太湖地区“二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环二射”,途经光福、穹窿山、太 湖、同里、甪直、周庄等著名旅游景点。 ②去往南京方向有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至常熟方向有 227 省道;至南通和 嘉兴方向有常台高速,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可以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以及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特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接触和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及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等地理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地理环境、地理现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农业、工业、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及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比较法:引导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的多媒体课件,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旅游都市群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旅游都市群

第19卷第6期2019年12月中国发展China DevelopmentVol.19No.6Dec.2019收稿日期:2019-12-04作者简介:叶虹,杭州市旅游形象推广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会展与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旅游都市群叶虹(致公党浙江省委会,浙江杭州310025)摘要:旅游业作为融合度极高的产业,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着先头部队和生力军的作用。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文脉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内在动因。

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旅游合作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三省一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对于提升长三角都市群的综合实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具有深远的意义。

该文对标国际城市旅游合作成功样本,从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文化和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区域品牌的国际化等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都市群;同质化;创意旅游;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404(2019)95-0077-04都市群是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目前国际公认的世界级都市群包括以伦敦、纽约、东京、巴黎、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都市群。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中国长三角都市群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世界未来第六大都市群。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长三角都市群包括了沪苏浙皖26座城市。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桥梁,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跨地区、跨产业特质,区域旅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旅游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互为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发挥着先头部队和生力军作用。

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旅游合作新格局,可以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三省一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1月 第28卷第6期(总第169期) 体育与科学 Joumal of Sports and Science Nov.2007 Vo1.28 No.6(Total No.169)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The Analysing Research on Gym Tour Resource Actuality and Question of the Yangtse Area 施芳芳 ,常德胜 SHI Fangfang ,CHANG Desheng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 明: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合理,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 益。为了促进该地区的体育旅游业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一O058—04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analyses the gym tour resource actuality and question Of the Yangtse area by literature and datum.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angtse area gym tour resource is rich. But its exploiting is irrationality and its output structure is singularity.For accelerating this area gym tour industry,we provide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 Yangtse area;gym tour resource;actuality;analysing research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旅游业最活跃的地带之 一 , 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凭借两江(长江、钱塘 江)、一河(大运河)、五条铁路干线(沪宁、沪杭、杭甬以及即将 建成的新长、宁启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将25个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座国家历史名城、48个 国家4A级旅游区及数十个大型主题公园连接起来,形成我国 最大的旅游经济区。近几年来,体育旅游业依托该区良好的旅 游环境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但是比较而言,体育旅游业 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的需要,呈现出体育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体育旅游产品被机 械地仿制、移植、空间配置零乱、相互争夺客源等不良态势,体 育旅游开发的边际效益低,很难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影 响了体育旅游的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体 育旅游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本研究重点调查了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其开发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旅游资源的界定 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 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 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 产物,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性。 * 2005年浙江省哲学规划办课题.项目号:NXO5LJO4。 收稿日期:2OO7一O8—28 作者单位:1.浙江科技学院体军部,杭州310023 ·58 · 近年来,伴随体育旅游的兴起,一些研究者对体育旅游资 源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柳伯力、陶宇平将体育旅游资 源的概念定义为:“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 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 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客体。”王桂忠认为体育旅游资 源“是指以体育内涵为内容的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能够 产生可持续的体育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虽然以上对体育旅 游资源的表述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包括了下属客体范畴: (1)能与旅游联合的体育资源系统。包括适宜开展体育旅游的 自然资源,如山、水、特殊地貌、气候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具有吸 引力的体育比赛和具有观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人文资 源;(2)具有地方特色,能烘托吸引游客的体育旅游气氛的旅游 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均可视为旅游资源;(3)只要对游客有吸 引力,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后能产生效益的体育系统均可视为体 育旅游资源,只是存在“潜在”和现实的差异。 根据目前我国体育资源特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体育人文 资源和体育自然资源两大类。其中体育人文资源包括民风、民 俗风情和赛事、场馆建筑;体育自然资源包括地貌类资源(如 山地类、高原类、峡谷类)和水体类资源(如湖泊、海洋等)。鉴 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独特地理条件,本研究重点探讨该地区体 育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2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背景 2.1 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中国加入wT()的新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外 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 大举人驻长三角,作为抢占中国市场桥头堡的全球战略定位。 长三角体育旅游经济面临着同样的形势,这就要求长j角的各 个体育旅游企业、各级政府之间携手共进,如果彼此之间还采 取各自为政、各自依据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产品、各自参与国际 竞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措施,就很难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 中占据优势。相反,如果长三角能够整合自身丰富的旅游资 源,以长三角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角逐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凭借 长三角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将产生l+1+1>3的 显著效果。 2.2 国内竞争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形 成了九大重点区域旅游(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青藏铁路沿线 旅游、香格里拉区域旅游、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大长江三角 洲旅游、东三省老工业基地旅游、粤港澳旅游、媚公河跨区域旅 游、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合作也表现出新的特 征,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一一合作主体 更加积极,合作层次更加丰富,合作内容更加全面。尽管长三 角区域体育旅游合作目前还是走在前列,但是长三角区域体育 旅游合作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全周各方大小区域体育旅游 整体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国内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将更 将激烈。因此,长三角必须尽快整合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从而 发挥整体资源竞争优势效应。 2.3 区内协调发展的需要 自2003年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步人实质性阶段以 来,区域形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合作的内容也在逐步深 化,但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表现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主要有:基 础设施重复建设、人力资源不能共享、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各地 旅游资源规划缺乏统筹协调、邻近地区景点建设表现出较大的 雷同(尤其是主题公园的建设)等。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惟有 长i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一条途径可走。 3 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与分布特点 长三角地区拥有2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8个国家 AAAA级旅游区(点),三地还拥有全国总量20 左右的旅行 卡t。2003年7月5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扬州、镇江、常 州、南通、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15个长江j 角洲旅游城市和安徽黄山市,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 作(杭州)宣言》(简称《杭州宣言》),宣布长三角将构建旅游健 康安全保障体系,建成中国首个跨省市的无障碍旅游区。在这 些城市中,各个城市均具有自己的特色。 3.1 上海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上海有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都市文化,上海旅游资源的特色 就在于它的国际大都市性,都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吸引物。上海 的人文旅游资源优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 源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上海社会资源独具特色,而自然旅游 资源在规模和数量土都相对要小得多。所以,上海旅游资源的 特色是:虽然缺乏一流的名山胜水和高品位的文物古迹,但人 文资源相对比较集中,而且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方方面面都渗 透着都市旅游的魅力,从而形成了上海自己独特的旅游吸引 力。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三个重要的旅游圈,即以人民广场 和浦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公共活动中 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以及以佘山、淀山湖、深 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圈。 上海市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以鲜明的风景为标志,凭 借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融自然环境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创造出优美的风光名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国际旅游城市,成为 国际观光、度假、康复、疗养的圣地;作为国际商务旅游城市:以 鲜明的商贸为标志,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贸易、金融枢纽 地位和完美的商务体系,加上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风光资源;作 为国际会议中心城市:以鲜明的会展为标志,凭借良好的国际 交流和会展服务环境,为各类国际会议展览活动的集聚地。体 育大赛众多,如国际F1赛事、大师网球杯等等。 3.2 江苏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江苏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丰 富,以多变的山水组合、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 主要内容。全省现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绍风 景名胜区,1O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3个周家级森林公园,9个省 绍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