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I-第二章:水物理处理
水质工程学 第二章 格栅、调节池、沉淀池

第一章 绪 论
人工清渣格栅示意图
1. 研究背景
格栅
操作平台
2. ASBR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和特点
3. 反应器的设计
滤水板
4. 研究内容
移动式伸缩第一臂章机械绪格论栅示意图
1. 研究背景 行走轮
2. ASBR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和特点 耙斗
3. 反应器的设计
4. 研究内容 格栅
各种格栅
自动机械格栅 钢丝绳牵引格栅
C2——取样间隔终了时调节池出水污物浓度。 V——调节池容积。
当在一个取样间隔时间内出水浓度C2 不变,则(5-8)式为:
C2
C1T C0V TV Q
Q
而调节池容积V=Q平均·t停留。return
水质调节池
穿孔导流槽水质调节池
同时进入调节池的废水,由于流程长短不同,使前后进入调节
池的废水相混合,以均和水质。
栅条间隙e 16~25mm:0.10~0.05m3渣/103m3污水 30~50mm:0.03~0.01m3渣/103m3污水 栅渣含水率80%±,容重960kg/m3 当栅渣量>0.2m3/日,则应采用机械清渣
设计计算
栅槽宽度B B=S(n-1)+en(m) 式中:n—格栅间隙数(个)
n Qmax sinα ehV
W1取0.07m/103m3
W q vmaxW1 86400 /(K Z 1000 ) 0.8m3 / d
采用机械清渣
第第三一章节 沉绪淀论
一、概述1. 研究背景
沉淀法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水中悬浮颗粒的去除,可通过颗粒和水的密度差,
在重力作用2.下A进S行BR分反离应。器密的度大工于艺水特的性颗和粒特将点下沉
环境生态工程第一章水体自净

国际通用三大类指标:
物理性指标 化学性指标 生物性指标
一、物理性指标
1. 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如泥 砂、纤维、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对光线透过的时所产生的 阻碍程度。
杰克逊浊度单位:JTU
散射浊度单位:NTU
甲谮浊度单位:FTU 40度FTU=40度NTU≈40度JTU
饮用水标准<1 NTU
第四节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一节 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理 势 化 自 学 第 量 物 体 内 技 置 光 境 关本处净容论。与二与控废术,污工领书理本、包、全水篇大制物,以染程域全方污 书 污 大 气 以 污 固 及 的 、 的书水 括面法的固染分染气污及染体噪防化科可、以防为控污染污控废声治工技物 体作系及治制染、染制物、技等人为3理废统篇水技工控颗物工资电术专员普化物地,处术程制粒的程源磁。业参通学管论共理与,工污稀及化辐学考高处理述1工控内程染释其、射生使等理系2了章程制容,物法他综、的用院方统环。系工包内控控污合放教。校法,境第统程括容制制染利射材环、城工一与及水包、。防用性,境水市程篇最其质括气第治与、也科的垃的水终发 与 大 态 三 技 最 振 可学生圾基质处展 水 气 污 篇 术 终 动 供、物 处本净置趋 体 质 染 固 , 处 和 相环化 理。第 第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三 四五 六 二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五 七 八 一 三章 章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节 节 节水 水废的 处水 水 水 水 废 好 好 厌 生 水 废 废 给 再 废水生 理中 中 中 水 氧 氧 氧 物 水 水 水 水的 处 生最物 工悬 溶 有 处 悬 附 生 脱 土 人 与 的其 理 水终化 程浮 解 害 理 浮 着 物 氮 地 工 排 最他 厂 系处学 系物 物 微 微 生 生 处 除 处 湿 水 终物 污 统置处 统质 质 生 生 长 长 理 磷 理 地 工 处理 泥理 与和 的 物 物 处 处 技 技 技 处 程 置化 处方胶 去 的 学 理 理 术 术 术 理 系学 理法体 除 去 基 技 技 技 统处 技物 除 础 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直接排入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 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知识

补充水量 M=蒸发损失 E+风吹损失D+渗漏损失 F+排污水量 B
Thanks
第二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1)蒸发损失 E 冷却塔中,循环冷却水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E与气候和冷却幅度有关 ,通常以蒸发损失率a来表示,进入冷却塔的水量愈大,E也就愈多。 E=a(R-B ) a=e(t1-t2)
式中 a---蒸发损失率,%;
Thanks
的乘积超过其本身溶度积时,也会生成沉淀沉积在传热表面上。
以上所述的此类沉积物通称为水垢。因这些水垢都是由无机盐组成, 故又称为无机垢;由于这些水垢结晶致密,比较坚硬,故又称为硬垢。它
们通常牢固地附着在换热表面上,不易被水冲洗掉。
大多数情况下,换热器传热表面上形成的水垢是以碳酸垢为主的。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控制
Thanks
Fe 2+ +2e
2OH-
在阳极区
在阴极区
Fe
½ 02+H2O+2e
当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相遇时,就会生成Fe(OH)2沉淀:
Fe 2+ + 2OH- =Fe(OH)2
第二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其控制
二、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形态
在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以及化学清洗过程中,金属常常会
旺盛,如未经过处理直接进入循环水中会导致系统中大量的 微生物产生,加大杀菌药剂的用量。
Thanks
第二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用过后不是立即排放,而是收回循环再 用。水的再冷却是通过冷却塔来进行的,因此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要与 空气接触,部分水在通过冷却塔时会不断被蒸发损失掉,因而水中各种 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也不断被浓缩增加。为了维持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 稳定在某一个定值上,必须对系统补充一定量的冷却水(补充水);并 排出一定量的浓缩水(排污水)。其流程如图所示
污水处理书籍

污水处理书籍污水处理书籍是指专门介绍污水处理技术、原理、设备和工艺的书籍。
这类书籍主要面向环境工程、水处理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旨在提供关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全面知识和实用技能。
一、书籍概述《污水处理技术与工程》是一本系统介绍污水处理的教材,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流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章讲解了污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沉砂池等。
第三章涵盖了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活性污泥法等。
第四章介绍了化学处理方法,如氧化、沉淀等。
第五章讨论了高级处理技术,如膜分离、吸附等。
第六章总结了污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二、内容详解1. 污水处理基本概念:书籍首先介绍了污水的定义、组成和特点,强调了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还解释了污水处理的目标,包括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 物理处理方法:书籍详细介绍了物理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例如,格栅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将悬浮物分离出来。
此外,书籍还介绍了气浮、过滤等物理处理方法。
3. 生物处理技术:书籍重点讲解了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好氧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处理则通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
此外,书籍还详细介绍了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等生物处理方法。
4. 化学处理方法:书籍提供了化学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指南。
例如,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沉降。
此外,书籍还介绍了吸附、离子交换等化学处理方法。
5. 高级处理技术:书籍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此外,书籍还讨论了吸附、电化学氧化等高级处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6. 未来发展方向:书籍指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例如,加强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成本等。
钢铁企业水处理管理制度

钢铁企业水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钢铁企业水处理工作,防止水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钢铁生产的企业。
第三条水处理管理分为生产水和生活水两部分。
生产水包括冷却水、工艺水等。
生活水包括饮用水、洗浴水等。
第四条钢铁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水处理设施,确保水处理合法合规。
第五条钢铁企业应当配备专门的水处理人员,责任明确,做好水处理工作。
第二章生产水处理第六条钢铁企业生产水处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与环境保护部门协作,确保达标排放。
第七条钢铁企业应当建设完善的冷却水处理设施,定期监测冷却水质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第八条钢铁企业应当建设完善的工艺水处理设施,确保工艺水达到生产要求,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第九条钢铁企业应当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第十条钢铁企业应当节约用水,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水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章生活水处理第十一条钢铁企业应当建设完善的生活用水设施,保证员工生活用水质量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钢铁企业应当定期检测员工伙食水质,确保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食源性疫情。
第十三条钢铁企业应当建设完善的洗浴用水设施,保证员工清洁卫生。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钢铁企业应当每年组织对水处理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钢铁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每月对废水排放进行监测,确保合格排放。
第十六条钢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料档案体系,做好水处理工作的记录和报告。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七条钢铁企业如有违反水处理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责令改正,并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钢铁企业水处理工作出色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钢铁企业水处理管理制度的修改,应当经企业内相关部门讨论通过,并报领导审批,经过法律审查后实施。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钢铁企业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脱盐水处理

目录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三节:双室浮动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二章:水处理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一节:离子工作原理第二节:双室固定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节:双室浮动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章: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四章:水处理系统开停机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五章:水处理正常操作要点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操作要点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操作要点第六章:常见故障排除第七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一览(列表)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
无论是何种水源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为了使水中的这些物质有效的除去,必须对水进行处理。
为了满足锅炉用水的需要,对水进行净化、软化和脱盐处理的方法称之为水处理。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水处理装置有离子交换器和反渗透装置。
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双室双层固定床设有上、中、下三层多孔板,将交换器分为上、下两室。
上室装填弱酸(碱)树脂,下室装填强酸(碱)树脂。
为了防止细碎的树脂堵塞水帽,在强型树脂的上面填充惰性树脂(白球)。
1、无阀过滤器:直径5600mm,它由筒体、进水分配箱、滤料层、承托层、格栅、集水箱、虹吸管等组成。
内填有石英砂、无烟煤、橡胶粒等滤料。
(结构见图纸)2、纤维过滤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多孔板、视镜、人孔、进水管和出水管、排汽管等组成,内填纤维绳过滤物。
(结构见图纸)3、阳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酸树脂、下部装有强酸树脂。
(结构见图纸)4、阴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制水工艺

二. 混凝: 混合和絮凝称为混凝。 大颗粒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易于沉淀,而颗 粒微小的悬浮物及胶体杂质,却能在水中长期 保持分散悬浮状态,使水呈浑浊现象。 混凝的作用就是让这些微小的颗粒变成大颗 粒也易于沉淀。 混凝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 助凝剂:氯气、石灰、重碳酸钠。
三. 沉淀池: 作用:混凝后生成的相对较大易于沉定的 颗粒(矾花),借助重力的作用在水中沉淀下 来。 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 四. 澄清池: 混合、反应、沉淀三个工艺结合在一起的水 处理构筑物。 机械加速澄清池:属于泥渣循环型澄清池, 使脱稳的微小颗粒吸附在大颗粒上,增加颗粒 自重,颗粒下沉,提高了泥水分离效果。
制水工艺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一.水处理的重要性: 水资源匮乏、分布不均,原水污染严重, 构成了我国给水处理的基本背景。与此同时, 有限的水资源还不断受到水质恶化及水生态系 统被破坏的严重威胁,因城市污水排放而污染 的水源已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8.5%~11.1%, 已有1/3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因 而,很多现有工艺需加强完善,以适应原水水 质的变化。
集 水 吸 扬 井
配 水 泵 房
配 水 市 政 管 网
补 压 井 群
第三章 地表水处理工艺 一.预沉池: 水中固体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 出来的过程叫沉淀。 原水中不加混凝剂,完全借助颗粒自重作 用,使水中比重比水大的悬浮颗粒逐渐沉降, 这个过程叫自然沉淀。 预沉池属于自然沉淀。 第九水厂:怀密水库、团城湖 田村山水厂:团城湖 第六水厂:大湖(自叫)
七. 配水管网(市政管网): 作用:把合格的水输配到用水区。 管网布置形式:枝(树)状网 环状网 枝环混网(混合网) 八. 补压井:作用:给用水区的低压区域增压。 潜水电泵:JQ、QJ型 深井泵:JD、JC、J型
火电厂用水处理培训课件

碱度是指水中能接受H+,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
的总量。 全碱度(甲基橙碱度)、酚酞碱度 HCO3-的关系
水样酚酞碱度(P)、甲基橙碱度(M)与OH-、CO32-、
各离子的量
a 与 b的 关系 b =0 水中存在 的离子 只有OHOHac· 1000/V 1/2CO320 HCO30
a=b
a=0 a> b a< b
第一节 火电厂用水 第二节 天然水中的杂质及特征
第三节 电厂用水的水质指标
第四节 火电厂用水的水源及水质特点 第五节 水质全分析结果的校核
第一节 火电厂用水
一、水在火电厂中的作用
1.传递能量
2.冷却
补给水
凝汽式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
直接空冷机组原则性汽水系统 1-锅炉;2-过热器;3-汽轮机;4-空冷凝汽器;5-凝结水泵; 6-凝结水精处理;7-低压加热器;8-除氧器;9-给水泵;10-高 压加热器;11-空冷风机;12-凝结水箱;13-发电机
二、火电厂生产用水的分类
1.生水 2.补给水 3.汽轮机凝结水 4.疏水 5.返回凝结水
6.给水
7.锅炉水
8.冷却水
三、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1.汽水品质不符合规定,可能引起危害:
热力设备的结垢 热力设备的腐蚀 过热器和汽轮机内积盐
2.火电厂的水处理工作者,应主持或参与的
工作主要有:
(1) 用混凝、澄清、过滤、预脱盐(电渗析、反渗透)及离子交换 等方法制备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补给水,并通过调整试验 不断降低水处理的成本。 (2) 对直流锅炉机组、空冷凝汽器的机组或亚临界压力及以上汽
进行测定,测得无机碳,两者之差即为总有机碳。
8、活性硅和非活性硅 活性硅是指在水中以离子态或者单分子态存在的硅 酸化合物。在硅的测定中,这部分硅酸能与钼酸铵 起反应而显色,故又称为溶解硅。 水中以多分子态存在的硅酸化合物具有胶体的某些 性质,所以称为胶体硅。胶体硅不能与钼酸铵起反 应,又称为非活性硅。如果向水中加氢氟酸溶液, 胶体硅可以转化为单分子活性硅,能够与钼酸铵起 显色反应。 先向水样中加入氢氟酸,将胶体硅转化为活性硅, 然后再加钼酸铵等药剂进行反应,2+、Mg2+、Na+、K+等 阴离子:HCO3-、SO42-、Cl-、NO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u1 u0
( P1 )
u2 u0
( P2 )
...
un u0
( Pn )
0
h1 H
( P1 )
h2 H
( P2 )
...
hn H
( Pn )
0 沉降高度为
H , 沉降时间
t
时的去除率
0
;
P1 , P2 ,... Pn 沉淀百分数之间的数值 差 ;
u 0 , u1 ,... u n 颗粒的平均沉速 ;
例2-2 某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浓度不高,且均为离散颗粒,在一有效 水深H为1.8m的沉淀柱内作沉淀试验,结果如下:
时间t(min) 0 60 80 100 130 200 240 420
取样浓度C (mg/L)
300 189 180
168
156
111
78 27
试求此废水在一负荷为25m3/m2.d的沉淀设备内悬浮物质的理论
1、格栅的间隙数 n
Q sina n max
ehv 式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e—栅条间距,m 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 2、栅槽宽度 B
B=s(n-1)+en (m )
式中:B—格栅宽度,m;n—格栅间隙数; s—栅条宽度,m;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kh0
h0
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 圆形
迎水、背水面均为半圆形的矩形
正方形
计算公式
4
s 3 d
d s
d
12
数值 =2.42 =1.83 =1.79 =1.67
=0.64
4、栅后槽总高度h总
Hhh1h2
式中:H—栅槽总高度,m; h—栅前水深,m; h1—栅前渠道超高,一般h1=0.3m。
5、栅槽总长度L L=l1+l2+1.0+0.5+H1/tgα
※ 物理处理对象:漂浮物、悬浮物质 ※ 物理处理方法和设备:
筛滤截留法——筛网、格栅、滤池与微滤机等; 重力分离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与气浮池等; 离心分离法——离心机与旋流分离器等;
§2.1 格栅和筛网 §2.1.1 格栅(Screen)
(1)作用: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 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筛网种类,确定水力负荷q(m3/min·m2);
计算筛网面积,选定筛网台数
A=Q/q
§2.2 沉淀理论
§2.2.1 概述 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可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去除; 根据悬浮物质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分为4种类型: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区域沉淀 压缩沉淀
(1)自由沉淀(Discrete Settling): 悬浮物质浓度不高; 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离散状态); 沉速不变,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
2)颗粒去除率计算:
若要求去除颗粒的沉速为u0=H/t;
utu0 的所有颗粒物均被沉淀去除,去除量为:1- x0;
ut<u0 的颗粒去除量应为:
u x 0
t
dx
0
u0
总的去除率 :
(100
x0)
100
u0
x0 0
ut
dx
E
E
沉降时间 t (min)
图 E-t曲线
颗粒沉速 u 图 E- u曲线
(1005)4100.004 76% 2 0.0174
(2)絮凝沉淀 A、特点: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速变大; 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有关; 无理论描述公式,只能通过实验预测沉淀效果; B、沉淀实验: 1)在时间ti,不同深度测Ci,算出不同高度的去除 百份率(C0-Ci/ C0 ); 2)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 3)计算颗粒去除率;
层流(laminar flow):当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互相平行,不相干扰。 紊流(turbulent flow):流体除了向前流动外,并碎成许多漩涡,而与侧边的流体混合。
B、沉淀颗粒去除率 1)沉淀实验: 取直径80-100mm,高度为1500-2000mm的沉淀筒n个; 将已知悬浮物浓度C0的水样,注入各沉淀筒,搅拌均匀后实验; 取样点设在水深 H=1200mm处; 在沉淀时间为t1,t2,…ti…tn时,分别在各取样筒内,取出 取样点以上的全部水样,分析各水样悬浮物的浓度,分别 为C1,C2,…Ci…Cn ; 悬浮物的剩余量为x0= Ci/C0 ,相应的去除量为1- x0 ; 制作剩余量x0与ui关系曲线;
面积 ;
F3
Cd2yu2
8
Cd2
4
y
u2 2
CAy
u2 ; 2
m
du dt
g (
g
y)
d 6
3
C
d 4
2
y
u2 2
作用力达平衡时
: du 0 , 颗粒等速下沉时
:
dt
1
u
4 3
g C
g y y
d
2
层流状态
Re 2 C 24 Re du y
Re
u g y gd 2 18
(4)压缩沉淀(Compression Settling): 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很高; 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 使颗粒群被压缩;
Sedimentation is employed for the removal of suspended solids from wastewaters.
(2)画残余颗粒百分数与沉降速度间的关系曲线;
(3)计算指定的颗粒沉速:
u0=25 (m3/m2.d)=0.0174(m/min)
由图查得:大于指定沉速u0 的颗粒与全部颗粒的比值x0=5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公式中积分部分
ut x 之和。
x0 0
u
t
dx
可由图2-13求出,相当于各矩形面积
x(%) ut
h1 , h2 ,... hn 中心高度 ;
例2-3 某一废水在有效水深为1.8m的沉淀柱内进行沉降试验。由沉淀柱 不同沉淀时间、不同深度的悬浮去除率表示于图中。去除百分数曲线用 这些数据内插法绘制的。求沉淀时间为60min时的悬浮物总去除率。
解:
60min时底部取样口悬浮物的去除百分数为48%; 48%的颗粒沉速1800/(6060)=0.5mm/s; 沉速小于0.5mm/s的颗粒只有部分沉到底部,而且按u/u0的比例除去; 去除率48%-50%,50%-65%,65%-80%的中心高度分别为1.7m,1.3m,0.7m; 在48%-50%的颗粒具有一平均沉降速度:1700mm/6060=0.47mm/s; 在50%-65%的颗粒具有一平均沉降速度:1300mm/6060=0.35mm/s; 在65%-80%的颗粒具有一平均沉降速度:700mm/6060=0.2mm/s; 以后的增量之间颗粒沉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算:
ut x(%)
6
6
10
0.015 0.0122 0.01
0.09 0.07 0.10
(5)悬浮物质的理论总沉降去除率:
10
10
6
6
0.0085 0.0070 0.0048 0.0016
0.09 0.07 0.03 0.01
ut x0.4% 60.0046
(100x0)1u000x00utdx(100x0)1u000utx
总沉降去除率。
解: (1)计算各沉降时间下,水中残余颗粒所占百分数与相应沉降速度;
时间t(min)
残余颗粒百分数 C/C0(%) 沉降速度
u=H/t(m/min)
60
80 100 130 200 240 420
63
60
56
52
37
26
9
0.03 0.025 0.02 0.0155 0.01 0.0083 0.0048
0
u1 u0
( P1 )
u2 u0
(P2 )
...
un u0
(Pn )
48 0.47 (50 48) 0.35 (65 50) 0.2 (80 65)
0.5
0.5
0.5
或
0
h1 H
( P1 )
h2 H
(P2 )
...
hn H
(Pn )
48 1.7 (50 48) 1.3 (65 50) 0.7 (80 65)
u 颗粒沉速 , m / s ;
m 颗粒质量 ; t 沉淀时间 ;
A 颗粒在垂直面上的投影 d 颗粒的直径 ; C 阻力系数 ;
F1 颗粒的重量 F 2 颗粒的浮力
, F1
d 6
3
g
g;
, F2
d 6
3
g
y;
液体的粘滞度 ; g 颗粒的密度 ; y 液体的密度 ;
F3下沉过,程 受中 到的摩擦 , 阻力
1)临界点图解近似求解法
2)沉降过程曲线的相似性,与水深无关;
H
H1 H2
O2/A O1 AO2/B O1B A1
A2
B1
B2 t
§2.2.3 理想沉淀池原理
目的:分析悬浮颗粒在实际沉淀池内的运动规律和沉淀效果;
理想沉淀池的基本假设: ❖ 沉淀池各过水段面上各点的流速均相同; ❖ 颗粒为自由沉淀,颗粒的水平分速等于水流速度; ❖ 颗粒沉到底即认为被去除;
【例题分析】
§2.1.2 筛网(Screen mesh)
(1)作用: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细小悬浮物(纤维、纸浆、藻类) (2)类型:振动筛网、水力筛网、转筒筛网;
(3)筛网的设计计算
根据要去除杂物的粒径选择合适的筛网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