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球菌

合集下载

化脓性球菌ppt课件

化脓性球菌ppt课件

▪ 阴性
DNA的相关性程度
2019
-
11
Staphylococcus
❖ 抵抗力 ▪ 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 干燥脓汁、痰液中存活2-3个月 ▪ 加热60℃1h或80℃30 min才被杀死 ▪ 耐盐性强 ▪ 对碱性染料敏感 ▪ 对青霉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株
2019
-
12
Staphylococcus
❖ 抗原结构 ▪ 荚膜抗原 ▪ 多糖抗原 ▪ 葡萄球菌A蛋白(SPA)
2019
-
18
Staphylococcus
❖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 表皮剥脱毒素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肠毒素检查
幼猫试验
ELISA法
2019
-
28
Staphylococcus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排列、染色性
标本
观察菌落性状、溶血性、色素
血琼脂平板
涂片、染色、镜检
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 生化反应测定
纯培养
致病性测定
(凝固酶、耐热核酸酶)
2019
-
29
Staphylococcus
五、防治原则 ❖ 注意个人卫生,改善环境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 选用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及药敏合理用药。 ❖ 医务人员工作中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医院内感
染。 ❖ 反复发作的疖病患者可试用自身疫苗。
2019
-
3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医学微生物学化脓性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化脓性球菌
化脓性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机制主要包括产生灭活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 外排泵机制等。
抗菌药物研究
针对化脓性球菌的抗菌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和已有抗生素的 改良,以克服细菌耐药性问题。
新型疫苗与免疫治疗研究
新型疫苗
针对化脓性球菌感染的新型疫苗研究,旨在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反应,预防和治疗 感染。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 的建议来确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防止耐药性的 产生。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 来治疗化脓性球菌感染。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应 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05
化脓性球菌研究进展
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研究
耐药性机制
治疗。
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休息,遵医嘱治疗,同 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和饮食习惯。
防止传播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防止感染传播给其他人
或动物。
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
1 2 3
根据病菌类型选择抗菌药物
不同类型的化脓性球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敏感程 度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的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化脓性球菌的 清除能力。
感染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
感染机制
深入了解化脓性球菌的感染机制,有助于为防治策略提供理 论依据,降低感染风险。
防治策略
针对化脓性球菌的防治策略研究,包括预防措施、早期诊断 和有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与疾病类型

疖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形

化脓性球菌教学课件ppt

化脓性球菌教学课件ppt

3
保持心理健康
减少压力和焦虑,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
消毒液,特别是在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
注意个人卫生
02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不与他人共用日用品,及时更换内衣裤和
床单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
03
尽量避免接触病人或其污染物,如需触碰按钮等时,可使用隔
化脓性球菌可以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如握手、拥抱等。
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化脓性球菌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血源性传播
化脓性球菌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等,从而感染给易感者。
03
化脓性球菌的感染症状
病毒感染的症状
流感病毒
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 肌肉疼痛
化脓性球菌教学课件ppt
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介绍化脓性球菌 • 化脓性球菌的传播途径 • 化脓性球菌的感染症状 • 化脓性球菌的治疗方法 • 化脓性球菌的预防措施
01
介绍化脓性球菌
化脓性球菌的种类与特征
种类
化脓性球菌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多种不同的 种类。
特征
化脓性球菌的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具有较强的抵抗宿 主免疫系统的能力。
02
化脓性球菌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呼吸道传播
化脓性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等传播方式,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易 感者吸入后感染。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吸附和携带化脓性球菌,延长其存活时间,增加传播风险。

化脓性球菌中药治疗方案

化脓性球菌中药治疗方案

一、概述化脓性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中医认为,化脓性球菌感染属于“疮疡”、“疖痈”范畴,病因病机为邪毒侵袭,气滞血瘀,热毒壅盛。

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对于化脓性球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以下是一份针对化脓性球菌感染的中药治疗方案。

二、中药治疗方案1. 基础方剂方名:清热解毒汤组成: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连10g,黄芩10g,栀子10g,生地黄15g,赤芍15g,丹皮10g,蒲公英30g,甘草6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法:每日1剂,加水1000ml,煎煮30分钟,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2. 加减法(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加用穿心莲10g,白芷10g,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2)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加用败酱草15g,白花蛇舌草30g,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

(3)肺炎链球菌感染:加用鱼腥草30g,白茅根30g,以增强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作用。

(4)局部症状明显者:加用乳香10g,没药10g,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3. 注意事项(1)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感染。

(4)若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三、治疗周期根据病情轻重,治疗周期一般为1-2周。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四、疗效评价1. 症状改善:治疗结束后,患者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渗出等明显减轻或消失。

2. 实验室检查:治疗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

3. 影像学检查:治疗后,感染部位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

五、总结化脓性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药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对于化脓性球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39页
链球菌属判定方法
1. β-溶血链球菌判定 (1) Lancefield群特异性抗原判定:B群 为无乳链球菌,F群为米勒链球菌。 (2) PYR试验:化脓性链球菌产生吡 咯烷酮芳基酰胺酶水解吡咯烷酮B萘基酰胺,加入 N、N-二甲氧基肉 桂醛试剂后产生桃红色。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9页
其它体液标本如同时伴有炎性细 胞也含有参考价值,可向临床初 步汇报“查见属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10页
(三)分离培养与判定 临床标本可接种血平板,污
染标本接种在选择平板上,如甘 露醇高盐平板,血液标本则用肉 汤增菌培养基。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11页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33页
草绿色链球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从 血液中分离出该菌常被认为是污染 细菌。然而它可引发瓣膜异常患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液链球菌、 温和链球菌、格氏链球菌、口腔链球 菌、中间型链球菌、常分离自深部脓 肿、尤其是肝和脑脓肿。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34页
三、微生物特征
直径小于2μm革兰阳性球菌,呈链状排 列,无芽胞和动力,形成荚膜。肺炎链球菌 呈矛尖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
发酵葡萄糖和各种糖,不产气,乳 酸为代谢终末产物,触酶阴性。链球 菌基因DNA中G+C mol%为31~34。 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多糖抗原和蛋 白抗原,前者位于细胞壁以此可将链 球菌分类为A、D、C、D、F、G等13 群。
本菌属对干燥和消毒剂敏感,除肺 炎链球菌外,较少引发细菌耐药性。
化脓性球专题知识讲座
第7页
抵抗力最强,耐干燥,对各种抗生素和 消毒剂不敏感。生化反应活泼、能分解 各种糖类和蛋白质,触酶阳性。G+Cmol% 为30~39,携带青霉素酶和乙酰基转移 酶质粒,能经过转导转移耐药性。

第9章 化脓性球菌课件

第9章 化脓性球菌课件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在血培养基上-草绿色溶 血环
2019/9/4
30
2019/9/4
31
2019/9/4
32
2019/9/4
33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主要为荚膜 (二)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人类的大叶性肺炎
三、与甲链的鉴别要点
相同点: G+球菌;草绿色溶血环
不同点:见下表
2019/9/4
2019/9/4
13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lolysin) 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 生 分类:按Ag性不同分为α、β…… 五种。 作用:损伤细胞膜:如RBC,WBC, 血小板,肝细胞等。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作用:只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主 要作用于细胞膜。
2019/9/4
14
4.肠毒素(enterotoxin): 约1/3的金 葡菌能产生肠毒素,为外毒素
特点:耐热:100℃ 30′,耐蛋白酶 作用:引起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表皮溶解毒素
特点:为蛋白质,具有Ag性类毒素 引起剥脱性皮炎(患者皮肤呈弥漫性 红斑和水疱→继之表皮上层大片脱落)
①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②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查(动物接
种;免疫学方法(ELISA);PCR 等)
2019/9/4
17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2019/9/4
18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二)培养特性:
1.营养要求 2.在血琼脂培养基上 3.在液体培养基中
2019/9/4
(六)抵抗力 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2.对龙胆紫很敏感:1:20万 3.对某些抗生素敏感,如青霉素,但易产 生耐药性

3.化脓性球菌

球菌:个体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的一类细菌病原性球菌:球菌种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葡萄球菌属:G+链球菌属:G+肠球菌属:G+奈瑟菌属:G-化脓性球菌:其中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球菌,呈现葡萄串状排列,G+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平板;产脂溶性色素。

颜色有:金黄色;白色;柠檬色3.生化反应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过氧化氢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

4.抗原构造1)多糖抗原:型特异性A型:N-乙酰葡萄糖胺核糖残基B型:N-乙酰葡萄糖胺甘油残基2)葡萄球菌A蛋白(SPA)胞壁表面蛋白;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血清中IgG Fc结合SPA-IgG复合物:抗吞噬作用快速诊断:IgG:Fc-SPA(协同凝集);Fab-Ag(待检测抗原)3)荚膜多糖黏附作用5.分类: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三类6.抵抗力为无芽孢菌中抵抗力最强者耐热:加热60℃1h或80℃30min才被杀死耐干燥:干燥脓汁中存活2-3月抗生素敏感性:青霉素;红霉素;甲紫;碱性染料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因素:细胞表面结构,毒素,酶类毒素:溶血素—人致病作用主要物质,为外毒素杀白细胞素—膜通透性增加,杀死白细胞成脓肠毒素—可抵抗胃蛋白酶水解作用,吸收入血刺激呕吐中枢表皮剥脱素—表皮剥脱性皮炎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酶类凝固酶—鉴别菌株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游离凝固酶:分泌到菌体外结合凝固酶:结合于菌体表面葡激酶—纤维蛋白溶酶,血浆纤维蛋白溶解耐热核酸酶—致病菌株产生。

降解核酸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脂酶—分解脂肪和油脂所致疾病三.微生物检查法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直接涂片镜检—G+葡萄球菌分离培养—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毒素检查:小猫试验药敏实验动物实验:对食物中毒患者四.防治原则链球菌属A群(化脓性)链球菌(S pyogenes)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球菌;链状排列,初期有荚膜,G+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需要血液等3.抗原构造:较复杂多糖抗原(C抗原):群特异性,A-H群蛋白抗原(表面抗原):型特异性,其中M抗原和致病性相关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特异性4.分类链球菌分甲乙丙三类,其中乙类分A,B,C,D等·20个群,其中A群是主要致病群。

化脓性球菌的鉴定流程

化脓性球菌的鉴定流程化脓性球菌可是一群调皮的小坏蛋呢,要是在咱们身体里捣乱,那可就得好好把它们鉴定出来,然后想办法对付它们啦。

一、标本采集。

这就像是抓特务,得先找到它们的踪迹呀。

可以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标本呢。

如果是皮肤上的化脓性感染,那就从脓汁入手呗。

要是怀疑是呼吸道感染跟化脓性球菌有关,那痰液就是我们要找的宝贝啦。

要是泌尿系统被它们盯上了,尿液标本可不能少。

采集标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要是不小心污染了,那后面的鉴定可就麻烦啦。

二、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就像给小坏蛋们拍照一样。

革兰染色是个很常用的方法哦。

如果看到革兰阳性的球菌,而且是成串或者成堆排列的,那葡萄球菌就很可疑啦。

要是看到革兰阳性、成双排列的球菌,那肺炎链球菌可能就在其中哦。

还有革兰阴性的双球菌,像咖啡豆一样的,那脑膜炎奈瑟菌或者淋病奈瑟菌就有嫌疑啦。

这一步就像是初步筛选,把嫌疑最大的几个家伙先挑出来。

三、分离培养。

不管是哪种可疑的化脓性球菌,都得让它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生长,这样才能看清楚它们的真面目。

不同的化脓性球菌对培养基的要求可不一样呢。

比如说葡萄球菌,在普通的琼脂培养基上就能长得很不错。

肺炎链球菌就有点挑啦,得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还得有5% - 10%的二氧化碳环境,就像它是个娇贵的小宝贝一样。

把标本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然后就等着它们长成一个个小菌落啦。

四、生化试验。

等菌落长出来之后,就要开始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啦。

这就像是跟它们聊天,问它们一些特别的问题,看看它们怎么回答。

对于葡萄球菌来说,凝固酶试验是很重要的哦。

如果凝固酶阳性,那就是致病性的葡萄球菌啦。

肺炎链球菌呢,可以做胆汁溶菌试验,要是阳性的话,就更能确定是它啦。

还有其他的化脓性球菌,也都有各自的生化反应特点,就像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个性一样。

五、血清学试验。

有些化脓性球菌,我们还得通过血清学试验来确定它们的身份呢。

比如说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通过血清学的方法,可以准确地知道是哪种血清型在捣乱。

化脓性球菌


五、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 • 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注意耐药菌株 • 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
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 丙型链球菌( γ-streptococcus):无溶血环,一般不 致病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按多糖抗原,可分成A、B、C、D、E、F、 G、H、K、L、M、N、O、P、Q、R、S 和T群,近年又增加U、V群,共20群。对 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左右属A群
链球菌的群别与溶血性间无平行关系,但对 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 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 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
* 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
5、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称甲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 全溶解。多为条件致病菌。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称乙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 解,致病力强
助诊断。
五、防治原则
• 减少传染源 • 注意消毒 • 治疗患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
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概述
• 分布广泛 • 引起疾病
– 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 心内膜炎
– 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
荚膜 ➢革兰染色为阳性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2、培养特性

9、化脓性球菌


3、M蛋白: 蛋白:
介导粘附,抗吞噬。 介导粘附,抗吞噬。 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4)、链球菌溶血素 )、链球菌溶血素
溶血素O SLO): 溶血素O(SLO):含-SH的蛋白质,对氧敏感, ):含 SH的蛋白质 对氧敏感, 的蛋白质, 抗原性强— 抗原性强—抗“O”的测定。 的测定。 能破坏 中性粒细胞、对多种组织细胞 中性粒细胞、 有毒 (心肌细胞和红细胞最敏感)。 心肌细胞和红细胞最敏感)。 溶血素S SLS):小分子糖肽, O2稳定 溶血素S(SLS):小分子糖肽,对O2稳定, ):小分子糖肽 稳定, 无抗原性。溶血作用慢于SLO。 无抗原性。溶血作用慢于SLO SLO。 菌落周围的β溶血由它所致。 菌落周围的β溶血由它所致。
链 球 菌
2、培养: 营养要求高, 需O2或兼性厌O2, 培养: 营养要求高, 或兼性厌O2 O2, T37℃, T37℃, PH7.4PH7.4-7.6 菌落: 圆凸、针尖大小、灰白色、 菌落: 圆凸、针尖大小、灰白色、S型, 有不同溶血现象。 有不同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 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毒素检查
五、防治原则
注意 消毒隔离
防止 医源性感染
防 治
抗菌素 药敏试验 自身菌 苗疗法 防止 耐药性产生 注意 个人卫生 个人
1、耐药菌株质粒上具有能编码β-内酰胺 耐药菌株质粒上具有能编码β 酶的基因,该酶能水解β 内酰胺环。 酶的基因,该酶能水解β - 内酰胺环。 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2、耐药菌株还具有mecA耐药基因,能编码 耐药菌株还具有mecA耐药基因, mecA耐药基因 PBP2’ PBP2’,与PBP竞争结合青霉素。 PBP竞争结合青霉素。 竞争结合青霉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 述
• 分布广泛 • 引起疾病
– 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 心内膜炎 – 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S. 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 •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 的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 生化反应: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菊 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 抗原构造与分型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 抵抗力:弱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血平板
3、生化反应
‫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 ٭‬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
两特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 链球菌(胆汁溶菌实验)
4、抗原构造
* 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 性,位于C抗原外层。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 抗原 * 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系群特异性抗原, 是细胞壁的多糖组分 * 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
3、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 荚膜 多糖抗原
葡萄球菌A蛋白:
SPA与IgG Fc段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 吞噬等多种生物学特性。
协同凝集实验 (coagglutination): 采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非特异性载 体,结合特异性抗体后,可开展协同凝集 实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出。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 菌,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 (色)培养基。专性需氧,5% CO2 条件 下生长更佳 • 抵物质 侵袭力:荚膜和菌毛
毒素:内毒素
传染源:携带者与病人,飞沫传播 所致疾病 流脑: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
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培养早期(2~4h)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有 菌毛,含型特异的M蛋白 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阳性
链 球 菌
Streptococcus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补充血液、血清、葡萄糖 等。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三、 免 疫 性
•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以建立较牢 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 • 直接涂片镜检 • 分离培养与鉴定:(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鉴别) – 胆汁溶菌试验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
(Meningococcus)


• 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 菌毛。需氧,具有氧化酶和触酶 • 奈瑟菌属种类
• 预防为主 • 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注意耐药菌株 • 都应以1%硝酸银或其它银盐溶液滴入两 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三、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成人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儿
童因免疫力弱,发病率较高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平板。 5% CO2气体环境。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 试验鉴定 快速诊断法
(五)防治原则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 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 但因其型别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 常可反复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 ※ 直接涂片镜检
※ 分离培养与鉴定
※ 接种在血琼脂平板 ※ 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用于风湿热的辅
助诊断。
五、防治原则
• 减少传染源
• 注意消毒
• 治疗患者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 底,防止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按多糖抗原,可分成A、B、C、D、E、F、
G、H、K、L、M、N、O、P、Q、R、S 和T群,近年又增加U、V群,共20群。对 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左右属A群 链球菌的群别与溶血性间无平行关系,但对 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Electron Micrograph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DC/Dr. Richard Facklam
Encapsulate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二、 致 病 性
• 致病物质 –荚膜 –肺炎链球菌溶素O(pneumolysin O) –磷壁酸和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酶
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 透明质酸酶、脂酶等 ‫٭‬毒素: 细胞毒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 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等 ‫ ٭‬其他: 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等
凝 固 酶 (coagulase)
概念 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 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 ※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 使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NS)
CNS主要引起以下感染:
泌尿系感染
细菌性心内膜炎
败血症
肠 毒 素 (enterotoxin)
• 约1/3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 毒素 •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 作用机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 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 链球菌溶素
SLO SLS * 致热外毒素 * 透明质酸酶
* * * *
M蛋白 链激酶 (SK) 链道酶 (SD) F蛋白
链球菌溶素
(streptolysin)
• SLO:SLO对O2敏感。测定SLO抗体含量,可作 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 的辅助诊断 • SLS: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的溶血环 是由这种对O2稳定的SLS所致。SLS溶解红细胞慢 于SLO
5、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称甲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 全溶解。多为条件致病菌。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称乙型溶血或溶血,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 解,致病力强 ※ 丙型链球菌( γ-streptococcus):无溶血环,一般不 致病
二、致病性
• 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IgA1蛋白酶 • 所致疾病:
– 淋病 – 淋菌性结膜炎
三、免疫性
• 免疫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较普遍存 在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 标本 • 直接涂片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 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 • 分离培养与鉴定:立即送检接种
五、防治原则
表 皮 剥 脱 毒素 (exfoliative toxin)
• 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又称剥脱性皮炎,多见于新生儿、幼儿 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
• 具有抗原性,可被甲醛液脱毒成类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
TSST-1可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
敏感性
感染产毒菌株后可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
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TSST-1可能不是引起TSS的唯一病因,革兰 阴性杆菌内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和溶血素 等与TSS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
2、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4、分类
若根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表型, 葡萄球菌可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
表皮葡萄球菌 (S. epidermidis) 腐生葡萄球菌 (S. sarophyticus)
5、抵抗力
• 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 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 多,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 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MRSA)
注意隔离治疗流脑患者,控制传染源
流行期间儿童可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
(gon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革兰染阴性双球菌,有荚膜 和菌毛 •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 琼脂平板是适宜培养基。 • 抵抗力:很弱
淋病奈瑟菌 (1,000X oil)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 荚膜 革兰染色为阳性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2、培养特性
• 菌落因种不同而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 等色素。 • 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 的全透明溶血环(溶血)。
致热外毒素
(pyrogenic exotoxin)
•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SPE)的作用
2、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为主,占90% 化脓性 中毒性
* 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
* 风湿热 * 急性肾小球肾炎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龋齿
三、免疫性
细菌学各论
主讲:朱 苹
病原性球菌
Pathogenic coccus
‫ ٭‬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pyogenic coccus) ‫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可分成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