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新进展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治疗新进展参考幻灯片共60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免疫治疗新进展参考幻灯片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免疫技术的原理与进展PPT课件

免疫记忆与疫苗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记忆,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能 够快速启动再次免疫应答过程。记忆T和记忆B细胞在体内长期存活,当再次接触 相同抗原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启动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疫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或其成分,用于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疫苗的接种能够使机体快速启动免疫 应答过程,产生足够的抗体来中和病原体,阻止其黏附和增殖,从而预防疾病的 发生。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新型疫苗的接种策略也得到 了优化,例如采用联合疫苗接种和个性化接种等策略,提 高了疫苗的接种率和保护效果。
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0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PD-1等,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
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02
肿瘤疫苗
利用肿瘤抗原制备的疫苗,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02
免疫技术的原理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 有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
侵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关键防线。
输标02入题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是免疫 细胞产生、分化、成熟和存储的场所。
01
03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参与免 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发挥调节和杀伤作用。
THANKS感谢观看02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组成,具有直接或 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特异性 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 型,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通 过产生抗体来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主要由T细胞介导,通过激活靶细胞 来杀伤病原体。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与思考 PPT课件

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新型药物或 联合治疗方案,以克服耐药问题 并提高疗效。
04
思考:如何提升结直肠癌免疫治 疗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
01
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免疫机制
通过基础研究,进一步揭示结直肠癌的免疫逃逸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
新的靶点。
02
开发新型免疫治疗药物
基于基础研究成果,研发针对结直肠癌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提高治疗
3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利用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激活免疫细胞和导向肿瘤 细胞,实现更精准的免疫治疗。
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结直肠癌细胞对免疫治 疗的耐药机制,如免疫逃逸、肿 瘤微环境改变等。
耐药标志物筛选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临床样本 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 耐药的生物标志物。
耐药应对策略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免疫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
探索多学科协作模式,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组建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 、影像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
刺激和增强患者免疫细胞 的活性,提高免疫细胞对 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肿瘤疫苗
通过注射肿瘤相关抗原或 肿瘤细胞,刺激患者免疫 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情况
早期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手术切除后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 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晚期结直肠癌
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04
思考:如何提升结直肠癌免疫治 疗水平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
01
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免疫机制
通过基础研究,进一步揭示结直肠癌的免疫逃逸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
新的靶点。
02
开发新型免疫治疗药物
基于基础研究成果,研发针对结直肠癌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提高治疗
3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利用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激活免疫细胞和导向肿瘤 细胞,实现更精准的免疫治疗。
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结直肠癌细胞对免疫治 疗的耐药机制,如免疫逃逸、肿 瘤微环境改变等。
耐药标志物筛选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临床样本 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 耐药的生物标志物。
耐药应对策略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免疫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
探索多学科协作模式,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组建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 、影像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
刺激和增强患者免疫细胞 的活性,提高免疫细胞对 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肿瘤疫苗
通过注射肿瘤相关抗原或 肿瘤细胞,刺激患者免疫 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情况
早期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手术切除后降低复发风险和提高 生存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晚期结直肠癌
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免疫治疗的机制与未来ppt课件

号,抑制T细胞的杀伤功能
✓ T细胞增殖 ↓
✓ 细胞因子生成 ↓
✓ 细胞毒性 ↓
1. Anagnostou VK,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5;21(5):976-84.
2. Pardoll DM. Nat Rev Cancer. 2012;12(4):252-64.
3. McDermott DF, et al. Cancer Med. 2013;2(5):662-73.
特异性蛋白 识别
肿瘤治疗中的免疫治疗,通常指的是适应性免疫
巨噬细胞等
B细胞,Th,Tc 细胞等
肿瘤细胞的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 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其 中不仅包括了肿瘤细胞 本身,还有其周围的成纤 维细胞、免疫和炎性细 胞、胶质细胞等各种细 胞,同时也包括附近区域 内的细胞间质、微血管 以及浸润在其中的生物 分子。
抗体生成
• Treg(调节T细胞): 抑制其他淋巴细胞活性,调控免疫应答
T细胞的功能受多种因素调控
T细胞功能受协同刺激信号和协同抑制信号共同调控1,2:
协同激活分子
协同抑制分子
免 疫 检 查 点
• T细胞活化后需进行负向调控,以控制免疫 应答的程度及持续时间
• T细胞同时表达多种协同刺激分子和协同抑 制分子,共同调控T细胞活性
免疫联合免疫—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
树突状细胞
Signal 1
MHC
TCR
Signal 2
CD28 B7
T 细胞
淋巴结
Inhibitor of signal 2
Anti-CTLA-4 Ipilimumab Tremelimumab
免疫治疗最新进展ppt课件

Luis Paz-Ares, et al. ASCO 2015 LAB109
主要终点:OS
Luis Paz-Ares, et al. ASCO 2015 LAB109
OS: 根据基线PD-L1表达量
Luis Paz-Ares, et al. ASCO 2015 LAB109
次要终点:PFS
Luis Paz-Ares, et al. ASCO 2015 LAB109
Nivolumab安全性优于多西他赛, 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 CheckMate057是第二个显示对于晚期NSCLC患者Nivolumab疗效优于多 西他赛的III期临床研究
Luis Paz-Ares, et al. ASCO 2015 LAB109
Pembrolizumab:第二个获准进 入临床应用的PD-1抑制剂
Brahmer et al. N Engl J Med, 2015;373(2):123-135
Nivolumab improves PFS compared to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SCLC
Nivolumab N Number of events Median PFS, Month(95% Cl) 1-year PFS(95% Cl) 135 105 3.5(2.1,4.0) 21(14-28) Docetaxel 137 122 2.8(2.1,3.5) 6(3-12) 0.62(0.47,0.81) 0.0004 Hazard ratio (95% Cl) P-value
Brahmer et al. N Engl J Med, 2015;373(2):123-135
PD-L1 expression was neither prognostic nor predictive of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cell NSCLC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PPT

FDA批准与NCCN指南
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 NSCLC成人患者。
NCCN指南更新
2024年8月,NCCN指南将度伐利尤单抗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纳入推荐,加速 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
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免疫治疗或将成为改善可切除 NSCLC患者预后的关键策略之一。
安全性与生活质量考量
03
KEYNOTE-671研究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不仅提升了治疗效
果,同时维持了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未降低其生活质量指标。
晚期NSCLC一线免疫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
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 在晚期NSCLC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 价值。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
03
ADC药物研发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在临床研究中还需不断优化免疫单 药治疗及ADC+免疫等联合治疗方案。
联合治疗方案优化
ADC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
随着ADC技术的发展,其在NSCLC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
免疫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的优化
在围手术期和晚期NSCLC的治疗中,如何平衡免疫单药治疗与联合化疗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是当前 研究的重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NSCLC治疗中的 地位
随着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免疫治疗已 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重要治疗 模式之一。
抗体药物偶联物与 双特异性抗体的应用 前景
抗体药物偶联物和双特异性抗体 的出现,为提高晚期NSCLC患者 的生存率提供了新的策略,并展 现了与免疫疗法联合应用的潜力 。
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 ppt课件

PPT课件
29
一 根据病人的大动脉搏动,血压(绝对值低于90/60mmHg或 低于基础血压30%)判断患者是否为过敏性休克。 1.判断意识,判断呼吸,判断颈动脉搏动,如出现异常立即启动急 救系统 2.立即呼救,召集本科医生(尤其是高年资医生)和护士,参加组 织抢救 3.必要时即使呼叫急诊科总值班,并立即联系急诊科总住院医师, 通知急诊抢救室,准备除颤器。 4.患者体位:平卧位,抬高下肢,意识丧失的患者头偏向一侧 5.急诊抢救室电话81126(同时通报是否需要插管或气管切开), 麻醉科 81427,耳鼻喉科 83702 6.准备抢救病人的平车
1. SIT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炎症介质在引起系统性过
敏反应的阈值内多次少量释放而耗竭,因此开始治疗后短时间
内即可发挥保护效应。 2. SIT可促使变应原特异性Treg细胞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 和TGF-β的产生,诱导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
PPT课件
6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
3.SIT诱导变应原特异性IgG4水平升高,IgG4通过直接竞争抗原的
接受脱敏治疗的鼻炎患者比起没有接受脱敏治 疗的发展成哮喘的机会减低45%。
PPT课件
3
目前研究对它的评价
免疫治疗可以预防新的过敏症发生。
接受脱敏治疗的单一过敏患者比起没有接受脱敏治疗的发展成 多种过敏的机会减低63%
脱敏治疗明显改善过敏症状并且具有长期疗效。
眼部症状 改善91%,鼻部症状 改善66%,肺部症状改善 86%, 持续疗效10年左右
16
起始治疗方案是尽快达到维持剂量和保证最大安全性之间的折
中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反应、季节或环境变应原暴露史等进 行调整。亦可选择集群或冲击免疫治疗法。
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PPT课件

Fuchs CS, Doi T, Jang RW,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mbrolizumab Mon. 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and7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Phase 2 Clinical KEYNOTE-059 Trial.. JAMA Oncol. 2018 May 10;4(5)
➢ 胃癌患者中,PD-L1 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术后生存时间短,提 示PD-L1 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 PD-1 蛋白的表达 与患者术后生存期无显著相关。
➢ Thompson 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 PD-L1表达增多以及肿瘤或基质 中 CD8+T 淋巴细胞密度增大的胃癌患者有更差的总生存期( OS) 和无 进展生存期( PFS) 。
chemotherapy regimens (ONO-4538-12, ATTRACTION-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2017, 390(10111):2461.
Nivolumab安全性
Kang Y K, Boku N, Satoh T, et al.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refractory to, or intolerant of, at least two p9revious
Pembrolizumab-KEYNOTE-059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Phase 2 Clinical KEYNOTE-059 Trial.. JAMA Oncol. 2018 May 10;4(5)
➢ 胃癌患者中,PD-L1 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的术后生存时间短,提 示PD-L1 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 PD-1 蛋白的表达 与患者术后生存期无显著相关。
➢ Thompson 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 PD-L1表达增多以及肿瘤或基质 中 CD8+T 淋巴细胞密度增大的胃癌患者有更差的总生存期( OS) 和无 进展生存期( PFS) 。
chemotherapy regimens (ONO-4538-12, ATTRACTION-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2017, 390(10111):2461.
Nivolumab安全性
Kang Y K, Boku N, Satoh T, et al.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refractory to, or intolerant of, at least two p9revious
Pembrolizumab-KEYNOTE-05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向疗法
• 小分子靶向药 • 肿瘤靶向单抗
免疫疗法
• 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抗 肿瘤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
发 展 趋 势
12
肿瘤免疫治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因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获奖
受体和先天性 免疫激活方面
的发现
发现树突状 细胞及其在 获得性免疫
7 Motz GT, Coukos G. Immunity. 2013;39(1):61-73.
免疫平衡影响肿瘤结局
•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Treg、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MDSC和 各种细胞因子,例如IL-6和TGF-β等与米娜一系统抗肿瘤作用的平衡影响肿瘤 清除或是进展的结局。
抗肿瘤免疫作用 肿瘤清除
3
肿瘤免疫循环受到正向/负向调节
T细胞动员 和激活
T细胞迁移 至肿瘤
肿瘤免疫循环
肿瘤抗原 呈递
淋巴结
血管
肿瘤
T细胞浸润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 抗原释放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杀伤肿瘤细胞
4
逃避免疫清除是肿瘤的基本特征
持续的 增殖信号
肿瘤抗原呈递 肿瘤疫苗 IFN-α GM-CSF Anti-CD40 TLR 拮抗剂
肿瘤细胞抗原释放 化疗、放疗、小分子靶向疗法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过继免疫细胞
杀伤肿瘤细胞 Anti-PD-L1/PD-1
15
肿瘤免疫治疗方式概况
过继细胞疗法 承载肿瘤抗原的DC
CIK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疫苗 肿瘤相关抗原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抗肿瘤T细胞
单抗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胸腺肽α 细胞因子
干扰素
肿瘤
Matsueda S, Graham D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20(7):1657-66.
单抗
16
肿瘤疫苗
T细胞动员和激活 (抗原呈递细胞 & T细胞)
淋巴结
血管
T细胞浸润肿瘤 (细胞毒性T细胞,内皮细胞)
肿瘤抗原呈递 (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抗原释放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杀伤肿瘤细胞
• 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受到复杂的激活信号和抑制信号(”检查点”)的平衡调控。 这些信号受体是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靶点。阻断抑制受体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抑制受体——”免疫检查点”
细胞能量异常
逃避 生长抑制
逃避 免疫清除
抵抗 细胞死亡
无限复制
基因组不稳 定性和突变
持续 血管生成
侵袭& 转移
促肿瘤 炎症
Hanahan D,et al. Cell. 2011 Mar 4;144(5):646-74.
2011年《Cell》杂 志上的一篇经典综 述,总结了肿瘤细 胞的十大基本特征。
5
• 肿瘤疫苗能通过增强肿瘤抗原呈递作用,动员新的T细胞并诱导慢性活化的非保护性 CD8+T细胞向健康CD8+T细胞转变,进而产生具有抗肿瘤效应的CTL,以及长寿记忆 性CD8+T细胞,以便快速产生新的效应T细胞,防止肿瘤复发。
DNA
多种形式的肿瘤疫苗
RNA
重组蛋白
抗肿瘤免疫反应
类病毒颗粒
肽段 抗原呈递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1
目录
1 肿瘤免疫学理论动态 2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新进展 3 ASCO 2015肿瘤免疫治疗前沿报道
2
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概况
•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促使抗肿瘤CD8+细胞毒性T细胞 (CTL)和CD4+辅助T细胞的激活和增值,并杀伤肿瘤细胞。
T细胞迁移至肿瘤 (细胞毒性T细胞)
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远端转移 而效果有限
化疗受限于对体内其他正常组
织的毒性
放疗辐射也同样会对正常组织
造成伤害
Vinay DS, et al. Semin Cancer Biol. 2015.
传统疗法对身体有较
大负担,并且在发生 恶性转移后,无论是 何种方式都难以治愈
10
肿瘤免疫治疗:新兴治疗方式
肿瘤免疫治疗
• 能否有新的治疗方式,在减少相关毒性的 同时治疗更大比例的患者,尤其是进展期 不能手术的患者?
11 Seetharamu N.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4;26(1):26-35.
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传统疗法
• 手术切除 • 化疗 • 放射治疗
6 Korangy F,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4(3):345-53.
肿瘤微环境在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
抑制T细胞 激活
杀死T细胞
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成 纤维细胞、周细胞)产生的 血管生成或免疫抑制因子
抑制性DC
腺苷, 代谢干扰, 细胞裂解
肿瘤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避免摧毁
• 肿瘤可通过多种细胞 因子影响HSCs产生髓 源抑制细胞MDSC, MDSC可直接损伤T和 NK细胞或诱导抑制免 疫应答的Treg产生。
肿瘤
协同刺激 能力受损
造血干细胞 HSC
树突状细胞 DC
• 对树突状细胞协同刺 激功能的损害是另一 种肿瘤调节的免疫逃 逸机制。
Korangy F,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4(3):345-53.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进展
8
目录
1 肿瘤免疫学理论动态 2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新进展 3 ASCO 2015肿瘤免疫治疗前沿报道
9
传统肿瘤疗法的局限性
手术切除的方式常因为癌细胞
中的应用
13
肿瘤免疫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年度科学突破
14
肿瘤免疫循环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T细胞动员和激活
Anti-CTLA4 Anti-CD137 Anti-OX40 Anti-CD27 IL-2 IL-12
T细胞迁移至肿瘤
淋巴结
血管
T细胞浸润肿瘤 Anti-VEGF
病毒载体
肿瘤细胞(死亡/基因修饰) 细菌载体
1. Palucka K, Banchereau J. Immunity. 2013;39(1):38-48.
17
2. Massarelli E,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4;3(1):53-63.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 小分子靶向药 • 肿瘤靶向单抗
免疫疗法
• 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抗 肿瘤免疫力,杀伤肿瘤细胞
发 展 趋 势
12
肿瘤免疫治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因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贡献获奖
受体和先天性 免疫激活方面
的发现
发现树突状 细胞及其在 获得性免疫
7 Motz GT, Coukos G. Immunity. 2013;39(1):61-73.
免疫平衡影响肿瘤结局
•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包括Treg、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MDSC和 各种细胞因子,例如IL-6和TGF-β等与米娜一系统抗肿瘤作用的平衡影响肿瘤 清除或是进展的结局。
抗肿瘤免疫作用 肿瘤清除
3
肿瘤免疫循环受到正向/负向调节
T细胞动员 和激活
T细胞迁移 至肿瘤
肿瘤免疫循环
肿瘤抗原 呈递
淋巴结
血管
肿瘤
T细胞浸润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 抗原释放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杀伤肿瘤细胞
4
逃避免疫清除是肿瘤的基本特征
持续的 增殖信号
肿瘤抗原呈递 肿瘤疫苗 IFN-α GM-CSF Anti-CD40 TLR 拮抗剂
肿瘤细胞抗原释放 化疗、放疗、小分子靶向疗法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过继免疫细胞
杀伤肿瘤细胞 Anti-PD-L1/PD-1
15
肿瘤免疫治疗方式概况
过继细胞疗法 承载肿瘤抗原的DC
CIK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肿瘤疫苗 肿瘤相关抗原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抗肿瘤T细胞
单抗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胸腺肽α 细胞因子
干扰素
肿瘤
Matsueda S, Graham DY.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20(7):1657-66.
单抗
16
肿瘤疫苗
T细胞动员和激活 (抗原呈递细胞 & T细胞)
淋巴结
血管
T细胞浸润肿瘤 (细胞毒性T细胞,内皮细胞)
肿瘤抗原呈递 (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
肿瘤
识别肿瘤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抗原释放
Chen DS, Mellman I. Immunity. 2013;39(1):1-10.
杀伤肿瘤细胞
• 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受到复杂的激活信号和抑制信号(”检查点”)的平衡调控。 这些信号受体是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靶点。阻断抑制受体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抑制受体——”免疫检查点”
细胞能量异常
逃避 生长抑制
逃避 免疫清除
抵抗 细胞死亡
无限复制
基因组不稳 定性和突变
持续 血管生成
侵袭& 转移
促肿瘤 炎症
Hanahan D,et al. Cell. 2011 Mar 4;144(5):646-74.
2011年《Cell》杂 志上的一篇经典综 述,总结了肿瘤细 胞的十大基本特征。
5
• 肿瘤疫苗能通过增强肿瘤抗原呈递作用,动员新的T细胞并诱导慢性活化的非保护性 CD8+T细胞向健康CD8+T细胞转变,进而产生具有抗肿瘤效应的CTL,以及长寿记忆 性CD8+T细胞,以便快速产生新的效应T细胞,防止肿瘤复发。
DNA
多种形式的肿瘤疫苗
RNA
重组蛋白
抗肿瘤免疫反应
类病毒颗粒
肽段 抗原呈递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1
目录
1 肿瘤免疫学理论动态 2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新进展 3 ASCO 2015肿瘤免疫治疗前沿报道
2
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概况
•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促使抗肿瘤CD8+细胞毒性T细胞 (CTL)和CD4+辅助T细胞的激活和增值,并杀伤肿瘤细胞。
T细胞迁移至肿瘤 (细胞毒性T细胞)
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远端转移 而效果有限
化疗受限于对体内其他正常组
织的毒性
放疗辐射也同样会对正常组织
造成伤害
Vinay DS, et al. Semin Cancer Biol. 2015.
传统疗法对身体有较
大负担,并且在发生 恶性转移后,无论是 何种方式都难以治愈
10
肿瘤免疫治疗:新兴治疗方式
肿瘤免疫治疗
• 能否有新的治疗方式,在减少相关毒性的 同时治疗更大比例的患者,尤其是进展期 不能手术的患者?
11 Seetharamu N. 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4;26(1):26-35.
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传统疗法
• 手术切除 • 化疗 • 放射治疗
6 Korangy F,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4(3):345-53.
肿瘤微环境在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
抑制T细胞 激活
杀死T细胞
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成 纤维细胞、周细胞)产生的 血管生成或免疫抑制因子
抑制性DC
腺苷, 代谢干扰, 细胞裂解
肿瘤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避免摧毁
• 肿瘤可通过多种细胞 因子影响HSCs产生髓 源抑制细胞MDSC, MDSC可直接损伤T和 NK细胞或诱导抑制免 疫应答的Treg产生。
肿瘤
协同刺激 能力受损
造血干细胞 HSC
树突状细胞 DC
• 对树突状细胞协同刺 激功能的损害是另一 种肿瘤调节的免疫逃 逸机制。
Korangy F, et al.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4(3):345-53.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进展
8
目录
1 肿瘤免疫学理论动态 2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新进展 3 ASCO 2015肿瘤免疫治疗前沿报道
9
传统肿瘤疗法的局限性
手术切除的方式常因为癌细胞
中的应用
13
肿瘤免疫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肿瘤免疫治疗被Science杂志评为2013年度科学突破
14
肿瘤免疫循环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T细胞动员和激活
Anti-CTLA4 Anti-CD137 Anti-OX40 Anti-CD27 IL-2 IL-12
T细胞迁移至肿瘤
淋巴结
血管
T细胞浸润肿瘤 Anti-VEGF
病毒载体
肿瘤细胞(死亡/基因修饰) 细菌载体
1. Palucka K, Banchereau J. Immunity. 2013;39(1):38-48.
17
2. Massarelli E,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4;3(1):53-63.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