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精)

合集下载

基于改进VGG16的大米加工精度分级方法研究

基于改进VGG16的大米加工精度分级方法研究

2021年5月农业机械学报第52卷第5期doi:10.6041/j.issn.1000-1298.2021.05.033基于改进VGG16的大米加工精度分级方法研究戚超左毅陈哲琪陈坤杰(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210031)摘要:为了准确识别大米精度等级,结合超列技术(Hyper column——nomgy,HCT)&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j-relevancc and min-redundancy#MRMR)特征选择算法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提出了基于改进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大米分级检测方法。

首先#使用机器学习中的OneHot格式进行编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然后采用VGG16卷积神经网络结合HCT技术作为特征提取器,从而保证从不同的深层结构中提取出局部鉴别特征,共提取5248个大米特征信息;采用MRMR特征选择算法剔除大量冗余的大米图像特征#筛选出最有效的500个特征;最后,利用ELM技术进行大米加工精度分级%将5848个样本图像按6: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与验证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VGG16卷积神经网络的大米加工精度分级模型对1755个测试集大米样本分类的总体准确率达到97.32%,对大米加工精度的分级预测速度在85t/h以上,基本满r丿、米mn-的分级虬2一_关键词:大米加工;精度分级;卷积神经网络;超列技术;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样_中图分类号:TS212.2;S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98(2021)()5-0301-07OSID:RnceProce''nng Accuracy Cla'nfncarnonMerhodBa'edonImproved VGG16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QI Chao ZUO Yi CHEN Zheqi CHEN Kunjiv(College of Engineer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Nanjing210031,China)Abstract:ClassiCca—on of Wee processing precision is an important Enk in Wee processing.In order to accuKateay identi oy the gKade o oKice pKoce s ing pKecision,by combining the hypeKco aumn techno aogy (HCT),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Ceatura selac—on algorithm and extrema learning machinN(ELM)t chniquN,an impaoaNd VGG16con ao autiona anNu aa anNtwo ak waspaoposNd.Fiastoo /i,thy OneHot format in machina leaiwing was used far coding and normalization of data;then, combiningHCT,theVGG16con ao autiona aneu aa anetwo ak wasused asthe eatuaeettaactoa,which cane ttaact aocaadi eaentiating eatuaesaom deep st auctu ae at di e aent ae aeas.Tota a y5248aice eatuaesweaeettaacted,theMRMR eatuaeseaection aagoaithm wasempaoyed to e aiminate massi ae aedundant aice image features,and500most e/e—v features were selected.Fina/y,thy ELM tvehniqua was used to—assify thepa&cessinggaade&oaice.The5848samp ae images we ae aand&m ay di aided int the t aaining set,test setand aeaioicatin set acc&ading t theaati&o6:3:1oataainingand test&om&dea.Theaesuatssh&wed thatwhen the aice p a&cessing g aade c aassi oicati n m&deabuiatbased&n theimpa&aed VGG16c&na&autinaa neuaaanetw&ak wasused t caassioythe1755aicesampaesin thetestset,the&aeaa a accuaacycan aeach97.32%,and thecaa s ioicatin paedictin speed&oaicepa&ce s ingpaecisin can aeach appa&timateay85tjh,which basica a y satis oied the aequi aement&o aice p a&ducti n aine.Key words:aice p a&ce s ing;accuaacy caa s ioicatin;c&n a&auti naaneu aaanetw&ak;hype ac&aumn tachnology;maxwelavanco and min-redundancy feature selac—on收稿日期:2020—06—26修回日期:2020—07—21基金项目:苏北科技专项-富民强县项目(SZ-YC2019002)作者简介:戚超(1993—),男,博士生,主要从事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研究,E-m—-:****************通信作者:陈坤杰(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及无损检测技术研究,E-mail:kunjiechenC .—302农业机械学报2021年o引言水稻产量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1/3左右%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有100多个,全世界约1/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品质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1-3稻谷经清理、碧谷、碾米等工序后制成大米%除与品种、产、生等因关外,大米品1与加工精度密切相关%售的大米按照GB/T1354—2018标准进行分级,即大米的加工精度分成3个不同等级%对按照原工的4级大米则不允入市场,但掺入4级大米进入市场的非常普遍%大米加工精度的准确分级直接者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4级大米进行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学术型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校学位委员会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水平,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南京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修订学术型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如下:一、总体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我校2011级及以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2011级以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按照相应时期学校及各学位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1.自然科学类学科须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直博生、硕博连读生要求至少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或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须发表一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或SCI、EI、SSCI 论文1篇,或三类及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2篇(其中二类及以上刊物1篇),或三类及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3篇。

国家重点学科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至少要求发表3篇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二类核心期刊论文至少2篇),或一类核心期刊或SCI、EI、S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二)硕士研究生1.自然科学类学科须发表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研究生署名前三位的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

2.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具体要求1.提交的论文均须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须是作者之一,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以及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必须为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综述(SCI期刊特约文献综述除外)、中文期刊增刊和会议论文集(包括EI收录的会议论文集)不计。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暂行办法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暂行办法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

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构建全过程的学位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2004年起我校实行的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效果显著,为保障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生院开发了“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抽检管理系统),决定通过上网登录随机抽检的方式由研究生院对部分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一、抽检的目的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构建全过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二、抽检的范围我校拟申请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

抽检比例为拟申请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的10%左右,具体抽检比例根据学科、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情况实行动态调整。

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为必检人员。

对以下学科和指导教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情况适当提高抽检比例:新增学科和指导教师,近两年内在江苏省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出现不合格结果的学科和指导教师,近两年在我校抽检评议中出现不合格结果的学科和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人数较多的指导教师,其他应提高抽检比例的情况。

对以下学科和指导教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抽检比例:国家重点学科,连续两年在江苏省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评议结果为优秀的学科和指导教师,连续两年在我校抽检评议中结果为优秀的学科和指导教师,其他应降低抽检比例的情况。

三、抽检的实施(一)被检名单的确定被检名单由抽检管理系统随机确定。

硕士研究生凭《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定稿导师意见表》(附件1)到相关学院领取登陆密码,登陆“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管理系统”,提交有关信息,系统当即随机确定是否被列入被检名单并通知研究生本人。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彭建超;李思祺;郭贯成;徐明;马志远【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根据目前国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文章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分析在校和已毕业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认知、评价、态度和建议等,明确实践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为深化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9(036)008【总页数】5页(P58-61,77)【关键词】实践教学;土地资源管理;改革;高等院校;评价【作者】彭建超;李思祺;郭贯成;徐明;马志远【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330 引言“知行合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哲学中有关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命题,亦是指导现代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思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需求逐步多元化,土地制度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不断深化,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评估与规划、土地调查等技术日新月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需更加深入地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实现“知”与“行”的紧密整合,以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扎实、创新创业潜力强的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为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而培养高效的实践能力是增进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面广泛,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测绘、土地评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课程,涉及土地、房产、林业、草原、农田等不动产统一管理,是实现市场化、法制化和信息化的综合管理体系[2]。

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快速使用指南

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快速使用指南

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快速使用指南 系统流程第一步学生进行课题申报:申报的同时指定教师,可以指定多个教师,等待教师确认(确认学生申报课题)第二步指导教师审核课题: 课题申报完成后,课题所属指导教师进行审核课题审核通过,则该课题生效。

第三步学院管理员审核课题并发布结果:老师确认完成后交由学院管理员进行“发布双选结果”(确认完成后必须进行发布否则无法进行以下流程)。

注:学院管理员发布完课题后指导教师即可进行评阅老师的分配。

第四步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第五步教师审核开题报告第六步学院管理员审核开题报告第七步学生提交论文草稿,教师审核:开题报告通过审核后由学生提交论文草稿,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

第八步学生提交论文定稿,教师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进行论文定稿的提交,然后交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并进行评分。

第九步论文评阅教师评阅论文:指导教师审核并评分完成后由论文评阅老师进行评阅并打分。

第十步学院管理员设置论文答辩组,添加答辩录入员:学院管理员设置论文答辩组,并指定答辩组中答辩的论文。

添加对应答辩成绩录入员。

第十一步答辩成绩录入员录入答辩内容:答辩成绩录入员录入答辩内容,系统会根据三个成绩的加权匹配五级积分的成绩,答辩录入员发布成绩。

第十二步学生对指导教师评价:答辩录入员发布成绩后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然后查看成绩总评。

第十三步进行论文的抽检、评优工作。

第十四步学院管理员填写工作总结。

※特别说明:本系统可以设置可选流程,系统管理员在系统流程配置里可以勾选:1、学生申报课题2、去除申报课题限制3、教师提交任务书4、学生提交开题报告5、学生提交中期检查学生1 流程管理1.1 学生申报课题学生可以自己申报课题,申报课题时系统将会提示学生要选择指导教师,提交成功后,需要指导教师审核。

1.2 查看任务书【如果系统管理员没有选择教师下达任务书流程,则不需要此操作】查看任务书,学生查看对应课题教师添加的课题任务书。

1.4 填写开题报告等材料【如果系统管理员没有选择开题报告流程,则不需要此操作】(不要用XML格式的文件)此栏目分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或外文翻译,即通过学院管理员审核后学生提交课题的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或外文翻译的操作。

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精选15篇)

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精选15篇)

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精选15篇)承诺书签名篇1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

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篇2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我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与指导下独立完成所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决不弄虚作假,不请别人代做毕业设计(论文)或抄袭别人的成果。

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注解并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学生(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篇3东北成栋学院电子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承诺内容:1、12级专业学生将在导师(工程师) 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本毕业论文(设计),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请人代做,若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种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以上行为,愿按学校有关规定接受处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学校有权保留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时间:时间: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篇4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为确保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按期圆满毕业的目标。

本人郑重承诺: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在毕业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承诺书签名篇5为确保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按期圆满毕业的目标。

本人郑重承诺: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完成的。

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陈彩蓉;王晨;李俊;胡飞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4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型封闭式鸡舍的特点以及鸡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布线
复杂、传输距离短、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鸡舍环境参数监测
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STM3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CO_(2)传感器、氨气传感器、NB-IoT模块等部件组成,采集的鸡舍环境参数数据通过NB-IoT模块上传至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实现了鸡舍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

【总页数】4页(P182-184)
【作者】陈彩蓉;王晨;李俊;胡飞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江苏鸿羽农业科技
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26
【相关文献】
1.基于LoRa和物联网技术的矿井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2.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3.基于物联网的菜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4.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
计研究5.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展型多校区学校管理机制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扩展型多校区学校管理机制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2020年2月第23卷第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Feb.,2020Vol.23,No.40 引 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为适应不断增加的人数,扩大办学规模,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多校区大学。

多校区大学,是与单校区大学相区别的高等院校办学格局的实体称谓,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办学实体名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校区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运营、服务社会的高等院校。

新校区的产生主要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政策调整,原有的两所或多所高校合并成一所,因此产生了合并型新校区;二是由于高校为拓展办学规模,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另建新校区,这种被称为拓展型新校区。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深入剖析多校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推进多校区学校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

1 南京农业大学教学管理概况及问题南京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有两个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位于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科技创新核心区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

2018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正式奠基,新校区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占地面积168.27公顷,构建“两校区、一园区”的新局面,突破了办学空间的制约,新校区的建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1.1 行政管理难随着新校区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行政管理问题成为校园管理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多校区的建设分割了原本的行政机构,各校区的行政人员沟通不畅,信息传达不及时,可能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影响重大决策执行。

另一方面,多校区建设带来的行政审批问题过于烦琐,在跨校区的管理问题方面,需要跨校区的行政机关合作,还要经过层层审批,影响行政效率,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决定,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是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规范我院毕业论文(设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发挥该教学环节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包括检索和阅读中外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综合整理分析、方案论证、可行性分析、绘图及论文撰写等环节。

要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设计和计算、试验研究、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绘图、拟定科学文件、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包括:封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前言(引言、正文(包括背景、方案、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等、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3.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中、英文摘要约200~300字,关键词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正文篇幅(含图表应不少于1万字,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至少要独立完成相当于1张零号图纸的工作量。

4. 每位学生应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至少查阅10篇以上的中、外文资料(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并翻译不少于5000个印刷符号的外文文献。

译文由指导教师审定通过后作为论文(设计的附件。

5.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层次分明、观点明确、论据可信;毕业设计要求结构设计合理、图纸表达清楚、布局合理、标注规范。

6.毕业论文(设计一律由学生按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统一格式排版打印。

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一律为左侧,装订次序为:封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成绩评定表、成绩评阅表、答辩成综合评定成绩等。

7.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执行,其中,集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10周。

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一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初级职称的人员或研究生可以协助指导教师工作,但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不宜超过6人,有辅助教师协助指导的情况下,允许适当增加学生人数。

(二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每个指导教师应对其所指导学生的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1.选择课题,拟定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2.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内容;3.按任务书的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4.重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的指导;5.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6.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图纸,并写出评语;7.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评定成绩。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与领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各系负责组织,各系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及系教学秘书组成,系主任任组长。

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大纲,遴选指导教师,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和实施情况,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教务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规划、检查以及校级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汇编和推荐工作。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由各指导教师根据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对教学的要求提出,于毕业设计前两周向学生公布。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关系到毕业实践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确保论文(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各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应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科研或实验室建设任务,切忌脱离实际,为研究而研究的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大多数应是应用性选题,这类选题一般应是生产中各种实际问题的生产试验性课题、调查、考察课题或设备改进设计课题。

也可以是理论探索性的课题,这类课题一般以室内实验观察、测试、模拟实验等为主要方法、手段进行实验研究。

3.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难易要适宜。

由于大学本科只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本科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都有限。

因此,选做的论文(设计题目难度要与其本科教育程度相适应。

4.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要适当。

选择论文(设计题目要考虑到该题目试验研究所涉及的工作范围,要充分估计到各个工作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论文(设计的全部工作任务。

5.课题类型可以多样化。

课题内容在保证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因学生个人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使各类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学生参与选题,对于学生个人提出的有创见的选题,经系审查批准后,可以列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时予以适当加分。

6.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题目,但当几名学生参加一个课题时,必须说明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保证其主要部分为独立完成,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检查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各系应分别在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工作检查。

1.开题检查。

着重检查指导教师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课题的条件是否具备,学生开题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等,并协调解决。

2.中期检查。

着重检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表现、工作进度、工作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存在的困难等。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及时向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汇报中期检查情况,采取解决措施。

3.后期检查。

着重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与完成质量,并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初步考核以及预答辩,为毕业答辩作好准备。

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各系答辩委员会负责。

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学科的5~7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学与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不少于2/3。

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各系负责确定,并指定主任委员和秘书。

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组长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成员可以是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也可以聘请外系相应职称的教师。

2.学生必须在答辩前一周将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材料交给系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及时将材料转给合适的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要根据论文的价值与合理性、论文的创新性、文字表达水平、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程度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评分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答辩由系答辩委员会指定的答辩小组组长主持。

答辩时要求学生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时间应在15~20分钟左右。

教师在答辩会上的提问应围绕课题进行,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以协商或投票方式按百分制给学生评出答辩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组答辩时,系答辩委员会要统一考虑分组论文(设计水平和成绩评定的一致性。

4.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共同推荐,在小组答辩开始之前,由系答辩委员会在全系范围单独组织答辩。

七、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答辩小组综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面的分数和评语给出,三方面评分各占总成绩的比例为: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30%,答辩小组评分占40%。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学分,未获得毕业论文(设计学分者不能毕业。

3.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优秀”的比例一般掌握在本专业参加答辩学生总人数的15%,不得超过20%,成绩应成正态分布。

4.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系答辩委员会提名,报学院审核后向学校推荐,人数掌握在全院参加答辩学生总数的5%左右。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管理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教学文件、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实施的计划、报告、总结和学生提交的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和译文及有关考核评定的材料等,要按照教学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行归档和保存。

毕业论文文档材料的归档范围如下:1.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政策性文件以及系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管理规定等。

2.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材料,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含时间、地点、导师名单等,工作总结和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以及有关教学检查、论文(设计答辩的组织实施情况的材料等。

3.毕业论文(设计及其考核成绩:即毕业论文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及有关原始材料,论文成绩及评审材料、优秀论文申报表及评语等。

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总结毕业答辩结束后,各系要召开专门会议,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及毕业答辩环节进行认真总结,并于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两周内,将书面材料送院教务处。

十、其它1.各系可据此规定、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细则,但不能降低标准,各系制定的细则要报院教务处备案。

2.本规定如有与学校毕业论文(论计规定不一致的地方,由院教务处负责解释或修订。

3.本规定自2006年执行。

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