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白芍功效与作用

白芍功效与作用

白芍功效与作用
白芍,又称为白芍药或白芍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白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止血作用:白芍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

它可以缩小血管,增加血小板数量,促进血小板凝集,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对于慢性出血、崩漏性子宫出血、血尿、衄血等症状,白芍都有很好的疗效。

2. 抗炎作用:白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的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因此,白芍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牙痛、口腔溃疡等炎症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调经作用:白芍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调理女性的生殖系统,平衡雌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现象。

此外,白芍还可以舒经活血,缓解痛经症状。

4. 改善睡眠作用:白芍可以舒缓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睡眠。

5. 抗过敏作用:白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过敏原的释放,减少组织细胞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因此,白芍对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功效与作用外,白芍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促进消化等作用。

因此,白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芍属于凉性药物,脾胃虚寒和腹泻者慎用。

同时,使用白芍时应遵医嘱,正确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生白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生白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生白芍的作用与功能简介生白芍,又名白芍、白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根部入药,主要产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

生白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主要功能1.活血止痛:生白芍可活血化瘀,调和血气,对于瘀血引发的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常用于妇科疾病、跌打损伤等症状的治疗。

2.止血固涩:生白芍具有收敛血管、止血凝胶的作用,适用于大出血、内外伤出血和盗汗等情况。

同时也可用于回阳救逆、热病耗伤等症状。

3.养血安神:生白芍具有滋养血液、调理月经、安神助眠的功效。

常见于妇科病、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的治疗。

主治疾病1.妇科疾病:生白芍对于经血量过多、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跌打损伤:生白芍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骨折、扭伤、软组织损伤等疼痛恢复期的治疗。

3.子宫脱垂:生白芍可收敛子宫组织,增强子宫壁的肌肉张力,对于子宫脱垂有一定的疗效。

4.大出血:生白芍的收敛血管、止血凝胶作用对于大出血的止血很有帮助,常见于胃出血、肠出血等情况。

5.失眠:生白芍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缓解因神经紧张而引起的失眠症状。

用量与使用方法1.内服用法:生白芍可煎汤、炒炭或制成丸剂、片剂等内服。

一般成年人每次用量为9-12克,每日2-3次。

煎汤时,先将生白芍用清水洗净,随后用适量的水煎服。

2.外用用法:生白芍可用于外敷。

将适量的生白芍研末后,与蜂蜜、黄连粉等物质混合,涂抹于患处,每天多次。

注意事项1.孕妇忌服:由于生白芍具有活血作用,孕妇应避免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月经期忌服:生白芍对于调节月经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月经期间不宜服用,以免干扰月经的正常排泄与调节。

3.过敏体质慎用:对于对中草药过敏的人群,应慎用生白芍,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4.儿童用量减少:儿童使用生白芍时,应减少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药物相互作用:生白芍与某些药物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生白芍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的作用与功效
白芍,又称白芍药或白芍薄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白芍的主要作用与功效有以下几点:
1. 活血止痛: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

对于经期痛经、胸腹疼痛、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2. 抗炎抗菌:白芍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皮肤炎症、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调理女性生理功能:白芍具有调理女性生理功能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平衡激素、减轻症状。

4. 保护肝脏:白芍中的活性成分对于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酒精性肝病、肝功能不全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抗氧化:白芍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天冬酰胺、黄酮类化合物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抗衰老、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属于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医嘱,注意剂量和配伍。

同时,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等不适合使用白芍。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者持续病情,请及时就医。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关于白芍的一些介绍。

1. 活血祛瘀:白芍具有很强的活血祛瘀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疼痛。

因此,白芍常被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2. 缓解炎症:白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痔疮等炎症性疾病。

3. 镇静安神:白芍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舒缓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失眠。

它常被用于治疗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相关症状。

4. 改善肝功能:白芍可以保护肝细胞,并有助于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

它常被用于治疗肝功能异常引起的不适和其他肝病。

5. 增强免疫力:白芍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它常被用于调理身体,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白芍虽然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用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使用白芍之前,最好还是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中草药白芍作用与功效

中草药白芍作用与功效

中草药白芍作用与功效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又称川芍、白芍药,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中草药。

白芍具有很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功效,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应用和现代科学研究,白芍已成为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药材。

一、白芍的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白芍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低背痛、痛经等疼痛症状。

2.抗菌作用:白芍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抗炎作用:白芍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4.抗氧化作用:白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5.调节免疫功能:白芍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6.抗肿瘤作用:白芍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7.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白芍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预防血栓形成。

8.调节心血管功能:白芍可以调节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抑制心率。

9.抗溃疡作用:白芍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对胃溃疡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0.保护肝脏作用:白芍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1.抗过敏作用:白芍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缓解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12.镇静作用:白芍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二、白芍的医疗功效1.经血瘀阻: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经络,对痛经、闭经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肝气郁结:白芍可以舒肝解郁,调节肝气,对情绪不稳、胁肋胀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肾虚不足:白芍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可以补肾益气,对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心脾不调:白芍可以调和心脾,益气补血,对心脾不调引起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5.湿热内蕴:白芍可以清热化湿,对湿热内蕴引起的尿黄、口干、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外伤损伤:白芍具有止血解毒的作用,对外伤引起的瘀血、肿胀、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白芍,又称白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白芍药苷,具有抗炎、抗氧化、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芍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首先,白芍具有镇痛的功效。

白芍中的白芍药苷具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并且对于妇科疼痛、胃痛、头痛等一些常见的疼痛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其次,白芍具有抗炎的作用。

白芍中的白芍药苷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损伤。

因此,白芍常被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炎症性疾病。

此外,白芍还有调经止血的功效。

白芍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子宫出血,调节月经,缓解痛经等妇科问题。

对于妇女来说,白芍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材。

白芍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白芍中的白芍药苷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防止细胞老化,对于改善肌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白芍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产品中。

然而,使用白芍时也需注意一些禁忌事项。

首先,孕妇在孕早期禁止使用白芍,因为白芍具有收敛作用,可能会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慎用白芍。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此外,白芍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因此,正在服用镇静剂的人群也应避免使用白芍。

综上所述,白芍具有镇痛、抗炎、调经止血、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炎症、改善妇科问题、延缓衰老。

然而,在使用白芍时也需注意禁忌事项,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白芍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药理效果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芍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白芍,又称白芍药或白芍薇,是母菊科植物白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及根茎。

白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肥大,外层白色或浅黄色,内部有暗褐色环纹。

白芍的药用部位为其根和根茎,常用于中药制剂中。

白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调节月经、活血化瘀、降低血压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并对其主要药理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白芍功效与作用1. 调经止痛白芍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用于调节月经,具有良好的调经效果。

白芍中的芍药苷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镇痛和扩张子宫血管的作用。

因此,白芍能够缓解痛经、闭经以及不规律的月经,并能有效改善女性生理状态。

2. 活血化瘀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消除淤血和瘀血现象。

白芍中的活性成分芍药苷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白芍还能够促进血管舒张,增加血液流通,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降低血压白芍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研究发现,白芍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白芍还能够减少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减轻血管炎症,降低血压。

4. 抗炎止痒白芍具有抗炎止痒的作用。

白芍中的芍药苷能够抑制体内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白芍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减轻皮肤过敏和瘙痒症状。

同时,白芍的芳香成分具有镇静和舒缓的作用,能够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5. 抗氧化作用白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白芍中的芍药苷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此外,白芍还能够抑制一氧化氮的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6. 抗肝纤维化白芍能够抑制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动物实验表明,白芍提取物能够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

此外,白芍还能够调节体内的肝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少肝纤维化的风险。

白芍的作用和功效

白芍的作用和功效

白芍的作用和功效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的性味辛、苦,归于草本植物。

传统医学认为,白芍有着多种作用和功效,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帮助机体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从而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白芍还能舒缓血管收缩,降低血压,具有降压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其次,白芍对于女性的生理健康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它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能够帮助女性平衡雌激素水平,改善经期不调、痛经等问题。

白芍还有缓解更年期的症状,如潮热、失眠、心悸等,使女性更好地度过更年期的困扰。

此外,白芍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在传统中医中,白芍常常被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疮疖等,能够有效抑制炎症扩散,减轻痒痛、红肿等症状。

此外,白芍还有镇痛的功效。

它可以舒缓肌肉痉挛,减轻肌肉、关节的疼痛,缓解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

此外,白芍对于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肠液分泌,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改善胃肠功能,减少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总的来说,白芍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平衡内分泌、抗炎、镇痛、调节消化系统等作用。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常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女性病症、皮肤疾病等各种疾病。

不过,就像任何其他药物一样,使用白芍时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来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
本药处方名有生白芍、炒白芍。

处方只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白芍)点击图片浏览大图
性味功效
味苦、酸,性凉。

功效: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传统应用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传统方剂
1、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甘草,治疗伤暴脚挛急。

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

又《本草纲目》:白芍、甘草,治疗消渴引饮。

2、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芍、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3、芍药汤《圣济总录》:白芍、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4、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中,养血调经的四物汤中,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中,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中,清肝泻火的大柴胡汤中,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

【舒心茶】
材料:白梅花3克(疏肝醒脾)、厚朴花3克(行气降气)、玫瑰花3克(理气活血)、白芍6克(柔肝缓急)、炙甘草3克(柔肝缓急)。

做法:每天代茶饮用。

功效:缓解空虚综合征。

出处:健康之路20151021重阳话养老
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肠易激综合征。

2、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3、治疗坐骨神经痛、头痛、癫痫。

4、治疗冠心病。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药典剂量:6~15g。

临床常用剂量:6~12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

(一)白芍传统的十大功效
在古书和著名的古方中只有芍药和白芍,而没有赤芍。

白芍和赤芍常合在一起记述。

这在赤芍一节中已有详细论述。

据古书中记载,白芍的功效比较复杂,归纳起来有十大功效:①“缓中止痛”(《本草备要》);②益脾:“益脾,泻木,调血”,“安脾经,收胃气”(《本草纲目》);③补血,凉血:“酸寒能凉血补血”(《本草经疏》);
④抑肝:“补阴抑肝,能补能泻”(《药品化义》);⑤泄肝:“泄肝胆伐脾胃”(《玉楸药解》);⑥泻肝:“泻肝,安脾肺”(《大明本草》);⑦柔肝:“养脾柔肝”(《本草正义》);⑧养血和营:“益阴养血”,“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理中气”(《本草正义》);⑨酸收敛汗:“酸收,敛津液,益荣”(《注解伤寒论》),“敛汗”(《本草求真》);⑩平肝(《中药学》)。

上述的十大功效可归纳为治肝益脾,缓中止痛,养血敛阴。

在《王旭高医书六种》中,王旭高将白芍归类在缓肝、泄肝、滋肝、敛肝、补肝阴5个治法之中。

白芍的功效较广而不够专一,在治肝方面竟有五六种功效;所用术语也有些含糊不清。

在近现代中药学书上,白芍一般归类在养血补血药一类中。

但笔者倾向于将其归类在理气药之中,理由详见随后的阐述。

(二)白芍功效的定位――疏肝理气
1、白芍疏肝:在许多传统的疏肝和解方剂中都有白芍,如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大柴胡汤等。

这四个疏肝的代表方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柴胡与白芍同用,用白芍协助柴胡疏肝和解。

因此说,白芍应该是一味疏肝药,并且与抑肝、泄肝、泻木、柔肝、缓肝、平肝等各种功效相比,似乎更确切一些。

药理研究已证实白芍有保肝和镇痛作用。

能治疗肝脏损害和肝区疼痛,这与柴胡的作用有相似之处。

2、白芍缓中:所谓缓中,就是缓和中焦之急痛的意思,也就是缓和胃肠道的疼痛。

著名方剂芍药甘草汤、痛泻要方、小建中汤、戊己丸等中,白芍都起着缓中止痛的功效。

药理研究证实白芍对胃肠平滑肌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缓中止痛的功效也就是解痉止痛的结果。

3、白芍理气:白芍是否有理气功效?《本草纲目》等认为白芍有“理中气”、“收胃气”、“收阴气”、“收逆气”、“泄邪气”、“止痛下气”等功效。

这些都包含了理气的意思。

《本草正义》记载白芍能治疗“腹痛胀满,心胃刺痛,胸胁胀痛”,这都是“刚木凌脾之病”。

也就是白芍可以治疗肝木侮土的病症,即是疏肝理气的意思。

4、与理气药比较,白芍具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的作用。

这与木香等许多理气止痛药是一致的。

但也有不同之处,大多数理气药的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其中许多药具有收缩和舒张双向调节作用。

白芍理气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只有舒张解痉作用,没有增强收缩作用。

但疏肝理气药中柴胡、川楝子的主要成分也不是挥发油。

柴胡是皂苷,川楝子是生物碱。

破气药中的槟榔和厚朴,其主要成分也不是挥发油。

槟榔是生物碱,厚朴主要是酚类和生物碱。

这说明中医对中药的分类依据,主要为功效,而不是成分。

因此笔者建议将白芍归入疏肝理气药一类中。

白芍传统归类在养血药中。

养血的概念比较模糊,可能是调养、营养、补养、保养的意思,但与补血、生血、补益精血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具有调养、补养功效的中药很多,大多没有补血生血功效。

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重要本草著作中,关于芍药血分的主治有“通顺血脉”、“和血脉,收阴气”、“妇人血闭不通”、“肝血不足”等记载,但没有记载具有补血功效。

中医理论肝藏血。

肝血不足的意思是肝藏血不足。

《本草纲目》l6个附方中,有关血分病证的方剂主治有“衄血不止”、“衄血咯血”、“崩中下血”、“经水不止”、“血崩带下”、“金疮血出”等,没有一个附方是治疗血虚的。

这说明古人并没有认为白芍是补血药。

现代的《中药学》教材中,虽然将白芍归类在养血药中,但该药的临床应用“①用于月经不调;②用于肝气不和;③用于肝阳亢盛”三点中,竟没有一点是养血补血的。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代表方剂。

其中当归、熟地是补血药,具有提高血细胞的作用。

白芍和川芎不是补血药,没有提高血细胞的作用。

个别书上认为白芍补血,这是一种误解。

白芍具有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抗凝抗栓的作用,具有镇痛、镇静和解热作用,这些可能就是白芍在四物汤中养血与在桂枝汤和营的功效。

(四)白芍用于痛症为好
白芍既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又有中枢镇痛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痛症为多。

①腹痛腹胀:对胃肠道急慢性炎症、溃疡引起的疼痛胀痛,与木香、白术、黄连等同用,是解痉止痛的作用。

②胁痛胁胀:对肝、胆、胰急慢性炎症引起的胁痛腹胀,常与柴胡、郁金、黄芩等同用,是神经镇痛的作用。

③胸闷胸痛:对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闷胸痛,常与郁金、石菖蒲、三七等同用,是解痉和镇痛共同的作用。

④月经痛:常与当归、川芎、制香附等同用,也是解痉和镇痛共同的作用。

⑤关节痛:对各种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常与桂枝、知母、忍冬藤等同用,是消炎镇痛的作用。

对于神经痛,白芍虽然也能使用,但其止痛的效果是一般的。

(五)自芍没有“利小便”功效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芍有“利小便”功效。

近代有人因见温阳利水的真武汤中用白芍,就认为白芍能利小便。

白芍是否能利小便呢?这方面先有朱丹溪,后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已经作了否定的解释,云:“白芍能益阴……故小便自行,非因通利也”。

真武汤温阳利水是附子、生姜、白术、茯苓的功效。

白芍与附子相配伍,能
起到和阳敛阴的功效。

临床实践和药理报道都没有证实白芍有利小便的作用。

古代中医名家对前人的记载和经验,有肯定的,有否定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白芍的剂量
白芍的常用剂量一般是12g,这是调理用的剂量。

如要治病解痛,如腹痛、肝痛、胸闷、关节痛,就要用大剂量20~30g,效果也是比较快速的。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白芍小鼠灌服的LD50为81.1g/kg。

芍药总苷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的LD50各为2.5g/kg和0.159g/kg。

白芍丹皮酚灌服的LD50为3.43g/kg。

2、毒性反应:狗每日口服3g/kg,连续6个月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狗每日口服0.28g/kg和0.5g/kg,90天,除有一过性稀便和血小板增高外,未见其他毒性反应。

3.病理检查染色体畸变试验芍药苷无致突变作用。

以上说明白芍的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白芍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芍药苷片剂在临床上可能引起部分病人轻度的不适反应,如恶心、腹胀、腹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