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解剖学- 胸部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ppt课件

3、平扫和增强扫描:LN,病灶,血管 4、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HRCT)
层厚 1~2mm,显示次级肺小叶结构; 显示间质性病变、支扩、孤立小病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胸部正常CT解 剖
纵隔窗
精选课件
一、
主要观察内容
1、纵膈:有无纵膈肿块、多余结构
LN有无肿大或/及增多
“三管”结构形态(气道结合肺窗)
2、较大范围的肺、胸膜(腔)病变的内部
结构
3、阅片顺序:
辨认每一层纵膈内的“三管”结
构
自上而下、由近段向远ຫໍສະໝຸດ 精选课件主要层面和结构主动脉弓及其以上层面:辨认头臂血管
主-肺动脉窗层面:窗空虚/潜在,气管分 叉,奇V弓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左PA弓、右上PV前干, 右上PA,上腔V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中间段支气管,右 PA,右下PA,左上PV,左PA降支
其他肺门层面:两侧大小基本对称(肺窗 显示更佳),相伴随的支气管和PA分支, 由近向远渐小
精选课件
Can you find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coming off the aorta? (click for answer)
精选课件
You can further see The left coronary branch into the Circumflex artery and the LAD artery (click to highlight)
胸部正常CT断层解剖图片ppt课件

highlighted here? (click to highlight)
Right lung apex
Trachea and
Esophagus.
22
This is contrast (white)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left subclavian vein.
23
Can you find the first 3 branches off the aortic arch? (click for answer)
47
48
Here is a good image of the aortic semi-lunar valve leaflets. Can you find them? (click for answer)
49
Here is a good image of the left atrium dumping Into the left ventricle. Can you find it? (click to highlight)
20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as it dumps into the brachiocephalic artery. (click to highlight)
21
What are the 3 yellow air-filled (black) structures These are the
42
Where are the ascending (A) and descending (D) limbs of the thoracic aorta? (click to highlight)
A D
43
胸部断层解剖PPT课件

(四)胸主动脉
行程和位置 与食管等的关系
四.肺内管道应用解剖
(一)肺段的概念
上叶 中叶 下叶
尖段 (S1) 后段 (S2) 前段 (S3) 外侧段 (S4) 内侧段 (S5) 上段 (S6) 内侧底段 (S7) 前底段 (S8) 外侧底段 (S9) 后底段 (S10)
上叶 下叶
尖后段 (S1+2) 前段 (S3) 上舌段 (S4) 下舌段 (S5) 上段 (S6) 内前底段 (S7+8) 外侧底段 (S9) 后底段 (S10)
三分法
以气管和气管杈前 壁和心包后壁的冠 状面为界为界,分 前、后纵隔,
前纵隔又以胸骨角 平面分为前纵隔上 部和前纵隔下部。
四分法
以胸骨角与第4胸惟椎 体下缘平面为界,将
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 纵隔。下纵隔又以心
包的前、后壁为界分 为:
胸骨后面与心包前壁
之间的部分为前纵隔;
心、心包及出人心大 血管所占据的区域为
气管前间隙
气管前包间括隙 :
气管后间隙 血管前间隙
气管后间隙
后纵隔间隙 气管杈下间隙
气管杈下间隙
主动脉肺动脉窗
膈肌脚后间隙 纵隔后间隙
血管前间隙
三.纵隔断层解剖及CT图像
(一)纵隔间隙 1.胸骨后间隙
2.血管前间隙
3.气管前间隙
4.主动脉肺动脉窗
5.隆嵴下间隙
6.气管后间隙和后纵隔间隙
胸部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of the Torax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纵隔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纵隔间 隙;熟悉CT图像
2.掌握肺的分段,了解肺段在横断面上的 划分及CT图像
3.熟悉纵隔及肺的局部淋巴结
断层解剖

胸部断层讲义一、胸膜与胸膜腔1.胸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后者又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及胸膜顶。
2.胸膜腔与胸膜隐窝:后者包括肋膈隐窝和肋纵隔隐窝。
二、肺(一)肺门1. 概念第一肺门:位于肺纵隔面中部之凹陷,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等出入。
第二肺门:在肺门深部,各肺叶的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和支气管血管的分支(属支)等出入之处。
影像学上的肺门:为主支气管和肺血管造成的阻光区,其范围比解剖学上的肺门范围要大。
2.范围上界为气管隆嵴,下界为下肺静脉。
左肺动脉为左肺门出现的标志;右肺上叶支气管为右肺门出现的标志,奇静脉弓亦可视为右肺门出现的标志。
3.肺门区的断面特点在于肺血管位于肺门的边缘,左肺动脉高于右肺动脉,右肺上叶支气管高于左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的分支与肺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伴行等。
(二)肺根1.概念(略)2.肺根内各主要结构的位置排列:从前至后为上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从上至下,左肺根依次为肺动脉、主支气管、上肺静脉、下肺静脉,右肺根依次为右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上肺静脉、下肺静脉。
3.位置左、右上肺静脉平第3肋软骨高度穿心包,开口于左心房后壁上部,下肺静脉平第4肋软骨高度穿心包,开口于左心房后壁下部。
左肺动脉高于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与右肺上叶支气管可出现在同一断层面上。
右主支气管(平第5胸椎高度入右肺门)高于左主支气管(平第6胸椎高度入左肺门)。
4.肺根的毗邻左肺根后方有胸主动脉等,上方有主动脉弓。
右肺根后方有奇静脉,上方有奇静脉弓,前方有上腔静脉、心包、右心房等。
(三)肺叶1.体表投影斜裂相当于从第3胸椎棘突向前下至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处的斜线。
水平裂相当于右第4肋前部的的水平线,向后至腋中线处与斜裂相交。
2.肺叶在横断面上的识别左肺:斜裂的后方为下叶,斜裂的前方为上叶。
右肺:斜裂的后方为下叶,斜裂与水平裂之间为中叶,水平裂的前方为上叶,斜裂的前方为上叶或中叶。
全身CT断层解剖详细实用图解

左右房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 窗(八) - 解剖图片
30
心室层面-胸部CT断层影像-纵隔窗(九) - 解剖图片
31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一〕 - 解剖图片
32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二〕 - 解剖图片
33
腹部CT横断面影像〔三〕 - 解剖图片
34
腹部CT横断面影像〔四〕 - 解剖图片
室 ❖ 7、枕内嵴
❖ 8、颞肌
075第15断层
75
076第16断层
❖ 1、鼻中隔
❖ 2、上颌窦
❖ 3、蝶窦
❖ 4、三叉N节
❖ 5、枕骨
❖ 6、颞骨岩部
❖ 7、小脑中脚
❖ 8、第四脑室
❖ 9、脑桥小脑 角池
❖ 10、第7、8 对脑N
❖ 11、颞下回
❖ 12、颞肌
❖ 13、颧骨
76
093
❖ 1、第1胸肋 结合
274 第2断层
❖ 1、右髂总
V
❖ 2、右髂总
A
❖ 3、左髂总
V
❖ 4、左髂总
A
❖ 5、S1椎体
❖ 6、髂肌
❖ 7、臀中肌
❖ 8、骶后正
106
❖ 1、右髂 总A、V
❖ 2、左髂 总A、V
❖ 3、骶管
275 第3断层
107
❖ 1、右髂总 A、V
❖ 2、左髂总 A、V
❖ 3、骶前孔
❖ 4、臀中肌
❖ 5、臀大肌
❖ 5、左肾A、 V
❖ 6、左肾V
❖ 7、十二指 肠大乳头
❖ 8、胰头
❖ 9、升结肠
102
186 第16断层,经左、右肾V
❖ 1、胰头
❖ 2、胰钩突
断层解剖学 02断面胸部

4.气管后间隙
气管后壁与脊柱之间,内有食管和胸导管
5 主动脉肺动脉窗
位于主动脉弓下方与左肺动脉之间 右侧为食管 和气管 左侧为左肺内侧缘 内有动脉韧带 喉返神经 淋巴结 向右通气管前间隙 向左通血管前间隙
6.气管杈下间隙 又称为隆嵴下间隙
气管前间隙向下的延续,气管杈下到右肺动脉 下缘之间
7.后纵隔间隙 又称为左心房后间隙 位于左心房后壁与脊柱之间 内有食管胸导管
(2)心包隐窝
浆膜心包的壁、脏层之间或脏层与大血管之间或其周围的 较窄间隙称心包隐窝
1 心包上隐窝
2 上腔静脉后隐窝
3 下腔静脉后隐窝
4 左肺动脉隐窝
5 肺静脉隐窝
上下静脉肺之间 右侧窄深 左侧宽浅
心包上隐窝
向上至头臂干起始处 向前达 主动脉前隐窝 向后主动脉后 隐窝 向右通心包横窦 易误诊为淋巴结
第三章 胸 部
二、标志性结构
颈静脉切迹 胸骨角
剑突
锁骨 肋 肋弓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上界: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和 第7颈椎棘突 下界: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第 12胸椎棘突 (二)分区: 1、胸腔:分为中部和两侧的左、右部。 2、胸壁:胸前区(位于前正中线和腋前线之间)、 胸外侧区(位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和胸背区 (位于腋后线和后正中线之间)
三 胸部器官结构的配布特点
第二节 纵 隔
一、纵隔内结构的应用解剖
(一)纵膈的分区:
上纵隔
四分法 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三分法:
前纵隔
上纵隔 下纵隔
后纵隔
二、纵隔内器官结构的配布
1.上纵隔 胸腺层
胸部横断层解剖课件

左喉返神经,最后是左右交感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 二、标志性结构
境界:
上方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肩峰至第7颈推棘突的连线与颈、项部分界;
下方借膈与腹部结构为邻; 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上份和腋前、后
襞下缘与胸壁相交处的连线与上肢分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Aortic arch
Ascending aorta L.auricle
R.ventricle
L.ventricl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P.V.
Thoracic aort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纵隔
由前向后:
第一层是胸腺(或胸腺遗迹,胸腺形状变化大) 第二层是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的上半; 第三层是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与迷走神经; 第四层是气管及其周围的气管旁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淋
前纵隔
心包之前,两侧的胸膜较为接近,特别是第4肋 软骨以上,两侧胸膜几乎相互接触,因而前纵隔 极为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