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微血管病变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幻灯片

病因: 1.生活方式 2.环境因素 3.年龄因素
2024/2/8
4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2024/2/8
1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
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 胞)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2024/2/8
5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4、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 5、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6、尿蛋白(+)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4/2/8
4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2024/2/8
1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
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 胞)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2024/2/8
5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4、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 5、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6、尿蛋白(+)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糖尿病足溃疡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 时间。
生长因子治疗
利用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溃疡愈 合。
干细胞治疗
通过干细胞移植,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修复,为 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风险 。
糖尿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足部护理指导
教育患者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如选择合适 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 要的家庭护理支持。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感染的主要诱因,因此需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将血 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定期清洁和检查足部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保持干燥,并定期检查有无破损、红肿等 感染迹象。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出现轻微感染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 使用抗生素。
下肢缺血的改善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扩血管药物改善下肢 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缺 血症状。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三维立体显示血管结构和病变。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无创性检查方法,显示血管解剖和血流情 况。
金标准,明确血管病变的准确位置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及生物标志物
血糖、血脂检测
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和 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炎症指标检测
如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等,反映血
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 时间。
生长因子治疗
利用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速溃疡愈 合。
干细胞治疗
通过干细胞移植,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修复,为 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风险 。
糖尿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足部护理指导
教育患者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如选择合适 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 要的家庭护理支持。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感染的主要诱因,因此需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将血 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定期清洁和检查足部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保持干燥,并定期检查有无破损、红肿等 感染迹象。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出现轻微感染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 使用抗生素。
下肢缺血的改善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扩血管药物改善下肢 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缺 血症状。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三维立体显示血管结构和病变。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无创性检查方法,显示血管解剖和血流情 况。
金标准,明确血管病变的准确位置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及生物标志物
血糖、血脂检测
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和 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炎症指标检测
如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等,反映血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KD肾病[可修改版ppt]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KD肾病[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1e4781f01dc281e43af09d.png)
水份(细胞间液)
高血糖
细胞外液
血浆和系膜蛋白糖基化
肾血流量
肾脏超负荷 超滤过 增生
基底膜增厚 膜选择性 微量白蛋白尿
血流动力学改变
➢全身高血压影响 ➢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细胞因子的作用(1)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
小板来源生长因子(PDGF) ➢细胞肥大
转化生长因子(TGF-β)、IGF-1 ➢细胞外基质代谢
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中,如果存在下列情况, DN应归因于糖尿病:
(1)存在大量白蛋白尿(B级证据)。
(2)存在微量白蛋白尿,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级证据) 或1型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A级证据)。
存在下列状况时应考虑DN的病因非糖尿病所致(B级证据):
(1)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GFR迅速降低。 (3)迅速增加的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 (4)顽固性高血压。 (5)存在活动性尿沉渣。 (6)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7)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后在2~3个月内GFR减少>30%
TGF-β、IGF-1、PDGF
细胞因子的作用(2)
➢细胞增殖 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胰岛素信号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TNF-α)、IGF-1
➢细胞凋亡 TNF-α、TGF-β1
TGF-β1为细胞因子网络中的核心因子 ➢促使肾脏细胞肥大; ➢增加系膜细胞胞外基质产生; ➢增加基质降解酶抑制物活性、抑制基质降 解酶合成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肾脏肥大,RBF(肾血流量)、GFR增加
1型 GFR增加20%~40% 2型 GFR增加15%(Pima Indian),可能与年龄有关
糖尿病并发症ppt课件

是近代糖尿病主要死因,约占75%。
从粥样症
(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 临床特点:持续的蛋白尿
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
分5期:
• 初期:高灌注、高滤过、高球内压;
• 基底膜增厚期:间歇性微量蛋白尿;
• 早期肾病期:持续性微量蛋白尿; • 临床肾病期:尿蛋白>200ug/min(尿蛋白
(四)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
病变
细菌感染
下肢供血 不足
足部疼痛 皮肤溃疡 肢端坏疽
糖尿病足
•
>0.5g/24h),肾功能逐渐减退;
• 尿毒症期 肾衰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原因 : 主要有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 病变及白内障。
• 分2类6级:
背景性
微血管瘤
出血
硬性渗出
增生性
新生毛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机化物形成 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常眼底
背景性
增生性
白内障与青光眼
白内障
青光眼
(三)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肢端感觉异常(慢性、对称性、下肢 比上肢严重,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伴麻木、针刺 、灼热或如踏棉垫感) 肢痛(呈隐痛、刺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运动神经——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 • 自主神经病变: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 迟、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尿潴留、尿 失禁、阳痿等。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 病
中风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 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感染
大血管
慢性 微血管
从粥样症
(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 临床特点:持续的蛋白尿
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
分5期:
• 初期:高灌注、高滤过、高球内压;
• 基底膜增厚期:间歇性微量蛋白尿;
• 早期肾病期:持续性微量蛋白尿; • 临床肾病期:尿蛋白>200ug/min(尿蛋白
(四)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
病变
细菌感染
下肢供血 不足
足部疼痛 皮肤溃疡 肢端坏疽
糖尿病足
•
>0.5g/24h),肾功能逐渐减退;
• 尿毒症期 肾衰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原因 : 主要有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 病变及白内障。
• 分2类6级:
背景性
微血管瘤
出血
硬性渗出
增生性
新生毛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机化物形成 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常眼底
背景性
增生性
白内障与青光眼
白内障
青光眼
(三)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肢端感觉异常(慢性、对称性、下肢 比上肢严重,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伴麻木、针刺 、灼热或如踏棉垫感) 肢痛(呈隐痛、刺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运动神经——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 • 自主神经病变: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 迟、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尿潴留、尿 失禁、阳痿等。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 病
中风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 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感染
大血管
慢性 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