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科学史的含义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摘要】科学哲学与科学史是两个紧密相关但又独立的学科领域。
科学哲学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可以启示人们认识科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而科学史也为科学哲学提供了大量案例和历史背景,帮助理解科学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影响。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如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理论启示是否偏离实践,科学史对科学哲学的理论建构是否过于历史化等。
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互动关系,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史、关系分析、启示、影响、相互补充、共同研究领域、争议、发展、紧密联系、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重要性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对科学活动的深入理解和反思。
科学哲学通过对科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哲学分析,帮助我们揭示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可靠性,探索科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而科学史则通过对科学发展历程的考察和解释,揭示了科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和科学家们的思想动态,帮助我们了解科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推动科学思维和方法的革新和进步。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广大公众和政策决策者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
1.2 研究背景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作为两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背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开始各自发展。
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方法和价值,以及科学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
而科学史则致力于研究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家的思想和实践,以及科学革命的历史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科学的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科学史教学的概念界定

科学史教学的概念界定科学史教学是指通过教授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家的思想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内容。
科学史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科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发展演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史教学中,学生不仅通过学习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和理论,了解科学的早期发展历程,还通过研究科学家的思想和实践,了解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科学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
科学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科学伦理、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科学思维能力指学生在科学问题解决、科学实验设计、科学观点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科学史教学通过研究科学家的思想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体系,需要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学史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科学家思想和实践、科学方法等方面。
从历史背景方面,科学史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发展与变化。
从科学家思想和实践方面,科学史教学介绍科学历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贡献,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思考过程和科学实践,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和学术追求的兴趣。
从科学方法方面,科学史教学讲解科学方法的演变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论思维。
科学史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研究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科学家,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和重大科学成果。
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科学史中的一些科学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课题研究论文: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

107303 哲学其它论文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分析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说:“只有当联合起来研究时,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才会有意义。
”相反,在科学史家当中普遍盛行的观点,大致是说应该迅速地把“提出联姻”的“哲学求婚者”打发走。
这种情况表明,从科学史家的角度来看,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之间是隔着一道鸿沟的。
一、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概念辨析科学史是指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主要理论。
科学史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把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各个事实和现象、实验室数据和理论的产生,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阶段加以分析;科学哲学指的是以科学为对象、对有关科学的诸方面作哲学分析的学科,是关于科学的哲学,把科学的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科学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内容,重点考察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等问题。
科学史是科学哲学的基础,是科学哲学思想论断之出的根本,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他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是对科学发展的再探索、再发现、再认识。
二、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演变史首先,我们可以从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相关的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中,分析这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史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启蒙运动中出现的学科史。
在这种学科史中,历史的叙述和解释是根据一种作为前提的认识论理论来构造的;到19世纪,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两门学科都变得更加繁荣。
在科学史方面,上述的传统被继承下来并得以发扬。
实际上,此期间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学者都横跨两个领域,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哲学家。
20世纪20年代,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出现了真正的分离,这与当时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和3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逻辑经验主义、并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是分不开的。
本质上而言,这种新的科学哲学在性质上变得与科学史无关。
到50年代以后,在美国科学史家“职业化”的过程中,这些影响的效果开始逐渐体现出来,科学史家阵营开始确立了独特的工作方式与评价标准。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

科学技术史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史是研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科学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关系。
在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被广泛运用。
1. 科学:科学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研究来发现和解释自然规律的一门知识体系。
在古希腊时期,科学被视为一种哲学方法,它试图通过逻辑思考和理性推理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2. 技术:技术指的是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
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科学研究的进展,但它也可以独立于科学而存在。
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与科学密不可分。
3. 创新:创新是指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或新产品的过程。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变革。
4. 知识传播:知识传播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和流传的过程。
在历史上,知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不断发展和演变,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和快速化。
5.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指的是以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发明为基础,引起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历史事件。
科技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6. 科技政策:科技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7. 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科学实践中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研究。
科学研究往往涉及到人体试验、动物实验和环境影响等,科学伦理的规范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科学研究的合法、公正和道德性。
8. 技术决策:技术决策是指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进行决策的过程。
技术决策通常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多个因素,并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个层面上进行。
《科学史》读后感

《科学史》读后感科学史是一部介绍科学发展历程的著作,通过对科学史的阅读,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演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科学史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科学史的重要性1.1 科学史的价值科学史记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2 科学史的启示通过研究科学史,可以发现科学家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从而启发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更加有效地探索和创新。
1.3 科学史的教育意义科学史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和思维能力。
二、科学史的发展历程2.1 古代科学古代科学主要以哲学和神话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识,如古希腊的几何学和天文学。
2.2 中世纪科学中世纪科学在宗教统治下发展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如哥白尼和伽利略,他们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贡献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近代科学近代科学的发展受到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牛顿的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理论为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科学史的思维方式3.1 实证主义思维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取真实的知识。
3.2 假设和验证科学家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假设和验证法”。
3.3 开放性和创新性科学史还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保持开放性和创新性,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挑战传统观念,推动科学的发展。
四、科学史的启示与反思4.1 尊重科学事实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应该尊重科学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理解,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4.2 勇于创新科学史启示我们,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定势,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4.3 团队合作科学史还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解决复杂的科学难题。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
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对改进科学教学和培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到科学是个渐进的学习过程。
许多科学成果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积累和探索得出的,没有什么成果是突然形成的。
这可以培养学生进行长期持续学习的态度,也可以减少对科学研究结果的过于理想化看法。
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中常有假设被推翻,新的理论取代旧理论的历史事实。
这可以培养学生开放和宽容的心态,不对现有科学成果极度绝对化。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科学哲学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研究中的思想偏差和误区。
例如过于注重实验而忽略理论抽象、把个案当成普遍规律等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研究问题的好习惯。
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为今后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础。
这对深入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方法也都很重要。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一至六章资料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一至六章科学和科学史的含义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在什么时期,作为萌芽期间早期的科学已经也是非常发达了?() •A、南北朝•B、汉朝•C、秦汉•D、古希腊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多选题】任何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和成立,它都意味着这个学科有自己的()。
•A、思想•B、判别标准•C、规范•D、思想体系我的答案:BCD得分:25.0分3【判断题】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的历史称为科学史。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科学哲学是跟科学史是相关的姊妹学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哪位名人带了自己的组织培养了美国第一批最早的科学史专业的博士生等?()•A、柯南特•B、季羡林•C、萨顿•D、张德骏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有关萨顿说法错误的是()。
•A、有社会责任感•B、最重要的著作是《科学史导论》•C、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文学家•D、倡导人文主义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ISIS》是科学史的奠基人萨顿创办的杂志,在今天已不再出版。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萨顿一生非常辛勤,他生前创作过15部专著和79份科学史的重要研究文献目录。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学习科学史的意义已完成1【单选题】关于“科学是什么、科学应该怎样”所有的这些考虑,获得它的认识重要方式之一是对于科学的()的回忆。
•A、革命•B、历史•C、精神•D、发现我的答案:B2【单选题】国际科学史学会萨顿奖第一位获奖者是()。
•A、笛卡尔•B、柯瓦雷•C、斯蒂文·夏平•D、萨顿我的答案:D3【多选题】丹麦科学家克拉总结了很多条关于科学史的作用,以下包括()。
•A、可以增进我们今天最有科学知识的这种赏识•B、可以满足一些科学家要了解理论起源的愿望•C、可以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D、可以在科学人文中架起桥梁我的答案:ABCD4【判断题】在科学界,目前的最高奖励是“萨顿奖章”。
科学技术史导论 ppt课件

定义:科学是系统的、实证的知识,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 方所得到的、被认为 是如此的那些东西。
定理:这些实证的知识的获得和系统化,是人类唯一真正积 累性的、进步的活动。
推论: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事实上, 这种进步在任何其它领域都不如在科学领域那么确切, 那么无可怀疑。
二,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概说
3, 从学科史到综合科学史
科学史的总体发展来看,一个重大的转折是综合性科 学史的出现。
在19世纪,出现了第一部综合科学史,即英国科学史 家休厄耳(W. Whewell)的《归纳科学的历史》(1837)。
综合科学发展的另一线索可以从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 (A. Comte)讲起。与实证主义的哲学纲领相一致,孔德 强调了统一的科学和统一的、综合性的科学史。
一,何为科学史
3, 科学史的概念
一般地讲,在科学史家所关注、所研 究的“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科学”,主 要是后一种意义上的科学(科学II)。 (当然,也不能完全地将前一种意义上的科 学完全地排斥出科学史的领域)
二,科学史学科的发展概说
1, 科学史的位置
科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子分支。 不同的分类方法与具体背景(理科? 人文学科?)
一,何为科学史
2, 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在一般的理解中,“科学”至少也有两层含 义。 其一,是被看作关于自然的经验陈述和形式 陈述的集合,是在时间中某一给定时刻构成公认 的科学知识的理论与数据,是典型的已完成的产 品 (科学I)。 在另一层含义中,科学是由科学家的活动或 行为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人类的一类
萨顿的不朽功绩在于,“他创造了 一门学科的工具、标准以及批判的自觉 性”,“现在科学史已是一个稳定的学 术领域。乍一看来显不出萨顿影响的痕 迹,然而他不仅通过英雄般的劳动业绩 创造并收集必要的的建筑材料,而且他 也把自己看成将科学史建成一个独立的 和有条有理的学科的第一个深思熟虑的 建筑师,他的确是科学史的第一位建筑从内史到外史 1),内史(internal history) 按内史论进行研究的科学史家认为科学主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和科学史的含义1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
()∙∙2从()开始,才有人专门地去关注科学过去的历史发展。
∙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17世纪∙ D 18世纪3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 A 16世纪末17世纪初∙ B 17世纪初18世纪末∙ C 18世纪末19世纪初∙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4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5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 A 亚伯拉罕·派斯∙ B 安德斯·哈尔德∙ C 奥托·纽格伯尔∙ D 乔治·萨顿科学史的奠基人1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 A 福斯特∙ B 埃弗里特∙ C 科南特∙ D 萨默斯2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 A Dynamis∙ B Isis∙ C Centaurus∙ D Lychnos3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
()∙∙4萨顿研究的科学史的局限性在于,其更倾向于陈述客观的历史事实,对于诸如纳粹一类将科学用于屠杀的行为缺少批判性。
()∙∙5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 A 1300年∙ B 1400年∙ C 1500年∙ D 1600年学习科学史的意义1科学史更加强调的是借鉴功能,而并非预见功能。
()∙∙2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 A 《我认识一只凤凰》∙ B 《我所知道的萨顿》∙ C 《我的父亲》∙ D 《我所知道的科学史》3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
()∙∙4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 A 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是什么∙ B 历史材料的基础背景∙ C 一般的普及性教育∙ D 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5ISIS创刊于()。
∙ A 1909年∙ B 1910年∙ C 1911年∙ D 1912年文明的含义及起源符合严格定义上的科学起源于()。
∙ A 古希腊∙ B 古中国∙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2被中华文明忽视而被西方文明所重视的()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 A 陶器∙ B 黄金加工∙ C 玻璃∙ D 建筑学3下列关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就∙ B 文化是指文明发展中的进步方面∙ C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有文明∙ D 文化是从属于文明的一个分概念4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从时间角度上看,文明要比文化短得多。
∙∙人类文字的发展最早不超过一万年前,而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万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
()∙∙两河流域与古埃及的技术与科学1楔形文字的产生距今有()年。
∙ A 7000-5000∙ B 6000-4000∙ C 5000-3000∙ D 4000-20002古埃及第()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金面罩和金棺。
∙ A 十四∙ B 十七∙ C 十八∙ D 二十一3文艺复兴以前,人们更偏重于讲技术而非科学。
()∙∙4两河流域主要采用()计数法。
()∙ A 十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B 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 C 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D 十进制和六十进制5建国后总共实行了三批简化字,但后两批简化字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叫停。
()∙∙古印度与古中国的文化交流及考古发现1古印度人把一年定为()日。
∙ A 340∙ B 350∙ C 360∙ D 370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但并不包括0。
()∙∙3古印度天文学著作《阇罗迦集》和《妙闻集》最古老的阿育吠陀经典。
()∙∙4哈拉巴文明消失于()左右。
∙ A 公元前1700年∙ B 公元前700年∙ C 公元1700年∙ D 公元700年5通过对星星位置的观察,印度人确定了27宿,和中国28宿对应起来少了()宿。
∙ A 井∙ B 参∙ C 危∙ D 牛古希腊与古中国的科技成就比较1关于中国和古希腊的陶器,说法正确的是()。
∙ A 古希腊的陶器一般来说更为高大∙ B 中国一般不存在双耳瓶∙ C 古希腊倾向于在陶器上绘制几何图形∙ D 中国的陶器更多使用黑红两色2古希腊人崇尚海洋的精神导致他们更愿意观测天文,也拥有比中国更为完整的天象观测记录。
()∙∙3古希腊的柱式不包括()。
∙ A 多立克柱式∙ B 爱奥尼克柱式∙ C 科林斯柱式∙ D 奥尼斯柱式4古希腊人推崇数学,尤其是数学里的几何学。
()∙∙5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的图形是()。
∙ A 三角∙ B 方形∙ C 圆形∙ D 梯形古希腊与古中国对世界本原的探索1四根说认为,万物是由()组成的。
∙ A 火、气、土、金∙ B 火、木、土、金∙ C 火、木、土、水∙ D 火、气、土、水2人类理性的起源在于()。
∙ A 泰勒斯∙ B 亚里士多德∙ C 赫拉克利特∙ D 阿纳克西美尼3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是四元素论的代表人物。
()∙∙4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实际万物的本原。
()∙∙51606年,()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
∙ A 汤若望∙ B 南怀仁∙ C 徐光启∙ D 李之藻中国古代的科技种类1中国古代的科学主要集中于()。
∙ A 农学、理学、天学、算学∙ B 农学、理学、天学、化学∙ C 农学、医学、天学、算学∙ D 农学、医学、天学、化学2中国古代主要是农业社会,所以农学也主要针对于种植业,其他类型的农业涉及很少。
()∙∙3下列农书中,结合了南北方农业特点的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农政全书》∙ D 《农桑辑要》4中国南方山区不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主要是受到当地地形的影响。
()∙∙5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技术的主要成就?()∙ A 织染∙ B 冶铸∙ C 建筑∙ D 天文1四羊方尊属于()。
∙ A 酒器∙ B 兵器∙ C 礼器∙ D 计量工具吴越之剑的剑脊是红白两色,剑刃是()两色,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思想。
∙ A 黄白∙ B 红白∙ C 黄黑∙ D 红黑3中国古代的青铜镜可以追溯到()年以前。
∙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4中国关于天文观测的最早记录最早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记录的。
()∙∙5中国关于超新星的爆发的详细记载比西方人早了1400年。
()∙∙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及其来源希腊文化高度重视逻辑和理论,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2大多数占星术和星座的理论都来自于()。
∙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埃及∙ D 两河流域3大希腊地区不包括()。
∙ A 爱奥尼亚地区∙ B 土耳其西部∙ C 克里特岛∙ D 意大利北部4早期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的需要。
∙ A 生活和军事∙ B 生活和政治∙ C 经济和军事∙ D 经济和政治阿拉伯人最早种植棉花,后来随着商人逐渐扩散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古希腊的科学流派和思想1关于赫拉克利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他在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B 他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C 他认为感官会对人产生误导∙ D 他强调真正的事实是无法表达出来的2毕达哥拉斯学派最先提出了宇宙和谐论。
()∙∙3米利都学派认为,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的途径是()。
∙ A 研究万事万物的演变过程∙ B 研究典型事物的演变过程∙ C 研究万事万物的基本结构∙ D 研究典型事物的基本结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巴门尼德认为,变化的只是假象,不变的才是真实的。
()∙∙5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A 水∙ B 土∙ C 气∙ D 火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技术1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比,更注重()。
∙ A 经验∙ B 逻辑∙ C 伦理∙ D 科学2四体液说的提出人是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四因说是指()。
∙ A 本原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B 本原因、形式因、逻辑因、目的因∙ C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D 质料因、形式因、逻辑因、目的因4古希腊原子论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
∙ A 阿那克萨哥拉∙ B 留基伯∙ C 恩培多克勒∙ D 德谟克利特5苏格拉底将希腊哲学的探讨从伦理转向了科学。
()∙∙中世纪的科学与基督教1早期的教父哲学是把基督教教义和柏拉图的哲学结合起来而产生的。
()∙∙根据萨顿的理论,实验的精神的酝酿主要是在()。
∙ A 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时期∙ B 古希腊时期∙ C 中世纪∙ D 文艺复兴3尼采认为,基督教是()的宗教。
∙ A 贵族∙ B 王室∙ C 奴隶∙ D 平民4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是其代表作。
()∙∙5根据萨顿的理论,把知识变成真正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时期是()。
∙ A 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时期∙ B 古希腊时期∙ C 中世纪∙ D 文艺复兴中世纪的科学与教父哲学1本尼迪克特成立的本土会反对()。
∙ A 勤于劳动∙ B 重视实验精神∙ C 安于贫困∙ D 节欲2教父哲学在表达上的观念强调()。
∙ A 象征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实用主义∙ D 存在主义3中世纪阿拉伯地区最推崇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4教父哲学的核心理念里轻视现实的特征影响其逐渐发展出了()。
∙ A 新现实主义∙ B 新人文主义∙ C 新理性主义∙ D 新柏拉图主义5中世纪人们流行的对于思想的态度是权威主义和宗教宽容。
()∙∙中世纪的科学与经院哲学112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地区产生的早期大学能够延续下来,主要是因为强调了()。
∙ A 科学性∙ B 实验性∙ C 自治性∙ D 政治性2早起大学中的高等四科是和()有关的。
∙ A 文字∙ B 经济∙ C 艺术∙ D 数学3最早开始颠覆经院哲学的是强调实验方法的重要性的弗朗西斯·培根。
()∙∙4经院哲学结合的是()和基督教的教义。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安提西尼5早期大学的考核形式是答辩,完全不采用考试的形式。
()∙∙中世纪的科学发展与进步1William of Occam强调信仰和()的分裂。
∙ A 理性∙ B 政治∙ C 权威∙ D 经济2比达格拉斯学派进行数学的研究的真正动机在于()。
∙ A 证实上帝的存在∙ B 让灵魂从肉体解脱∙ C 寻找经院哲学的漏洞∙ D 巩固教会政治的统治3中世纪基督教是歧视知识,反对知识具有重要性的。
()∙∙4亚里士多德于柏拉图不同,他更加强调手工业的重要性及手工业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5罗马教会于()年为伽利略平反,承认其理论的真实性。
∙ A 1692∙ B 1792∙ C 1892∙ D 1992欧洲中世纪及伊斯兰文明1印度发明的阿拉伯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这个过程中是阿拉伯人发明了数字“0”和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