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变化

合集下载

基于“自然—人为”因素为指标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

基于“自然—人为”因素为指标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

式中 : P i 为各指标初值化之值 ; Wi 为各指标权重。
2 0 0 1年 前 为 轻 度 脆 弱 , 2 0 0 2年 一2 0 0 5年 味 中 度 脆 弱, 2 0 0 5年后 为 强脆 弱 ; 天祝 县 的 脆弱 度 介 于 0 . 3 0— 0 . 5 5之 间 , 1 9 9 4年前 为 中度脆 弱 , 9 5年后为 强脆 弱 。 从各 个县 的脆弱 度 曲线 来分 析 ,除 了 山丹 马场 ,
长期 以来 , 导致甘州区林业有害生物持续不断危 害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少 ,监测预报水平低 , 检
疫 手 段落 后 , 林 业 有 害生 物 监 测 预报 力 度 不 大 , 使 监 测预 报 工作难 以适应林 业 有 害生 物 日益严 重 的形势 。 因此 , 要 加强 监 测预 报工 作力 度 , 提高 监测 技术 水平 ,
始越 来越 多地关 注 。
祁 连 山北 坡 水 源 涵养 区是 我 国河西 走 廊 的生命
源泉 , 同时又是生态脆弱地区。由于 自然和人为等原
因, 该 区存在 草地 生 产力 下 降 、 森林 质 量衰 退 、 冰川 萎
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缩、 雪线上升 、 自然植被退化 、 生物多样性降低 、 人民 生活 贫 困等 生态 和经 济社 会 问题 , 较脆 弱 的生 态环境 和较 落后 的经 济社会 发展 互为 因果 。 对该 区进 行生 态
两省界为界 , 最南端为天祝县东坪乡 ; 北以河西走廊
Hale Waihona Puke 警水 平 本 上摆 脱有 害 生物 防治 工作 难 的被 动局 面 , 真正做 到 从源 头上 杜绝 有 害生物 的传播 蔓延 。 ( 四) 加强 营林 技术 措施 , 提高 自控 能力 营林 措施 是 综合 治 理 的基础 , 首先 应该 从 造林 规 划 和种 苗工作 抓 起 , 加大 选育 优 良品种 , 树 种设 置 ( 混 交林 ) 要 纳 人 营林工 作规 程 中。建议 有计 划 地在 全 区

东祁连山北坡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CO_2释放速率的比较研究

东祁连山北坡高寒灌丛草地围栏与放牧干扰下CO_2释放速率的比较研究

A s atT eC mi in rt o liePoe t l r t oa s r b u d rfn iga dg aig ds b t c : h 02e s o ae fa n tni af ui s h u n e e c n rzn i— r s p l c n
A t d fCO2e iso a e f o a p n h u r s ln su y o m s i n r t r m l i e s r b g a sa d
u e e i nd g a i it b nc n t e no t e n nd rf ncng a r zng d s ur a e i h r h r
( . olg fP aa ut r ,Ga s rc lu a nv riy 1 C l eo r tc lu e e n u Ag iut rl iest ,La z o 3 0 0, ia 2 I tr ain l n r U n h u7 0 7 Chn ;. n en t a o Ce te
丛与放牧灌丛 c 释放速率 的 日变 化与月动态与 5c 02 m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 关键词 : 金露梅灌丛 ; O 释放速率 ; C 2 日动态 ; 月变化
中 图 分 类 号 :Q 9 8 1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 5 2 1 ) 102 —5 0 34 1 (0 0 0—1 00
21年 2 00 月





学பைடு நூலகம்


第 45卷
双 月 刊
第 1 1 0 14 期 2  ̄ 2
J OURNAL OF GANS AGRI U CUL TURAL U NI VERS TY I

山丹马场和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与生态问题研究

山丹马场和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与生态问题研究
老 区为重点 的扶贫开发 区域后 , 又开发 流加速 干涸 , 造成河西走廊三市六 县生 护 区的一部分 , 草原 145 8 .4万亩 , 耕地 的扶贫开发重点 区。 在这里贫 困与生态 产和生 活缺水 ; 生物种 数减 少 , 生态功 4 6万 亩 , 地 8 林 O万亩 , 其它 土地 面积 问题交织在一起 , 统筹考虑协调解决这 能削弱 , 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环境 出现 l . 83 4万亩 ,是河西走廊 的天然绿色屏 类地 区的贫 困和生态 问题迫在眉睫 。
张掖 、 泉 、 昌 、 威 4市 ,3个 县 ( 、 ) 酒 金 武 l 市 区 。内陆河 ( 羊河 、 石 黑河 、 勒 祁连 山生态环境 , 疏 推进石羊 河 、 黑河 和 ( )9 乡 ( ) 聚居着 藏 、 、 、 河 ) 盖河西五市及 内蒙古 的阿拉 善盟 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 , 区 、7个 镇 , 蒙 汉 涵 促进周边经 济发
行政 区域与生态区域的矛盾 。 行政
部委亲 自过问 、了解 山丹 马场 的情 况 , 使扶贫开发工作规范有序地运行 , 也才 区域 与生 态区域作 为两种性 质不 同的 温总理先后做 出三次明确批 示 , 指示有 能使贫 困地 区及其贫 困人 口的发展权 区域 , 不可能 完全一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们 都有 自身
关部委协 调解决 山丹 马场 转型 以后 民 利得 到最大 限度的确认 和保护 。但是 , 独特的内容。 行政 区域是 国家实施对社
生 和 发 展 方 面 的 问题 。
我国推行扶贫开发工作 以来 , 一直 没有 会管理的产物 , 是根据国家的需 要来 划
( ) 五 多年 来 , 连 山浅山 区贫 困 出台过一部 关于扶贫 开发工作 的权威 分的。管 理需要 的不 同, 祁 行政区域划分 问题 未能引起 有关 方面的足够重视。 虽 性立法 , 使得有效的制度安排显得 十分 的标 准也不 同, 在此 基础上形 成不 同 并

认识我国主要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初二地理教案设计

认识我国主要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初二地理教案设计

在我们国家的广袤土地上,有许多壮丽的山脉,山脉对于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认识我国主要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我们初二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我国主要山脉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于这些山脉的影响。

一、我国主要山脉我国主要山脉有五大山系,分别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以及大巴山脉。

我们将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五大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到了8,848.13米。

这座巨大的山脉对气候影响十分显著。

喜马拉雅山脉的存在使得青藏高原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阻止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南下,从而减少了青藏高原上的降雨量,形成了内陆干旱的气候。

喜马拉雅山脉的融雪,为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昆仑山脉:昆仑山脉位于我国西部,是亚洲大陆的最高山脉之一。

昆仑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北坡和南坡。

昆仑山脉南坡的气候特点是干旱、寒冷,这和昆仑山脉阻挡了西南季风气流和南沙漠气流有直接关系。

昆仑山脉北坡的气候则明显的富于水分,降水量远高于南坡。

这是因为昆仑山脉北坡是中国大陆上重要的降水集中区。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的滋润气候为生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祁连山脉:祁连山位于我国的青海省和甘肃省之间,是中亚高原的一个分水岭。

其北坡是降雨的重要来源,而南坡则呈现出典型的干旱气候。

祁连山脉向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输送了大量的水资源,是北方的重要水源地。

秦岭山脉:秦岭山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山脉之一,其南坡为气候较温和的地区,降水量充足,有助于作物的生长。

而其北坡的气候则是干旱而寒冷。

秦岭山脉对于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巴山脉:大巴山脉位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之间,是亚热带、高山森林和季风气候的过渡区。

大巴山脉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是维护我国西南生态平衡的重要区域。

二、气候变化对于山脉的影响各大山脉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思考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的思考
1 2年 l 2 月2 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 祁连 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  ̄( 2 0 1 2 — 2 0 2 0 ) ) , 标志着祁 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实施 , 亦 即祁 连 山生态 保 护和建 设 的任务 更 加繁 重 。
态环境建设引起 了社会各界 的高度关注, 国家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祁连山生态环境建设 , 为祁连山
保护 区加 快发 展创 造 了前 所 未有 的历 史机 遇 。 特别是
然环境保护管理 的具体 目 标 和指标 ,并逐年进行强
2 8 A 然保护区 礤

化, 稳 步 提升 , 促进 了保 护 区管 理 的规 范化 、 制度 化 和 法制 化 。 ( ) 法制宣 传全 面加 强 。 先 后 三次 收集编 印下 发 《 林 业适 用 法规 选 编) ) 3 0 0 0多 册 。制 播 、灌 制 《 森林
的安全提供 了有力保障。 ( 二) 规章制度 日 臻完善 。经过不懈 的努力 , 通过 省人 大颁 布实施 了《 甘肃 祁 连 山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管 理条例》 ( 以下简称《 条例》 ) , 在全省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率 先实 现 了“ 一 区一 法 ” , 为保 护 区依 法保 护 管 理提 供 了直接依据 ; 建立了保护 区执法 目标责任制 , 将执法 责任逐条分解落实到了各个执法主体和执法岗位 ; 全
自然 资源 的案件 的重任 。建 国以来 , 党 和 国家高 度重
视祁 连 山的 生态 保 护 工 作 , 尤其 是 近年 来 , 祁 连 山生
建共管的新机制。 据统计 , 保护区成立 以来 , 先后制定
完 善保 护 区各项 管 理 制 度 和专 业 技 术 规程 4 0多项 , 把法 律规 定融 入具 体管 理 工作 , 转 变 为 自然资 源 和 自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祁连圆柏育苗造林技术研究祁连山是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区之一,在该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

而圆柏,是祁连山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造林效果好等优良特点,因此在当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造林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育苗难度大等原因,导致圆柏育苗造林工作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和困难。

因此,本文针对祁连圆柏的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旨在为祁连山的植树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指导。

一、祁连圆柏的生态环境特点祁连山地形多样,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广泛,属寒温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少,冰川河流较多,自然条件劣,生态环境脆弱。

祁连圆柏树种自然生长在海拔2600-4000m,气温年平均值0℃,年降水量在300-500mm之间,光照充足,土壤贫瘠。

圆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坡和南坡,南坡为主,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河谷、山坡、原野等地,大多生长在石灰岩或石灰质土壤上。

祁连圆柏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它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快,抗旱性强,易于繁殖,满足一定的养分需求,适应性广泛,对于贫瘠的山地土壤、恶劣的气候、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一)育苗基质的选择祁连圆柏的育苗基质选择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进行选择,通常选用砂质土或屑石质土进行混合,比例为1:1。

基质在使用前需要消毒处理。

(二)圆柏种子的采集和处理圆柏成熟期在9月-11月,成熟种子可在成熟枝上采摘得到。

采摘后,在干净的场地上晾晒,将果皮剥掉,将种子遴选,去除翅子、异物和破种,贮存于室内或地下室防潮处。

(三)圆柏的播种方法圆柏的播种采用塑料盆或者育苗箱进行。

首先在盆底铺设一定的基质,然后均匀播种,种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种植后浇水保持适当的湿润度,遮荫保护,室温控制在15℃-20℃之间,一般可以在25天左右出苗。

(四)圆柏的育苗管理圆柏的育苗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松土、消毒等。

浇水要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

施肥应选择针叶类植物专用肥料,每隔一个月左右施一次,以供给圆柏树苗必要的养分。

汕头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汕头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汕头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在埃及狄俄尼索斯古城遗址中,加龙神庙(29°24’N,30°25’E)位于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尽头。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沿着街道恰好从加龙神庙的正门垂直入射时,人们便会在庙前欢度一年一度的日光节。

无独有偶,四川成都(30°05’N,102°54’E)的多条古街与加龙神庙所在街道走向基本一致。

据此完成1~2题。

1.人们在加龙神庙前欢度日光节的日期可能是A.3月20日前后B.6月21日前后C.9月22日前后D.2月21日前后2.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加龙神庙正门垂直入射时,同一时刻成都上述古街A.当地时间可能为11时B.走向与太阳光线平行C.行人的日影长度达到全年最大值D.西南面房屋临街外墙受阳光照射“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的强水汽输送通道,通常在温带气旋(属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前形成。

图1为某条“大气河”形成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4小题。

图13.图中最有可能为“大气河”经过的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4.图示时刻,“大气河”的水汽输送方向为A.由东北向西南B.由西北向东南C.由西南向东北D.由东南向西北兴城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岸线漫长、沙滩广布。

20世纪80年代,该地建成大批休闲度假区和疗养院,并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90年代起,重工业衰落,而泳装产业快速发展,众多家庭作坊发展为泳装厂。

目前,兴城聚集了超过1200家泳装生产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泳装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国内外。

据此完成5~7题。

5.20世纪80年代,该地出现大量家庭泳装作坊主要得益于A.漫长的海岸线B.旅游业的兴起C.劳动力价格低D.工业基础良好6.推测促进20世纪90年代该地泳装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是A.土地B.原料C.技术D.劳动力7.目前众多泳装生产企业在兴城聚集主要是为了节省A.地租成本B.运输成本C.营销成本D.研发成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物长势的重要指标。

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024年第6期现代园艺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白晓丽,祁世恒(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000)摘要:山杨具有易繁殖、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的特性,在荒山绿化、扩大森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山杨林,阐述了常见主要有害生物类型,并以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杨小卷叶蛾、杨毒蛾为代表性有害生物,分析了发病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山杨病虫害防治水平,更好地保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杨林资源。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山杨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山杨()为落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木质柔软、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及生长速度快,能迅速成林的特性,既是优质的造林树种,又是良好的用材树种。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而山杨林是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水分、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保护区山杨林有害生物为害呈进一步加重之势,严重影响了山杨林生态功能的发挥及保护区的整体生态安全。

因此,加强对山杨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山杨生物学特性山杨为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5m。

其树干端直、树皮光滑纵裂,为灰褐色;枝有长短枝之分,有顶芽,具光泽;单叶互生,叶形有常卵形、长卵形、卵圆形,叶柄长;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常先于叶开放,花药为暗红色;蒴果呈卵状圆锥形,长约5mm;花期3-4月、果期4-5月[1]。

山杨具有突出的耐旱、耐寒、耐瘠薄土壤特性,为强阳性树种,成林快,是恢复森林植被的良好树种。

同时,其天然更新能力强,多生长于山坡、山脊和沟谷地带,常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或形成小面积的纯林。

2保护区山杨林分布现状保护区山杨林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北部2000~2600 m的青海云杉林的中下部阴坡或半阴坡地带,截至2022年底,山杨林面积达2760.78hm2,林分郁闭度约0.5,活立木蓄积量26101.12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l R gosE v omet A E R ,( S L nhu70 0 ; . a s u e ueuo y rl y od ei ni n n ,C R E I g azo 3 0 0 4 G nuS r yB ra H doo n r A v f g
a d W t e ucs L nh u 7 0 0 ) n ae R s r a z o 3 0 0 r o e Ab t a t Ba e n me e r l g c l sr c : s d o t o o o i a ,h d o o i a ,f r s , a d g a s a d d t o l c e y l c t n b e v t n, e t y r lgc l oe t n r s l n a a c l t d b o a i o s r a i e o o r mo e s n i g,i l u v y n ee a tlt r t r u i g 1 5 o 2 0 e sn fe d s r e s a d r l v n i a u e d r n 9 6 t 0 9,t e e o o i a n io me tc a g n n rh r l p f e h c l g c le v r n n h n e i o t e n s o e o
4 .甘 肃省 水 文 水 资 源 勘 测 局 兰 州 7 0 0 3 00)
兰 州 7 00 30 0;
摘 要 : 利 用 15 -2 0 9 6 09年祁 连 山 北坡 定 位 观 测 、 感 监 测 和 实 地 调 查 的气 象 、 文 、 林 、 原 资 料 及 相 关 文 遥 水 森 草
a d E v o m n c ne N r w s Nom l nvr t L nh u7 0 7 ; . e a oa r eC r a d n n i n e t i c , ot e r a i s y a z o 3 0 0 3 K yL b rt y o I oe n r Se h t U e i o fc
D n h ie n h rh ie ) n tn h ie ai n n r en so e o l n h n mo nan erae y a g er ra d Ha en e r r a d Dao g e r rb sn i o h r lp fQia s a u tis d ce sd b v v v t i
( .甘 肃 祁 连 山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管 理 局 张 掖 7 40 2 1 3 00;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与 环 境 科学 学 院 兰 州 7 0 7 ; 3 0 0
3 .中 国科 学 院寒 区旱 区 环 境 与 工 程研 究 所 冰 芯 与寒 区环 境 重 点 实 验 室
He h i e a i a d i c e s d o v o sy i h l h v rb sn F o 1 5 o 1 8 t e a e ft e deo e ta d f r n i e rv r b sn, n n r a e b i u l n S u e e f e a i . r m 9 8 t 9 8,h r a o h f r s n a mi g i
wa i ee ti i e e tr go s T e r ofwa e u e infc nl n S ia g e rv r b sn, ice s d lg t n sdf rn n d f rn e in . h un f s r d c d sg iia ty i h y n h ie a i f f n r a e sihl i y
1 . 7 7% . i k e s o h l c e e u e b u ~ 2 . n h n w ln o e b u 0 ~ 1 0 m . e Gl c e c Th c n s ft e g a ir r d c d a o t 5 0 m a d t e s o i e r s a o t 1 0 4 Th a ir i e r s r e n i l n i e a i f He id c e s d b . e e v s i n a d r r b sn o x e r a e y 1 4% . F o 1 7 o 2 0 2 l c e s i h a t r e t n o h v 1 r m 9 2 t 0 7. 7 g a ir n t e e s e n s c i f t e o
Qia s a u tisdsp erd Fo 9 6t 0 9, ern fc ag h o h r lp f h ia sa u tis l n h nMo nan ia p ae . rm 1 5 o2 0 t o h n ei ten r enso eo eQ l nh nMo nan i h u n t t i
F o 5 o2 0 tegairae fsxiln i rb sn S ia g er e , ier e , ed h ie , h lh ie , rm 1 6 t 0 6, lce rao i na dr e ai ( hy n h i r Heh i r B ia er r S ue er r 9 h v v v v v
率 为 0 5 02m a 降 水 量 呈 增 加 趋 势 , 增 加 趋 势 不 太 明 显 , 17 .7 m・ ~, 但 在 9 6年 气 候 由干 旱 向湿 润 转 变 ;15 -2 0 9 6 06 年 , 连 山 北 坡 石 羊 河 、 河 、 大 河 、 勒 河 、 河 和 哈 尔 腾 6个 内 流 区 河 流 域 及 大 通 河 流 域 冰 川 面 积 减 少 祁 黑 北 疏 党 1. % , 7 7 冰川 厚 度 减 薄 5~ 0m, 线 上 升 10~10i, 西 内流 区 冰 川 冰 储 量 减 少 1 .% ; 段 冷 龙 岭 有 2 2 雪 0 4 河 n 14 东 7条 冰
与治 理 。
关 键 词 : 祁 连 山 北 坡 ; 态 环 境 ;变 化 趋 势 ; 理 对 策 生 治
中 图分 类 号 :S 1 7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8 ( 0 2 0 0 2 — 6 1 0 — 4 8 2 1 ) 4— 0 1 0
Ec lgc l vr n n a g n t eNo t lp ft eQia s a o nan oo ia En io me tCh n ei h rh So eo h l n h nM u tis i
W a gY u u JaWe xo g LuC a h i C e e Z a h n z a g W a gQy u Wa gJe n o ki i n in i h o a hnW n h oC e gh n n io n i
( . n g m n ue u i Q l nh n Mo nan t n l aueR s v Z a g e7 4 0 ; . ol e f G o r h 1 Ma a e e t r n ia sa u tis B a i Nai a tr e re h n y 3 0 0 2 C l g ega y o N e e o p
川 在 17 -2 0 9 2 0 7年 的 3 5年 间 消 失 ; 9 6 2 0 1 5 - 0 9年 , 连 山北 坡 出 山径 流 变 化 存 在 一 定 的 区域 差 异 , 羊 河 流 域 出 祁 石
山径 流呈 明显 减少 趋 势 , 河 流 域 略 有 增 加 , 勒河 流 域 增加 趋 势 明显 ;15 - 18 黑 疏 9 8 9 8年 问 , 连 山 北 坡 毁 林 草 开 荒 祁
第 4 8卷 第 4期
2012年 4 月




Vo . 1 48. . No 4 Apr 2 0 1 2 .,
S ENTI CI A
S LVAE I
SI CAE NI
祁 连 山北 坡 的生态 环 境 变 化
汪 有 奎 贾 文雄 刘 潮海 陈 文 赵 成 章 王 启 尤 汪 杰
teQl n h nMo nan a n lzd snh t al uigrge s na d creaina aye . h eut s o e h t h h ia sa u tisw sa aye y tei l s ersi n orlt n lss T ers l h w dta te i c y n o o s tm eaueh da n u l ait nrt o . 3 4℃ ・ ~i otens p fteQ l nh n Mo nan ic 9 0.n e p rtr a na n a v r i ae f 0 3 ao 0 a nn r r l eo i a sa u tis n e1 6 a d h o h i s
面积 达 1 . 多 h 。 9 8 18 0 0万 m ;15 - 9 0年 , 林 面 积 减 少 0 6万 h 18 祁 连 山 自然 保 护 区建 立 以来 , 断 加 强 保 森 . m ; 9 9年 不
护培 育 , 林 逐 步 恢 复 , 2 0 森 至 0 8年 有 林 地 面积 较 1 8 9 9年 增 加 9 4万 h . m ;因受 人 为 干 扰 特 别 是 超 载 放 牧 影 响 ,9 8 15 年 以来 ,于退 化 状 态 , 使 森 林 病 虫 危 害 严 重 , 木 林 积 雪 和 保 水 祁 灌 致 灌 能力 下 降 , 地 产 草 量 降 低 , 土 流 失 加 剧 。祁 连 山北 坡 生 态 环 境 仍 处 于 局 部 改 善 、 体 恶 化 状 况 , 待 加 强 保 护 草 水 总 亟
献 , 用 回归 与 对 比分 析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合 分 析 祁 连 山 北 坡 生 态 环 境 变 化 。结 果 表 明 :16 采 综 90年 以 来 , 连 山北 坡 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