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二氯硅烷75-54-7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年调整版)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说明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定义: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二、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硅烷偶联剂汇总表

牌号 LA-120 LA-151 LA-171 LA-172 LA-775 LA-2331 LA-297 LA-2150 LA-2151 LA-2171 LA-1601 LA-1602 LA-560 LA-561 LA-2560 LA-2561 LA-1580 LA-1581 LA-160 LA-651 LA-671 DDS LA-260 LA-2651 LA-2671 LA-128 LA-118 VOS MOS TOS TEOS TMOS LA-550 LA-551 LA-2550 LA-2551 LA-602 LA-792 LA-351 LA-301 LA-5180 LA-LA-570 LA-571 LA-2571 LA-2570 LA-5710 LA-F90 LA-F91 LA-F80 LA-F81 中文名 乙烯基三氯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硅烷交联聚乙烯交联剂 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 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 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 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2,3-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2-(3,4-环氧环己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2-(3,4-环氧环己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氯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 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四丁酮肟基硅烷 正硅酸乙酯 正硅酸甲酯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胺 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乙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N-苯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异氰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 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1H,1H,2H,2H-全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Vinyltrichlorosilane Vinyltriethoxysilane Vinyltrimethoxysilane Vinyltris(2-methoxyethoxy)silane Crosslinking agent for silane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Vinyltriisopropoxysilane Vinyltriisopropenoxysilane Methylvinyldichlorosilane Methylvinyldiethoxysilane Methylvinyldimethoxysilane 1,2-Bis(trimethoxysilyl)ethane 1,2-Bis(triethoxysilyl)ethane 3-(2,3-Epoxyprop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3-(2,3-Epoxypropoxypropyl)triethoxysilane 3-(2,3-Epoxypropoxy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3-(2,3-Epoxypropoxypropyl)methyldiethoxysilane 2-(3,4-Epoxycyclohexyl)ethyltrimethoxysilane 2-(3,4-Epoxycyclohexyl)ethyltriethoxysilane Phenyltrichlorosilane Phenyltriethoxysilane Phenyltrimethoxysilane Diphenyldimethoxysilane Methylphenyldichlorosilane Methylphenyldiethoxysilane Methylphenyldimethoxysilane Vinyltriacetoxysilane Methyltriacetoxysilane Vinyltris(methylethylketoximino)silane Methyltris[methylethylketoxime]silane Tetra-(methylethylketoxime)silane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tramethyl orthosilicate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3-Aminopropylmethyldiethoxysilane 3-Amin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N-(2-aminoethyl)-3-amino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N-(2-aminoeth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Bis(3-trimethoxysilylpropyl)amine Diethylenetri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Diethylaminomethyltriethoxysilane N-phen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3-piperazine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3-Isocyanatopropyltriethoxysilane 3-Isocyanatopropyltrimethoxysilane 3-Methacryloylpropyltrimethoxysilane 3-Methacryloxypropyltriethoxysilane 3-Methacryloxypropylmethyldiethoxysilane 3-Methacryloxypropylmethyldimethoxysilane 1H,1H,2H,2H-Perfluorodecyltrimethoxysilane 1H,1H,2H,2H-Perfluorodecyltriethoxysilane 1H,1H,2H,2H-Perfluorooctyltrimethoxysilane 1H,1H,2H,2H-Perfluorooctyltriethoxysilane 英文名 CAS号 75-94-5 78-08-0 2768-02-7 1067-53-4 N/A 18023-33-1 15332-99-7 124-70-9 5507-44-8 16753-62-1 18406-41-2 16068-37-4 2530-83-8 2602-34-8 65799-47-5 2897-60-1 3388-04-3 10217-34-2 98-13-5 780-69-8 2996-92-1 6843-66-9 149-74-6 775-56-4 3027-21-2 4130-08-9 4253-34-3 2224-33-1 22984-54-9 34206-40-1 78-10-4 681-84-5 919-30-2 13822-56-5 3179-76-8 3663-44-3 3069-29-2 1760-24-3 82985-35-1 35141-30-1 15180-47-9 3068-76-6 N/A 24801-88-5 15396-00-6 2530-85-0 21142-29-0 65100-04-1 14513-34-9 17096-07-0 83048-65-1 101947-16-4 85857-16-5 51851-37-7
耗碱耗氯产品介绍

耗碱耗氯产品介绍一、氯乙酸产品性质:氯乙酸又名一氯醋酸,分子式CHClO,其是双官能团化合物,232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沸点(760mmHg)-188?,折射率1.4330(60?),熔点:61,63?,有腐蚀性,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氯乙酸易潮解,易溶于水、醇、苯、氯仿和醚等。
在25?水100g时溶解度为510g,在100g甲醇中溶解度为350g。
氯乙酸有刺激性臭味,为二级酸性腐蚀物品,大鼠经口LD50为76mg/Hg,豚鼠经口LD为80mg/Hg。
应用领域:氯乙酸在农药、医药、染料、日化、表面活性剂、化学试剂以及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纺织助剂橡胶助剂、电镀、香料香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全球氯乙酸主要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PVC热稳定剂巯基乙酸、2,4-氯苯氧基乙酸(2,4-D)等。
我国氯乙酸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农药、农药工业,氯乙酸可以合成20余种常用的杀虫、除草和植物生产调节剂,其中消耗氯乙酸量最大的品种为全球范围内使用的主流除草剂草甘磷。
消耗定额:原料及动力主要消耗(以1吨氯乙酸计)名称规格消耗量醋酸 ?98% 0.597t醋酐 ?98% 0.069t液氯 ?99.5% 0.809t水 - 125t电 - 320kW.h汽 - 2.1t生产企业:目前中国和西欧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氯乙酸生产地区和国家。
国内主要氯乙酸生产企业有阿克苏诺贝尔氯乙酸化工(泰兴)有限公司、江苏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开封东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合成化工厂、山东华阳集团、大连朗迪森化学有限公司等。
行业现状:我国氯乙酸生产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钻井用助剂羧甲基纤维素用量大幅度上升,我国氯乙酸的生产才开始得到发展。
90年代初我国农药除草剂的迅猛发展,又一次刺激了氯乙酸工业的发展,在此间我国相继建设了多套氯乙酸生产装置。
1991年7月,江苏东台市有机合成化工厂采用乙酸酐作催化剂的500吨/年氯乙酸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乙酸氯化法生产氯乙酸的先例。
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一批)(试行)

中列举的危险化二、对比分析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和使用各环节的现状,对本市各环节均不涉险化学品各环节的数据取自市安全监管局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储存备案证和2007年、20统计数据。
三、对比分析本市中心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和使用各环节的现状,对本市中心城市禁止部分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后,得到《目录》中心城禁止部分。
四、确定范围内的其余危险化学品列入《目录》限制和控制部分,并提出限控要求。
录(第一批)(试行)品液化气体机过氧化物品液化气体目录染性物品液体染性物品目录品液化气体液体染性物品品的危险化学品,重点是第1类爆炸品、第2.1类易燃气体、第2.3等;参考国家和上海发布的各行业明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危险产的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目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1年公准》(GB18218-2009)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目录、致畸)的有毒危险化学品,并借鉴依据美国危害排序方法计算品范围。
,危险化学品面广量大。
危险化学品多具有爆炸、易燃、毒害、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减少和控制危险化学化本市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领域的安全管控,求,分析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并对本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各环(试行)》。
现对《目录》的形成作如下说明:行业明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易造成群体性事对人员、起草人员反复讨论和修改而成。
其主要思路是:均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列入《目录》全市禁止部分。
危营许可证、储存备案证和2007年、2011年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中心城各环节均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去除《目录》全。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2 的) 3 过氧化二苯甲酰 4 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5 过氧化甲乙酮 6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7 过氧化环己酮 8 过氧化叔丁醇 9 过氧化羟基异茴苯
1 一氧化铅 2 乙二酸 3 乙二酸二乙酯 4 乙二酸二丁酯 5 乙二酸二甲酯
23 3-丁烯-2-酮 24 三乙胺 25 三甲胺(溶液) 26 2,2,4-三甲基戊烷 27 无水乙醇 28 正丁胺 29 正丁腈 30 正丁酸甲酯 31 正丁醛 32 正戊醛 33 正戊胺 34 正庚烷 35 正硅酸甲酯 36 丙烯腈(抑制了的) 37 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38 丙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39 丙腈 40 丙酸乙酯 41 丙酸异丁酯 42 丙酸甲酯 43 1-丙醇 44 2-丙醇 45 丙醛 46 石油醚 47 石脑油 48 2-戊酮 49 甲苯 50 2-甲基哌啶 51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 52 甲基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53 2-甲基丙烯醛 54 4-甲基-2-戊酮 55 甲基肼 56 甲酸正丁酯 57 甲酸异丁酯 58 甲酸正丙酯 59 甲酸异丙酯 60 甲醇 61 2-甲基-2-丙醇 62 异丁酸乙酯 63 异丁酸甲酯 64 异丁酸异丙酯 65 异庚烷 67 环己烯 68 环戊胺 71 苯 72 叔丁胺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甲醇钠 2 四氢化铝锂 3 金属钠 4 金属钾 5 金属钙 6 金属铯 7 金属铷 8 金属锂 9 金属锶 10 钠汞齐 11 氢化钙 12 氢化锂 13 钾钠合金 14 锌粉 15 铝粉(未封装的) 16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17 硼氢化钠 18 硼氢化钾 19 碳化钙 20 碳化铝 21 镁粉 22 磷化钙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版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版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版)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二、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剧烈急性毒性判定界限:急性毒性类别1,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大鼠实验,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50mg/kg,吸入(4h)LC50≤100ml/m3(气体)或0.5mg/L(蒸气)或0.05mg/L(尘、雾)。
经皮LD50的实验数据,也可使用兔实验数据。
三、《危险化学品目录》各栏目的含义(一)“序号”是指《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化学品的顺序号。
(二)“品名”是指根据《化学命名原则》(1980)确定的名称。
(三)“别名”是指除“品名”以外的其他名称,包括通用名、俗名等。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2
汞及其化合物
7439-97-6(汞)
3
锰及其化合物
7439-96-5(锰)
4
镉及其化合物
7440-43-9(镉)
5
铍及其化合物
7440-41-7(铍)
6
铊及其化合物
7440-28-0(铊)
7
钡及其化合物
7440-39-3(钡)
8
钒及其化合物
7440-62-6(钒)
9
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有机磷单列)
99-07-0
118
对氨基酚
123-30-8
119
多氯酚
120
二甲苯酚
108-68-9
121
二氯酚
120-83-2
122
二硝基苯酚
51-28-5
123
甲酚
1319-77-3
124
甲基氨基酚
55-55-0
125
间苯二酚
108-46-3
126
邻仲丁基苯酚
89-72-5
127
萘酚
1321-67-1
128
氢醌(对苯二酚)
1,2-二氯乙烯(顺式)
540-59-0
177
1,3-二氯丙烯
542-75-6
178
二氯乙炔
7572-29-4
179
六氯丁二烯
87-68-3
180
六氯环戊二烯
77-47-4
181
四氯乙烯
127-18-4
182
1,1,1-三氯乙烷
71-55-6
183
1,2,3-三氯丙烷
96-18-4
有机硅单体

有机硅单体主要有:甲基氯硅烷(简称甲基单体)、苯基氯硅烷(简称苯基单体)、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与氟硅单体等。
硅油简介硅油(Silicone oil)、、、乳化硅油、用于皂基沐浴液。
DC-344、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195、在化妆品中与许多组分有高度得相容性,降低产品得粘腻感,作共溶剂、固体粉末分散剂,用于清爽型膏霜、乳液、洗面奶、化妆水、彩妆、香水。
硅油就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得聚有机硅氧烷。
它就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得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化学性质硅油通常只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得线型聚硅氧烷产品,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X为烷基、芳基、链烯基、氢、羟基、烷氧基、乙酰氧基、氯、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n,m=0、1、2、3…最常用得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
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得某种性能与适用各种不同得用途。
常见得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
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得有机改性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物理性质硅油一般就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近年来调查发现,此物质对人体有害)、不易挥发得液体。
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与-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与丁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化学稳定性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遇水剧烈反应。,碱金属,醇类,胺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吸入会中毒。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误吞会中毒。引致灼伤。
https:// 2/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 式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1242
国际海运危规 : 1242 国际空运危规 : 1242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METHYLDICHLOROSILANE 国际海运危规:METHYLDICHLOROSILANE 国际空运危规:METHYLDICHLOROSILANE
3.97 - (Air = 1.0)
m) 相对密度
1.105 g/cm3 at 25 °C (77 °F)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无数据资料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 部分)。不要用水冲洗。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4535节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https:// 3/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VV3500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危害类型
信号词 危险申明 H225 H260 H314 H330 H303 警告申明 P210 P223 P231+P232 P260 P370+P378 P422 RS Hazard symbol(s) R-phrase(s) S-phrase(s)
GHS02:易燃物; GHS05:腐蚀性物质; GHS06:急毒性物质; 【危险】
F;C R11;R34;R37;R15 S;S16;S30;S39;S45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H4Cl2Si 分子量 - 115.04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干粉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痉挛,发炎, 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头痛,恶心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4.3 (3, 8) 国际海运危规 : 4.3 (3, 8) 国际空运危规 : 4.3 (3,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危规 : I
国际海运危规 : I
国际空运危规 : 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244 °C (471 °F)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468.019 hPa (351.043 mmHg) at 20 °C (68 °F) 1,583.269
hPa (1,187.549 mmHg) at 55 °C (131 °F)
l) 相对蒸气密度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硅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戴呼吸罩。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移去所有火源。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谨防蒸 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FlammableLiquids:Flam.Liq.2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4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 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 250 mg/kg 半数致死浓度( LC50) 吸入 - 大鼠 - 1 h - 1785 ppm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兔子-引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4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引起皮肤灼伤。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无数据资料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无数据资料
7.3 特定用途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吸入 引起眼睛灼伤。 吞咽 无数据资料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痉挛,发炎,咽喉肿痛,痉挛,发炎,支气管炎,肺 炎,肺水肿,灼伤感:,咳嗽,喘息,喉炎,呼吸短促,头痛,恶心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透明的液体
颜色 : 浅棕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93℃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40-45℃
g) 闪点
-10 °C (14 °F) - closed cup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适当的技术控制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 量来选择。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遇水剧烈反应。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 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身体保护 遇水剧烈反应。 呼吸系统防护
5/5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无数据资料 污染了的包装物 无数据资料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https:// 4/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甲基二氯硅烷 CAS No.: 75-54-7 别名: 甲基(氯甲基)二氯硅烷;二氯甲基硅烷;甲基氢二氯硅烷;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高度易燃的液体和蒸气。 遇水释放可助燃或自燃的气体。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吸入将造成致命伤害。 吞下可能对健康不利.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不允许与水接触!因为与水接触将剧烈反应而起火燃烧!
在惰性气体下操作。防潮。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在发生火灾时:使用...灭火。 在….下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