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分布

合集下载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一、中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分布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气候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农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下面将从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农业产品分布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1. 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1)中国东北地区: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

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其中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域之一。

(2)中国北方平原: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河北、河南、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江苏、湖南、安徽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和产棉区。

(4)中国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山地和高原较多,气候条件复杂多变,但也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

四川、云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稻米、蔬菜和水果种植区域。

2. 农业产品的分布中国的农业产品种类繁多,不仅有粮食农作物,还有蔬菜、水果、畜禽等。

这些产品的分布也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1)东北地区:这个地区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条件使得东北成为小麦、玉米、大豆的重要产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区。

(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棉花、蔬菜、水果等。

湖南、江西等省份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

(3)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河南、山西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

(4)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云南、四川等省份以稻米、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种植闻名。

二、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微专题——中国农业之农作物分布(37张PPT)

高中地理微专题——中国农业之农作物分布(37张PPT)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 地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 势平坦,水源充足。
与我国东部相比,海拔高,热 量不足
培育良种.大棚
中国的种植业
4、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主要农作物
粮 小麦 春小麦

冬小麦
作 水稻
物 玉米
棉花
经 油料 济 作物 作 物 糖料
作物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主要分布区
粮食作物 小麦: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人 均耕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 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发展水利
西北灌溉 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 农业区 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 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 低。
水源紧缺;土壤盐碱化、冬季 易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
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 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 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2)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花种植(6分)
①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
②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分布区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 三江平原、松嫩平源、 农业基地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冬季
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工业 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土地退
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化,土壤肥力下降;
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 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 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发展生态农业

中国各省作物分布

中国各省作物分布

各省作物分布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13、上海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一、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1、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2、水稻主要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比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渐渐被小麦取代。

3、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一般是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4、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5、我国玉米产区分为6个,分别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内陆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二、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1、水稻我国的南方属于主要的产稻区,其秆呈直立状,高度一般为0.5-1.5m,叶鞘松弛且没有毛,叶舌呈披针形,长度一般为10-25cm,叶片的形状为线状披针形,长度一般约为40cm,宽度一般在1cm,没有毛且较为粗糙。

2、大豆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产区,其高度一般为30-90cm,茎粗壮且呈直立状,而且还有长硬毛,颜色为褐色,属于一种植物蛋白质很丰富的作物,一般可以用它来制作各种豆制品,也能够用来榨取豆油。

3、白菜白菜原分布于我国的华北,高度一般为40-60cm,全株稍微有一些白粉且没有毛,而且它还有很多条粗壮的侧脉,叶柄的颜色一般为白色,呈扁平状,长度与宽度分别为5-9cm,2-8cm,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

4、荔枝荔枝产于我国的南方,属于常绿乔木,高度一般不超过10m,不过有时候也能够达到15m,甚至更高,它的果卵通常呈卵圆形至近球形,长度一般为2-3.5cm,在它成熟的时候,颜色一般为暗红色至鲜红色,而在食用时,一般需要剥开外皮,并食用里面的果肉。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

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

故称夏收作物)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

1前插完秧苗,8。

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

中国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地理农业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国农业的分布格局(一)东部季风区1.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旱作农业区。

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以黑土为主,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同时也种植玉米、棉花等作物。

气候特点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相对较少,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河流及地下水。

2.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农业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种植广泛,还盛产油菜、棉花等。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茶树、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降水丰富,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二)西部非季风区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盛产三河马、三河牛等优良畜种。

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绿洲农业,如新疆的绿洲农业,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种植棉花、瓜果等作物。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青藏高寒区主要发展高寒畜牧业,牦牛、藏绵羊等是当地特色畜种。

在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可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

气候高寒,为高原山地气候。

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一)粮食作物1.水稻喜高温多湿,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地。

2.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因冬季寒冷,小麦无法越冬,只能春季播种;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

3.玉米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二)经济作物1.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2.油菜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3.花生主产区是山东、河南等地,多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3.耕作方式
①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②南方:水田
4.农业特色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④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黑龙江
辽宁
黄淮海平原
南迁北移
四川盆地
油菜分布范围
华南地区
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 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河 北 河南
向日葵1978 年以来在东北、 华北、西北迅 速扩种,日益 成为北方地区 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 北的内蒙古、 宁夏、青海、 甘肃、新疆的 主要油料作物。
甘蔗主要分布在粤、闽、桂、滇南、台等 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
糖料作物的分布 生长习性:喜温凉, 甜菜 耐盐碱、干旱,生
长期短。
甜菜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以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为最 大产区,次为内蒙古河套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黑龙江 吉林 新 疆 内蒙古自治区
南甘北甜
四川 福 建
甜菜 甘蔗
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商品粮基地
珠江三角洲
五大商品棉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南疆绿洲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 年来出现“北移南迁”的趋 势。
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 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 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 春油菜。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苹果约有54.43%产于鲁和辽,梨以 冀、鲁、辽 、苏等省最多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重庆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浙、湘、皖、川、闽为中国5大 产茶省,次为滇、鄂、粤、赣等省) 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 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热作总面积80%以上,次为香茅、剑
(1)宏观分析
气候
光、热、水 灾害性天气 因地制宜
1 、 农 业 区 位 选 择
影 响 农 业 生 产 的 区 位 因 素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社会经济因素
水源 市场 交通 科技 政策 劳力
对自然条件的 改造
社会经济条件 的变化
(2)、微观角度分析原则
(针对城市郊区农业生产) (1)地价的高低(根本因素)—距城镇越近,地价越 高,农业生产成本高,适合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 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 (2)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 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粮棉等; (3)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需水 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4)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花卉、乳牛。
云南
广西
广东台 湾Fra bibliotek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 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太湖平原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北方旱作农 业 南方水田农 业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坝子农业
河谷农业
4、农作物分布
小麦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
种植业
经济作物
纤维作物 油料作物
棉花
花生 大豆
油菜
甘蔗
糖料作物
甜菜
春小麦
东北平原
华 北 平 原
冬小麦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西北灌溉区 水源——黄 河水
集中在秦岭-淮河 以南的水田区
芝麻主产河南。
亚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成纤维用亚麻、油用亚 麻和油纤兼用亚麻三种类型。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 麻在中国至少有1000年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7年 从日本引入的。亚麻原产地中海地区,欧、亚温带多有栽 培。
墙纸
糖料作物的分布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
大,生长期长
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分布于琼、粤、滇、桂、闽5省区的南部, 尤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集中,是中国以橡胶为主的热作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 蚕桑生产基地 长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