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钛合金相变知识(整理)
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

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就像解开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一些特定的公式和方法。
咱们先来说说钛合金相变点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相变点就是钛合金在受热或者冷却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个关键温度点。
比如说,从一种晶体结构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
那怎么来计算这个相变点呢?这里面就有不少学问啦。
常用的计算公式会涉及到钛合金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比如说,有一种公式是这样的:相变点 = A + B × (元素 1 的含量) + C × (元素 2 的含量) + …… 这里的 A、B、C 呢,是根据大量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我们一群人就在研究这个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
当时,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眼睛紧盯着仪器上的数据变化。
有个小伙伴因为太紧张,额头都冒出了汗珠。
咱们再深入一点,不同类型的钛合金,其相变点的计算公式还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就像是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一样。
比如说,α型钛合金和β型钛合金,它们的计算公式就有差别。
而且啊,计算相变点的时候,可不能只依赖公式,还得考虑到实际的加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有时候,一点点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钛合金的相变点那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说在制造飞机零件的时候,如果相变点计算不准确,那零件的性能可能就达不到要求,这后果可就严重啦。
总之,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公式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还是能够掌握其中的奥秘,为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我的这番讲解,能让您对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钛合金相变的影响

钛合金相变的影响
钛合金的相变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发生的晶体结构的变化。
钛合金常见的相变包括α相(属于正交晶系)到β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的相变,以及β相到ω相(属于六方晶系)的相变。
这些相变对钛合金的性能和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
1. 机械性能: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在β相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调节钛合金的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2. 耐腐蚀性: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在β相状态下容易发生腐蚀。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3. 加工性能: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较难加工,而在β相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改善钛合金的加工性能,使其更易于成型和加工。
4. 热处理性能:钛合金的相变可以用于热处理,通过调节相变温度和时间,可以改变钛合金的晶粒尺寸、相组成和晶体结构,从而改善其热处理性能。
钛合金的相变对其性能和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控制和利用相
变可以调节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ta2钛合金相转变温度

ta2钛合金相转变温度1 钛合金介绍钛合金是一种优质的合金,它具有重量轻,耐腐蚀,高强度和高熔点等优点。
钛合金的组成成分不同,其单价也不尽相同,因此最常用的两种钛合金是Ti-6Al-4V和Ti-2.5Al-2V-2Fe。
Ti-6Al-4V合金组成中,其中titanium占6%、Aluminium占4%和Vanadium占4%,Ti-2.5Al-2V-2Fe合金中另外添加了2%Fe,使坚韧性更高,耐磨性增强。
2 钛合金的相转变温度钛合金的结构常常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相变,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钛合金的相变温度有多种,比如β阶段相变温度、α +β阶段相变温度和α阶段相变温度,其中α阶段相变温度是根据合金成分确定的最重要的相变温度,Ti-6Al-4V特殊柔韧钛合金的α阶段相变温度为927°C,而Ti-2.5Al-2V-2Fe高耐磨钛合金的α阶段相变温度则更高,可达965°C。
3 在工业中的应用在工业中,由于其优秀的耐候性和耐酸性,钛合金的应用比较广泛,比如航空和航天,核设备,大型机械或车辆结构件等。
此外,由于钛合金在相转变温度以上具有比较高的热强度,因此也是汽车行业的必备材料,用于制作制动器,减震器,车轮毂和轮胎辐条等零部件。
4 总结钛合金是一种优秀的合金,它具有轻质,耐腐蚀,高强度等优点,可以用于航空和航天,核设备,汽车行业等诸多领域。
其中Ti-6Al-4V 特殊柔韧钛合金的α阶段相变温度为927°C,而Ti-2.5Al-2V-2Fe高耐磨钛合金的α阶段相变温度则更高,可达965°C。
我们应该知道钛合金的相转变温度,以确保其能够以较高性能处理特定的工艺过程。
高温钛合金的相变行为与力学性能分析

高温钛合金的相变行为与力学性能分析引言:高温钛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为它们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然而,了解钛合金的相变行为对于优化其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温钛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1. 高温钛合金的相变行为1.1 固溶相变高温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固溶相变,即固溶体中原子的重新排列。
这种相变通常由于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
固溶相变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导致材料的微观结构产生明显变化。
这种相变行为对高温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直接影响。
1.2 亚晶相变亚晶相变是高温钛合金中的另一种重要相变行为。
亚晶相变指的是晶格中的局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晶体的特定区域形成亚晶结构。
这种相变通常发生在高温和高应力下,它能显著改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 高温钛合金的力学性能2.1 强度和硬度高温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受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高温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耐用性。
这些性能使得高温钛合金在航空航天、核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2 耐腐蚀性能高温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是其优越性能之一。
钛合金表面具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钛合金免受腐蚀。
然而,延长高温暴露时间和提高温度会导致氧化膜破损,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3. 相变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相变行为对高温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固溶相变可以引起晶体结构的缺陷和孪生变体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损伤容限。
亚晶相变则可以增加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在高应力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
因此,理解和控制相变行为对于优化高温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具有关键意义。
4. 高温钛合金的应用前景高温钛合金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高温钛合金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涡轮机叶片,以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高温钛合金还可以用于制造高温高压设备,如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材料等。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

β相往往不能直接转变为平衡稳定的相, 需要经过某些过渡阶段, 形成α‘ 、 α”、w以及保留亚稳定过冷相β等。热处理过程中各种过渡相的存在形式主要 受合金成分、固溶温度和冷却方式决定, 对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 实际上就是研 究合金的固态相变, 即研究热处理过程中过渡相的存在条件、形态和相关性能 及相互关系。
慢共析元素在一般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 中不能产生中间相,它们主要是以固溶强 化形式强化合金。快共析元素主要是以沉 淀强化为主,在冷却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细 小弥散的中间相强化合金。
重要的共析元素及相应的化合物
1)Ti3Al(α2),TiAl(γ)及其他钛铝化合物 2)S1型的Ti5Si3和S2型的Ti6Si3 3)Ti2Cu,TiCu和Ti2Cu3 4)TiCr2 5)H元素
钛合金相变的研究方法
1)原位电阻法 2)同步X射线衍射原位分析法
结论: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的研究仍然是钛合金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工作,但目 前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关于相转变动 力学和热力学、w相的形核长大机制以及其对α形成 的影响、通过相转变对合金组织的控制以及多元钛 合金的计算相图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 工作给予解决。
1 第一类, 淬火+ 回火; 第二类, 固溶+ 时效; 第三同素异构转变,凡是 在急冷过程中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就称为淬火,而只发 生过饱和固溶的就称为固溶。
3 回火和时效的区别就在于回火的结果使合金的硬度 和强度下降, 塑性和韧性升高; 时效则使合金的硬度和 强度升高, 塑性和韧性降低。
③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
纯钛在固态下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密排六方(hcp)晶格结构存在, 称之为α钛。 当温度升到882.5℃以上时,变成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称之为β钛。
钛合金相变及热处理

钛合金相变及热处理一、钛合金相变及热处理的基础知识1. 钛合金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呢。
咱们先来说说它的相变吧。
相变就像是钛合金的变身魔法一样。
在不同的条件下,钛合金会从一种晶体结构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
比如说,温度的变化就会让它发生相变。
想象一下,钛合金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小生物,温度稍微一变,它就“嗖”地一下改变自己的结构了。
2. 热处理呢,就像是给钛合金做一场超级SPA。
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这些步骤,可以让钛合金获得不同的性能。
就好比我们人,通过不同的保养方式,皮肤会变得不一样。
钛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它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都可能发生变化。
比如说,有的钛合金经过热处理后,强度变得超级高,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3. 那钛合金的相变和热处理之间有啥关系呢?其实啊,相变是热处理的基础。
热处理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就是利用了钛合金的相变特性。
就像你做饭的时候,知道食材的特性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一样。
如果不了解钛合金的相变,那热处理就可能会搞砸,做出的钛合金产品性能就不咋地了。
二、钛合金相变的影响因素1. 温度对钛合金相变的影响那可是相当大的。
不同的温度范围会促使钛合金发生不同的相变。
就像不同的季节,植物会有不同的生长状态一样。
在低温的时候,钛合金可能是一种结构,到了高温,就变成另一种结构了。
2. 压力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当压力变化的时候,钛合金内部的原子排列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相变。
这就好比我们在拥挤的地铁里,人挤人的时候,大家的姿势都会发生变化。
钛合金在压力下的相变也是类似的道理。
3. 成分也很关键哦。
钛合金里如果添加了不同的元素,就像往汤里加不同的调料一样,会影响它的相变。
有的元素会让相变更容易发生,有的则会抑制相变。
比如说,加入铝元素可能会让钛合金的相变温度发生改变。
三、钛合金热处理的方法1. 退火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这就像是让钛合金放松一下。
把钛合金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慢慢冷却。
钛合金相变及表征方法共19页

探测介质 分辨率
穿透能力
可见光 ~200 nm 表面 /内部 (透明物体)
电子
~1 nm
表面
电子 ~0.05 nm
内部
离子
~10 nm
悬臂梁探针 ~0.1 nm
悬臂梁探针 ~0.1 nm
表面 表面 表面
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性能特性
• 塑性及疲劳性能高于魏氏组织 • 断裂韧性低于魏氏组织
网 篮 组 织
8
双态组织
形成途径 • 在α-β区上部温度以一定速度冷却,或在两相 区上部温度进行变形形成双态组织 主要特征 • 既存在等轴的初生α,又存在片状的α-β 性能特性 • 与魏氏组织相反,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塑性
双态组织
9显微镜 Optical Microscopy
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聚焦离子束 Focused Ion Beam (FIB)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钛合金
一、钛合金的分类
α钛合金 α+β钛合金
工业纯钛 TA1、 TA2、TA3、 TA4
近α钛合金
TC4、TC11、TC21
图 1: TA1板材650℃/h退火状态: 等轴α+少量晶间β
β钛合金
高温合金
其他类型
α2合金
γ合金
图 2: TC4800℃退火状态: 白色等轴α+灰色晶间β
钛合金相变和表征方法专题培训课件

图一:淬火组织与组成关系
图二:马氏体切变形成过程
5
马氏体类型与形态
常见的类型:
两种形态
6
7
片层组织(魏氏组织)
层片组织 8
网篮组织
网 篮 组 织
9
双态组织
双态组织
10
等轴组织
等轴组织
11
总结
钛合金性能与组织的关系
性能
魏氏组 网篮组 双态组 等轴组
织
织
织
织
拉伸强 高 度
较高 较高 稍低
拉伸塑 低
6
1920
1987
2006
钛合金相变和表征方法
一、钛合金的分类
图 1: TA1板材650℃/h退火状态: 等轴α+少量晶间β
图 2: TC4800℃退火状态: 白色等轴α+灰色晶间β
图 3:Ti40合金850℃退火组织
等轴β组织
2
二、钛合金的相变与组织
• 1、同素异晶转变 • 2、马氏体相变 • 3、热处理典型组织 • 片层组织 • 网篮组织 • 双态组织 • 等轴组织
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探测介质 分辨率
穿透能力
可见光 ~200 nm 表面 /内部 (透明物体)
电子
~1 nm
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合金的固体相变(整理版)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纯钛在固态下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密排六方(hcp)晶格结构存在,称之为α钛。
hcp单元晶胞如图1-1左图所示,在室温下点阵常数a=0.295nm,c=0.468nm。
纯钛的c/a=1.587,小于理想hcp结构的c/a值1.663,(0001)是称为底面(basal plane),为密排面;(1010)称为棱柱面,(1011)称为棱锥面;a1、a2、a3轴是密排方向,即<1120>方向。
当温度升到882.5℃以上时,变成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称之为β钛。
bcc单元晶胞如图1-1右图所示,(110)为密排面,密排方向为<111>,900℃时,点阵常数a=0.332nm。
图1-1 α钛和β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钛合金两相间的具体的转变温度会受间隙和置换元素含量的强烈影响,所以钛的合金元素被分为α稳定元素、中性元素和β稳定元素,如图所示:α稳定元素提高α/β转变温度,置换式的Al和间隙式的C、N、O都是强α稳定元素,这些元素含量越多,则钛合金的α/β转变温度越高。
Zr,Hf和Sn 等属于中性元素,因为它们含量很低时略微降低α/β相变温度,当们含量增加时,又会提高α/β相变温度。
β稳定元素能够降低钛的同素异型转变温度,扩大β相区并增加β相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这类元素包括间隙式的H和大量的置换式元素,其中置换式β稳定元素又分为β同晶元素和β共析元素,这取决于所产生的二元相图的细节。
钛合金的相变钛合金热处理是钛合金学科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分枝。
其典型特征为: 淬火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或保留高温组织,合金的塑性韧性稍有升高,强度硬度稍有降低。
在随后时效过程中,由于亚稳定相和中间相的生成,合金硬度、强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
对过渡阶段的每一种亚稳相和中间相都有其产生的条件和相应的性质,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其淬火和时效过程中中间相的研究。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淬火+ 回火;第二类, 固溶+ 时效;第三类,淬火+ 时效。
对于这三类热处理,它们的基础理论都是相同的,即在高温保温过程中,使合金元素固溶到基体中,然后在急冷过程中发生非平衡转变,形成过饱和固溶体,随后的时效使过饱和度弱化,析出第二相。
淬火和固溶、回火和时效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力学性能不同而约定成俗的。
淬火和固溶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凡是在急冷过程中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就称为淬火,而只发生过饱和固溶的就称为固溶。
钢和钛合金在淬火过程中都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即钢由奥氏体为基体的面心结构转变为以铁素体为基体的体心结构,钛合金由体心结构的转变为六方结构。
而铝合金没有这种结构转变。
回火和时效的区别就在于回火的结果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升高;时效则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升高, 塑性和韧性降低。
可以认为凡是在固溶后能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升高的较低温度保温都叫回火,相反的结果就叫时效。
钛合金中的固态相变主要有同素异构转变、共析转变和有序化转变。
它们共同构成了钛合金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础,为合金的设计、加工和后期热处理提供指导。
研究钛合金的固态相变,其实就是研究钛合金的热处理,因为所有的相变是发生在热处理的过程中,固态相变是热处理的实质在冷却过程中,根据冷却速度的不同,发生的主要相变有β→α′,β→α",β→ω(althermal),β→α。
α′(αprime/hexagonal martensite)相变为马氏体相变中的一种,是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通过非扩散切变而形成的,α′相呈六方结构,为{334}和{344}型,与体心立方的β相近似保持Burgers关系[4]:六方晶胞的(0001)α′与体心立方(011)β平行,六方晶胞的[1210]α′方向平行于[111]β方向。
一般近α合金或β稳定元素含量较小的α+β合金从β相区或接近α+β/β相变点的高温淬火都能生成α′。
其中六方晶胞的尺寸分别为:a=0.293 nm,c=0.4675 nm,c/a=1.596。
α″(αdouble prime/orthorhombic martensite)相是由β相以非扩散转变形成的过饱和非平衡斜方相,是马氏体相变中的一种,与体心立方的β相的对应结晶关系如图2所示。
斜方晶胞的α″相的[100]α″,[010]α″和[001]α″分别与体心立方β相的晶胞[100]β,[01 1]β和[011]β相对应。
Bagaryatskiy曾计算斜方马氏体的晶胞尺寸(Ti15W):a=0.301 nm,b=0.496 nm和c=0.466 nm。
在β稳定元素较多的α+β合金,由β相区或接近α+β/β相变点高温淬火可以生成α″。
ω(althermal)相为无热ω相,当β合金元素成分范围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大致同室温下能保留β相的成分极限相近),合金在β相区淬火可以形成ω(althermal 相。
对于ω相结构尚存在一定争议,现普遍认为它是密排六方结构在冷却过程中当冷却速度很慢时,会发生α相变,也可称之为近平衡相变,与上述3类相变不同的是它相变过程中的同素异构转变是通过原子扩散进行的,而不是切变,所以也不能称为淬火相变。
由于冷却速度很慢,此类相变得到的组织为近平衡组织,没有时效强化效果,有较好的塑性,但是强度较低,一般退火炉冷过程中都会发生此类相变。
重要的共析元素及相应的化合物钛合金中,根据共析性质的不同,共析元素的作用也不同。
对于慢共析元素(Mn,Fe,Cr等),在一般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不能产生中间相,它们主要是以固溶强化形式强化合金,它们又都是强β稳定元素,对合金的强化效果大,是高温亚稳定β型钛合金的主要添加剂,但是与钛形成慢共析反应性质使得合金在高温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形成有序相,恶化性能。
快共析元素(Cu,Si等)主要是以沉淀强化为主,在冷却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细小弥散的中间相强化合金。
Al元素是钛合金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在Ti-Al系合金中,当铝当量含量较低时,主要沉淀出Ti3Al(α2)有序相,当铝当量含量较高时,有TiAl(γ)及其他钛铝化合物形成,在正常使用的含铝钛合金中以α2沉淀强化为主,所以α2相为钛合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序相。
作为间隙型共析元素,Si元素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Seagle等人发现了Si元素对抗蠕变性能的独特作用后,Si元素的作用才被广泛重视,Si元素也被介绍到高温钛合金的设计中,现存的高温钛合金中,几乎都含有Si,主要应用的就是Si元素的抗蠕变作用。
含Si高温钛合金中的硅化物主要有两种:S1型的Ti5Si3和S2型的Ti6Si3。
当其他合金元素加入,根据合金类型的不同,将在S1和S2晶型中置换部分Ti元素或Si元素,形成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数有所不同的新S1和S2型。
比如,当Ti-Si合中加入了Zr元素后,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会形成(TiZr)5Si3和(TiZr)6Si3硅化物;在含Zr元素的S2型化合物再含加入Sn元素,则Sn会置换一小部分Si形成(Ti,Zr)6(Sn,Si)3。
而在Ti-Al-Si系合金中,通常也会看到Ti3(Al,Si)和Ti5(Al,Si)3相。
由于Si元素是快共析元素,所以形成中间化合物较容易,这些弥散分布的化合物不但可以强化合金,而且在蠕变过程中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合金蠕变抗力。
Cu元素属于β稳定元素,在钛合金是快共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主要有Ti2Cu,TiCu和Ti2Cu3,其中以Ti2Cu最为常见。
由于Cu元素的快共析性质及在α相中低的固溶度,故可以通过时效沉淀强化来提高合金的强度,其强化相主要为Ti2Cu。
作为中间相,Ti2Cu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就是低熔点性,其在990℃就可以熔化,根据这一性质,有人设计了阻燃剂合金。
Cr元素是钛合金中最为重要的共析元素之一,它具有较强的β稳定能力,强化能力强,几乎所有的高强亚稳β合金中都有Cr元素。
由于Cr元素属于慢共析元素,形成的TiCr2是一个有序相,在一般的钛合金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都不会出现TiCr2有序相,所以Cr元素在钛合金中的作用主要是固溶强化。
但是一旦其发生共析反应,生成TiCr2有序相,往往对合金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强烈降低合金的塑性,所以在钛合金中应该控制Cr元素的含量。
在钛合金杂质元素中,以析出化合物对钛合金影响性能最大的是H元素,由于H在β-Ti中的溶解度远大于α-Ti,且在α-Ti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下降,当合金冷却到室温时,析出脆性氢化物TiH2,使合金变脆,这就是所谓的氢脆。
含氢的α-Ti在应力作用下,促进氢化物析出,由此导致的脆性叫应力感生氢化物氢脆。
此外,溶解在晶格中的氢原子,在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会扩散到晶体缺陷处,在那里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位错被钉扎,引起塑性降低,当应力去除并静止一段时间,再进行高速变形时,塑性又可以回复,这种脆性成为可逆氢脆。
当钛及钛合金中氢含量小于0.015%时,可防止发生氢化物型氢脆,但应力感生氢化物氢脆和可逆氢脆是很难避免的。
减少氢脆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氢含量。
钛合金相变的研究方法与其它材料一样,对于钛合金固态相变的研究也包括显微分析技术和相关测试技术。
在这里,主要介绍研究钛合金相变最为有效的原位电阻测量法、同步X 射线分析法等。
电阻测量法研究相变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当材料中发生相转变时,由于所形成的新相在成分、结构等和母相不同,引起其点阵结构、界面等的变化,从而导致电阻的变化。
因此,通过测量材料在热机械处理过程中电阻随温度、时间等的变化,来确定相变过程的动力学曲线,从而研究其相关相变机制。
同步X射线是指电子同步加速器或储存环中所发出的同步辐射X射线源,它是高速运动的电子经磁场偏转加速而产生的磁韧致辐射,其中波长在X 射线波段的电磁辐射用作有效的X射线源。
下图为同步X射线原位相变分析法示意图。
结论:钛合金的固态相变的研究仍然是钛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关于相转变动力学和热力学、w相的形核长大机制以及其对α形成的影响、通过相转变对合金组织的控制以及多元钛合金的计算相图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给予解决。
参考文献:[1]辛社伟,赵永庆,曾卫东等.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Ⅰ)——同素异构转变[J].钛工业进展,2007,24(5):23-28.[2]辛社伟,赵永庆,曾卫东等.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Ⅱ)——共析和有序化转变[J].钛工业进展,2008,25(1):40-44.[3]辛社伟,赵永庆,曾卫东等.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Ⅲ)——常用检测方法[J].钛工业进展,2008,25(3):26-33.[4]辛社伟,赵永庆.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Ⅳ)——钛合金热处理的归类[J].钛工业进展,2009,26(3):26-29.[5]常辉. Ti-B19合金的固态相变动力学及其组织演变规律[D]. 西北工业大学, 2006 .[6]辛社伟,赵永庆.关于钛合金热处理和析出相的讨论[J].金属热处理,2006,31(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