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商朝分封,不见授土授民,有“封”,而无“建”;西周授土授民,有“封”,更有“建”。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

A.实现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B.确立了周天子的专制王权

C.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D.巩固了西周大一统的局面

2.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3.梁武帝时期建立国学五馆,国学馆学生通过“明经”考试择优入仕。不久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确立的“举明经”逐渐取代了“举孝廉”。材料表明该时期( )

A.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员的新方式B.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

C.儒家受到佛道思想的巨大冲击D.汉代的察举制得以恢复

4.朱元璋指出: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尔。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这反映了“封建”( ) A.强化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有利于实现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C.成为明朝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D.成为明朝“家天下”的重要措施

5.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 )

A.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B.经济立法比较完善

C.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D.世族门阀把控经济

6.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7.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 )

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

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

8.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尤其是针对君王贵族和士大夫阶层而言的,但这种主张被推行的实际结果,变成了统治者限制平民百姓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的利器。这一现象表明( )

A.理学背离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理学不能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理学家使民众生活日益艰难D.理想诉求与现实实践的差异

9.根据《十二铜表法》以及罗马法的其他相关规定,侵占罪是指未经被窃人同意而持有物品的人非法使用或非法侵吞该物品的行为,其中非法使用是指窃用,非法侵吞是指侵吞。这一规定旨在( )

A.规范城邦公民个人行为B.协调公民经济纠纷

C.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明确侵占罪的主体

10.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要求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他们崇尚“全才”,不仅重思辩和理论,还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

A. 反映了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B. 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C. 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源于苏格拉底对他们的影响

11.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12.据统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2930万,城市化水平为3%;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至8080万,城市化水平上升至6.4%。这反映出当时( )

A.新兴政体全球扩展B.工业革命不断发展

C.电气革命成效斐然D.民众生活极大改善

13.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竞争”。美国的关税改革( )

A.客观上推进世界市场的发展B.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

C.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D.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

14.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这一规定( )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15.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面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

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6.《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17.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写道:“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欧洲人的干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所引发的现存政权的动摇、白银的外流,外货输入对经济平衡的破坏,等等。”由此可推知,马克思认为( )

A.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正义性B.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C.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进步性质D.欧洲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8.吴满有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劳动致富的典型,成为新富农。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开展吴满有运动》,指出“吴满有的一生,他的肯劳动,有办法,各方面起模范作用,是我们今天发展生产运动中最好的榜样”。由此可知,陕甘宁边区( )

A.扭转了所面临的抗战不利形势B.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任务

C.积极推进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D.满足了敌后根据地农民的土地要求

19.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20.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这种现象表明( )

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B.近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势在必行

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的发展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川沙一县就出现过好几个操工商之业“诸生”,例如国学生黄斌替上海招商局制订章程,监生朱纯祖中年创设米行,监生姚光第感于地方贫瘠设立机器轧棉厂。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旧式商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B.旧式士人价值取向走

向多元化

C.旧式工商业向近代商业转化D.传统社会秩序已发生根本变化

22.下图中漫画题为《新欢》,系丁聪绘于1946年5月。对该漫画主旨描述完整的是( )

A.讽刺蒋介石反动政府投降卖国政策B.谴责畸形消费观念致使工商业受挫

C.抨击官僚资本趁机恶性膨胀D.揭示美国欲独占中国

的野心

23.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4 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 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 )

A.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机遇B.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

C.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复苏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

24.美国二战后的战略,是以中国为最重要的盟友,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到了1948年底,转为扶植日本对付革命以后的中国。这一转变( )

A.促进了多极世界到来B.增强了美国亚太影响

C.体现出殖民主义本性D.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25.195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367.4亿元,其中纺织工业产值99.1亿元、食品工业产值80.9亿元。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工业对农业依赖程度较高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斐然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经济发展完全契合现实需要

2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合作社内容时认为,只有在集体利益中充分保障和体现农民的个人利益才能调动起农民加入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民主监督和管理,才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下列项中体现我党对这一思想重大发展的举措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

命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要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影响。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 )

A.继承性B.开放性C.包容性D.革命性

28.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公顷)的装备对比如下表:

播种机(台)收割机(台)役畜(头)

集体农庄 2.2 2.07 13.78

个体农庄0.356 0.689 17

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

A.顺应了所有制的改革要求

B. 为工业化奠基了基础

C. 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 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

29.有西方学者把美、英两国1979—1982 年的经济转变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对其经济举措表述正确的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支出B提高企业所得税率C削减社会福利开支D扩张货币刺激通胀

30.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

A.北约组织建立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推行

二.综合题(共3题,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阶段。明中后期以至清前期,封建农耕文明在唐宋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显出现了工业文明萌动的迹象和近代化的趋向。但这时已经远远不能和西方的巨大飞跃相比。殆及降至周期性盛衰低谷的清中期,这种强弱对比的反差更为鲜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英国是一个面向海洋的国家,又是欧洲的一部分,它必须关注欧洲大陆战略格局对它产生的任何有利或不利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改变英国这种虚弱状态的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遥遥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因此,“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18世纪,英国的外交和战略方案总是随着内政环境、外交猜测和战略机遇的变化,时而偏向于“大陆趋向”,时而偏向于“海洋趋向”。——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崛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在我国先秦时期两部著作--《墨子》与《山海经》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煤炭。记载虽并不详细,但史料价值极高。《墨子》中把煤称为“每”(明代有人把每加上火字旁,写成“烸”把煤称作烸)。彼时在战争中,可以利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烟幕制胜。《山海经》一书中把煤炭称为“石涅”,这个名字与煤的特征较为接近。此书明确指出煤炭赋存地、赋存方位以及与某些植被的关系。在矿业管理上,我国周代已出现“仆”(矿)人这一称谓,并明确了其责任范围,说明已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在煤炭采挖技术上,可以借鉴已经较发达的金属矿开采技术。

------吴晓煜《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媒炭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只是到了17、18世纪才开始落后于西方。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煤炭技术进入近代发展时期,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中的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和“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建立了批近代工业,这些军用和民用企业都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为了满足近代工业用煤的需要,洋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的采媒技术,兴办新式煤矿,所谓新式煤矿,即使用机器的煤矿。在当时,新式煤矿仅仅是在提升、通风和排水三个生产环节上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提升机、通风机和排水机,而其他生产环节仍然主要靠人力或畜力。-------------摘编自周岩、胡茹《中国近代煤炭开采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煤炭利用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煤炭工业与古代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制约中国近代煤炭生产技术发展的因素。(8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魏晋时期,门阀大族颇重家风、家训,强调“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砒《戒子孙文》,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在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据金滢坤《中国童蒙文化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整理

材料二:(宋朝)南渡以来,学校之教日衰,讲学之风日盛。此种往来走动的参究请谒,愈来愈多,于是又从此中酝酿出新的讲堂制度来。在此情形下,产生讲学家的朱陆两大派。象山教法,在于因人设教,直指本心。而朱子则想选定几部最重要的书本,先为此数书下明白确切的训注,好让学者各自研读,补讲堂教育之缺陷。——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家训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宋教育的主要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陆两派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5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CDBDC 6-10CADCC 11-15CBABC

16-20BACBB 21-25BBADA 26-30DDCCB

31.【答案】

(1)特征:封建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并出现了走向近代化的端倪;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但盛极而衰。(2分)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的实行、文化上的专制政策,都说明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虽已出现,但发展缓慢;从开放走向闭关,与世界发展潮流脱轨;产生了早期的民主思想,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科学未诞生。(6分)

(2)特点:从波浪式发展到“光荣革命”后连续加速发展。(2分)原因: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英国利用了优越的海洋地理位置,发展海外贸易,建立起强大的海军;早期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适时调整经济策略,从实行重商主义转向自由主义;推行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在维持欧陆均势的同时全力拓展海外战略空间。(6分)

32.答案:(1)特点:军事用途,地理用途,经济生活用途。(3分)

(2)不同:古代侧重于在军事和地理方面的应用,而近代煤炭侧重在工业经济中使用。(2分)因素:专制主义制度,西方技术的垄断,中国缺乏煤炭技术研发的市场需求。(6分)

33.答案:

(1)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要内容;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原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受魏晋门阀政治的影响;科举制的实行;门阀士族的衰落。(8分)

(2状况:学校教育衰落,民间讲学日盛;新的讲堂制度出现。(3分)差异: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朱熹主张格物致知。(2分)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 A. “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 B. 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 C. 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 D. 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可知,墨家认任人唯亲,不利于国家治理,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尚贤”,故选C;材料与“兼相爱”“非攻”“节俭节用”无关,排除A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联系所学墨子的主张分析解答。 2.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而受传统和文化影响,齐国的君主奉行“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的原则,使齐难以实现霸权统一。这说明 A. 齐国仍严格遵守分封制度 B. 客观环境影响了文明程度 C. 文化差异决定了称霸胜败 D. 独特国情有利于秦国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为秦国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分析秦国与齐国相比能够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并非说明文明程度、称霸问题,排除BC。

202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周考数学(理)试卷

202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七次周考 数学(理)试卷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2 0A x x x =+≤,{}ln(21)B x y x ==+,则A B =( ) A .1,02⎛⎤- ⎥⎝⎦ B .1,02⎡⎤-⎢⎥⎣⎦ C .1,02⎛⎤ ⎥⎝⎦ D .11,2⎡ ⎤--⎢⎥⎣ ⎦ 2.设1i 2i 1i z -=++,则||z = A .0 B .12 C .1 D 3.等比数列{}n a 中,39a =,前3项和为3230 3S x dx =⎰,则公比q 的值是( ) A.1 B.1 2- C.1或1 2- D.1-或1 2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1a >,则21a >”的否命题是“若1a >,则21a ≤” B.“若22am bm <,则a b <”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C.0(0,)x ∃∈+∞,使0034x x >成立 D .“若1sin 2α≠,则6 π α≠”是真命题 5.已知 0.6 1.2 1.22,log 2.4,log 3.6x y z ===,则( ) A .x y z << B .x z y << C .z x y << D .y x z << 6.设a ∈R ,则“a =1”是“直线l 1:ax +2y -1=0与直线l 2:x +(a +1)y +4=0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向量()()cos ,,2,1a sin b θθ==-,且a b ⊥,则tan 4πθ⎛⎫ - ⎪⎝ ⎭ 的值是( ) A .1 3 B .3- C .3 D .13 -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 1.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用其他颜色的笔答题,或在指定的位置以外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3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辟雍是周天子祭祀祖先、布政、施教等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周天子在开放空间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由此可见,辟雍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政治B.和谐贵族关系,促进社会和睦 C.区分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D.传递知识信仰,增强文化认同 2.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 这主要是由于 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3.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D.权力制约进一步明确 4.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

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5.甲午战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 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6.《中国的一日:1936年5月21日》记载:上海租界的小巡捕今天开会新学到的第一件事是认识了一种花——樱花,这种花他之前从没见过,可是碧眼黄发的洋大人告诉他,一旦看到门前挂着类似图案木板的住宅,一定要多加留意,特别保护。这反映了 A.租界注重保护各国侨民B.日本侵华势力日益增强 C.日本攫取了领事裁判权D.侵华列强利益日趋一致 7.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 (1945) 年6月26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体制性确认。上述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在于 A.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C.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 D.中国以自己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赢得国际声誉 8.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9.1763——1770年,英王乔治三世不停地撤换首相,先后撤换了4个。乔治三世和首相的矛盾使人看清,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寿命不长。同样地,也有一个事实: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尊重和支持,也立足不住。下列对这一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2021年高三历史每日一练(第七周)

2021年高三历史每日一练(第七周)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2.焚书坑儒反映了①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矛盾②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矛盾③君权与相权的矛盾④统一和分裂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4.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比较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5.西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除察举外,还有 A.皇帝征召 B.辟除 C.大臣举荐 D.考试

6.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 B.组织人民进行训练 C.控制剥削平民 D.维持地方治安 7.汉代税收中较重的是 A.田租和更赋B.人口税和更赋 C.人口税和附加税 D.人口税和田租 8.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0.秦汉时期尚未使用铁农具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居住区 B.西域少数民族居住区 C.珠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区 D.黄河流域少数民族居住区11.对秦灭六国的正确评价是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开卷考试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题,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 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B.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 C.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D.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 3.相传XXX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印证这些传说真实性最可靠的依据是 A.被人们熟知并传承 B.文献记载 C.能够在网上检索到 D.考古发现,如夏朝、商朝的都城阳城等

4.下表是一位同学关于夏朝和商朝研究性研究的成果。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B.夏商两代的历史事件 C.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D.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 5.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字的刻写要经历钻孔、雷槽、灼烧、刻卜辞四个步骤。这种文字是 A.禅让制的推行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6.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XXX在牧野伐纣的过程。这反映了利簋的 A.制造工艺高超 B.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C.分布范围较广 D.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20-2021学年(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史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初分封 A.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B.保证了姬姓家族最高统治地位的稳定 C.保障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D.加强了周朝对被征服地区的直接管理 25.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浮雕瓦片,上半部分刻画的是打猎场面,下半部分刻画的是农民劳作于田地的场面。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当时 A.豪强地主势力加强土地兼并的原因 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C.个体耕作模式制约农业发展的表现 D.农业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情形 26.唐代统治者鼓励儒、道、佛之间相互论辩。德宗贞元年间,儒、道佛论辩于麟德殿,“始三家若矛輴然,卒而同归于善”。文宗太和元年,儒、佛、道御前论辩,其情形被载人白居易的《三教论衡》。据此可知,在唐代 A.三教并行且相互吸取 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C.“三教合一”趋势明显 D.文化心态呈现保守趋向 27.雍正五年(1727年),湖广总督福敏奏称:“大江以南,皆系财赋重地,独至米谷,则江浙等省每赖湖广接济。”这反映了当时 A.湖广已成全国经济中心 B.江南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C.农本观念仍处主导地位 D.江浙湖广经济联系密切 28. 表1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闭关锁国状态仍在延续 B.丝茶出口竞争力日益削弱 C.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D.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转移 29.“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据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C.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D.希望参与国家政权 30.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正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中心城市,不但在帝国主义武力干涉的直接打击之下,而且帝国主义对于工商业行政的中心城市,有直接和经常的军事政治的控制。”因此,不仅工人还没有力量通过暴动来夺取城市,就是红军也还没有力量去攻占它们。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遭受挫折 B.“左”倾路线的统治地位结束 C.中共需要调整工作重心 D.中共确立了明确的革命目标 31.图6所示的文献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相关。该文献内容出自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32.雅典城邦的公共建筑集中于城市之中,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建筑格局,主要有公民大会会场、议事会厅、议事会执行委员会会厅、圣庙和祭坛、剧场摔跤场、田径场等。据此可知,雅典城市 A.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操 B.营造了自由宽容的文化环境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含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 一次联考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娃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 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B.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C.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2.战国时代,法家提出了“废私立公”的公法观,主张用公开的“法”取代儒家私人性质的“礼”。这一主张 A.蕴含着朴素的平等精神 B.导致了儒法思想的争鸣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法律体系的建立 3.考古发掘显示,秦朝的阿房宫只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这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有关“阿房宫未成”的记载。这说明

A.《史记》记载的历史完全可信 B.考古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 C.历史文献对考古具有指导作用 D.考古发现有助于印证历史记述 4.汉初,年收入20万钱的富商大贾多称为“素封(无官爵而富比封君的人)”之家;汉武帝期间这些“素封”之家几乎消亡殆尽。这一变化表明 A.长期战争摧残了经济 B.国家的赋税日益加重 C.私营工商业走向衰退 D.刺史对豪强监察加强 5.唐初规定:尚书省在发布传达制敕(皇帝诏令)或转奏承受各种公文时,进行检审,发现有不便者,要提出异议,甚至还可封还诏令。这一规定意在 A.发挥尚书省的监察职能 B.保证政务决策的合理性 C.强化三省权力的制约性 D.提高国家政务运行效率 6.宋代的写实画极其注重“审物”,要求面中物象要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图1为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不仅鸟的形象生动逼真,且连被虫子吃过的破损叶柄也画的细致入微。据此可知,宋代写实画 A.体现了借物抒情的意境 B.促进了文人画日益成熟 C.具有得意忘形的艺术性 D.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7.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说:“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地之利为薄,多种田(种粮食的地)不如多治地(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 A.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河南省商丘市一高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商丘市一高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作为卿大夫之室的私属家臣忠于家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春秋时期,这类家臣乱的事件却屡见不鲜。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卿大夫政治影响力下降 B.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诸侯争霸加剧社会动荡 D.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2.唐初,“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政事堂)成了独立的宰相署,中书省与宰相府署分离,逐渐向“以中书舍人为长官的专门负责撰写制敕的机构”过渡。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决策的随意独断 B.三省运行机制的退化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三省地位的不断上升 3.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这主要反映出明代 A.引进高产作物解决了严重的人地矛盾 B.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兴盛起来 C.一些地方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D.在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清朝藩部,在地域范围上是指内外蒙古、新疆和西藏。清朝本着“因俗而治”“务而治之”的原则,采取与本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并统之以理藩院和边疆驻防将军、大臣,建立起藩部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 A.改变了中央制度的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治理 C.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汉化 D.是对元朝行省制度的发展 5.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宣言把"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作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这表明孙中山 A.极力地维护民主共和政治 B.用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 C.认识到联合工农的重要性 D.放弃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 6.1904年,清政府商部仿照西方国家的商会模式,拟定并颁布《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一批商会相继产生,并在随后从沿海沿江向内地和中小城镇逐步推广。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西周在婚姻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烟,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西周实行“同姓不婚”,旨在 A.保证各级贵族特权地位B.利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 C.重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D.封邦建国扩大统治疆域 2. 1978年成都市新都马家乡出土了一件汉代“驼舞”画像砖,画面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左边人物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相对而坐于一匹高大健壮的骆驼上,一边敲击建鼓(始于商代,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边起舞。该画像砖的内容体现了 A.丝绸之路促进欧亚民族交融B.汉代成都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C.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3. 唐代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德才兼备、以德优先的官员考核制度,从而使选官制度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制度,而是在社会上发挥着无形统合功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其“统合功能” A.有处于维护文明的稳定和连续B.保证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C.有利于促进各阶层的均衡发展D.有利于选拔较高素质的人才 4. 1573年,挂着西班牙国旗的大帆船从马尼拉港驶往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船上载着绸缎712匹、棉布11300匹和瓷器22300件,总值30万比索,折白银7.5吨,贸易利润高达600%.当时,从智利到巴拿马随处可见质优价廉的中国丝绸。据此可知,明朝 A.白银开始成为流通的货币B.与世界贸易联系加强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5. 1902-1904年间,中国翻译的书籍中,大多来自英美日等国。翻译的史地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书籍中,来自日本的分别占到70.3%,61.2%和65.3%.这表明 A.中日有着非常相似的文化教育传统B.国人普遍认同日本的政治体制C.先进中国人为探索救国道路而努力D.清政府仍然固守中体西用思想 6. 1931年12月《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1937年1月改名为《新中华报》。下表是《红色中华》小标题高频词统计表,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重视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B.通过舆论宣传唤醒抗日意识 C.实事求是探索工农武装割据D.努力发展生产巩固红色政权 7. 1940年,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前是没有民族主义而只有种族主义,即大汉族主义。此观点A.提出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B.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C.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高涨D.体现政府对民族危机的重视 8. 1950-1953年间,中国各地政府就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人换发了新政权颁发的《房地产所有证》,并要求“凡土地房屋之买卖、典当、赠予或交换,均应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依照本条例缴纳契税”。这种做法 A.有利于农村土地自由流转B.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要求 C.是国有制确立的必然产物D.巩固了新生社会主义政权 9. 斗争、在妥协中胜利、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再斗争、再妥协……罗马法就是这样演变而成的。由此可知,罗马法演变的特点具有 A.渐进性B.人文性C.综合性D.保守性 10. 欧洲之所以能实现华丽转身,这一运动功不可没。正是它,使欧洲人得以重视知识,重视现实,并把知识和文化用于自我改进、成长和扩张。这一运动A.源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B.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冲破了基督教思想禁锢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涨 11. 哈利法克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他在激烈的党争中因态度超脱,不参与任何政党而被成为“骑墙者”,并以此为傲。他宣称:“国王可以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而两党终归要合二为一,共同效忠国王。”这表明英国

河南省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五)(12月)文科综合历史【含答案】

河南省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五)(12月)文科综 合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 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期,作为卿大夫之室的私属家臣忠于家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春秋时期,这类家臣乱的事件却屡见不鲜。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 卿大夫政治影响力下降 B.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诸侯争霸加剧社会动荡 D.权力结构发生异变 25.汉文帝时期,贾谊提出"吏为民之师师"的观点,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认为应重视社会教化,而官吏就是推行教化的关键。这一主张 A. 深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B. 有助于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 C.主导了地方教育的发展 D. 改变了汉代传统的治国思想 26.下图所示为南宋对外贸易路线。据此可推知,南宋 南宋对外贸易路线围

A.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B.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C. 江南经济领先全国 D. 政府倚重海外贸易 27.明朝中后期,江南安徽等地的民众"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赢,休(宁)敏(县)尤夥,故贾人几遍天下"。这一现象 A. 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B. 推动了经济资源的流动 C. 加速了地区分工的形成 D. 反映出社会结构的调整 28.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外国语学校),虽然在初创时都受到传统势力的抵制,但从总体上说,后者办校比较顺利,社会反响较好。这种状况主要取决于 A. 生源素质与就业机会 B.社会风气 C.城市主要职能与地位 D.社会性质 29.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并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这一赞誉主要是基于严复 A. 借助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 B. 明确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C.呼吁民众自强以救亡图存 D. 托古改制,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30.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这些措施 A.实现了秦国的国富民强 B.提高了秦国的土地生产率 C.促使自耕农的大量增加 D.导致秦国劳动力严重过剩 2.《吕氏春秋·上农》:“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这种经济思想 A.体现了富国强兵的要求 B.根源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加速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D.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整顿全国币制,将铸币权收归朝廷,郡国亦不得铸钱。武帝以后100余年,共铸铜钱280亿枚,使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些措施 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基础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政府的垄断经营 4.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而是将一些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分民之利”的工商业活动。这表明北宋时期

A.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 B.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政府的财政十分困难 5.明朝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农民多从事纺织业。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有所增强 B.南方经济已超过北方 C.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D.手工业发展超过农业 6.新航路开辟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崛起,来自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的货币进行交易,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后来阿姆斯特丹银行发明了银行票据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支票账务系统。荷兰银行业的发展 A.导致欧洲贵金属的大量外流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有利于商业殖民帝国的形成 D.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7.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明确禁止谷物进口,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1651年制定的《航海条例》。这说明英国 A.取消了对外出口的禁令 B.加快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C.极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经济发展助推政策的调整 8.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福特式的“创新” A.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 B.促进了生产的标准化 C.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D.带来了交通业的革命 9.下表是19世纪部分年份中我国外销茶叶的统计数据。表中的现象反映了我国

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00001)

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并不都是蛋白质 B.变性的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生物体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出现白色絮状物,此时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2.下图表示人体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对其合成和分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食物中不含酪氨酸,则人体不能合成肾上腺素 B.与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 C.外界环境温度降低,体内与肾上腺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也会降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就会减少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 3.五个大小相同的白萝卜幼根与植物甲的幼根分别放入A-E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甲比白萝卜更耐干旱 B.植物甲在与白萝卜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C.五种蔗糖溶液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是B、D、A、E、C D.白萝卜与植物甲的幼根细胞在C溶液中水分子不会通过细胞膜向外转移 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 构树刺槐香樟胡颓子 指标 光补偿点(千勒克司) 6 4 1.8 1.1 光饱和点(千勒克司)13 9 3.5 2.6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照强度小于6千勒克司时,构树幼苗叶肉细胞需要的CO2全部来自于外界 B.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司时,影响构树和刺槐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都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南阳一中2020年秋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年狄奥尼索斯戏剧节开幕式上,雅典城邦都要把同盟诸邦缴纳的贡赋摆在剧场舞台的中央,向全体公民展示: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宜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的抚恤。这些现象说明古代雅典 A.注重强化城邦意识 B.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C.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公民政治地位提高 2.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A.引导公民切实关心国事 B.赋子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 C.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D.冲破氏族责族的政治特权 3.“在这种制度下,(古代雅典)彻底否定了政治上的特权,一个人无论官职多高,权力多大,都不可把太多的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陪审法庭制度 B.轮番而治 C.职务津贴制度 D.陶片放逐法 4.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主要指 A.扩大民主政治范围和途径 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C.打破世装特权的垄断地位 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要求 5.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司法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 C.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 D.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克里斯提尼把所有居民划为十个地域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血缘部落,目的是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同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这表明 A.平民参政意识被充分调动 B.贵族政治的根基开始动摇 C.家族血缘被城邦至上观念取代 D.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扩大 7.实施陶片放逐法时要进行大规模的公民投票,理论上,所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可参与,在投票过程中,政客所能操纵的主要是自己的支持者,但他们只是投票群体的一小部分,决定投票流放谁的选择主动权主要还在那几千个公民手中。这说明陶片放逞法 A.是维护民主制的有力武器 B.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 C.设计完善易于操作有实效 D.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误用 8.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一模)历史试题卷

郑州市202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 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 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商内服成员主要由居住于王畿地区的商王同姓或异姓姻亲氏族组成,而西周自建立便对王室 及同姓子弟等进行分封,使之到远离王畿的地方“以藩屏周”,又在王畿地区分封了一批功臣、 同姓及异姓诸侯。据材料可知 A.周强化对统治中心的控制 B.周宗族聚居状态逐渐被打破 C.周王室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D.周实行分封与内外服相结合 2.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平原曾修郑国渠、漕渠等水利工程,《史记》记载:“关中膏壤沃 野千里,然宋以来关中平原鲜有新修灌渠,原有灌渠也多荒废无用。”该变化反映了 A.政治中心南移影响水利工程建设 B.黄河流域灾害频发破坏性较大 C.经济格局的变动影响了区域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 3.司马迁认为汉初大儒贾谊“明申、商”,精于法家学说。晁错是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曾习申、韩刑名之术,然而也师从故秦博士、齐人伏生学《尚书》,是《今文尚书》的传人,据材料可知 A.汉初思想为新儒学奠定基础 B.汉代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C.汉初采用儒法并用治国理念 D.儒家和法家的思想趋于一致 4.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御史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御史出都,若不 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反映了 A.唐形成完备的监察体系 B.中央行政体制不断完善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5.近代以来西方学者将古代中国科技简单概括为“经验科学”,近年来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古代 科技因社会需求导致技术进步,因技术进步推动科学认知,这是有别于西方的“第三条”道路。 这表明 A.中西科技发展道路相互借鉴 B.古代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技 C.中国古代科学注重经验总结 D.不同文明视角影响历史认知 6.清人沈奏指出:“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 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如陆九渊曾言及“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这表明宋代 A.科举取士兼顾商人阶层 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2020~2021 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西周分封制 A. 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B.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使贵族集团形成森严等级序列 D. 有助于周文化的传播 2.下图是《三辅黄图》中记载的汉代长安东西两市平面图,其皆成方形,四面设肆,供商贾列肆货卖之用,四面各设一门,供交易出入。这反映了汉代

A. 官商勾结现象严重"C.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B.经济重心还未南移D. 商业活动受到限制 3.唐代制定的法律条文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其余变重为轻的还有很多。但是却把谋反、谋大逆、大不敬、不孝、内乱等定位十恶,"特标篇首"。这体现出唐律 A. 保证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 基本精神是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 C. 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 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积极性作用 4.在宋代科举制中,增加了一场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阅卷时盖住考生的名字)、誊录(抄写考生的试卷),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另派考官。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B. 已经杜绝了政治腐败 C. 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 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5.有学者将丝绸之路划分为"三个时代",认为丝绸之路2.0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在此"时代" A.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逐步形成 B.中国经济进入质量停滞时代 C. 东西方文明实现了有机交融 D.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渐被开辟 6.下表反映的是清代湖北部分县农业的生产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七次周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 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完成1-2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段B.BC段C.CE段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滑翔伞运动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汨罗市智峰山滑翔伞基地(28.8°N, 113°E)是公认的湖南省内最好的滑翔伞基地,在海拔600余米的空中,游客不仅能翱翔蓝天,更能将乡村田野、山花烂漫、千年古镇的美景一览无余。图Ⅰ示意滑翔伞运动的部分上升气流原理,图Ⅱ为智峰山滑翔伞训练基地地形图。读图文材料回答3-5题。

图Ⅰ图Ⅱ 3.下列关于滑翔伞起飞场选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坡坡度较陡,利于起飞②利用热气流,利于滑翔③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利于滑翔④起飞场地形较平坦,利于助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该滑翔伞基地成为湖南省内最好的滑翔伞基地,是因为该地 () ①自然风光优美,景色秀丽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相对高度大,起飞场与智源洞水库相对高度约530米④天气变化多样,云雾缭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六一儿童节,某游客在该滑翔伞基地起飞场可看到 () A.汨罗江AB段河流自东北向西南B.针叶林布满山坡 C.北京时间12时28分,该游客影子朝向正北D.公路旁油菜花盛开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6-8题。 6.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 A.①B.②C.③D.④ 7. 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最少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