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分析

合集下载

肠梗阻患者护理论文

肠梗阻患者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肠梗阻患者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

方法:总结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

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体会;讨论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356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306例,肠扭转8例,肠套叠8例,嵌顿疝15例,结肠癌并肠梗阻16例,其他3例,住院时间5d~35d,经过一次手术的171例,二次手术的23例,三次手术的4例。

保守治疗158例,年龄10个月~98岁。

2护理2.1热情接待患者与主管医生一起询问病史,协助医生给患者做好检查,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各种辅助检查,确认患者是不是肠梗阻,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便、排气。

确诊了肠梗阻后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对已有绞窄或有绞窄趋势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应尽快手术治疗。

2.2保守治疗期的护理对于不能判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质的患者,一般给予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1 / 5感染及对症处理等。

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吞咽下去的空气和肠空内产生的气体及消化液、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作者:兰秀珍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经腹部X线及B超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分析。

结果:38例肠梗阻患者,保守治愈11例,手术治愈25例,转入上级医院2例,无切口感染病例。

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要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及手术后护理,从而促进其治疗和预后。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局部运行障碍,肠腔内容物分解和咽下气体[1]。

发病急促,迅猛异常,如果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护理不妥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有生命危险[2]。

因此对肠梗阻患者的抢救要分秒必争,尽心尽责,去解除梗阻。

我院对肠梗阻患者37例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治愈率提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在我院经腹部X检查及B超检查,可见肠内企业平面和扩张确诊的肠梗阻38例,男20例(53%),女18例(47%),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10)岁。

其中是完全性肠梗阻2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1例。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是各类急性肠梗阻的共同症状。

1.2 护理方法1)基本护理:为患者创作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床清洁,整齐,安静,室温保持在20~25度,湿度60%,定时开窗通风,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2次,底板家俱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等擦拭,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患者禁食,禁水,半坐卧位,行胃肠减压术,缓解腹痛和腹胀。

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呕吐护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已造成患者身心痛苦,所以入院后用给与患者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耐心疏导,安慰,语言要亲切,并讲说治疗成功的病例。

“急性肠梗阻护理措施详解及护理技巧”

“急性肠梗阻护理措施详解及护理技巧”

重要提示及注意事项
给出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分享及讨论
分享一个真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包括患者的病史、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 康复情况,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和讨论。
结语
总结全文并给出对急性肠梗阻护理工作的展望,强调重要性和挑战。
饮食及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 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 营养支持方案。
疼痛管理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康复护理
规划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促进患者的恢复。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描述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肠梗阻恶病质、肠道穿孔等,并介绍相 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饮 食禁忌和预防感染等术前准 备工作。
术后护理
恢复期的监测和护理,包括 疼痛管理、创口护理、引流 护理等。
感染预防
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等, 预防术后感染。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包括 生命体征、疼痛评估等,及 时调整护理计划。
病理生理学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组织缺血、坏 死和细胞功能损伤等影响。
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急性肠梗阻的典型和非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定的病情体征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
诊断及分级
介绍常用的急性肠梗阻诊断方法和评估标准,包括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等。讨论分级系统以确 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急性肠梗阻护理措施详解 及护理技巧
了解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并掌握术前准 备、术后护理、感染预防、监测病情变化、饮食及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康 复护理等关键要点。

浅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析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患者的生理特点在于肠道受阻,需要及时的护理干预。

本文探讨了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患者的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在护理中会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护理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护理工作中。

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给患者带来改善与希望,同时也在不断的护理工作中获得成长与收获。

护理工作者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肠梗阻患者的细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感。

【关键词】肠梗阻、患者、护理体会、引言、正文、结论、生理特点、重要性、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技巧、注意事项、困难、挑战、意义、改善、希望、收获、成长。

1. 引言1.1 患者的生理特点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发病率较高。

患者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

患者由于肠道受阻,肠蠕动减弱或停止,造成胃肠蠕动消失,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引起肠道细菌移位,导致胃肠道水肿、气体聚集、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

患者常常伴有饥饿感、恶心、呕吐、口渴等不适感,严重时还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肠梗阻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生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1.2 护理的重要性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中,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患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支持。

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节饮食和排泄。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需要特殊的护理来维持体内的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提高护理人员对肠梗阻疾病的 认识和护理技能,使其能够更 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
务。
02
完善护理流程
优化肠梗阻病人的护理流程, 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得以有效落
实。
03
强化沟通
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 及时了解病人需求和病情变化, 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4
关注心理护理
重视肠梗阻病人的心理护理, 帮助其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 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和生活质
量。
THANKS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X 线、CT等,进一步了解病情。
并发症风险评估
01
评估病人是否存在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并发症的风险,观察 皮肤弹性、黏膜湿润度、尿量
等指标。
02
了解病人是否有腹腔感染、肠 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迹 象,如发热、腹膜刺激征等。
03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病人,如老 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应
03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神志、 尿量、皮肤弹性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电解质紊乱引起的相关症状。
肠穿孔或坏死处理
立即停止肠内营养
一旦发现肠穿孔或坏死迹象,应 立即停止肠内营养,避免食物残
渣进入腹腔加重感染。
胃肠减压
通过胃管或肠管进行胃肠减压, 减轻肠道负担,降低肠穿孔或坏
死风险。
及时手术治疗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营养评估
对肠梗阻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
及实验室检查等。
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轻度肠梗阻病人,可通过口服 或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如高 能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重度肠梗阻或无法耐受肠内营 养的病人,需通过静脉给予肠外营 养支持,包括脂肪乳剂、氨基酸、 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肠梗阻的护理 毕业论文

肠梗阻的护理  毕业论文

肠梗阻的护理毕业论文肠梗阻是指肠管腔内由于一些物质或因肠腔通道受阻而引起的肠道梗塞,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肠梗阻包括机械性肠梗阻、功能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腔内的物质、病变组织以及外因等造成的肠腔是长还是短时间阻隔,它多发生于小肠,可因前几天嗳气呕吐、便秘、腹泻、肠鸣音符号等表现,但常常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故肠梗阻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起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护理目标1.缓解肠梗阻病人的腹痛,恢复患者的消化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2.加强患者体力,增强患者的抵抗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通过了解患者情况,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二、护理方法1.针对主要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如对于患有严重腹痛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等,以缓解患者疼痛感;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以控制症状,如给予泻剂吸附细菌,加速肠道的恢复。

2.给予合理的饮食治疗,要尽量少摄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大量油脂、纤维等。

建议患者采取少量而多餐的饮食方式,以减缓消化系统的压力,并增加病人的饱腹感,减少饥饿感。

另外,应配合使用酶制剂、脱水盐和维生素等营养品,以保障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3.持续进行康复运动,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采用适当的康复体系,如术后康复、物理治疗等,以促进患者康复,增强患者体力。

4.加强感染预防,如勤洗手、使用价值合适的再处理液、严格执行手术消毒、消毒前先洗涤、等待消毒剂中消毒时间结束、避免或减少多次追加处理、避免接种静脉时针头污染等,以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5.主动发现患者应对情绪,根据患者个人特点和病情,综合考虑患者体力和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加强沟通,并关注患者的应对情绪反应,通过情绪的稳定,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三、护理注意事项1.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如患者体温、呼吸、微循环,精神变化等方面的监测。

分析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分析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分析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部疾病,主要特征为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肠道正常排出,导致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

在治疗肠梗阻时,手术治疗仍是必须的,但是在手术之前或手术后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

本文将重点介绍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卫生护理及相关的心理护理。

药物治疗在肠梗阻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腹痛时,护士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止痛药,如吗啡、氯丙嗪等药物。

另外,在治疗肠梗阻时,常用的药物还包括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避免感染的扩散。

营养支持患者在肠梗阻之后,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减退,摄取食物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为了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护士应该鼓励患者适量地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面条等。

如果患者出现进食不足的情况,可以给予营养液或胃肠道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卫生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

护士应该教育患者定时更换尿布,避免在疾病发作时便秘,导致大便憋积。

另外,护士还应该给患者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心理护理肠梗阻的治疗是一项繁琐而漫长的过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给予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总之,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护士还应该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和处理。

只有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才能更快地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

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效果分析目的:评价对比肠梗阻患者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随机检索选出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住院的肠梗阻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结果和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3%,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的各项生存质量(BP、SF、RP、PF、MH、RE、VT、G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优质护理相较常规护理具有临床有效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好的优点,减少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标签:肠梗阻;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研究肠梗阻为肠内容物通过肠道通(小肠、结肠)时发生障碍,病因众多,为内科常见合并症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

且该病致死率为5%~10%,极易引发患者死亡,若再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瞬间增加至10%~20%[1]。

因此如何对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便具有优质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检索选出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住院的肠梗阻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不完全肠梗阻患者72例,完全性肠梗阻患者48例,均为非手术原因引起。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120例患者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试验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0~58岁,平均(30.5±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16~62岁,平均(32.6±8.6)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Colorectal&AnalSurgery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年8月第25卷第4期肠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同时也是结直肠癌主要的临床表现[1]。

根据不同病因主要分为血运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三种类型。

肠梗阻发展比较迅速,如肠内容物在肠道无法正常通过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肠壁血运障碍,最终可能导致肠坏死的出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毒血症、休克甚至会导致死亡。

肠梗阻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

临床针对肠梗阻主要选择手术治疗,虽然手术效果较好,但治疗仍需要良好的护理配合,才能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为此,本研究对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1心理疏导据相关调查显示[2],肠梗阻患者受到疼痛、发热等症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不安等,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肠梗阻患者如出现的焦虑的精神状态,刺激迷走神经使之兴奋,引起患者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及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效果[3]。

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鼓励患者倾诉其内心深处的想法,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疏导负面情绪。

告知患者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并告知患者治疗的方法和医生的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改善过度紧张、恐慌、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全过程,提高疾病的恢复效果。

1.2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对肠梗阻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并不了解,导致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度严重不足,而且会对治疗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及担忧,患者心理承受过大的压力,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以及治疗信心。

所以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进行健康宣教,将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疾病影响因素、疾病预后情况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从而提高患者对肠梗阻的认识,并注重对患者的鼓励与安抚,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康复信息的认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诊疗及护理活动,从而促进早日康复[4-5],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3禁食护理针对存在恶心及呕吐症状的肠梗阻患者,则需要对其进行禁食、禁饮并通过胃肠减压管进行减压等,目的是方便引流出胃内潴留的消化液以及存在的空气,减轻位于肠腔上段的压力。

但在实施禁饮及禁食之前,护理人员要将其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

为了确保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需要给予患者补液用以营养支持,待患者恶心及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消除,可针对患者身体状况适当地给予流质食物,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待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可逐渐将流质食物增加为半流质食物,最终恢复日常普通饮食[6]。

1.4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是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有效干预措施,建议患者选择质地柔软的硅胶胃管,以减少不适感,指导患者保证肠道功能的通畅,以减少胃部胀气的情况。

在胃肠减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分析王俊英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天津300121[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491(2019)04-0484-03 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19.04.025484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确保减压管通畅,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插管的稳定性与深度,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防止口腔感染的发生。

针对存在咽部发生严重刺激反应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黏膜麻醉剂喷入治疗,同时帮助患者轻轻拍打背部,并通过语言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7]。

1.5体位护理对于生命体征较平稳并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体位采取半卧位,从而有利于减轻因腹胀对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并要定期帮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促进患者胃肠蠕动。

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进入气管,引导致误吸或者窒息情况的发生[8]。

1.6腹胀及腹痛的护理如患者未出现肠麻痹或者肠绞窄的情况,可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情况,遵医嘱给予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以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及时缓解不适症状。

如无特殊情况发生、禁止轻易使用吗啡类止痛药物,避免掩盖病情而影响正常的治疗。

发生痉挛性肠梗阻、或由于蛔虫引起肠梗阻发生的患者,可告知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具体做法为顺时针轻轻按摩自己的腹部,或者应用针灸刺激足三里穴位并结合热敷腹部等方法,帮助患者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其腹痛及腹胀症状[9]。

1.7监测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及时地观察患者生命征的变化,对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甚至不断加重,需考虑有无肠绞窄的可能。

其可主要表现为腹痛迅速发生、病情发展迅速、伴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脉率增快、不对称性腹胀、呕吐物及胃肠减压抽出血性液体等。

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病情较危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积极采取手术干预进行救治[10]。

2手术治疗的护理2.1常规术后护理护士应该严密观察术后患者的生命征变化。

对于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安返病房后,要嘱咐患者保持平卧体位6h,对于采取全麻手术的患者则待其清醒后,帮助去除枕头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确保口腔内唾液和呕吐物能够顺利排出,避免误吸。

及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确保患者呼吸通畅,预防呼吸道梗阻及窒息等危险现象发生,必要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密切监护,注意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及出血。

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能力较差,需要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术后切口引流等情况,请家属协助护理,避免引流管打折、弯曲,保持引流管畅通,避免腹部切口发生感染。

一旦发现患者切口有感染征象,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伤口感染,以防加重。

此外,对于采用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待其清醒后适当松弛患者腹直肌,减轻患者切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助于患者疼痛得到缓解。

针对术后感觉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告知其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在咳嗽时着力按压伤口,有助于减轻疼痛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患者要加强对患者输液速度的合理控制,避免加重心肺负担[11-12]。

此外,在条件允许下,需定期为患者调整体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2.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食24~48h,给予胃肠减压直至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合理饮食方案,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

首先要以少量流食分多次进食,术后2~3d增加至全量流质饮食,术后3~5d改半流质饮食,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改为软食或普通饮食。

指导患者及家属患者要注意饮食卫生,禁止暴饮暴食,做好腹部保暖以免受凉。

对于肠切除进行吻合术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要延缓,进食要以少量多餐为主,并引导患者适当进食蜂蜜及香蕉等食物,保持排便通畅,老年便秘者应及时服用缓泻药,避免发生便秘。

并且对于给与针对性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要维持患者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避免因营养失衡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复。

同时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还可帮助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及改善肠壁水肿的情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3]。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分析485Vol.25No.4Aug.2019Journal of Colorectal&AnalSurgery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年8月第25卷第4期[1]叶大才.肠梗阻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3(1):43-44.[2]马晓辉.心理护理在肠梗阻患者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24-225.[3]李燕,刘宇,梁明娟.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对策[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5):396-397.[4]王留针,段卉.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预防肠梗阻的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2(8):35-36.[5]谢蕾,赵天霞.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9):54-56.[6]肖前华,邓亚军.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老年肠梗阻围手术期患者24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18(4):46-47.[7]袁庆密,李德春.经鼻肠管减压在急性黏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8(13):201-202.[8]XIE L,YANG F.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 treated by nasal insertion ileus catheter[J].Nurs Res,2017,16(5):23-24.[9]袁俊国,褚瑞明,戴翠红.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8例[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卫生版),2016,4(10):76-77.[10]曹登碧,朱丽红,张燕.剖宫产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6):63-64.[11]王天瑞.保守治疗老年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73.[12]LIU Y.Application of fast track surgery in routine nursing for patient with colorectal cancer[J].Saudi J Biol Sci,2017,24(8): 1939-1942.[13]李华琼,陈悦彰.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1(10):82-83.[14]迪力夏提·阿布地热木,邓大伟.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7):191-193. [15]樊冬磊,李红霞.老年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10):22-24.[16]韩芳,陈秀纪,常玉华,等.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8):37-39.[收稿日期:2019-04-02]2.3并发症护理(1)肠粘连:手术后患者麻醉清醒以后,若患者生命征相对平稳并无较大的波动,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并告知患者可以在术后24h后在床上进行较简单的肢体运动,可协助患者翻身,并且可以根据患者自身耐受的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范围,并且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及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14],如患者出院回到家中出现腹痛、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情况,需要立即回到医院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