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全文)文档一:正文:一:项目介绍该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养护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温度监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并记录下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将有助于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 混凝土材料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处理,以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水泥中添加冷却剂等。
三: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1. 浇筑方式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
即将混凝土分为若干层进行浇筑,并在每层浇筑结束后进行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
2. 水泥浆温度控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可以适当降低水泥浆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
可以通过控制水泥与水的比例、水温等方式实现。
3. 外部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利用遮阳网、喷水等方式进行控制,并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
四:施工后的养护情况1. 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控制温度的变化。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养护方式:养护方式可以采用喷水、覆盖养护剂等方式进行。
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养护湿度,并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
可以根据养护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附件:1. 环境温度监测记录表2. 混凝土浇筑前处理记录3. 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记录4. 养护情况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性能。
2. 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大体积砼基础筏板施工的温控措施

●I
大体积 砼基础 筏板 施工 的温控 措施
余卫 军
(. 1 邯郸 市联 达 监理 有 限公 司 ;
朱红艳 z 梁华堂 s
3 邯郸 市盛 达 建筑 有 限公 司 ) .
2 邯郸 荣 润 纺织 有 限责任 公 司基 建 处 ; .
[ 摘 要] 郸 市第 二 长途 电信 枢 纽工 程 的大体 积 基础 砼 施工 运用 微 机 自动 测温 系统 ,对 大 体积 砼施 工 的 内表温 度 采集 、 数据 分析 和实 施 措施起 到 了关 邯 键 的作 用 。本 文 以 一个 典型 的砼 内 部温 度 曲线 为例 ,分 析 了在 施 工 中进 行 的温 控 措 施 和经 验 。
图 1 温度传 感 器布 置详 图 在监控 系 统 中 ,设 定 温差 达 到 2 ℃时 进行 极 限遇 险报 警 , 以在有 足够 3 的 时 间 进 行 覆 盖蓄 温 措施 , 降低 内表 温 差 。 覆 盖 蓄温 措 旌 :是指 在 砼表 面 达到 初 凝后 及 时进 行 2 3遍 找平 抹压 , ~ 而后 覆盖 一层 黑色 塑料 薄膜 ,根据 采 集到 的温 度数值 ,随内表 温差 的变 化确 定塑 料 薄膜上 的 覆盖 物层 数 。 3 温控 措施 分析 根据 以往在 大量 工程 中总 结 出的施 工经 验 ,获得 一个 简易 计算砼 内部最 高 温 度 的公 式 为 :
T =t +W × =1 +4 3 O1 =6。 叫 。 5 3  ̄ .2 7C 式 中,T 一砼 内的最 高温 度
点 位
编母
A
^模温 度
( ℃)
l O
绝 对_ 温 并
但 砼 的表 面温 度在 降温 阶段 ,却 由于受 到不 同时 间的大 气温 度的 影响 ,下降 曲线有 些波 折 ,说 明气温 的变 化对砼 表 面 的散 热 影响还 是 比较大 的 ,在 实践 中需要 注意 在砼 开始 降温 时 ,应 当加 厚砼 表面 的覆 盖物 , 以减轻大 气温度 对 表 面砼 的影 响 ,随着砼 内表 温 差逐渐 缩 小 ,逐 层揭 去表 面覆 盖物 ,直至 砼的 内表温 差及 表面温 度 与大气 温 度 的温 差 均小 于 2  ̄ ,即此 时的砼 已进 入到 5 C时 安全 期,可 全部 揭 去所 有覆 盖物 。 结语 运用 微机 监控 系统 采集 大 体积砼 内表 温度 数值 ,能 够做 到在第 一 时间里 及 时 、准确 的 获得采 取保 证施 工措 施 的有利 依据 ,从容 的按 照预 先制 定的砼 保 护措 施进 行有 利 、可靠 实旌 作业 ,为保 证大 体积 砼 的施工 质量打 下 了坚实 的基础 ,达 到 了预 期的 质量 控制 目标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及养护措施摘要:文章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与预埋的温控测温点进行分析,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整体温控平衡的常规养护措施对局部特殊部位采取特殊养护方式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也能节约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养护;前言:在大体积混凝土作业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是找到应对表面裂缝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绝大多数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主要与降温收缩、干燥收缩有关。
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即便出现收缩情况也不会有内部拉应力问题的出现。
如果混凝土面临地基约束条件,其内部就会有拉应力的出现。
拉应力比混凝土当前抗拉强度高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浇筑特点1.1控制裂缝为了实现裂缝的有效控制,施工环节必须做好水泥与砂石比例管理,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水泥反应阶段出现的热量。
混凝土作业时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膨胀剂用于调整水泥比例、水泥用量,以满足建筑物建设要求为基础,确保混凝土性能达标。
必须掌握温差问题,不能忽视温差引起的影响。
降低初始温度十分重要,是避免内外出现过大温差的前提。
可以用冷水降温方法,控制表面初始温度。
如果温差在25℃以内,可以直接拆模;如果温差超过25℃,需要使用相应的降温方法,温度降下后拆模。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控,负责温度变化监测,记录温度变化过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另外,为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厚度非常大,混凝土易出现裂缝。
1.2浇筑技术分析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前,需要保障地面清洁与干爽。
材料方面,需要结合现实需求与施工标准条件,把握浇筑技术要点,合理优化材料配置,选择与工程情况需求相匹配的水泥品种。
做好浇筑材料的管理,选择合适的水泥与砂石比例,做好初凝时间的控制工作。
骨料的比例按照工程体积情况确定,一般为80%~83%,否则很难达到最优建设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1.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温度、环境温度、浇筑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
2. 采用冻土灌浆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冰块,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采用夜间或清晨进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白天高温时对混凝土的影响。
4. 在严寒季节,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例如棚盖、加热设备等,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够充分凝固。
5. 在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等现象。
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7.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慢浇淋的方法,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8.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避免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9.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每次浇筑的体积,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密实度不良。
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适当减少混凝土中的冷却剂用量,以避免混凝土温度过低,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11.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开裂、渗水等现象。
1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配合施工人员的操作,控制混凝土的密度,避免混凝土松散,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水泥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1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加装补偿器,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导致混凝土开裂。
15. 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布帘等方式保证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方可拆除布帘等措施,避免混凝土流失。
1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控制,如加盖遮阳棚等,以防止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
17.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速度。
筏板及承台等大体积砼降温施工方案

筏板基础及承台降温施工方案为确保筏板基础及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温度裂缝,特制订如下降温措施,消除混凝土内外温差影响,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在室外气温较低时浇筑,浇筑温度不宜高于28℃。
浇筑时分层浇筑,浇筑厚度30cm,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初凝后用薄膜覆盖湿水养护。
2、告知混凝土厂家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采用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胶比,并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选择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尽量减少水化热。
3、冷却水管冷却排布3#、4#、5#、6#楼筏板厚1.5m,8#楼筏板厚800mm。
采用内径Ф32mm,壁厚2.5mm镀锌管作冷却水管,端头车丝,并以弯管接头和直管接头连接,连接时缠好胶带,以防漏水。
浇筑前,将冷却管用铁丝与钢筋固定牢固,以防冷却管失效。
排布间距:800mm 厚筏板布置一排冷却管,1.5m厚筏板上下布置两排冷却管,垂直间距80cm,管距筏板面40cm,上下两层管,水平方向错开布置,冷却管水平间距80cm,呈之字形平面布置。
在冷却管的进出水口各设置一道阀门,以控制进水的方向和流量,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下。
对于筏板基础,每个基础布置两个回路,见附图,(以5#楼为例,其余均参照5#楼)。
消防水箱2个(3m*4.2m*1.5m),水泵3台,两个冷却回路各装1台水泵,将冷水抽进冷却管,热水流入水箱,待水冷却后可循环利用。
当冷却水箱水温较高来不及利用时,另外1台水泵及时将热水抽入集水坑排走。
冷却水管安装完成后,须通水试运行,检查水管密闭情况。
水循环时,派专人看管,防止堵管;在进出水口安排专人测温度,每隔2小时记录1次,混凝土浇筑10天后,待混凝土内外温差趋于稳定后,即可停止冷却水循环。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水泥,水灰比0.5,压力不小于1.5MPA,灌浆封管。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措施

WORD 格式可编辑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措施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很大的热量,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较快,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
本工程底板3.2 米、 2.6 米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施工工法”,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的质量通病。
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升,通过测温点内热偶传感器所测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节循环水管水流速度,平衡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防止混凝土温差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5.11.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砼温升和循环水设施计算及砼浇筑工艺选择定位放线水管、钢筋等加工循环水管、测温设施、钢筋、模板等安装智能温度检测仪、水泵等设施安装冷却循环水系统试运行及钢筋等预检隐验及配合比优化砼浇筑、循环水启动温控过程控制砼浇完温控和养护砼检测验收5.11.2 砼温升和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点埋设计算(1)砼温升计算根据经验公式: Tmax= To +Q/10式中Tmax---- 为砼内部的最高升温值 ;To----为砼浇筑温度。
按夏天15 天平均气温取 30℃;Q----- 为 C30 每立方米砼中PO42.5 矿渣水泥用量取368 ㎏/m3,则施工中砼中心最高温升值为:Tmax=30+368/10=66.8℃钢管通长布置立磨基础循砼环循水环管道水立管面道示剖意面图排列图( 2)冷却循环水管埋设计算制图:胡长安1)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及热交换原理,每一立方砼在规定时间内,内部中心温度降低到表面温度时放出的热量,等于砼在硬化期间散失到大气中的热量。
2)依据该基础设计尺寸、配筋、埋件、留洞、夏天昼夜气温变化及砼温升梯度等情况,以¢48 冷却循环水管所承担的砼理论降温体积为基准,通过精确计算(计算过程略)确定,冷却循环水管道按照左、中、右三个循环系统进行安装。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施工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清理基础表面,保持基础表面洁净。
2、检查基础表面是否平整,如有不平整处应进行修整。
3、在基础表面铺设塑料薄膜,以防止混凝土与基础直接接触。
4、安装钢筋网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4.2、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2、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防止混凝土龟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温度监测,以及对温度进行调控。
五、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本工程成功地完成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施工,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为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工程主楼筏板尺寸较大,为避免冷缝出现,采用商品混凝土,并使用两台汽车泵进行输送和浇筑。
施工过程中采用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确保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大于2小时,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施工班组需要准备两组人员,并结合现场具体浇筑实际情况进行调动,确保下料口混凝土能够很好地覆盖下层已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形成冷缝。
本工程全部采用予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保证供应8辆车的混凝土,以保障混凝土的供应。
根据每小时浇筑量,计划采用2台混凝土汽车泵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底板浇筑,方量约为3400立方米。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安装定位、钢筋绑扎、预埋件、预埋管线、预留孔洞进行交接检查,并经监理及有关部门验收。
为避免施工时影响,需要提前对砼汽车泵进行试运行,确保汽车泵稳固,浇筑前汽车泵先使用砂浆润泵,然后开始砼浇筑。
同时,填写砼搅拌通知单,通知搅拌站要浇筑砼的标号、配合比、搅拌方量。
工人需要安排好混凝土浇筑时看护模板,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为400毫米,由西向东依次浇筑,一直达到厚度,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小于2小时。
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养护测温技术
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养护测温技术石清华【摘要】Based on the raft foundation of some commercial building,the paper undertakes the informationized temperature measure in the larg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whole raft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temperature double control of the concrete,introduce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 equipment,plane and vertical allocation,temperature measure frequency,and working requirement,has the compilati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 result and points out suggestions for maintenance and temperature measure.%以某商住楼工程筏板基础工程为依托,为保证混凝土温度双控,对整个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测温工作,介绍了测温设备、平面与竖向布置、测温频率、工作要求等,对测温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养护测温建议。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18【总页数】3页(P88-89,90)【关键词】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作者】石清华【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5.7·施工技术·某商住楼工程采用变厚式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约23 000 m3,裙房区域筏板最大厚度为1.2 m,塔楼区域筏板最大厚度为4.5 m。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基本原则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要求不超过 25℃。
2、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以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裂缝。
3、延缓混凝土降温时间通过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延长混凝土散热时间,降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原材料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同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2、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可以采用增加骨料用量、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来实现。
3、施工工艺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控制浇筑温度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水加冰等,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2.16.6.4 现场温度监控
信息反馈
实时监控 数据处理 温控措施 仿真计算
最终成果
图2.16-11 温控实施流程图
为检验施工质量和温控效果,掌握温控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温控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需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大体积混凝土
的温度、应力发展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外界温度、湿度、施工条件、
原材料变化等都会引起温度、应力的变化,只有通过温控监测,才能更
却水管,上下较厚层布设2层冷却水管,官山侧隧道锚锚塞体共布设10 层冷却水管;主塔承台布设2层冷却水管;牛轭侧重力锚锚块布设9层 冷却水管;牛轭侧重力锚支墩布设6层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均为 φ42.5×3.25mm的黑铁管,其水平间距为0.9m,每根冷却水管长度为 150-200m,冷却水管进出水口集中布置,以利于统一管理。冷却水管 布置见图2.16-8、图2.16-9、2.16-10。
理等功能。该仪器测量结果可直接用计算机采集,人机界面友好,并且
测温反应灵敏、迅速,测量准确,主要性能指标:①测温范
围:-50Ċ~+150 Ċ;②工作误差:±1 Ċ;③分辨率:0.1 Ċ;④巡检
点数:64点;⑤显示方式:LCD(240*128);⑥功耗:15W;⑦外形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某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 32100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3 321017)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分析,针对筏板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温控措施,对减少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确保了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一幢18层住宅楼,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地上1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62.2m。
工程建筑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
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为c20,地下室采用筏板混凝土基础,地下室外墙、框架柱均为c40,地下室防水底板、独立基础为c35,楼梯、梁、板均为c30。
12层及以上墙、柱、梁、板均为c30。
本工程基础承台及地下室底板和顶板为大跨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防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和温度裂缝。
2 技术分析
2.1 大体积砼施工特点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特点是深基坑作业,结构尺寸体积较大,
属大体积混凝土,配筋较密,质量及防水要求高。
筏板基础板厚700mm。
大体积砼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需通过优化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开裂的预控。
大体积砼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
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砼施工最突出的问题。
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砼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砼裂缝。
针对以上大体积砼的特点,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因质量及防水要求高,砼需要经过严格的配合比申请及外加剂、掺和料的检验。
砼抗渗等级为p6,强度为c35及c40。
2.2 工艺原理
大体积砼施工是通过对砼温度和应力的计算(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出罐温度、浇筑温度、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控制温度的措施,并对砼搅拌、运输、入模、浇筑等全过程及配合比、外加剂的优选,在确保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严密组织施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以满足结构物浇筑的需要。
2.3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的理论计算
根据精确度要求,在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计算中只考虑单位胶凝材料用量和混凝土入模温度两个主要因素,而忽略其他次要因素。
根据所掌握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所产
生内部内最高温升值、各龄期的温升、非标准状态下混凝土任意龄期(d)的收缩变形值、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各龄期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继而算出各龄期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值,将其与相同龄期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相比,如果ft/б﹙t﹚≥1.15,则混凝土不会出现裂缝,如不符合,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温保湿措施,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安全。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产生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其累计总拉应力值应不超过同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表示所采取的各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预防裂缝的出现,不致于引起基础出现贯穿裂缝,如超过该阶段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应采取加强保温保湿,使混凝土缓慢降温和收缩,提高该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发挥徐变特性等,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2.4 养护保温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温和保湿,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贯穿性裂缝。
为便于施工和提高养护效率,采用1层塑料薄膜加2~3层麻袋的复合养护方法。
塑料薄膜的密封性能改变了麻袋易于通风透气的问题。
麻袋养护材料的厚度由下式计算可得:
δ=0.5hλ(tn-th)k/λ1(tmax-tn)
式中:δ为麻袋厚度;h为大体积混凝土厚度,本工程为1.0~1.6m,λ为草袋的导热系数,0.14w/(m.k);λ1为混凝土的导热
系数,2.3w/(m.k);tn为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温度,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时,tn=tmax-25=46℃;th施工时大气平均气温;k传热系数修正值,k=1.3。
由此得δ=0.5λh (tn-th)k/λ1(tmax-tn)≈0.022~0.035m=2.2cm~3.5cm
即通过理论计算采用2层麻袋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其内、外部温差可控制在25℃以内。
但在施工时实际温度与理论计算时是不一致的,可重新计算予以调整,以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3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
3.1 测温点布置
砼浇筑后,采用保温麻袋覆盖蓄热养护,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2小时左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搭接15cm,上盖一层麻布。
在养护时,观察薄膜表面水珠,若水珠过少,或砼表面出现白板时,应浇热水进行补水养护,水温为60℃左右为宜。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内外温差产生的拉压应力、温度应力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形成隐患,所以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和浇筑完2周内必须对其进行养护和内外温差的监测。
本工程筏板施工正处于春夏交换之际,夜间温度偏低,混凝土表面散热很快,如监测、养护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测温方案根据温度场的变化原理、建筑特点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等因素制定。
拟沿东、西轴呈“一”字形南北侧布设4条测线,每间距5m设置一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位置埋设的φ48薄皮钢管,
梅花型布设,具体长度如图1,一端用铁板密封焊牢,以防混凝土进入。
3.2 砼施工
采用2台砼泵车泵送,应预先规定各自的输送能力、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
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砼供应等具体情况,本工程底板基础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即按照“一个坡度,分层浇捣,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此方法既可方便振捣,又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有利。
在浇筑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太大及混凝土供应迟缓而形成冷缝,混凝土掺加缓凝剂,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达到5~8小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2㎝±2㎝,使混凝土的自然流淌不超过7:1,斜面分层厚度控制在250~300㎜,不宜过厚,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振捣手顺混凝土流淌方向赶振。
浇筑混凝土时按5米一档分为8~10档,依次进行浇筑,每档均从南向北方向浇筑。
因基础埋深较深,防止产生砼离析,应使出料口尽量靠近操作面(离操作面不大于2m)。
整板基础与地下室砼外墙板的水平施工缝设在距底板平面上口300mm 处,并做好钢板止水带的预埋。
浇筑时备用一台水泵,利用电梯井坑及集水坑及时抽掉因振捣产生的泌水,防止砼离析。
少量来不及排出的泌水随着浇筑的向前推进,赶至侧模边上,用扫帚清扫出去。
砼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砼终凝前应用人工多
次抹压,以便减少砼表面收缩龟裂。
地下室底板浇筑完后,采用蓄热法养护。
砼振捣完毕并刮平后应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二小时左右采用塑料膜密封覆盖,防止砼脱水龟裂,然后加盖保温材料从而有效地控制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以及砼表面和大气的温差,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且保持不少于一周湿润养护,防止砼因温差应力而产生的裂缝。
保温材料的拆除时间应以砼内部和表面温差以及表面和大气的温差远小于25℃
为准。
一般砼浇筑完毕,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一般为15d以后,但仍应以测温结果和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压结果为准。
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降温差应力产生裂缝。
3.3 温度监测频率和报表
为了全面反应砼在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埋设薄皮钢管。
测温度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按浇筑高度断面,应包括底面、中心和表面三种情况,本工程在底板厚度为500m的底板中薄皮钢管处设一测点,在离地上表面300mm处(中心)设一测点,在离顶表面100㎜处(底部)设一测点。
测温时设置专用测温记录本,采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第1 天~第2 天每2h 测温一次;第3 天~第6天每4h 测温一次。
记录砼温度的同时记录好内外温度。
砼表面与内部温度差不能超过25℃。
及时将测温结果反馈到工程部,实行信息化施工,以便调整砼养护时间及次数。
4 小结
本工程通过对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经过14d的温度监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从59.8 ℃降至40℃左右,表面温度相应降至30℃左右;已达到安全温度,可不对筏板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控。
通过对筏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间隔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温差,确保了筏板、混凝土均匀散热降温,使混凝土中心温度降至40℃左右,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确保了筏板基础的工程质量。
经质检部门、设计、监理等单位检查,底板未出现有害裂缝。
同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抗渗等级达到设计要求,所做实体检测也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 1 ] 邹建文,徐伟.高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应用研究[j].工业建筑,2011,41(09):85-89.
[ 2 ]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j].施工技术,2000,(05).
[ 3 ] 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