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蜜,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我区养蜂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产品的蜂蜜,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许多农民在养蜂中得到实惠,部分农户和林业转产工人通过养蜂致富,养蜂业日趋成为我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特色养殖项目和热门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养蜂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更好的为旅农林产业链建设服务。

一、我区蜂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蜂产业在林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引进活框养蜂新技术,大力开展中蜂改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蜂改良初见成效。年以前,我区养蜂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蜂产业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年开始,实施中蜂改良计划,地方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中蜂改良,区政府从年到年,每年给乡镇下达中蜂改良任务,并请一名专家连续三年负责对我区中蜂改良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中蜂改良3440箱,占全区中蜂饲养量的35%左右。活框养蜂年产蜂蜜吨,占全区蜂蜜总产量的%。通过中蜂改良,促进了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蜂蜜产量的不断提高。

蜂蜜产量不断提高。统计显示,目前中蜂饲养量突破1万箱,蜂蜜产量54吨,产值达到万元。蜂蜜产量与年的21吨相比,增加33吨,增长倍,与年至年10年平均产量的吨相比,增加31吨,增长倍。

规模养蜂不断显现。四组的养蜂农户邹万明养蜂数量达220箱,年养蜂收入4万余元,纯收入2、8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一项达到7000元;五组的养蜂规模120箱,产蜂蜜1200斤,收入2、8万元,纯收入2万元,家庭人均养蜂纯收入5000元。村民,养蜂60箱,年产量1000斤,年收入万元。镇村,全家4口人,年养蜂38箱,其中改良32箱,年产蜂蜜500斤,收入7500元,人平养蜂收入1875元;村望开全,养蜂50箱,年产蜂蜜800斤,收入1万元。退休职工,在村养蜂54箱,年产蜂蜜800斤,收入万元。林场把养蜂作为林下产业发展,年职工养蜂404箱,产蜂蜜6060斤,产值9万元,年养蜂800箱,蜂蜜产量达到万斤,创产值2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养蜂50箱以上的大户不下于100户。

二、我区养蜂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养蜂业虽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中蜂改良取得成效。但从我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旅农林产业链建设要求的整体上看,中蜂改良步伐仍显缓慢,差距仍然很大。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活框养蜂新技术推广缓慢,养殖技术仍然落后。目前,全区采用活框养蜂新技术的只占整个养蜂业的35%左右,绝大部分蜂农仍采用传统方式养蜂,导致全区养蜂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对活框养蜂新技术认识不足;二是养蜂人员素质较差,难于系统掌握活框养蜂新技术;三是部分农户缺乏必要的改造蜂箱、添置蜂具所需的启动资金。

管理体制不够理顺,配套服务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在蜂业发展上管理机构不明确。以前属外贸部门管理,外贸局撤销后,挂靠商务局外贸科,而商务局外贸科人单力薄,加上没有资金扶持,以致从年至今基本没有机构和人员负责蜂业发展。二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年至年林区专门聘请一名专家对我区中蜂改良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却忽略了培养本地“永久”牌技术人才,即是有也由于年龄偏大,难以胜任工作,致使我区目前中蜂改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三是缺乏蜂产业的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区还没有蜂蜜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对蜂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缺乏研究。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是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引导和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缺乏新式蜂箱、

巢础、蜂具等的供应和蜜源植物发展计划。

标准化生产落后,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一是没有制定相应的蜂蜜生产、加工标准和技术规程;二是品牌混杂,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一个品牌对外的格局;三是蜂蜜产品掺假使杂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的品牌形象。

农民组织化程度底,产品加工滞后。一是缺乏全区性的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不能为养峰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二是个别乡镇和林场虽成立了养蜂协会,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存在着服务范围狭窄和带动性不强的问题;三是蜂蜜产品深加工滞后,蜂产品包括蜂蜜、蜂腊、王浆、蜂毒、蜂胶、花粉等,目前,我区拥有蜂蜜加工灌装设备4台,但仅用于对蜂蜜产品进行包装,精深加工仍然滞后,特别是中草药保健蜂蜜产品的开发尚属空白。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年,我区实施了中蜂改良项目,但项目实施结束后,又陷入资金缺乏的困境,技术人员的工资无法保障,新式蜂箱具无力引进,同时,也缺乏对规模养蜂大户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导致我区中蜂改良工作从年后基本处于停止状态。

中蜂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有待加强。我区所养蜜蜂由野蜂驯化而来,现定名为中华小蜜蜂,是我国珍贵的地方蜂品种。近年来,周边地区的蜂农将外地异蜂引进我区饲养,这对于我区地方蜂品种的保护不利,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我区蜂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

有利条件较多。一是山场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蜜蜂生存繁殖。二是蜜源植物丰富,蜜源植物花期叠错,主要蜜源植物达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230余种,有利于生产优质蜂蜜。三是境内空气清新、无工业三废污染,农药、化肥用量少,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天然场所。四是有珍贵的地方蜂品种资源,养蜂历史悠久,蜂农有一定的养蜂经验。五是养蜂不占耕地,不用饲料、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大。同时蜜蜂授粉的传媒作用,可促进农作物提高产量。六是蜂蜜产品是很好的旅游农产品,有利于服务旅农林产业链建设。由此,我区蜂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发展潜力较大。一是养蜂规模上有潜力。全区养蜂数量1万箱左右,养蜂农户不到10%,农户户平不到1箱。如果养蜂农户比例提高20%?30%,养蜂户户平养蜂规模提高到20%?30%,全区养蜂规模可达到2?3万箱。二是蜂蜜产量提高有潜力。目前,全区每个蜂箱平均产蜜只有5公斤左右,其中老式蜂箱饲养每箱产蜜约4公斤,活框饲养每箱产蜜约8公斤,如果中蜂改良比例提高到60%,养蜂农户比例和养蜂户养殖数量提高20?30%,蜂蜜产量可达到300?400吨,产值可达800?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增加160?200元。三是蜂产品开发有潜力。目前,我区蜂蜜产品加工只进行了简单的包装,每公斤蜂蜜售价约20元,如果搞好蜂产品深度加工,提升产业文化,打造品牌,借助旅游业发展,蜂产品附加值会大幅度提高,我区蜂产业很有希望做大做强。

四、我区养蜂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区养蜂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和潜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再添措施,推进养蜂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把蜂蜜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旅农业林产链建设的特色产业。

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一是明确管理机构。区委区政府应将养蜂业管理归口到商务部门或者农业部门,成立专门的养蜂管理站,人员可在不增编的情况下内部调剂。二是明确职责。养蜂管理站的职责是:执行省养蜂管理条例,负责养蜂产业规划和优惠政策的制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负责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蜂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执法与管理,品种资源保护等工作。三是提升产业地位。把养蜂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象抓生猪生产一样抓养蜂产业,涉关部门要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扶持,真正做到有位子、有项目、有扶持、有人抓。

加大投入,制定养蜂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制订我区蜂密产业短中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