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合集下载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39所开设风景园林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风景园林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同济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招生信息083400 风景园林学研究方向为:01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02 园林与景观设计,03 地景与生态规划,04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考试科目:①101 英语②613 风景园林学理论③501 综合考试:1、专业面试(要求提供10 分钟自我介绍ppt,并提交有代表性作品和论文);2、英语口试。

启道考博老师解析:1、风景园林学专业设定为4个研究方向2、7个研究方向的考试科目并不一致,即01-04方向科目相同,05-06方向科目相同,07方向为单独科目。

所以建议考生备考时,一定要先选择好研究方想再进行备考。

3、7个研究方想有英语笔试、英语口试及专业面试,07方向多一项专业笔试4、专业面试均有10分钟自我介绍PPT,并需要提交有代表性作品及论文5、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二、时间安排1.博士生申请在每年的8-9月和11月。

2.直博生(包括夏令营拟录取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部分9月份招收普博生的院系8-9月申请,9月中下旬考试录取,见当年招生简章及目录、招生说明、直博直硕招生要求。

其他类别的考生11月份申请,来年3月份考试,见每年的对外招生目录(10月底上网)。

3.9月份考试由院系组织,持身份证参加考试,无需下载准考证。

3月份由学校组织考试,3月初网上下载准考证,以准考证上考试科目、时间、地点为准。

4.成绩公布约在考试后20天左右,用自己的ID号查询。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

风景园林培养方案第1篇风景园林培养方案一、前言风景园林是集自然、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保护,创造宜居、美观、生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本方案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需求,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生态保护、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要求1. 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3)园林植物与生态;(4)风景园林建筑与工程;(5)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1)能独立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能参与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与管理;(3)能进行园林植物配置与生态保护;(4)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风景园林研究与创新。

3. 职业素质: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1)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诚信、敬业、奉献精神;(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与他人协作完成工作任务;(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四、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生态学、建筑与工程等课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3.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配置、生态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等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 考试科目、分数线及考研经验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 考试科目、分数线及考研经验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考试科目、分数线及考研经验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陈老师对20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考研进行解析.21考研可以参考。

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同济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报录比情况,复试分数线,同大风景园林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院校简介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

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二、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同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风景园林课程、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之一。

景观学系前身为风景园林系,1990年代曾更名为风景科学与旅游系,2005年正式命名为景观学系。

现设有景观学本科专业及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

景观学系具有48年办学积累,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形成以国际现代景观学为办学核心导向,融合建筑工程、农科、管理的独树一帜的景观学教育体系。

2005年,在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师联盟(IFLA)等学会组织的协助下,景观学系主办了有99所院校机构参加的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

三、专业目录(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02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03 景观与园林设计04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园林植物应用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241)法语任选一门科目3. (344)风景园林基础科目4 .(806)景观规划设计(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18)管理学概论(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40)生物综合(所有研究方向均可选)(832)数学分析(研究方向02可选)(820)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方向02可选)(810)测绘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方向04可选)复试内容: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综合+专业外语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0953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02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03 景观与园林设计04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与园林植物应用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任选一门科目3 .(344)风景园林基础科目4. (80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复试内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综合学习和就业方式:非全日制定向就业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四、参考书目(344)风景园林基础《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版),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古中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图解人类景观》,刘滨谊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第二版),王云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刘颂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806)景观规划设计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和主要参考(818)管理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第四版),尤建新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管理学》(13版),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2017(840)生物综合《生理学》第七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其他本科生教材亦可)《生物化学》第7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其他本科生教材亦可)(832)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第二版)上、下册,陈纪修、於崇华、金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数学分析》(第三版)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0)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组考题参考书目:《普通化学》,第1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B组考题参考书目:《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杨志峰刘静玲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C组考题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4版),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何品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10)测绘科学技术基础《测量学》(第五版),程效军,鲍峰,顾孝烈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第二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刘瑜、张晶等,科学出版社,2005五、近两年风景园林专业复试分数线2020年095300风景园林总分:340.00小科(满分=100分):60.0大科(满分>100分):90.0083400风景园林学总分:345.00小科(满分=100分):60.0大科(满分>100分):90.02019年095300风景园林总分:300.00小科(满分=100分):60.0大科(满分>100分):90.0083400风景园林学总分:365.00小科(满分=100分):60.0大科(满分>100分):90.0六、考研经验第一轮首先看一遍书理框架,第二轮做真题、做笔记,最后反复记忆。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04 隋唐共79页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04 隋唐共79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04 隋唐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 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 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
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含元殿3D复原图2
单层单 檐红柱碧瓦 结构
大明宫麟德殿 3D复原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禁苑
❖在长安宫城西南,即隋朝的大兴苑
❖包括禁苑、西内苑、东内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
兴庆宫
❖北宫南苑格局,苑林区的面积稍大于宫廷区
❖以牡丹花之盛而名重京华,也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 观赏牡丹的地方
❖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 ❖前宅后园的布局
补充内容:唐代私园既有前宅后园的布局,又有园宅合
一的布局(住宅庭院内穿插园林,或园林中布置住宅建 筑)
❖ 郊野别墅园
指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
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别墅、庄园,但性质已从原先 的生产、经济实体转化为游憩、休闲,属于园林的范畴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 唐朝的长安城
文人士大夫竞相兴造园林,竞相“隐于园”
❖ 各地的私家园林发展状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及成功经验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及成功经验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及成功经验分享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陈老师系统的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介绍、风景园林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等几大方面。

一、院校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HIT),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11工程、 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二、专业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是建筑学院一级学科群的重要成员,于1985年建立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方向;2005年获得全国首批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得本科5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景观系首届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入学;2011年获得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黑龙江省寒地景观科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获批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国家学科评估位列全国建筑类高校第7位,于2019年入选首批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和科研以生态规划、空间景观设计为主体,以生态可持续为内核,以提升人文素质为支撑。

专业建设面向国家新工科发展需求;融入博雅教育理念;接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和国家学科评估标准;建设国际化、高水准、开放式的教学科研平台;竭力培养具有卓越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创新人才。

三、专业目录四、参考书目:《344风景园林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现代景观设计思潮》沈守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成玉宁东南大学出版社;《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中国林业出版社;《设计结合自然》黄经纬译天津大学出版社;《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科学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评析》王云才同济大学出版社;《新祥旭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考研宝典》。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 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及成功经验分享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 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及成功经验分享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1-2022年考研信息汇总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及成功经验分享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陈老师系统的对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浙江农林大学、院系介绍、风景园林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等几大方面。

一、院校简介浙江农林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学校优势专业,拥有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甲级资质)、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等优质的校内实践学习平台。

学生频繁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各种大赛奖项。

还设有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相关硕士学位点和风景园林博士点。

二、专业简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特色专业,拥有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研究中心等优质的校内实践学习平台。

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管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胜任风景区、公园、广场、居住区、传统园林及遗产保护等各类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专业目录083400 风景园林学研究方向:01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02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3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04 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05 园林生态规划、保护与效益评价06 风景园林植物应用招生人数:21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风景园林综合理论④503风景园林设计(6 小时)复试笔试科目:园林建筑设计097300 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方向:01 园林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02 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03 园林植物分子基础与生物技术04 园林植物逆境与栽培生理招生人数:17初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③ 314数学(农)或 315化学(农)或 620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④803植物生理学或 844-园林植物学复试笔试科目: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095300风景园林招生人数:114研究方向:0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02风景园林工程技术03风景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3风景园林设计(6小时)复试笔试科目:园林建筑设计研究方向:04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4风景园林基础④503风景园林设计(6小时)或844-园林植物学复试笔试科目: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四、初试参考书目《344风景园林基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三版)徐文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园林规划设计》(第三版),胡长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503风景园林设计》(6小时)《园林设计》,唐学山、李雄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版。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园冶》有感——园说相地篇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本质和文化根源出发,在前人对中国传统园林及《园冶》一书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基础上,从园林营造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计成在《园冶》“相地篇”中对园林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对其中景多人稀,造园尤胜的郊野地、山林地和江湖地园林做了深入的解析。

以此为理论工具,对此三类园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泛举了历史上的中国传统园林来加以印证。

此外,本文还通过对《园冶》中郊野地、山林地、江湖地园林建筑的异同及其营造手法和表达意境做分析对比,进一步印证计成在《园冶》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表迗的设计手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为今后营造该类传统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关键字:园林艺术古典园林园林意境我们的园林引言中国古代造园理论的系统性著作唯有明代计成的《园冶》,这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

《园冶》于崇顿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桢七年刊行,全书共有3卷,附图235幅,主要内容由”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组成。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丨0篇。

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进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堆、铺地、造门窗等图例。

此书是计成多年造园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园林艺术独创见解和精辟论述的表达。

《园冶》一书中有专论踏勘选定园址的“相地篇”一章,是本文论述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地”一章把园址的用地归纳为六类即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按地形分别描写了不同园林营造手法和意境。

相地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一、《园冶》中各地形园林营造手法涉及到具体地形时,在天然山水园林中,计成认为最理想的园林基地是山林地,所谓“园地惟山林最胜'',高低错落的地形便于营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形成独特的三维立体景观,能给游赏者以多变的视觉感受。

最讨巧的用地是江湖地,只要“略成小筑,足徵大观”44,大开大放的天然山水本就意境形成了广袤的园林背景,只需巧妙地多方位借景就可突出江湖浩森的精髓,如同中国山水画中写意的留白,又何须再费太多笔墨呢?地形地貌最为丰富的是郊野地园林,在郊野地中,既有平缓的小坡、起伏的山网,又有曲折的山堆、茂密的树林,借助不同的地形自然能营造出丰富的园林意境,给那些无法远离朝堂的士大夫们一个微型的天然综合山水园。

在人工山水园林中,最需要运用各种造园手法改造的,是村庄地,主要是地形的改造,所谓“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查土者四''45,村庄地园林因为除了生活外还有农耕生产的需求,因此在营造之初就更需开凿水源修筑沟渠,才能使作物二、不同地形园林的布局要点《园冶》的“相地篇”中把园址的用地归纳为六类:即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总体来说,无论地形,新建的园林,易于立基,因此可移栽杨树和竹丛,而旧有园林的改造,则可利用茂密的古树和繁花进行巧妙的翻新。

对于园林的布局,计成认为要利用天然地势,尊重自然的可观事实,地势是怎样就建成怎样。

和景物相得益彰,更添了世外桃源的幽深情趣。

今天在很多江浙的古村落如摘溪江中游的岩头村等,依然能感受到这种村庄地园林的特有意境。

最小巧的是傍宅地园林,不但便于行乐消遣,更能“护宅”、“便家”,开凿池塘疏涘沟塾,查石成峰挑土造山,只要仿效司马温公的“独乐园”般营造得宜,即使不足五亩又有何妨。

苏州名园残粒园就仅40平方米左右,却因紧凑有序的平面,合理利用的空间,配置恰当的景物,而声名远播。

最精致的是城市地园林,市井虽先天不可园,但经过“天人合一”宗旨下,开辟曲折绵延的小径,开凿曲折的池沼,庭院栽梧,河堤植柳,靠水处用石头彻墙,观景处安置亭台,借助这些奇巧营造之后,亦能有闹中可隐居,犹胜在山林的佳境。

而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的诸多名园作为城市地园林的代表更是历来为园林研究所重视,也是中国园林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和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可并称为中国园林的两大名片。

三、借景在不同地形园林中的应用计成在《园冶》开篇的“兴造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因”与“借”在园林营造中的重要性,而在“相地篇”的开篇中,对于园林中不同地形的处理,计成也依然在强调一个“因”字,因地就势,自然的地形是什么样就建造成什么样。

而下半篇则再次强调了一个“借”字,“......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

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叠围墙,居山可拟。

......。

他认为不管什么地形的园林,在营造设计中,若遇需要借景之处,只要利于借景,就不该隔绝,像是对面邻居院中的花草,即使只露出几分,也可触景生情;哪怕用石头查筑的围墙,也可比拟山居,丰富景观层次和视觉感受。

同时计成还强调,对于古树,“......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

......”,这是因为“......斯谓雕栋飞植构易,荫槐梃玉成难。

......”这也体现了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自然景观的尊重。

最后计成总结道,“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这也说明了,他认为相地是造园具体实践的第一步,只有对园林的基地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分析,确定了该园林所属的范畴,才能明确其意境品质,进行下一步的设计营造。

四、园林营造中的模糊性和变化性1.菅造意图的确立计成在《园冶》卷一的“兴造论”一篇中,就观点明确地提出“......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当时造园的设计者除了计成这样的专业园林家,业主本身也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从《园冶》一书的论述来看,还是集合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说业主的作用占了十分之七,也并非夸张。

从第五章的郊野地园林营造分析中可知,即使是同处于西溪湿地这块大基地上,由于不同的业主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审美爱好、情趣追求,他们所选择的具体基地和营造风格也不尽相同。

比如江元祚的横山草堂和高士奇的高庄,其风格差距不可谓不大。

这曾经种种的一花一草,一屋一宇并不只是物态和种类的不同。

可以说,它们之所以不同并不是偶然,而是主人精神状态,思维思想不同的必然。

而这种不尽相同,正是园林营造乃至大建筑范围设计的妙趣之所在。

而在当时,像计成这样的园林师所要做的,就是要把业主对园林的态度和观点通过自已的设计表迗出来。

他们的作用占了十分之九,如此看来,一个园林若能表迗出六成的意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从业主意愿的表达解读,到园林师的规划设计,到普通匠人的具体营造,总难免有力不能及和言之不尽的地方。

更何况园林的营造如同山水画一般写意,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这也是为何《园冶》“相地篇”更多地描述的是一种造园的意境,而非具体设计手法的原因。

2.不同基地的地形地貌《园冶》在“相地篇”中把园林营造的基地分成了郊野地、山林地、江湖地、村庄地、城市地、傍宅地六大类,本文通过对前三种更具有人文意境的园林类型的解读,研究了地形地貌对园林建筑营造的具体影响。

在六类地形分类中,郊野地、山林地、江湖地三者较城市地、傍宅地和村庄地而言均属于人际较少之地,因此前三类地形的园林营造中多求散淡意境,人工构筑物较少,为了更多保留自然意趣,也无需过多的掇山理水,这也即计成所言的“不烦人事之工,自成天然意趣”。

在山林地园林的营造中,计成主要关注的是山林所特有的“有髙有G3,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8 (即地形地貌)的特点。

因此在山林地园林的营造设计中,更注重的是视线的引导,空间感受的变换,形成高低错落有致,有收有放,有坦有悬的视觉体验。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顺应自然地理环境,注重土方平衡,遵循了中国传统园林营造“道法自然”的本源。

而关于江湖地的营造,计成所费笔墨较前两者略少,这也是表达了他认为江湖地园林,更因关注借景,即基地原本就有的浩淼意境,胜景天然,人为地营造已经不必多做工作,多一分都是矫揉造作和刻意。

因此“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这江河湖畔的三两半间轩宇,足以让人体味“寻闲是福,知享既仙”了吧。

3.营造年代的变迁一个杰出园林的营造,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联系到具体实例,也可以从高庄由柴庄的变迁,以及横山草堂二十年间规楔逐步扩大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改变,即使是同一个业主,审美也在悄然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因为人的思维总不免要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和限制,更何况像柴庄这种后期业主发生了改变的案例,都会使园林整体风格发生变化,有时候甚至带了点颠覆性的意味。

但更多地还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像是西泠印社也像是郭庄的园林,无论从规模还是意境,走的是一条慢慢深化的路线。

五、万变不离其宗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在《园冶》的“园说”一篇中就开宗明义地点明了造园最重要的一个总体法则,那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传统园林就像中国的古典山水诗画一样,充满了道法自然的写意态度。

和受“天人相分”理论影响的西方大刀阔斧的几何式园林不同,中国传统园林寻求的是一种在婉约中追寻自然的美学享受。

所有的人为营造都要以自然为基础,也都要以自然为目的。

这一点在文人园林的营造中表现地更为明显,因为这恰恰符合了相当一批文人士大夫的人生态度。

因此在关注人文园林营造的《园冶》中,虽然不同的基地有不同的意境和营造手法,但无不以其本身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努力营造出能最大程度放大该类型基地自然美景的园林形式,而非一味地人为改造。

我们的园林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在对中国传统园林形式及其营造手法的研究过程中,本人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今天,什么样的园林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园林?林徽因先生曾饱含深情地在1952年为《新观察》写过一个介绍北京古迹的名为“我们的首都”的专栏,内容涉及北京的重要古建筑和传统园林。

_这“我们”二字发人深思。

60年过去了,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们的古建筑和我们的传统园林却在悄无声息地渐渐离我们远去,这不光是指很多中部地区的古建由于没有及时被有关专家发现保护而随风雨倾坍,或是很多东部地区的古建筑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梁林北京故居般被轻易拆除或是“异地重建:更引人深思的是,在西方文明和审美的冲击下,越来越少的中国人还具有传统的美学意识和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园林的美似乎渐渐地只能在保留下来的传统园林中才能窥见,现今新造的园林总是和建筑一样,受西方审美影响太深,充满了大刀阔斧的大鸣大放,动辄就是横平竖直立体几何般的市民公园。

偶有仿古园林出现,却更多得是模仿了古典园林的一张虚壳,没了那种人文内涵和深远意境,总是多少显得矫揉造作,少了百年前古人那种散淡自然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