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仁怀市周林学校关于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仁怀市周林学校
关于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工作部门:
根据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现成立仁怀市周林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莉校长(总领全校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袁友明执行校长(协助校长处理全校应急救援工作)
杨远霞小学部校长(协助校长处理小学部应急救援工作)
朱季声初中部副校长(协助校长处理初中部应急救援工作)
王平高中部主任(协助校长处理高中部援工作)
成员:
陈龙行政中心主任(负责应急办日常工作及应急工作调度)
王志奎生活教育中心主任(负责学生生活教育中心的应急管理和宣传教育)
余冬膳食中心主任(负责膳食中心的应急管理、食品卫生、宣传教育)
程云安工程部主任(负责对学校楼栋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或恢复)
甘霖小学部德育处主任(负责对小学部师生进行应急宣传教育)
彭善进初中部德育处主任(负责对初中部师生进行应急宣传教育)
朱波高中部德育负责人(负责对高中部师生进行应急宣传教育)
李熠行政中心主任助理(负责救援物资准备工作)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在行政中心,由陈龙同志任应急办负责人,成员王鹏飞、徐贤强,应急电话:XXXXXXX,xxxxxxx。
主要职责为保证与上级各相关部门联络畅通;办理学校向上级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及时掌握并向领导报告系统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传达领导的有关重要批示和指示,协助领导处置紧急重大事务;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测、跟踪和研判,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保证学校各部门的联络畅通,指导部门值班工作。
特此通知
仁怀市周林学校
2015年12月22日。
关于成立机构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机构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机构的急救应急工作,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并确保员工和客户的安全,我机构决定成立机构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成人员
本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1. 急救专家:负责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协调急救资源;
2. 安全管理员:负责协调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 通信专员:负责应急信息的传达和协调;
4. 领导代表:负责领导决策和资源协调。
二、职责和权限
1. 急救专家:
- 负责指导员工进行急救培训和演练;
- 协调机构内外的急救资源;
- 提供急救技术支持和指导。
2. 安全管理员:
- 负责制定和实施急救应急措施;
- 组织应急演练和评估;
- 管理和维护急救设备和药品。
3. 通信专员:
- 负责及时传达紧急情况和指令;
- 协调机构内外的通信和联络;
- 组织紧急疏散和救援工作。
4. 领导代表:
- 负责组织召开急救应急小组会议;
- 协调各方资源和支持;
- 作出急救应急决策。
三、工作安排
1. 每周进行一次急救培训和演练;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设备和药品;
3. 紧急情况发生时,按照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4. 定期评估机构的急救应急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请各位领导和员工积极支持和配合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并将急救应急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共同做好紧急情况的应对和处置工作。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日期:
机构负责人签名:。
关于成立应急响应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应急响应小组的通知各位同事: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情况,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成立应急响应小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建背景近年来,社会各种突发事件频发,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决定成立应急响应小组。
二、组建目的提高公司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少损失;加强内部沟通协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员工安全。
三、组建原则快速响应: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能够快速做出反应;统一指挥:明确指挥体系,做到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分工协作: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安全第一:员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四、组建人员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负责决策和指挥;应急处置组:包括安全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信息通报组:负责信息搜集、传递和发布;各部门代表:各部门指定1-2名代表参与。
五、职责分工领导小组:负责决策、指挥和协调各方资源;应急处置组: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信息通报组:负责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各部门代表:协助完成各自部门的任务。
六、工作要求做好日常的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希望各位同事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为公司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特此通知。
公司领导班子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为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或突发事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避免事故扩大和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在应急反应过程中的行动,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一、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在安全办,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领导小组机构职责1、负责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
2、分析总结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负责本指挥部所属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4、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5、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行动。
6、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与上级公司及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协调联络。
7、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8、通报地方应急救援机构,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9、组织全体应急处置人员撤离,宣布应急处置活动的终结。
组织公司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厂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
10、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1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与地方应急机构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12、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快速反应、全力做好事故现场抢救、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后勤保障、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支持等应急处置工作。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的通知通知根据公司应急管理制度的要求,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合理保护,经公司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决定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司的规模扩大,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增加。
为更好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公司决定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二、组织结构1. 领导小组:由公司执行董事(或总经理)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充当副组长,各部门应急联络员担任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2. 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组织对应急物资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并负责应急物资的更新和补充。
3. 信息通信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送、沟通和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传递应急信息,保障应急指挥决策的有效性。
4. 救援行动小组: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5. 培训演练小组:负责设计和组织实施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员工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水平。
三、职责分工1. 领导小组:a. 负责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制度;b.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事故事后的总结分析;c. 安排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d. 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救援行动。
2. 物资保障小组:a.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b.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物资设备;c. 提供应急物资的清单和存储位置。
3. 信息通信小组:a. 建立应急信息收集和报送机制;b. 组织应急信息的发布和传递;c. 配合应急指挥中心的运行和调度。
4. 救援行动小组:a. 响应应急事件的指挥与处置;b.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编组和活动;c. 提供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5. 培训演练小组:a. 设计和组织应急演练;b. 定期开展员工应急培训;c. 提供应急演练和培训的成果总结报告。
关于成立公司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公司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处理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公司决定成立内部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建背景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可能会给公司的员工、设施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成立急救应急领导小组是应对这些情况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小组将协助公司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适当的决策并采取相应行动。
二、组建原则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组建遵循以下原则:1.专业性: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急救和应急救援知识和经验,包括但不限于急救培训证书、紧急医疗处理经验等。
2.多元化:小组成员应来自不同部门或职能,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资源。
3.灵活性:小组成员应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和决策。
三、组建方式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急救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负责统筹和协调急救应急工作,确保急救资源的及时调度和使用。
2.专业医疗人员:具备相关医疗背景和急救经验的医务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和技术支持。
3.安全管理专员:负责安全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参与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培训。
4.通讯联络人员:负责与外部急救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报告紧急情况。
具体人选将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共同确定,人选调整或更换需要经过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批准。
四、其他事项1.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需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演练,保持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2.小组成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应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召集和行动。
3.公司将提供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有效性和充分性。
请各部门认真落实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积极支持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
谢谢合作!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日期:[日期]。
关于成立院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院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的通知
本院各科室:
为加强我院应急队伍建设,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确保我院危重患者能得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根据市委、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卫生局《***卫生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责任分工方案》文件精神,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院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员:*** 妇产科主任
***儿科主任
*** 门诊部主任
*** 护理部主任
*** 妇产科护士长
*** 儿科护士长
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教科,由***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协调院内急救应急抢救工作。
根据急救事件的性质、程度,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分工。
救治小组及职能科室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服从医院统一指挥、统一调遣。
三、工作要求
院内急救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需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拒绝参加急救应急抢救工作,电话号码若有变更应及时通知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
如打电话联系不到者,不管何种理由,医院将严肃处理。
应急管理小组成立文件

***********有限公司
***第[2017]13号
关于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和最大
限度减少由人身、设备安全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
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定,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其成
员组成如下:
一、组成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应急工作管理办公室,高玉龙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公司应急管理日常
工作。
二、工作职责
1、按照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具体要求,全面负责制订、
审核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开展各类突发性事件风险隐患的普查和监控工作,加强对重大突发事
件的预测、跟踪和预警工作,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3、及时掌握并向公司报告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传达公司重要批示和指
示,协助处置紧急重大实物。
4、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根据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做
好相关记录。
5、负责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和善后工作。
6、负责应急管理队伍的知识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7、经常检查和纠正生产中存在的突发性事件隐患,监督、检查整改措施
的落实情况。
************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一月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港口企业、科室: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对辖区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有效地处置好突发事件,根据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管辖区港口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和协调解决质监系统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组成人员:
组长:杜长青
副组长:苗茹军魏强
成员:李广兵高士勤
吴海燕张磊
蔡岩奇孟亚南
赵绍锋杨增祥
赵本文李卫东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办公室。
主任:李广兵
成员:蒋波郝杰李奇
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主要职责为保证与上级各相关部门联络畅通;办理站向上级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及时掌握并向领导报告系统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传达领导的有关重要批示和指示,协助领导处置紧急重大事务;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测、跟踪和研判,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保证站与各部门的联络畅通,指导各科室、办事处值班工作。
要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办公室。
各应急管理办公室原则上要求24小时值班值守。
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采取24小时专人值守的形式,也可采取24小时电话值班待岗待命的形式,要确保对外公布的应急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确保重要文电畅通,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保证重大、紧急、非密事项及时上传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