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1、传播学分类: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

众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

2、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

络传播革命。

3、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

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4、阿特休尔德媒介的三种体系:西方媒介体系、东方媒介体系、南方媒介体系。

5、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超越了媒介空间的容纳而产生

的剧烈传播反应或社会影响。

6、信息匮乏: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

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信息匮乏是信息爆炸的伴生现象,也是信息爆炸的负面效果。

7、媒介分析的标准:时空偏倚、参与程度、传播速度、保存时间、媒介威望、

传播过程。

8、“自己人”效应:指受传者在信息接受活动中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

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因而提高了传播者的影响力。

条件:立场相同,背景相同,个性相投,观点一致,利益一致。

名词解释

1、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

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媒介之热性与冷性:热媒介,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高清晰度扩张的一类

传播介质(如照片、拼音文字、印刷品、收音机、电影);冷媒介则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低清晰度抑退的一类传播媒介(如卡通画、象形文字、手稿、电话、电视、口语)

3、首位法和新奇法

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谓之首位法;相反,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述的观点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较大的影响效应,则谓之新奇法。

4、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某种

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

简答

1、传播革命论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的结果看,每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

(1)语言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特征。它拯救了人类,使人类可以发现思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由动物世界进去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2)文字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時間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

(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和教育的普及,促进了知识与思想的扩散,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去大众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5)网络传播是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和社会运作的“核能”。

每一次传播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传播能力,而且从物质到精神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2、印刷媒介的特点

作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它具有鲜明的特点:1)它借助机器设备可以迅速大量地印刷生产,如报纸可以每日一期,每一期少者4版或8版,多者200多版甚至500多版;2)它容纳的信息多,内容广;3)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4)他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5)他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报纸、杂志、书籍也在日益向小众化的方向发展;6)印刷媒介的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

缺点:文化程度低和文盲无法充分使用和分享其中的信息。

3、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异同

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特点为:1)他们主要由信息构成,也就是由抽象的、意义性的精神内容组成;2)他们基本上是软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犹如一种气氛或氛围;3)它们是动态的,随着媒介信息和组织中的传播,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会随之波动,产生一枝动百枝摇的连锁反应。

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媒介环境是一种“小”环境,一般以媒介机构为背景;社会环境是一种“大”环境,一般以国家、民族或区域为背景。

4、社会参与论的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媒介应是公众的讲坛,而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

公民及其团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时代在发展,受众在变化,许多人已不满足消极地当一名接受你的,一种试图积极参加报刊的编写,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的自我表现欲望正在增长;

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讓他們积极地接受传播。因為人们对他们亲身积极参与形成額观点,要比他们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

参与传播也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表现。

简述

1、非语言符号

信息冲击力的计算公式:

信息冲击力1=0.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

类型:1)外貌与衣着,人的外貌和衣着由于形状和形式不同所传播的信息就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有所差异,应该避免以貌取人;2)表情与眼神,人们使用和操纵面部表情的原因不外四种:强化真实情绪,减弱真实情绪,中和真实情绪,掩饰真实情绪。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通的主要源泉;3)姿态动作4)触摸行为5)空间距离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是以低层次向高层次或是以紧要性递减的顺序排列而成的。

3、传播的分类论

传播活动的普遍性决定了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对于传播,我們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站在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類型。这里我们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对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予以简单的描述和论析。

内向传播又叫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I与“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它,个人既可以自我调试、避免错误、纠正缺点,也可能陷入懊恼、后悔的泥潭;既可筑起一道与他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也可垒起一堵自我封闭墙。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消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打電話等。它的基本功能是: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等。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又分为组织内部传播和组织外部传播,其目的就在于稳定、密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摩擦,维持和发展组织的生命力,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

大众传播这里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刊、电视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主要功能:树立典范,统一规范,监视环境,确定议程,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国际传播更接近于我们常说的“跨国传播”,多带有较强的政治性色彩,塑造和美化国家形象;维护和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比较而言,全球传播包含了更为多元的对象以及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关系,不仅仅关注民族国家与跨国企业,而且拥有更广阔的感知边界,是囊括了个体、群体、组织、公众、政府以及信息传播机构等传播的一系列价值、态度、意见、信息与数据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