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合集下载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研究
(.h  ̄s A ltdHo il ol e o dcn , hj n nvri,Haghu 3 0 0 ,C i , 1T etr f ie s t ,C l g fMe i e Z ei g U i sy ti a pa e i a e t nzo 1 03 hn a
2S axn i epesHo i l hoigZ e ag 3 2 0,C ia .hoig Ct P o l’ y s t ,S ax hj n 10 0 hn) pa n i Abta t s c:0bet e o ivsgt te MR i g gf dnso uom n aceti(I) r jci :T n et a h mai i ig fa t mue p nrais P.Meh d :T e MR dt f v i e n n i tA to s h aa o
Aut m m une oi pa r tts t ne ea ii :s udy f M R I m a f sa i n o nie t to
N /Ru jn, h n l n ,RU i -in  ̄ AN oyn i u  ̄XU S u —i f - a AN Ln xag g ,W G B - i。
mir n d lr e h n e r a c u d b s e i ain s wi AI a e d o i .P o r s i ey n a c me t wa o n n eo o ua n a c d ae o l e e n n 6 p t t e t h P h a ft me r g e s l e h n e n s f u d i 8 v
8 ai n s t P we e er s e t ey e iwe . P a n p t t e wi AI r r t p c i l r ve d h o v li MR n d n mi o t s - n a c d h e - h s MR s a n n s a d y a c c n r t e h n e t r e p a e a c n i g wa p r r d o ai n s a— u p e s d T W I l I n a d o t p a e Tl I a d y a c c n r s- n a c d d t r n — ef me n 8 p t t.F t s p r s e 2 ,T W ,i - n u — h s W n d n mi o t t e h n e aa wee a a o e a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其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其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右侧额叶肿物切除标本”:海绵状血管瘤伴血 肿形成
病例4 女,67岁,反复全身疼痛半年伴头昏1月
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DWI+SWI示:双侧大脑 半球、小脑、脑干及脑膜多发异常信号,考虑多 发海绵状血管瘤
“右额部肿物切除标本”:海绵状血管瘤,伴出 血、钙化和血栓形成
三、SWI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优势
头部CTA示:鞍区、鞍上及左鞍旁异常强化灶, 考虑来源于左侧颈内动脉的动脉瘤可能性大
头颅MRI平扫+增强示:鞍上及左鞍旁占位,考 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鞍区肿物标本”: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3 男,21岁,左侧下肢乏力16天
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示:1、右侧额叶异常信 号影,考虑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
SWI区分钙化和静脉:常规MRI很难区分钙化,通 过SWI,钙化的相位和出血/静脉的相位相反
四、存在的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SWI发现的病灶范围更广,对于 发现病灶范围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SWI有夸大病灶的效果
SWI的特异之处在于MRI通常被忽略的相位图 SWI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对小于一个体素的血
二、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SWI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脑血管畸形,特别是慢血流 型脑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静脉发育畸 形等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脑血管畸形, 由于DSA 较难发现,故又称隐匿性血管畸形,以 单发病灶多见,出血风险性较高
病例1 男,49岁,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伴无力2天
头颅CT平扫:左顶叶血肿形成,考虑血管畸形所 致,建议MR进一步检查
头颅MRI(平扫+增强+MRA+MRS):1、左顶叶 异常信号影,考虑急性血肿,局部未见明显畸形血 管,建议血肿吸收后复查

消化系统(肝脏胆系胰腺脾脏)

消化系统(肝脏胆系胰腺脾脏)
9
肝脏检查技术
T1WI
T2WI
脂肪抑制
10
肝脏解剖及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正常解剖
• 人体最大实质性脏器
• 重量因人而异,成人重量通常为 1200~1500克 • 长、宽、厚(高)度约为25厘米 x15厘米x6厘米
11
肝脏解剖及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分叶和分段(以肝裂为标志)
五叶四段或五叶六段
• 左外叶(被段叶间裂分成上、下两段) • 左内叶 • 右前叶 • 右后叶(被段叶间裂分成上、下两段)
24
肝脏正常CT表现
肝脏正常CT表现
• 靠近横膈肝上缘(第二肝门)层面: 肝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 占据腹腔右半
• 肝中上缘层面:肝脏呈楔形,面积较 大,占据整个右侧腹腔 • 肝下缘层面:肝脏近似梭形或月牙形, 依次向下其面积逐渐减少
25
肝脏正常CT表现
肝脏正常CT表现
• CT平扫时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呈分支 状略低密度影 • 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3支主要肝静 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 和门静脉主支以及主要分支
• 尾叶(被肝中裂分成左、右两段)
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脏解剖及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分叶和分段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 以肝静脉为边界 • 确定左右中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 处层面 • 于下腔静脉分别通过3支肝静脉连 线,将肝脏划分为四个独立扇面
13
肝脏解剖及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分叶和分段
(Couinaud肝段划分法)
肝脏血液循环
• 肝脏血供非常丰富 • 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 重血供
19
肝脏解剖及正常影像表现
肝脏正常CT表现 • 正常肝脏实质密度较均匀 • 平扫肝脏CT值40~80Hu,略高于 邻近脾脏、胰腺和肾脏密度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脑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 G R E ) MR i ma g e s , a l l t h e l e s i o n s w e r e f o u n d t o h a v e a b o r d e r w i t h c i r c u l a r h y p o i n t e n s e . A f t e r G d— D T P A i n j e c t i o n , p a r t i a l l e s i o n s a p p e a r e d e n -
p e r i n t e n s e , mi x e d s i na g l o r c i r c u l a r h y p e r i n t e n s e , wh i l e o n T 2 we i g h t e d i ma g e s , t h e l e s i o n s p r e s e n t e d h y p o i n t e n s e , h o mo g e n e o u s h y p e r i n t e n s e o r
维普资讯

3 4 6・
பைடு நூலகம்
实 用 医 学 影像 杂 志 2 0 0 7年 第 8卷第 6期 J P M I , 2 0 0 7 , V o 1 . 8 , N o . 6
脑 实质 内海绵状血管瘤 MR I 表现
周 立新, 陆建 常, 林 大 营
( 广 西 民族 医 院放 射 科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1 )
MRI i f n d i n g s o f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c a v e r n o u s h e ma n g i o ma Z h o u L i x i n .L u J i a n c h a n g ,L i n D a y i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G u a n g x i N a t i o n a l

单纯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单纯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 键 词 ] 海 绵 状 血 管 宿 ; 膜 外 ; 共 振 成 像 关 硬 碰 [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R 4 . [ 献标 识码 ] A 7 1 1 3 452 文 [ 章 编 号 ] 10 2 9 2 S /40 2 一2 文 338 (0 20 3  ̄0 0
M R1Di g sso r p na a no i f Pu e S i lEpi u a v r o s He n i m a d r lCa e n u ma g o
d r l a c n u e n i r a Me h d F v a e f p r p n le i u a a e n u e n i ma wi RI e a ia i n u a v r Q s h ma g o F . c t to s i e c s s o u e s i a pd r [c v r o s h ma g o t M x m n t h o  ̄e c r ve e n n l s d M R1 x mia in wa e f r d wi 0 r sn s 口 r 0 d c e ma n t i l rr e iv d a d a a y e a n t sp ro me t a 1 e i u e c n u tv g e i f d.a d p o e s d e o h L c e n r c se
探讨单纯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的 MR 诊断价 值。方法 回顾 分析 j例 硬背膜外 海绵状 血管瘤 患 者 I 肿块均位于胸段脊髓背侧 .
酌 MR 图像 。MR 平扫和增强检查在 10 I I . T超导磁场 中完 成 , 采甩快速 自旋回波 序列 结果 脊膜 间隔 . 提示病 灶位于硬脊膜外腔 结论
[ bt c A s at O jc v Y n et aetevleo g ei rsnn ei gn ( 1 ntedan s f ues i l p r ] bet e oivsi t h a f i g u man t eoa c c ma i MR )i h i o i o r pn i g g s p ae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病理 分 型
隆 起 型 9倒 ,占 6 %;溃 疡 型 4例 ,占 0
2 %;缩窄浸润 型 2倒 ,占 l % 组织 学所 见均为 柱状 细 7 3
时 .壶 腹癌 有典 型的 … 字征 ,早期 可出现黄疽 ,胰 头癌 3’ 有 _二指晒环呈 “ 型扩 大及 f二指肠环 内侧缘 双边征象 卜 c 可谓鉴别。( )十二指肠腺癌 与十二指肠肉瘤的鉴别在于后 3 者病变范丽 j ,并 有肠 外 型 肿瘤 征 象 ,常 易形 成 窦道 。 泛 ( ) 1二指肠腙癌 与十二指肠 炎症及溃疡的鉴别较易 .前者 4 多发生于降段及水平段 ,呈腔内型不规则较大龛影 ,伴有明
性 估计 提供 r 有价值的资料。 十二指肠腺癌 以瘴腹 区为多见,其次为壶腹上 区,发生 于球 部的癌肿较少见 。发 生于球部 的癌肿可为单发或多个结
节状充盈缺损 ,若形成溃痔则多数大而不规则 发生于肠腔 内的癌肿多 呈纵型生长 ,亦可环绕肠壁生长 ,病变肠壁变僵 硬 ,粘 膜皱壁表现粗大 、低平或呈小结节状改 变 Ⅱ 癌肿侵 及十二指 腑乳 头可产 生阻 塞性黄 疸 ,P C检查 可见肝 内胆 T 管及胆总管扩张 ,且胆总管下 端可截断或呈鼠尾状 ,如十二
断 ( 稿 :2 ) 0 收 5 1 4—1) 2
q诊 断治疗 . 7 8
优 点:( )能较真实地显示肠壁细小 表浅结构 ,尤其是对普 1 通造 影中难 以显示的浅表溃疡 、疤痕及较 小的肿疤均可获得 较满意的敬果。()较好地观察肠壁的伸展性 ,以鉴别炎性 2 痉挛 和癌性浸润 :( 观察病变周 围组织器 官的情况 ;在低 3 张力的情况下 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周围组织器 官轮廊及邻近 肠 壁的结构 这不仪有助于诊断 ,同时也为病灶切除的 日能 J
部 9例占 6 %.水平部 4倒 占 2 %。 0 7

MRI诊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分析

MRI诊断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分析
疤 痕 妊 娠 一 旦 确 诊 需 尽 早 人 院 治 疗 ,治 疗 方 式 包 括 保 守 治 疗 和 手 术 治 疗 。保 守 治 疗 目 的 是 杀 灭 胚 胎 ,排 除 妊 娠 物 , 保 留患 者 生 育 功 能 。本 组 18例 患 者 肌 注 MTX血 p—HCG下 降 理 想 出 院 ;22例 患者 在 腹 部 超 声 引 导 下 行 孕 囊 MTX 注 射 术 ,l1例 血  ̄-HCG 下 降 理 想 出 院 ,1O例 血 8一HCG 下 降 缓 慢 予 腹 部 超 声 弓l导 下 刮 宫 ,刮 宫 后 血  ̄-HCG 下 降 理 想 出 院 ,1 例 血 0一HCG不 降反 升 后 行 双 侧 子 宫 动 脉 栓 塞 术 加 动 脉 灌 注 化 疗 ,后 血 8一HCG 下 降 理 想 出 院 。保 守 治 疗 失 败 或 是 情 况 危 及 生 命 时 采 取 手 术 治 疗 ,甚 至 切 除 子 宫 挽 救 生 命 。本 组 l 例 患 者 超 声 提 示 子 宫 下 段 呈 气 球 样 向 外 膨 出 ,外 侧 肌 层 菲 薄 ,似 不 连 续 ,行 紧 急 手 术 ,术 后 证 实 疤 痕 妊 娠 破 裂 ,予 疤 痕 妊 娠 破 裂 手 术 加 子 宫 修 补 术 。
总 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因 其 操 作 简 便 ,无 创 ,能 准 确 监 测 妊 娠 物 的 大 小 ,着 床 部 位 肌 层 厚 度 及 肌 层 受 累 程 度 ,内 部 及 周 边 血 供 ,为早 期 诊 断 及 治 疗 方 案 的选 择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并 为 临 床 操 作 提 供 超 声 引 导 ,具 有 重 要 的 临床 使 用 价 值 。
匿堂髟像学盘查 2012年第 22卷第 9期 J

腹部MRI

腹部MRI

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特殊体症;后期出现门
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倒臵),黄疸 等肝功能异常表现。
第五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二节 肝硬化MRI诊断
一 概述
除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肝脏体积 较大外,一般肝硬化由于纤维组织的增生和肝细胞 再生结节,肝脏逐渐硬变和体积缩小,表面和切面 呈颗粒状和结节状,门静脉小分支闭塞,门静脉血 流受阻,导致门脉高压
正常胰腺勾突MRI表现
正常胰腺体尾部MRI表现--T1WI
正常胰腺体尾部MRI表现 --T2WI
胰腺炎MRI表现--T2WI
胰腺炎MRI表现--T2WI
第五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五节 胰腺癌 MRI诊断
一 概述 胰腺癌有两种起源;起源于胰管上皮者 肿瘤富含纤维组织,癌肿较硬;起源于腺 泡上皮者为软的髓样癌,易于坏死出血形 成囊状空腔(又称囊腺癌)。 胰腺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胰头;胰体; 胰尾
第五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 MRI诊断
二 MRI诊断
5 病变呈侵润生长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6 病变局部呈无血管区,周围结构受挤压变形移位 7 增强扫描后病变呈中度强化;注射SPIO等阴性造 影剂时,正常肝组织信号降低,而病灶信号相对 较高 8 侵润型或弥漫型肝癌常见门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形 成,表现为血管增粗,腔内可见软组织肿块 9 肝硬化,腹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等
第五章 消化系统MRI诊断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 MRI诊断
三 MRI鉴别诊断
1 结节型肝硬化:增强后变均匀 2 肝转移癌:原发病史,多发小瘤结 3 胆管癌:常并胆管扩张, AFP阴性 4 海绵状血管瘤:早期边缘强化,延迟后明显均 匀强化 5 局灶性脂肪肝:无强化及占位,血管分布和走 行正常 6 肝脓肿:环形强化,中央低密度非裂隙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发表时间:2014-03-26T15:07:48.980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作者: 徐艳
[导读] 提醒影像学同行,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出现相应征象后,应高度关注胰腺海绵状血管瘤。

徐艳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MRI室江苏连云港222200
作者简介:徐艳,女,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学士学位,现任灌
云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MRI)主任、副主任医师。近年来,她结合工作实践,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影像学诊
断及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表现》及《数字透视下多轴位转动适时点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等论文10
余篇。2013年9月,她首创MRI室,填补了该院缺少超大型医疗设备的空白。
【摘要】目的:从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个性案例出发,提醒影像学同行,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出现相应征象后,应高度关注胰腺海绵状血
管瘤。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结论:胰腺海绵状
血管瘤虽临床上十分罕见,但B超、CT及MRI检查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一些较为特异性的改变。若MRI平扫发现胰腺行径区巨大块状影,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则应考虑胰腺海绵状血管瘤。
【关键词】胰腺;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322󰀀4+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54󰀀02

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分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四类①。好发于头颈部、手足及肝
脏等实质性脏器,而发生于胰腺的海绵状血管瘤则十分罕见。笔者在上海某医院进修期间,曾见到一例典型的胰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现
将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尤其MRI表现综合整理归纳如下,与同行们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女性,56岁,以上腹部反复不适伴腰痛就诊。患者左侧肾脏缺如(术后,具体原因不详)。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
偶有瘙痒感。腹部平软,上腹部似触到包块,但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血糖,肿瘤标志物(CEA、

AFP、CA19󰀀9)均在正常范围。
1󰀀2检查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MRI检查
设备采用GE1󰀀5T腹部8通道表面线圈,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1。增强则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ml/s的流速团注入钆噴酸葡胺对
比剂注射液,剂量为0󰀀1mmol/kg(0󰀀2ml/kg),分别于注射后20s、70s、140s行三期扫描[2]。
2结果
2󰀀1B超检查示胰腺不均匀强回声区。
2󰀀2CT检查示胰腺行经区不均匀蜂窝样低密度影。
2󰀀3MRI平扫检查表现为胰腺正常结构消失,沿着胰腺行径区见巨大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巨大块影内见
大量流空血管影。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脾静脉胰头段显示扩张,远端未显示。肝门、食道及脾门区见大量扭曲
成团的血管影。门静脉主支及左右分支扩张,周围亦见有大量扭曲血管。
综合上述征象,考虑为胰腺海绵状血管瘤,侵犯肝门区,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3讨论
3󰀀1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很少恶变。因胰腺的解剖位置较为隐蔽,故当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临床
症状。而当肿瘤增大时,常压迫周围胆道及门静脉系统,引起梗阻性黄疸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③。巨大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易出血导致患者出
现急腹症症状,发现及治疗不及时,则预后较差。
3󰀀2从目前报道的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分析,该类血管瘤多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常无特征性表现或以上腹部不适就诊,体检时偶可于上
腹部触及包块。B超仅见胰腺区回声不均匀。CT扫描可见病变区呈低密度改变,增强不均匀强化。MRI平扫时,若瘤体较小,则表现为稍
长T1稍长T2信号,境界尚清,增强后强化不明显。若瘤体巨大,则表现为胰腺走形尚存,但正常结构消失,腺体明显肿胀。沿着胰腺行径
区见异常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其内见大量流空血管影。增强后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
改变。因瘤体较大,以致周围组织及器官受到挤压,甚至移位。如:脾静脉远端不显示,胰头段显示明显扩张;肝门、食道下段及脾门区
见大量血管扭曲成团;门静脉主支及左右分支扩张,周围见大量扭曲血管,表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征象。
3󰀀3尽管胰腺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罕见,临床特征不典型, B超、CT及MRI影像学表现也无特征性,但是临床上在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
时,不应忽视海绵状血管瘤的存在。

3󰀀4本患者左肾缺如,笔者联想到von Hippel󰀀Lindau病(多器官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视网膜等肿瘤及囊肿病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与考证。

图1 T2WI等高信号,其中见大量流空血管影。

图2 T1WI等低信号。
图3󰀀5系三期增强不均匀强化表现
图6 增强冠状位示肝门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参考文献
[1]戴佳奇、王坚、陈涛 胰腺体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9年10月21卷5期
[2]马小龙等 von Hippel󰀀Lindau病的影像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年4月第47卷
[3]吴佳玲 胰腺体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第20卷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