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画角色设计概述
浅谈日本动画角色与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风格特点

118文|朱欣怡浅谈日本动画角色与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风格特点一、日本动画角色风格特点1、造型日本动画片风格多样,但是我觉得就角色造型设计而论,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卡哇伊的日式造型风格(又称Q版风格)。
简单可爱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演使人们疯狂喜爱上了这些动画明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既熟悉又真正充满想象力的动画世界。
而在热血少年类动画作品中,搞笑幽默也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
几乎每个角色都出现尴尬或者做有趣事情的时候,这时候这些角色的造型都会转变成一些Q 版的形象。
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的另一特点是细腻、唯美。
尤其是在满足人的视觉美感方面达到了一种动画创作的极致。
角色造型精美绝伦,是一种理想形象,是综合了各种完美比例的结合。
很多日本动画角色都是运用细腻的手法创作出比较倾向于完美的形像,在视觉上实现了对人的审美心理的极大满足。
如动画片中塑造的女主角通常是大眼睛、高鼻梁、瓜子脸、身材丰满而匀称,长发飘逸,男主角则往往是帅气清秀或是英俊貌美、才气出众。
对于角色情感的传达更是通过精细而简练到位的表情和协调优美的肢体动作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
2、性格日本的动画节奏感稍慢,叙事也比较细腻,非常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和演绎。
日本角色的性格都一般贴近于生活,取自于现实,但又比现实多了一份梦幻与理想,将现实与幻想很好地融合起来,用现实打动观众,用幻想激励观众憧憬和梦想未来,由此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动画片《网球王子》,这部动画片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网球王子里塑造的形象,越前龙马、菊丸英二、桃城武、海堂薰等人物,都类似于我们身边亲切的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对梦想的执着、对成功的渴望、对爱好的坚持,像极了年轻时的我们,于是在更多的青少年心目中引发了共鸣,也在更多的青少年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中国动画角色风格特点1、传统造型中国动画角色设计最传统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三种:一为“水墨”,中国传统角色设计主要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中国水墨画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含义,其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与白描,具有完备的艺术理论与技法表现,在绘画中包括眼睛、鼻子、耳朵、手等细节部分都有明确的画法样式,运笔用色也都有详细的理论方法。
《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课件——项目七 动物角色造型 任务一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狮子王》——造型设计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任务内容
1、动物原型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以动物原型为角色造型的动画在动画影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造型来源于现实世界,
形式严谨,较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角色,是令观众最易于接受和喜欢的。
《虫虫特工队》——造型设计
经过提炼、概括、简化 过的猫的造型,很好的突出 了成年猫的气质特征,强调 并美化了这只猫的富贵仪态, 效果非常漂亮。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总结
本次内容主要学习了提炼动物原型的角 色造型设计,要多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特 征和习性,积累素材,以设计生动、有趣、 富有想象力的动物角色造型。
谢谢观看!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任务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设计要求 提炼动物原型的造型方法对创作者要求甚高,要求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美术造型功底,
但又不同于写实性绘画,这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将动物原型经过概括、简化,并将其代表性 特征进行艺术化的方法进行提炼的过程。
《泰山》——造型设计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项目七 动物角色造型
任务一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任务目标
通过对动物角色造型设计的学习, 掌握提炼动物原型来进行角色设计的 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个性化的 设计作品。
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造型设计
任务内容
1、动物原型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以动物原型为角色造型的动画在动画影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造型来源于现实世界,
任务内容
3、提炼动物原型的角色设计欣赏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特征在造型艺术中少则多的原则是非常适于动画造型的基本规律。
少则多是指造型语言简洁而丰富,即以最少的造型元素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结构、情感、动态等重要的特征,这是动画造型的基本功。
造型艺术中所有形式与手段都可以在动画中运用,只是加工时其简繁程度不一而已。
同一形象可以尝试用各种形式进行造型练习,这对造型语言的丰富十分有效。
二、符号化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表述在动画中符号化造型设计风格主要可以表现在具象和抽象两方面,具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是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突出与夸张其本质因素的一种表现形式:抽象是以图形符号或几何图形的组合来表达某种含义,造型简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给观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
而符号化造型设计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往往通过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联想来传达其形态包含的内容。
目前符号可以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和图像符号:其中指示符号,如路标就是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则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比如红色代表着革命,桃子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图像符号中比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
人们通过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认出来。
图形符号还是人们最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图形符号仍有语言文字无法取代的独立意义,所以在动画创作中,符号与动画角色造型更是会有着必然的联系。
符号化的造型语言在动画创作中是完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
三、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特征角色造型是将动画的造型设计为可视的形象:因此,动画中的角色造型从现实到非现实会有巨大的跨度与多样的变化。
但是。
无论是取决于自然界的形象或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都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载体这一特征:而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如何塑造一个更为丰富的动画形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符号化造型在动画创作中的隐喻性动画创作中角色类型的选择十分重要。
动画角色的类型很多,但是一部成功的动画中一定要由一个可以抓住观众视线的角色类型。
动漫人物教学课件

2024/1/30
7
人体结构与比例
2024/1/30
01
骨骼结构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包括头骨、脊柱、肋骨、四 肢等部分的形状和连接方式。
02
肌肉结构
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群的分布和形态,理解肌肉在运动中 的变化。
03
比例关系
学习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头身比例、四肢长 度比例等,以塑造符合人体结构的动漫人物。
动作设计与流畅性表现
基本动作
掌握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画法,注意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
流畅性表现
通过增加中间帧和动态模糊效果,使动作更加自然流畅。
2024/1/30
夸张表现
适当夸张某些动作,如大力挥拳、快速奔跑等,以增强动感和视 觉冲击力。
17
情绪表达与角色塑造
情绪表达
通过表情和动作的组合,准确传达角色的喜怒哀 乐等情绪。
喜悦表情
通过向上弯曲的眉毛、 微笑的嘴角和放大的眼 睛来表现喜悦情绪。
愤怒表情
眉毛倒竖、眼睛瞪大、 嘴角下撇,强调愤怒时 的肌肉紧张和情绪激昂 。
悲伤表情
下垂的眉毛、眼角下垂 、嘴角下撇,表现悲伤 时的沉重和无助。
惊讶表情
眼睛睁大、眉毛挑起、 嘴巴张开,突出惊讶时 的瞬间反应。
2024/1/30
16
动漫人物教学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动漫人物概述 • 动漫人物造型基础 • 动漫人物绘制技巧 • 动漫人物表情与动作设计 • 动漫人物场景设计 • 动漫人物创作实践
2
01
动漫人物概述
2024/1/30
3
定义与特点
2024/1/30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李瑜李小汾摘要:《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以中国传统神话为题材的动画电影。
在设计者的奇妙构思下,故事的主角哪吒被塑造为画着烟熏妆、有鲨鱼牙、带着颓废神情但勇于反抗自身命运的反英雄人物形象。
传统神话故事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动画电影创作者在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开叙事时应该立足于现代价值观念,同时合理创新、重组传统故事,并结合时代需求,创作出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角色。
关键词:哪吒传统文化人物造型时代2019年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是继《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后又一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3D动画电影。
影片中哪吒的造型保留了传统人物的典型特征,并结合现代流行文化进行了重组与创新。
本是灵珠子转世为英雄的哪吒,因申公豹的偷梁换柱被转变为魔丸转世,打破了人们对哪吒的传统认知。
在创作者的奇妙构思下,其人物造型被塑造为一个画着烟熏妆、牙齿不整齐的顽劣孩童,展现了一个极具现代特色的哪吒。
影片中的哪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象,但正是这样的哪吒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使《哪吒》刷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排名当时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单第二。
文章通过对《哪吒》人物造型的分析,总结哪吒动画角色造型在定位、形象设计、服装设计、语言设计、美学特征等方面的特征,探寻《哪吒》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缘由,讨论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在以传统故事为蓝本展开创作时应如何继承与创新,思考哪吒角色造型设计对中国动画电影角色造型的启发意义。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是以绘画造型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
动画影片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创作者根据文字脚本的描述和对角色的理解设计出来的形象,既有现实生活题材,又有表现奇幻世界等的动画故事题材。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创作和叙事上具有高度的自由与可能性。
因此,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创作者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凸显角色的性格特征,借助幻想和象征传递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三维动画短片毕业设计说明

三维动画短片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设计说明:三维动画短片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当今社会,三维动画已经成为了广告、电影、游戏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方式。
它可以通过视觉效果、声音、剧情等多种元素,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三维动画具有逼真的场景和角色表现能力,可以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因此,我选择在我的毕业设计中制作一部三维动画短片,旨在通过创造一个独特的故事世界,展示我的动画制作技能和创造力。
二、设计目标和内容1.设计目标:-提高自己的三维动画制作技能和创造力;-创造一个有趣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通过动画短片的呈现,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
2.内容:-故事背景设定: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专业,选择一个合适的故事背景,如科幻、奇幻、现实主义等等。
-角色设计:设计一个或多个主要角色,他们的形象、性格和动作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符合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情节构思:编写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地展现出来。
-美术设计:设计各种场景和背景,包括建筑、自然景观等等,使得整个故事世界更加立体和有趣。
-动画制作:使用专业的三维动画软件进行角色和场景建模、动画制作、渲染等步骤,确保动画的质量和流畅性。
-声音设计: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和丰富。
三、设计步骤和计划1.确定故事:-选择一个合适的故事背景和类型;-设计角色和情节;-编写故事剧本。
2.角色和场景设计:-设计主要角色的形象和动作;-设计故事中需要的场景和背景。
3.动画制作:-进行角色和场景的建模;-设计关键帧和动作;-进行动画渲染。
4.声音设计:-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添加到场景中。
5.整合和调试:-整合动画和声音;-进行测试和修复错误。
6.完善和展示:-优化和完善动画细节;-展示毕业设计成果。
四、预期成果和评估方法1.预期成果:-完成一部有趣且精美的三维动画短片;-展示自己的动画制作技能和创造力。
以《功夫熊猫》为例—浅析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

293文|张荟惠以《功夫熊猫》为例—浅析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摘要:动画角色是依据剧本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角色决定了也决定了影片故事的脉络,无论角色如何改变,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呈现的动画影片。
本论文主要是以分析《功夫熊猫》中的角色造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角色与剧本的联系,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
角色的设计要与动画影片的风格和剧本的剧情完全统一,这样才能使动画影片有看头。
关键词:角色设计;影片风格;情节发展一、剧本与角色造型设计的联系1、剧本内容制约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角色设计是依托于剧本而进行创作设计的,它是根据故事情节而改变的。
也是依据剧本风格和内容来进行设定的,动画角色人物的性格是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工具。
角色的设计如果离开了剧本内容的话,就会显得整个角色造型特别空洞。
两者只有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动画影片和角色造型更好的融入到一体。
让观看者能够印象深刻。
单从故事剧情的设定来说《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的构思也不算新颖,一个小人物的发展,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
这是美国电影惯用的手法,但是本部影片通过对熊猫阿宝等剧中人物角色的设定和塑造,让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发展。
2、造型设计形式的独立性动画影片的角色是一个完全由设计人员虚构出来的虚拟形象,但是它还是承担了影片剧情发展、人物性格演绎等一系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角色造型设计的过程中,造型的设计有着许多的局限性,因此设计者的创作思路必须紧跟着剧本中的剧情来走。
依托剧情来自主的选择、创造。
《功夫熊猫》中五侠猴王的造型设计就是依据剧情进行设定的,《西游记》的美猴王形象深入人心,但影片最后呈现的却是修改过后的金丝猴形象。
设计人员将猴王的脸容入了中国京剧脸谱化的五官,又将整体的形象设计夸张成了一个五头身的造型,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这种角色的设计即符合剧情要求,又能突出角色的特点。
在角色设计中,需要遵循的法则就是在整体的把握了剧本的内容的情况下,发挥造型设计的能动性原则,为影片的后期提供合适的造型方案,对整体的影片风格进行一个把控。
《动画场景、角色设计》教学大纲

《动画场景/角色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B0631018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总学时:76讲授学时:38 实践学时:38编写时间:2008年1月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动画场景/角色设计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门课程。
它涉及面广、体系完整,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影视广告、游戏制作、工业造型、多媒体的前期开发、及建筑等行业。
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理解影视动画各种造型的意义,人物、场景的设计流程和动手绘制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力”。
具备完成绘制动画中主要的角色脚本和一些主要的场景设计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人物表情、动作、心理、个性、服装、道具、以及空间、各种景别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动画中的人物、场景的制作。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影视动画造型浅析教学内容:1.1影视动画中造型的意义。
1.2欧美、日本及中国动画风格浅析。
1.3影视动画造型分类。
1.3.1写实类。
1.3.2写意类。
1.3.3抽象符号类。
1.4小结。
教学要求了解影视动画造型的含义以及各国不同的造型绘画风格。
教学重点(1)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域的传统和现代动画风格。
(2)掌握不同国家动画制作中的造型设计的各种技巧和类型。
教学难点:掌握动画制作中的造型设计的各种技巧和类型。
第二章动画造型设计基础教学内容2.1创作中常见的“组成符号”及绘制方法。
2.1.1眼睛眉毛的常见画法。
2.1.2鼻子和嘴的常见画法。
2.1.3手的绘画方法几要点。
2.1.4脚的常见方法。
2.2动画造型创作方法2.2.1原型演绎法。
2.2.2“嫁接”法。
2.2.3 重叠影印法。
2.2.4局部借用法。
2.3小结教学要求熟悉原型演绎法、“嫁接”法、重叠影印法、局部借用法,这4种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独立使用所讲授的创作原理来绘制动画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嫁接”法的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