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同田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作者:符小艳韦鸿雁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通过2015年在浦北县开展水稻配方施肥对比试验,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摸索不同区域的最佳施肥量,验证和完善施肥配方。
结果: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346.5kg/hm2,增产率4.3%,节肥(折纯)48kg/hm2,增收节支923.55元/hm2,效果显著。
结论:在水稻栽培上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在病虫防治适期开展综合防治措施,可以获得比常规施肥增产的效果,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有良好的效应。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对比试验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29-02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和“水稻配方施肥对比试验总体方案”的要求,笔者于2015年在浦北县白石水镇双龙村进行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通过采取不同元素配方及不同施肥用量的田间对比试验,进行实地测产验收,综合比较不同的元素肥料配比和施用量与作物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产量、经济效益的关系,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探索不同区域的最佳施肥量,验证和完善配方施肥方案,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本试验于2015年2—7月在浦北县白石水镇双龙村梁君俊农户田块进行。
试验土壤为潴育性水稻土,前二茬作物为水稻,其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为:土壤pH 值4.50、有机质含量32.3g/kg、全氮1.81g/kg、有效磷38.8g/kg、速效钾285mg/kg,缓效钾98mg/kg,土壤质地为杂沙泥肉田。
1.2 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两优6326。
供试验肥料:碳铵(含量12%),南宁武鸣氮肥厂生产;尿素(氮含量46%),贵州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过磷酸钙(磷含量12%),广西贵港市化肥厂生产;氯化钾(钾含量60%),加拿大生产。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本次对比试验中,我们比较了三种水稻施肥模式的效果,分别为传统施肥模式、氮磷钾均衡施肥模式和基于土壤监测数据的精准施肥模式。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氮磷钾均衡施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在本次试验中,氮磷钾均衡施肥的水稻产量比传统施肥模式的水稻产量提高了14.3%,并且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显著提高。
2. 基于土壤监测数据的精准施肥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的需求。
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情况,我们可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从而使水稻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达到更好的生长效果。
3. 传统施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养分浪费。
传统施肥模式的施肥量通常是固定的,并且难以精确控制。
这样可能会导致部分养分无法被水稻吸收利用,进而造成土壤污染和养分浪费。
综上所述,氮磷钾均衡施肥和基于土壤监测数据的精准施肥模式是当前优化水稻施肥的两种有效方法。
当然,具体选择哪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水稻品种和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选择。
同时,在实际施肥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施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020年东安县芦洪市镇早稻配方施肥试验

我国是人口大国,确保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蒋敏等认为,在有限的耕地中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年均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1]。
双季早稻在施用不同质量肥料的情况下,其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经济效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运筹氮、磷、钾配比,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2]。
双季早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氮肥为40.51%、磷肥为20.93%、钾肥为48.47%;肥料贡献率氮肥为32.37%、磷肥为9.87%、钾肥为20.22%,在早稻生产中应考虑这些特性,可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3]。
此次研究中,通过配方施肥比较试验,考察了3种施肥模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研究不同肥料配方对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早稻的增产效果,为当地早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芦洪市镇东中村2组蔡家洞町兰××责任田,海拔165m ,地处北纬26°24′14.3″、东经111°23′26.8″。
试验田地形为平原,坡度0°,坡向平地。
试验田面积747m 2,属于鸭屎泥田,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耕作制为“稻-稻-闲”。
1.2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天龙一号。
供试化肥品种为永州氮肥厂生产的17%碳酸氢铵、衡阳磷肥厂生产的16%过磷酸钙、湖北三宁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46%尿素、中化公司进口的加拿大生产的60%氯化钾。
1.3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T1组(CK )不施肥,小区面积为40m 2;T2组为配方施肥,底肥施17%碳酸氢铵13.00kg+60%氯化钾2.90kg+16%过磷酸钙6.90kg ,分蘖肥在插秧后10d 施加,施46%尿素2.06kg+60%氯化钾1.24kg ,小区面积为237m 2;T3组为农民习惯施肥,底肥施17%碳酸氢铵17.62kg+16%过磷酸钙14.10kg ,分蘖肥在插秧后15d施加,施46%尿素7.05kg+60%氯化钾7.05kg ,穗肥在插秧后25d 施加,施46%尿素2.82kg ,小区面积为470m 2。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稻“三控”施肥是指在施肥过程中控制总氮、总磷、总钾的使用量,以减少农田肥料的使用量,达到环保节约的目的。
本次对比试验旨在探讨水稻“三控”施肥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试验选择了水稻栽培技术较好、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地进行对比,共设置了三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常规施肥组(按照常规施肥量施肥)和“三控”施肥组(控制总氮、总磷、总钾的使用量)。
试验过程中,对照组不施肥,常规施肥组按照常规施肥量进行施肥,控制组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参照农业部推荐的施肥标准,通过分析土壤样品,确定了“三控”施肥的使用量。
三个处理间的其他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的水稻产量和质量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的水稻产量最低,常规施肥组次之,而“三控”施肥组的水稻产量最高。
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施肥组产量有所提高,但与“三控”施肥组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这说明在不同施肥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总氮、总磷、总钾的使用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试验期间还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监测。
结果显示,“三控”施肥组的土壤肥力更稳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更合理,而对照组和常规施肥组的土壤肥力存在波动较大的情况。
这说明合理控制肥料使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肥料的累积和损失,更好地保护土壤资源。
水稻“三控”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和土壤肥料的累积,具有环保节约的特点。
在进行水稻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实际需求,合理控制总氮、总磷、总钾的使用量,实现高效、科学的施肥,促进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稻施肥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合理施肥控制能够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为了寻求最优的施肥方案,本次试验对比了三种不同的水稻施肥控制方式,实施了一系列的田间小区试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水稻生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等主要指标。
试验设计了以下三种水稻施肥控制方式:一是传统的经验施肥控制方式,二是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方式,三是通过叶片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方式。
每种施肥控制方式设有6个重复,共18个试验小区。
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控制方式下水稻的生育指标。
结果显示,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小区在生育过程中,作物生长均匀,秧苗活力高,并且出现了更快的分蘖和拔节,且株高相对较高。
而基于叶片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小区在生育后期出现了更发达的分蘖和拔节,并且株高更高。
而传统的经验施肥控制方式下的小区则比较滞后,整体生育进程相对较慢,并且出现了较矮小的株高。
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控制方式下水稻的产量。
结果显示,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小区的产量最高,平均每亩增产了10%左右;其次是基于叶片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小区,平均每亩增产了5%左右;而传统的经验施肥控制方式下的小区产量相对较低,仅有微弱的增产效果。
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其能够提高水稻的生育指标、产量和品质。
其次是基于叶片养分含量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方式,虽然效果略逊于前者,但仍然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经验施肥控制方式相对滞后,产量和品质较差,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在实际生产中,应推广应用基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进行施肥控制的方式,以提高水稻的综合利用效益。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成为水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水稻“三控”施肥方式的效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
本次试验在湖南省岳阳市的水稻田中进行,选取了10亩地进行试验,分为三个处理组,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产量方面来看,三个处理组的水稻产量均有所提高,但其中以“氮磷钾配比控制组”最高,增产20.3%,其次是“无机肥+有机肥配合控制组”,增产16.7%,“传统施肥控制组”的增产幅度最小,仅有6.8%。
这说明,在三种施肥方式中,氮磷钾配比控制组能够更好地提高水稻产量。
综上所述,从产量、肥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来看,“氮磷钾配比控制组”是最优的水稻施肥方式。
此种施肥方式既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又能够更好地利用施肥资源,同时还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值得大规模推广和实施。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施肥管理的影响。
目前,水稻施肥管理的“三控”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生产中,即控制用肥总量、控制施肥时间和控制施肥方式。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
本次试验在河北省某水稻种植基地进行,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水稻施肥管理方案,分别为传统施肥方案和“三控”施肥方案。
传统施肥方案为常规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期需求,采用传统的施肥时间和方式,不受“三控”原则的限制。
而“三控”施肥方案则严格遵循控制用肥总量、控制施肥时间和控制施肥方式的原则,以实现科学施肥,节约用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方案在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产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控制用肥总量可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保证水稻养分的合理利用。
控制施肥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有利于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损失。
控制施肥方式可以保证养分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控”施肥方案对水稻品质的改善效果也十分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方案下的水稻米质量显著优于传统施肥方案下的水稻米质量,具体表现为米粒外观更加光亮、粒度更为均匀、口感更为浓香。
这表明,“三控”施肥方案在提高水稻品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提高水稻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三控”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显著影响。
建议在水稻生产中广泛推广“三控”施肥管理方案,以实现科学施肥、节约用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标。
也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探讨“三控”施肥管理方案在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用性,为水稻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总结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的施肥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位于湖南省的水稻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2. 试验品种:选用了当地适宜生长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施肥方案:- 方案一:传统施肥方式,即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农业专家指导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肥料;- 方案二:科学施肥方式,即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水稻生长期需求量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肥料;- 方案三:控释肥料施肥方式,即使用控释肥料进行施肥,以确保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水稻生长需求相匹配。
4. 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共设置了9个小区。
二、试验结果1. 产量对比:- 传统施肥方式:经过收获和称重后得出的数据显示,传统施肥方式下水稻的平均产量为500kg/亩。
- 科学施肥方式:科学施肥方式下水稻的平均产量为600kg/亩,较传统施肥方式可以提高20%左右。
- 控释肥料施肥方式:控释肥料施肥方式下水稻的平均产量为650kg/亩,较传统施肥方式可以提高30%左右,与科学施肥方式相比也有一定的提高。
- 传统施肥方式:水稻的外观呈现淡黄色,米粒大小均匀,但口感较差,米饭煮熟后味道比较一般。
- 科学施肥方式:科学施肥方式下水稻的外观呈现金黄色,米粒大小均匀且饱满,口感较传统施肥方式明显提升,米饭煮熟后口感细腻。
- 控释肥料施肥方式:控释肥料施肥方式下水稻的外观呈现金黄色,米粒更加饱满,口感更为细腻,米饭煮熟后口感更佳。
三、分析与总结通过以上对比试验可见,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科学施肥方式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均有一定作用,而控释肥料施肥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病 、纹枯 病 ,较 常规 施肥 处理 效 果好 ,应 加大 测
土 配 方施肥 技术 在水 稻生产 上 的推广 力 度 。
5 建 议
栽 前( 整 田 时) 全 田亩 施 农家 肥 1 5 0 0 k g ,各 处 理 的 具体 施肥 情况 如下 。
3 . 1 配 方 施 肥 处 理 施 肥 情 况 。 配 方 施肥 区共 施 尿
钾 2 l = 》 ) 的 比例 为 1 8: 8: 4 ,折 合 亩施 尿 素 3 9 . 1 k g 、
磷肥 5 O 、硫 酸钾 8 。两 个 处 理 的 栽培 规 格 均
为 3×9寸 。
3 田 间 操 作
表 1 结 果表 明,配 方施 肥 处理较 常 规施 肥处 理 水稻增产 5 . 1 %, 配方 施 肥 处 理 水 稻 抗 稻 瘟 病 、稻
6 7 4 2 0 5 云 南 省 丽 江 市 永 胜 县 涛 源 镇
素6 . 8 7 k g 、磷肥 9 . 8 5 、硫 酸 钾 1 . 9 7 k g ,分 次 施 肥 如下 :5月 2 5日亩 施 尿素 5 k g 、磷 肥 5 0 k g ( 全 层 深施) ,折 合 小 区 施 尿 素 O . 9 9 k g 、磷 肥 9 . 8 5 k g 。5 月3 1日亩施 尿素 5 k g ( 结 合化 学除草 剂) ,折 合小 区
试 验 品种 为宜 香 1 9 7 9 ,3月 3 1日播 种 ,5月
2 6日移 栽 ,9月 l 8日收 获 。 秧 苗 期 喷 药 3次 :4 月 l 4日农 用链 霉 素 喷雾 ,4月 3 0日农用 链 霉 素 加
三 唑磷 喷雾 ,5月 1 4日三 唑 磷 加 杀 虫 双 喷 雾 。 移
划 ,加大 测土 配 方施 肥技 术在 永胜 县 水稻 上 的推 广
合小区施尿素 2 . 7 8 。7月 1 4 曰亩 施 尿 素 5 、
硫酸 钾 8 ,折合 小 区施 尿素 0 . 9 9 、 硫 酸 钾
1 . 58 k g。
力度 ,全 面 提高 广 大农 民 的科学 施肥 水平 ,使永 胜
板 1 万亩 ,并在 核心 示 范区 内设 同田测土 配 方施 肥 对 比试验 。具体试 验情 况如 下 。
1 试 验 田选择
试 验选 择在 肥 力 中等 ,通风 透光 好 ,排 灌方 便
的文 风 河 边 上 队杨 开 仁 田块 进 行 ,面 积 为 0 . 9亩 , 前 作为饲 料 麦 。
施尿素 0 . 9 9 k g 。6月 3日亩 施 尿 素 1 0 ,折 合 小 区施尿素 1 . 9 7 k g 。6月 7日亩施 尿 素 1 0 ,折 合
月3 1日亩施 尿素 5 k g ( 结 合化 学除草 剂) ,折 合小 区
施尿素 0 . 9 9 k g 。6月 3日亩 施尿 素 1 0 k g ,折 合 小 区施 尿 素 1 . 9 7 k g 。6月 7日亩 施 尿 素 1 4 . 1 k g ,折
为 了 进 一 步 落 实 农 业 部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行 动 计
水 稻 同 田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对 比 试 验
小 区施 尿 素 1 . 9 7 k g 。 7月 l 4 日亩 施 尿 素 4 . 8 k g 、 硫酸钾 1 0 ,折 合 小 区 施 尿 素 O . 9 5 、硫 酸 钾
1 . 9 7k g 。
3 . 2 常 规 施 肥 处 理 施 肥 情 况 。 常 规施 肥 区共 施尿 素 7 . 7 、磷肥 9 . 8 5 、硫 酸 钾 1 . 5 8 k g , 分 次 施 肥 如下 :5月 2 5日亩 施 尿素 5 k g 、磷 肥 5 0 k g ( 全 层 深施) ,折 合 小 区 施 尿 素 0 . 9 9 k g 、磷 肥 9 . 8 5 。5
县 的水稻 增产 增 收 ,今年 大 春确 定在 全 县范 围 内开 展 测土 配方 施肥 核 心示 范 区,其 中水 稻 核心 示范 样
3 . 3 病 虫 害 防 治 。5月 3 1日地 虫 净 结 合化 学 除 草 剂撒 施 ;6月 1 0日三 唑 磷 、 杀 虫 双 喷雾 防 治水 稻 钻心 虫 ;6月 2 5日三 唑磷 、杀 虫双 加 三环 唑喷 雾 , 防 治水 稻 二 化 螟 、 稳瘟 病 。7月 6日精 悍 吡 虫 啉 、 三 唑 磷 、杀 虫 双 、三 环 唑喷 雾 , 防 治 稻 飞 虱 、 螟
表 1 病 虫 害 情 况 与 产 量 结 果
试 验 设配方 施 肥和 常规 施肥 2个处 理 ,每个 处
理面 积 为 1 3 1 . 1 4 m 。 配 方 施 肥 氮 、磷 ( P O ) 、 钾 ( K2 0 ) 的比例为 1 6: 8: 5 ,折合亩施尿素 3 4 . 8 k g 、 磷肥 5 0 k g 、硫 酸 钾 1 0 k g 。常 规 施肥 氮 、磷 ( P O ) 、
2 试验 设计
虫 、稻 瘟 病 。7月 2 6日精悍 吡 虫 啉 、 叶枯 宁 、井
冈霉 素喷 雾 , 防 治飞 虱 、稻 白叶枯 病 、稻 曲病 。8 月 1 0日精 悍 吡 虫啉 、叶 枯 宁 、井 冈霉 素 喷 雾 , 防 治 飞虱 、稻 白叶枯 病 、稻 曲病 。
4 试 验 结 果
再加
大 点( 硫酸钾 为 l 5~2 0 k g ) ,效 果 会 更 佳 。核 心 示
范 区 内有 极 少数 田块 因缺 少 微 量元 素 而 影 响 生 长 , 甚 至 发 生 病 害 , 因此 ,在 应 用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的 同 时 ,应注 意增 施有 机肥 ,适 量 补充 微肥 ,达到 增产 增 收 的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