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讲稿

合集下载

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含5篇)

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含5篇)

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含5篇)第一篇: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松材线虫形态特征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

唇区高,缢缩显著。

口针细长,其基部微增厚。

中食道球卵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膜清晰。

食道腺细长叶状,覆盖于肠背面。

排泄孔的开口大致和食道与肠交接处平行,半月体在排泄孔后约2/3体宽处。

卵巢单个,前伸;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后部73%处。

上覆以宽的阴门盖。

后子宫囊长190μm,约为阴肛距的3/4。

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

雄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

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尾端为小的卵状交合伞包裹,退火的交合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交合伞(为翼)是尾的角质膜的延伸,在问短呈铲状,由于边缘向内卷曲,从背面观呈卵形,从侧面观呈尖圆形。

病材中的幼虫虫体前部和成虫相似,但其后部则因肠内积聚大量颗状内含物,以至呈暗色并接结构模糊。

幼虫尾亚圆锥形。

松材线虫生物学该线虫由卵发育为成虫,期间要经过4龄幼虫期。

雌、雄虫交尾后产卵,雌虫可保持30d左右的产卵期,1条雌虫产卵约100粒。

在生长最适温度(25℃)条件下约4d1代,发育的临界温度为9.5℃,高于33℃则不能繁殖。

由卵孵化的幼虫在卵内即脱皮1次,孵出的幼虫为2龄幼虫。

松材线虫引发的松树萎蔫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寄主树种,环境条件,媒介昆虫密切相关。

在中国主要发生在黑松、赤松、马尾松上。

苗木接种试验,火炬松、海岸松、黄松、云南松、乔松、红松、樟子松也能感病,但在自然界尚未发生成片死亡的现象。

低温能限制病害的发展,干旱可加速病害的流行。

在中国传播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主要是松褐天牛,在日本除松褐天牛外还有小灰长角天牛、褐幽天牛、Corymbia succedanea Lewis、短角幽天牛、Acaloculata fraudatrix Bates、Monochamus nitensBates、双斑泥色天牛等7种。

松材线虫防护典型发言稿范文

松材线虫防护典型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松材线虫防护工作发表一番见解。

松材线虫病,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森林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与安全。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松材线虫防护工作的几点体会。

首先,我们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福祉,我们要深刻认识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防控责任,坚决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

其次,我们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监测是防控工作的基础,我们要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精度。

一旦发现疑似病树,要立即上报,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再次,我们要严格疫木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疫木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严格执行疫木管理制度,加强疫木清理、除害处理等工作,确保疫木不流入市场,切断传播途径。

此外,我们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防控水平。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作用,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高防控效果。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防控能力。

最后,我们要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总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坚决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各级政府要成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次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发言。

首先,我要向大家报告我们目前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松材线虫病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植物病害,对森林和经济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努力,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

我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剂,并在实地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有效地减少了疫情的扩散。

然而,面对松材线虫病的威胁,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病害的防治需要协同作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森林管理部门和经济产业共同参与。

我们需要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复杂的病害,它的传播和侵袭路径很多,我们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手段。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防治技术和方法的培训与推广,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是防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在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统筹、创新、务实的原则,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最后,我衷心希望本次推进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谢谢大家!。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

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推进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一名从业人员,我深深地了解到这个病害对松树的危害以
及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不仅破坏了松树的生长,还引发了火灾和
土地沙化等一系列恶劣后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和控
制这个病害。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只有掌握足够的数据和
信息,我们才能准确地评估病害的发展趋势和范围,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松木材质的检疫,并采取严格的入侵物种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
病害的传播。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病害生理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
性和传播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针对其进行防治。

此外,我们还需要研究和开发高效、低毒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实际生
产中去。

另外,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松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选育抗病种苗和培
育抗病品种,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松树患病的概率,减少防治工作的难度。

同时,我
们还可以利用松树的其他优良性状,例如抗旱和耐寒等特性,来推动松树产业的发展
和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最后,我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松材线虫病防治机构能够加强协作,建立健全的
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只有形成合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
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

谢谢大家!。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一名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的演讲人,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对工作的思考和体会。

作为一种松树害虫,松材线虫主要生活在松树内部,危害极大。

我们作为研究人员,肩负着研究和防控松材线虫的重要任务。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致力于松材线虫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对松树生长环境、松材线虫生命周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成功找到了一种高效的松材线虫防控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松材线虫的数量,还能保护松树健康成长。

我们已经在一些试验区域进行了实地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松材线虫抗性品种。

通过对这个品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培育出更多抗性品种,从根本上解决松材线虫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交配和试验,积极探索这个方向的研究。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相关的科研项目,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推动了整个松材线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我们也经常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与国内外同行共同讨论、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虽然我们在松材线虫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和贡献,但我们也深知自己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松材线虫的研究与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专家学者们的深入研究,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提高防控水平,为松树健康成长和生态平衡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大家给予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松材线虫这个共同的敌人,保护好我们的松树资源,为美丽的自然环境做出更多的贡献。

谢谢大家!。

松材线虫病防治PPT课件

松材线虫病防治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
37、松材线虫病除治要重点注意哪些环节
一是要搞好疫情监测,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分布情况, 为除治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要及时清除病死树,并对伐下的病材、病枝、木 段、伐根等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是要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 四是要搞好检疫封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松材线
日本早在1905年就有九州松树发生异常枯死的记载,当时对枯死松 树进行了清除。1925年在九州一个军事要地内又发生异常枯死,没有采 取任何措施,几年后,九州松树发生大面积枯死,成为侵染中心。30年 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日本有12个县发生松树异常枯死,其中有7个县 在九州。木材损失达40万立方米。二战结束后(1948年),日本有34 个县发生松树枯死,木材损失 达120万立方米,引起日本政府的极大关 注,采取了制定有关法规、建立防治领导机构、采取清除枯死树等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从50-60年代,年木材损失下降到50万立方米。但进 入70年代,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年木材损失超过100万立方米。1979 年达到最高水平,为240万立方米。目前,日本除青森县和北海道外, 其余45个都、道、县均有疫情发生。
22
预防区应采取的对策: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 木及其制品进入预防区,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传 入。加强监测普查,及时发现,及时拔除。采 取多种防治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虫口密度。 加强林分改造,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
23
重点预防区应采取对策:通过严格的检疫封锁 措施,建立严密的检疫防线,严格限制松科植 物及其制品的进入,确保不发生疫情。采取多 种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密度。有计划地开展 林分改造,提高辖区内混交林的比重,提高林 分的抗病性。
其它有松林分布的地区均划定为预防区。预防区内具有重要生态 和经济保护价值,需要特别保护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重 点风景名胜区和有特殊意义的重点生态区域划分为重点预防区。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

松材线虫工作表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好!我是松材线虫,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和分享关于我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自己。

松材线虫,又称为松墨线虫、松墨鱼线虫,是一种微小但致病力极强的线虫寄生虫,属于松科的重要病虫害之一。

我以松树为寄主,主要寄生在树干和枝干内部的松脂道中。

作为一种松树的害虫,我对松树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我把寄生在树干中的松脂道挖空,破坏了松树内部的结构,导致松树的生长受阻、枯死甚至倒伏。

我还能通过侵入导管传播松树的病原菌,引发树木的真菌病害,进一步加剧松树的衰弱。

由于我在繁殖过程中非常迅速和高效,所以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的大规模侵袭,将对整个林区的松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面对我这个病虫害的威胁,许多科研人员和森林管理部门都加强了对我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

因此,我想在这里表态并呼吁大家一起合作,共同应对松材线虫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我的研究。

了解我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和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对松树的危害机制,进而制定更科学、更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同时,也需要深入研究我与松树的互动关系,探索是否存在某些抗性品种或者生物防治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及早发现和报告我对松树的侵害情况,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损失。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可以实现对大面积、大范围松树人工林的监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科学的防控措施。

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药剂和化学品可以用来防治松材线虫。

然而,这些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威胁,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更为环保、安全、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遗传改良等。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对松树的危害,意识到防治松材线虫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支持和参与。

松材线虫讲稿课件(29页)

松材线虫讲稿课件(29页)

树上腐生 。〔交合伞大〕
18
拟松材线虫〔
? 雌成虫尾端较尖细。 ? 尾尖突3-5微米。 ? 雄成虫交合刺较小,
近端喙突不明显。 ? 雄成虫交合伞方形或
铲状 。透明包括于尾 端。

19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易混淆之处
因为雄虫的 交合伞和交 合刺特征不 容易掌握 , 雌成虫尾部 是鉴定的主
要依据。
0局部地区的松材线虫也有较 长尾尖突 。如加拿大松材线 虫。
国无松
? 中国: 松墨天牛 、小灰长角天牛 、台湾长角天牛 、 小蠹虫 、象虫 、 白蚁等
? 注意:所有松树蛀干害虫均可传播线虫 ,所以在检 疫时不能只注意松墨天牛。
27
松墨天牛:
28
松墨天牛
29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生物学特性
? 分布:分布于日本 、朝鲜 、越南 、老挝和我国, 我国在北京以南各省。
? 越年枯死型: 前一年6-8 月份感染 ,第二年春 、夏枯死。 多见于北方。
? 枝条枯死型〔慢性型〕: 感病松树下部枝条先枯死 ,慢慢向上部开展,
有的枝条几年内不枯死。
7
诊断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针叶鲜黄不落: 〔其他病害为暗色——如松梢枯病〕
? 松脂分泌减少: 树干木质部粘性降低*
8
病症—1
? 成片林受害
9
10
病症—2
11
? 感病松树针叶枯黄不落
12
枝条枯死型
13
和松枯梢病病症比较
松枯梢病病症针叶发暗
14
寄主感病性:
? 可感染50种松属〔Pinus 〕植物 ,较感病的松 树有黑松 、赤松 、海岸松 、琉球松等。 12种非松属植物 ,如冷杉 、黄杉 、云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松材线虫(B.mucronatrus),寄生于松树, 有弱致病性,分布广泛。(难区别) B. fraudulentus* ,寄生于阔叶树,对阔叶树有 致病性,对针叶树不致病。 前孔隐滑刃线虫*(Cryptophelenchoides propora),松树上腐生。(雄成虫无交合伞) 松柱形垫刃线虫*(Cylindrotylenchus pine),松 树上腐生。(交合伞大)
疫区工作的开展——
冬季清除枯立木或濒死木
工作在12-2月开展,至少3月底前清除完毕。 伐木时,残留伐桩要尽量低,伐桩进行剥皮后 用杀螟松乳剂涂抹,并用塑料代包扎。 原木及3公分以上的枝条都要运出林分。 原木可集中用溴甲烷24小时熏蒸处理或高温干 燥处理。 枝条集中烧毁或加工成薄片。 这一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消灭树皮中的天牛幼虫
因为雄虫的 交合伞和交 合刺特征不 容易掌握, 雌成虫尾部 是鉴定的主 要依据。
分离和培养

分离:用浅盘法或贝尔 曼漏斗法分离线虫 培养: 1、真菌培养 2、松树愈伤组织培养 3、人工培养基培养 (大豆蛋白,酵母膏, 胆甾醇,血红朊等)
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

致病过程中 ,木质细胞出现“空穴化”使树木 输导功能丧失 某种毒性物质使木质细胞“空穴化” 松材线虫本身不产生毒素 松材线虫体表所携带的细菌可产生毒素 用松材线虫和细菌分别接种不能致病,而二者 混合接种可以发病。
防治方法:


检疫:严禁松木及其产品外运。对可疑木材用 溴甲烷(40-60g/m3)等24小时熏蒸处理。 建立隔离带:清除5-10公里内的松树,改种其 他树种。如黄山周围。 伐除病株,铲除疫点:及时普查及时发现新的 疫点,彻底清除病株,注意发病但没表现明显 症状的植株。 控制天牛:(化学农药、白僵菌,鸟等) 抗病品系种植:

我国:
1982年在紫金山发现有病株。 目前在我国扩展范围: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 湖北、湖南、广西、河南、陕西、 重庆、台湾、 香港等。 在我国主要危害黑松、马尾松等
三种症状类型:
当年枯死型(急性型): 6月被感染,7-8月表现症状,秋冬前枯死。 越年枯死型: 前一年6-8月份感染,第二年春、夏枯死。 多见于北方。 枝条枯死型(慢性型): 感病松树下部枝条先枯死,慢慢向上部发展, 有的枝条几年内不枯死。
注意:所有松树蛀干害虫均可传播线虫,所以在检 疫时不能只注意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生物学特性

分布: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和我国, 我国在北京以南 各省。 寄主:各种松、杉类和雪松。 世代:广东、台湾等南方地区一年2代,其他地区一年一代。 习性(以北方地区为例): 卵:6月份产卵,产于生长衰弱的松树或林间倒伐木的皮下,8-9 月卵孵化。 幼虫期:幼虫共5个龄期。1龄在韧皮部取食,2龄以后钻入边材 蛀道。 蛹期:3-4月化蛹。(蛹期天牛释放出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刺激 线虫向蛹室移动)。 成虫期:6月天牛羽化并交配产卵。体表携带有几万条线虫,天 牛补充营养时在健康松树上取食,传播线虫。2-3周后天牛产卵。 卵产在生长衰弱的松树树皮下。

风景区工作的开展:
在5月底至6月初(天牛羽化初期)用0.5%喷 洒植株。防止天牛取食。 夏秋季用杀螟松乳剂喷洒树干(400-600 ml/m2),杀幼龄幼虫。 6月初,用天牛引诱剂,引诱杀灭天牛。 用克线磷,涕灭威、氧化乐果、丰索磷等在松 树发病前注射树干。(直径25cm的树,注射 100ml)

疑问:
1、马尾松的感病性 2、湿地松、火炬松的感病性 3、雪松(Cedrus deodara)的感病性
病原——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Nickle 异名:Aphelenchoide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 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 Mamiya & Kiy

拟松材线虫(B.mucronatrus)

雌成虫尾端较尖细。 尾尖突3-5微米。 雄成虫交合刺较小, 近端喙突不明显。 雄成虫交合伞方形或 铲状。透明包括于尾 端。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易混淆之处
部分地区的松材线虫也有较 长尾尖突。如加拿大松材线 虫。 松材线虫老龄幼虫也有较长 尾尖突。

属于圆虫动物门,线虫纲,伞滑刃 属,雌雄线虫都呈蠕虫状。 口针基部厚。 雌成虫阴门位于虫体3/4处。 雌成虫尾端宽圆呈指状,尾尖突2 微米以下。 雄成虫交合刺大,近端喙突明显。 雄成虫交合伞卵形,透明包括于尾 端。
松材线虫
交合刺 雌成虫 尾部和 尾尖突
交合伞
交合伞Biblioteka 几种容易混淆的线虫可能的致病机理:
毒素
木质细胞 死亡
此理论可以解释以前不能解释的一些 现象
关于雪松的感病性 在美国、日本,雪松感病,而在我国雪松不感 病。为什么? 关于马尾松的感病性 最初,日本人认为,我国马尾松是抗病的,而 目前看来,马尾松也是感病的。为什么? 关于拟松材线虫的致病性 拟松材线虫在有些地区是致病的,在另一些地 区是不致病的。为什么?

生活史及侵染循环
雌雄成虫
4龄
产卵(1龄幼虫)
3龄 2龄
L4龄

L3龄
L3龄幼虫又称分散型幼虫,集中于天牛蛹室周围,形态上为角质层增厚,尾端圆, 无尾尖突。 L4龄幼虫又称耐久型幼虫,体表有粘胶物,有利于附于天牛体表。特征为口针及 食道退化,尾尖突长。
侵染循环
传病昆虫



日本: 松墨天牛、 云杉天牛(3种)、锦天牛、二斑色 天牛、褐梗天牛、长角天牛(2种)、红花天牛 象虫、叩头虫、大谷盗 美国: 罗莱纳墨天牛、梗天牛、脊鞘幽天牛、(美国无 松墨天牛) 象虫 中国: 松墨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台湾长角天牛、 小蠹虫、象虫、白蚁等


诊断方法
针叶鲜黄不落: (其他病害为暗色——如松梢枯病) 松脂分泌减少: 树干木质部粘性降低*

症状—1

成片林受害
症状—2

感病松树针叶枯黄不落
枝条枯死型
和松枯梢病症状比较
松枯梢病症状针叶发暗
寄主感病性:

可感染50种松属(Pinus)植物,较感病的松 树有黑松、赤松、海岸松、琉球松等。 12种非松属植物,如冷杉、黄杉、云杉等。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国内外分布
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朝鲜、 葡萄牙(欧洲唯一的一个国家) 中国 (包括香港、台湾)
病害在世界上的分布
美国
分布36个州 主要为害:湿地松、火炬松 很多种松树抗病 病害原发地

日本
1905年在日本九州岛初次发现,70年代开始 重视,后来开展了较深入研究。 在日本危害严重,整个日本均有病害发生。 为害寄主主要为: 黑松、赤松和海岸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