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演示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5课桌面的个性化设置》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5课桌面的个性化设置》教案一年纪:小学四年级下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甘肃版(2023)【教材分析】首先,该课程的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桌面个性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设置桌面主题、背景、锁屏界面的方法;学会设置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了解并尝试改变显示、声音、电源等设置。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个性化设置桌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别为桌面的背景及主题设置方法和富有个性化的桌面设置技巧。
在教学准备方面,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演示视频,展示桌面个性化设置的过程,以及若干背景图片,供学生选择使用。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可以操作的计算机。
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板块: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实践操作、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
在这些板块中,教师通过展示个性化设置后的桌面示例、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等方式,逐步教授桌面背景设置、桌面主题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图标设置等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个性化桌面设置,发挥创意,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
此外,课堂上应设置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作品展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桌面的个性化设置》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课程。
教师应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引导学生掌握桌面个性化设置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桌面个性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设置桌面主题、背景、锁屏界面的方法。
-学生能够学会设置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
-学生能够了解并尝试改变显示、声音、电源等设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熟悉桌面个性化设置的操作流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个性化设置桌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5章 视频处理-会声会影

第五章视频处理——会声会影会声会影是一款视频后期处理编辑软件,它具有操作界面直观、易学易用的特点。
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可以把我们搜集到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像、声音、视频、flash动画和文本等)整合在一起,轻松快捷地制作成一个视频文件。
本章首先对会声会影简单介绍,接着说明利用会声会影制作视频文件的一般流程,最后,以制作“朱自清生平”的视频文件为例,从素材的收集和处理开始,说明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教学用演示型视频文件的过程。
5.1 会声会影简介会声会影是一套操作最简单,功能强大的DV、HDV影片剪辑软件。
不仅完全符合家庭或个人所需的影片剪辑功能,甚至可以挑战专业级的影片剪辑软件。
具有创新的影片制作向导模式,只要三个步骤就可快速作出DV影片,即使是入门新手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影片剪辑乐趣;同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会声会影编辑模式,从捕获、剪接、转场、特效、覆叠、字幕、配乐,到刻录,让您全方位剪辑出专业级的家庭电影。
其成批转换功能与捕获格式完整支持,让剪辑影片更快、更有效率;画面特写镜头与对象创意覆叠,可随意作出新奇百变的创意效果;配乐大师与杜比AC3支持,让影片配乐更精准、更立体;同时酷炫的128组影片转场、37 组视频滤镜、76种标题动画等丰富效果,让影片精彩有趣。
打开会声会影软件,选择“会声会影编辑程式”项目,进入其编辑工作界面。
工作界面主要有四个区域:功能菜单、预览窗口、素材库和时间轴。
如图5-1所示。
图5-1 会声会影编辑工作界面最上面是一行功能列菜单,点击不同的菜单会显示不同的选项面板内容,中间的预览窗口固定大小为320X240,在这里可以预览某一个素材或是整个编辑好的专案,窗口下依次是导览列、修剪列及播放控制按钮,再往下则是时间轴窗口。
会声会影提供了两种视图方式,一种是时间轴视图方式,如图5-2所示;另一种是故事版视图方式,如图5-3所示。
图5-2 会声会影的时间轴视图方式图5-3 会声会影的故事版视图方式预览窗口的左边是选项面板,每一步的具体修改都在这里完成,窗口右边的素材库,或称资料库或图库,列出了可使用的素材,如视频、图像、音频等,如图5-4所示。
多媒体课件制作_5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篇1一、基本说明1 模块:高中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2 年级:高中二年级3 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 所属的章节:第五章第二节5 学时数: 45分钟(机房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进一步掌握用flash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原理和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了解根据表达、交流或创造的需要,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实现表达意图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以风筝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新时代的学生,在追求现代元素同时,不能忘了传统元素以及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情趣;让学生体验创作作品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2、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沪科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多媒体作品创作”中的内容。
__的内容是学生在完成作品规划设计和多媒体素材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制作一幅多媒体作品让学生体验作品制作与合成这一过程。
培养学生设计、创作、交流、合作等信息素养。
通过对教材的综合分析和充分理解,在尊重教科书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可将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章节。
(教学大纲中有明确指出)因此我安排4课时完成__教学,具体见下表: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作品总体结构的构建第二课场景内容编辑与制作第三课各场景的合成与导航第四课作品的递交本节课为我教学过程中的第二课,由于一个多媒体作品通常比较庞大,个人独立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教程中,我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完成各单场景的制作。
到第三课时,再把这些单场景进行合成与导航,如此以来,整个章节的课程的流程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flash软件中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flash中场景的概念、场景内容的编辑与制作等。
本节课以“中国传统文化——风筝—多媒体作品制作”为主线,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教学方式,在合作中交流、探讨;在评价中鉴赏、收获;在兴趣中学习、体验。
第5章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

第五章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离不开素材,素材是课件的基础。
在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准备是课件目标确定后的一项基础工程。
5.1 素材的分类根据媒体的不同性质,一般把媒体素材分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程序等类型。
文字:纯文本文件(txt)、Rich Text Format 格式(rtf)、写字板文件(wri)、Word文件(doc)、WPS文件(wps)等。
声音:标准Windows声音文件(wav)、乐器数字接口音乐文件(mid)、MPEG Layer 3声音文件(mp3)、Macintosh平台的声音文件(aif)等。
图形图像:Windows位图文件(bmp)、JPEG压缩的位图文件(jpg)、图形交换格式文件(gif)、标记图像格式文件(tif)、Post Script图像文件(eps)等。
动画:图形交换格式文件(gif)、AutoDesk的Animator文件(flc)、Windows视频文件(avi)、、Macromedia的Flash动画文件(swf)、QuickTime的动画文件(mov)。
视频:Windows视频文件(avi)、Quick Time动画文件(mov)、MPEG视频文件(mpg)、VCD中的视频文件(dat)等。
5.2 制作文本信息文字素材是最基本的素材,文字素材的处理离不开文字的输入和编辑。
有些课件集成工具软件中自带文字编辑功能,但对于大量的文字信息一般不在集成时输入,而是在前期就预先准备好所需的文字素材。
文字素材有时也以图像的方式出现在课件中,如通过格式排版后产生的特殊效果,可用图像方式保存下来。
一、文字打开W ord,选择某种输入方式,将需要的文本信息输入计算机,并可以进行格式设置。
二、用Word制作艺术字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常常要使用艺术字来美化课件。
在Word中可以制作各种艺术字。
三、添加特殊的艺术字效果用鼠标单击艺术字,Word将自动显示艺术字工具,这样可以设置艺术字的效果。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5

该标准规定了两种工作方式,即顺序方式和渐进方式;还 规定了三种级别的编码算法,即基本系统(Baseline system)、扩展系统(Extended system)和无失真系统 (Lossless coding)。
顺序方式
图像被分割为成行成列的四方小块,编 码时由左而右,由上而下地逐行逐列对每个 小块进行运算,直到所有小块都被编码为止。 每个小块的编码都是一次完成。解码时按编 码顺序逐块解码,也是一次完成。
基于小波变换的极低码率 视频编码技术
目前极低码率的视频编码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基于小波的极低码率编码技术已经得 到很好的发展并已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 的作用。已开发的基于小波的视频编码芯 片的最高压缩比可达350︰1,甚至更高。
基于小波变换的极低码率 视频编码技术
传统的视频压缩算法通常都是用预测编码来减少 帧间冗余度,采用二维的DCT变换减少帧内冗余 度,采用熵编码减少统计冗余度。在常规的块匹 配运动补偿中,将图像分割成多个不重叠的块, 经搜索每个块赋予一个运动矢量。
然而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互联网及其他的包交换 网络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没有一个完备的 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在发生阻塞时,各种排队时 延和数据包丢失可能导致视频和音频质量的极度 下降。
概述
在网络上进行视频传输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信号处理的问题。对于图像和视频信号的压缩 来说,高效的算法是任何一个好的系统设计的 核心问题。
位移向量D
相关性增大,差值信号减小,
运动物体的帧间位移
从而提高压缩比。
第K帧
运动估计
所谓运动估计就是使用于帧间编码方式时,通过 参考图像产生对被压缩图像的估计。 运动估计的准确程度对帧间编码的压缩效果非常 重要。如果估计做得好,那么被压缩图像与估计 图像相减后得到的数据量就很小。运动估计以宏 块为单位进行,计算被压缩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 应位置上的宏块间的位置偏移。这种位置偏移是 以运动向量来描述的,一个运动向量代表水平和 垂直两个方向上 动态图像的特点 运动图象压缩技术的发展 MPEG标准概述 MPEG-1标准 MPEG-2标准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第5章 音频处理技术

第10页
5.2 音频数字化
采样与采样频率 量化与量化级 声道 音频采样的数据量 音频数据编码
第11页
采样与采样频率
所谓采样就是每间隔一段时间读取一次声音信号 幅度,使声音信号在时间上被离散化。
采样的主要参数是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Sampling Rate)是指将模拟声音波形
5.25MB
2.6MB 5.25MB 5.25MB 10.5MB
注释 相当于电话线路较差时的音质 效果不好的立体声 实际上勉强可以接受的最低频率,非常沉闷和压抑 在这样低的采样率下,使用立体声不占优势 相当于电视机的声音质量,非常实用,在 Macintosh 和多媒体 计算机上都能够播放 在全频宽回放不太可能的情况下是立体声录音的较好选择
数字化时,每秒钟所抽取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 其计算单位是kHz(千赫兹)。 一般来说,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但用 于存储数字音频的数据量也越大。 采样频率的高低是根据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 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Nyquist theory)决定的。
第12页
采样与采样频率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设连续信号 x(t) 的频谱 为 x( f ) ,以采样间隔T采样得到离散信号 x(nT), 如果满足:当 f fc 时, fc 是截止频率,T 1/(2 fc ) 或 fc 1/(2T ) 则可以由离散信号 x(nT ) 完全确定 连续信号 x(t )。当采样频率等于 1/(2T ) 时, 即 fN 1/(2T ) ,称 f N 为奈奎斯特频率。
对于语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好缩减到 8bit,这样可以 节约很多磁盘空间
由于采样频率较低,比 CD 听起来要沉闷。但由于采用高的量 化级和立体声,仍然比较饱满,适用于 CD-ROM 产品
高一信息技术《第五章 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学案

复习学案4《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一、重要知识点(一)图像的采集与加工1、图像的特点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地区和文化,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如:广告标志2、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途径1)使用扫描仪采集图像。
2)使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
3)使用手机拍摄。
4)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3、图像的类型分为两种:位图(点阵图)和矢量图像1)点阵图像(位图):由许多点排列组合成,这些点称为像素。
当许许多多不同色彩的点组合在一起后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
放大时会产生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现象。
与生活中的十字绣很相似。
优点:可以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
缺点:缩放和旋转容易失真,同时文件容量较大。
常用软件:画图、Photoshop。
常见格式:bmp、jpg、gif、psd、png等。
2)向量图/矢量图: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的内容,如一条线段的数据只需要记录两个端点的坐标、线段的粗细和色彩等。
优点:在进行缩放和旋转等操作时图像不会失真,文件容量较小。
优点:文件容量小,缩放、旋转不易失真。
缺点:不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常用软件:Flash、CoreDraw。
常见格式:swf、wmf (office中的剪贴画使用的格式)。
4、图像格式:计算机中的图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图像存放在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的格式通常会经过有损压缩再保存。
常见图像的格式bmp 、jpg 、gif 、psd 、png 、swf 、tiff。
5、图像的大小数据存储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每个字节是由8个比特(bit)组成。
图像文件大小计算:文件的字节数=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
图像分辨率=X方向的像素数*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位数=存储颜色占用的二进制位数例: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多少?256*512*3*8/8=393216B =384KB(二)声音的采集与加工1、音频信息的采集1)在已有的数字化音频资源中寻找或截取 2)将传统的以磁带介质记录的模拟声音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3)采用数字化音频设备现场录音2、音频信息的加工:常用软件:录音机(附件中)、Cool Edit常见的音频格式: WAV格式(.wav)、MP3格式(.mp3)、WMA格式(.wma)、RealAudio格式(.ram .rm)、MIDI格式(.mid)、。
全国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册第5章第1节1.《认识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题目: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演示文稿:
(1)新建一个演示文稿;
(2)将第一张幻灯片标题改为“欢迎”;
(3)插入一张背景图片;
情感升华:
结合《认识演示文稿》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认识演示文稿》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认识演示文稿》内容,强调《认识演示文稿》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识演示文稿》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认识演示文稿》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认识演示文稿》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认识演示文稿》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认识演示文稿》知识的掌握情况。
(3)互动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任务驱动:教师为学生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在线资源:教师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如演示文稿制作教程、操作视频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全国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册第5章第1节1.《认识演示文稿》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8
SECAM制
• SECAM(SEquential Color And Memory)称为顺序传 送彩色与存储,是用于法国、俄罗斯及几个东欧国 家的彩色电视制式。
2020/4/28
➢个人娱乐
录象节目 VCD(Video Compact Disk)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 电视购物 家庭摄象 视频游戏
2020/4/28
主要指标
• 宽高比 • 垂直分辨率-细节 • 水平分辨率-细节 • 信号格式 • 帧频率-运动连续性 • 闪烁
2020/4/28
视频数据
• 连续数据 • 产生方式
– 实时数据-采集 – 合成数据-创作
• 处理方式
– 模拟视频 – 数字视频
2020/4/28
1、基础知识
• 视频的定义
人类接受的信息70%来自视觉, 其中活动图像是信息 量最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 体。视频(Video)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其内 容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动态图像(25或30帧/秒),所以 视频又叫作运动图像或活动图像。 从数学角度描述,视频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或称 为时变图像。时变图像是一种时-空亮度图案( spatial-temporal intensity pattern),可以表 示为s(x,y,t),其中(x,y)是空间变量,t是时间变 量。
2020/4/28
NTSC制
•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 Committe)是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在1953 年制定的一种兼容的彩色电视制式,在美国、 日本和其他国家广为使用。
–定义了彩色电视机对所接受的电视信号的解码方 式、色彩的处理方式、屏幕的扫描频率。
2020/4/28
数字视频的优点
适合于网络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视频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资源的共 享,通过网络线、光纤,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地从资 源中心传到办公室和家中。视频数字信号可以长距离 传输而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而模拟信号在传输过 程中会有信号损失。
再现性好 模拟信号由于是连续变化的,所以不管复制时采用的 精确度多高,失真总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多次复制以 后,误差就很大。数字视频可以不失真地进行无限次 拷贝,其抗干扰能力是模拟图像无法比拟的。它不会 因存储、传输和复制而产生图像质量的退化,从而能 够准确地再现图像。
–NTSC制规定水平扫描线有525条,以每秒30帧速率 传送。NTSC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一帧画面由两 次扫描完成,每一次扫描画出一个场需要1/60秒, 两个场构成一帧。
2020/4/28
PAL制
• PAL(Phase Alternate Lock)是联邦德国1962 年制定的一种兼容电视制式。PAL意指“相位 逐行交变”,我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都使用这 种制式。
2020/4/28
➢ 便于计算机编辑处理 模拟信号只能简单调整亮度、对比度和颜色等, 极大地限制了处理手段和应用范围。而数字视频 信号可以传送到计算机内进行存储、处理,很容 易进行创造性地编辑与合成,并进行动态交互。
➢ 数字视频的缺陷是处理速度慢,所需的数据存储 空间大,从而使数字图像的处理成本增高。通过 对数字视频的压缩,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 间,光盘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大量视频信息的存储 成为可能。
2020/4/28
视频的分类
• 模拟视频(Analog Video) 模拟视频是一种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的并且随 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早期视频的记录、存 储和传输都是采用模拟方式。 模拟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以模拟电信号的形式来记录 依靠模拟调幅的手段在空间传播 使用盒式磁带录象机将视频作为模拟信号存放在
以大大降低视频的传输和存贮费用、增加交互性(数字视 频可通过光纤等介质高速随机读取)及精确再现真实情景 的稳定图像。 –数字视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带来一个全新的应用局 面。包括直接广播卫星(DBS)、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在内 的各种通信应用均需要采用数字视频。近年出现的一些消 费产品,如VCD和DVD,数字式便携摄像机,都是以MPEG视 频压缩为基础的。
2020/4/28
2 电视信号及其标准
• 彩色电视信号制式
–电视信号是视频处理的重要信息源。电视信号的 标准也称为电视的制式。
–目前各国的电视制式不尽相同,不同制式之间的 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刷新速度、颜色编码系统和 传送频率等。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电视制式有中国、欧洲使用的 PAL制,美国、日本使用的NTSC制及法国等国所使 用的SECAM制。
第5章 多媒体视频信息处理
•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 途径。
• 计算机视频技术是把我们带到近于真实世 界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 在多媒体技术中,视频信息的获取及处理 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视频处理技术在目前以至将来都是多媒体 应用的一个核心技术。
2020/4/28
要内容
• 基础知识 • 电视信号及其标准 • 视频的数字化过程 • 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视频处理系统 • 视频文件的类型
2020/4/28
视频的应用领域
➢ 广播电视
地面、卫星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CATV:Community Antenna TV ) 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 交互式电视(ITV:Interactive TV ) 高清晰度电视(HDTV)
➢ 通信
可视电话(Videophone ) 视频会议(Videoconferencing ) 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 ) 视频数据库
磁带上
2020/4/28
)
模拟视频的不足: – 不适合网络传输,在传输效率方面先天不足; –传图统像的模随拟时信号间处理和设频备 道的衰减较大;直接广播卫星(DBS) – 不便于分类、检索和编辑。
2020/4/28
• 数字视频(Digital Video-DV)
–视频的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数字视频克服模拟视频了的局限性,这是因为数字视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