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风水

合集下载

风水发言稿

风水发言稿

风水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风水的发言。

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发言,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风水的真正含义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风水的起源和发展。

风水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土风宻(fēng),水流宻(shuǐ),简称风水。

它主要通过左右山脉的朝向、周围地形的高低、水流的方向等来影响人们的运势。

古人认为大地之气呈波浪形,随着地势的高低,形成了山山相连、水网相连的格局。

这样的地形才具备良好的风水,可以为居住者带来吉祥的运势。

虽然风水在古代是被富有地主和名士所崇尚的,但是它的原理和方法却适用于所有人。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遵守风水的原则,就能够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风水原则和应用。

首先,我们要关注居住的地方。

根据风水的原则,理想的住宅应该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地理位置的良好,一个是内部布局的合理。

地理环境包括周围山水的朝向和地形等,合理而有利于居住者。

内部布局则主要指房间的摆放和装饰等。

风水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和平衡,例如卧室应该朝向传统的吉祥方位,床的位置应该避免对着门等。

这些细节的调整能够在无形中为家居带来运势的改变。

其次,远离煞气也是风水的一个重要原则。

煞气是指一些不利于人们居住和工作的负能量,例如浑浊的水流、尖利的物品等都会带来煞气。

所以,在选房和布置房间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煞气的存在。

比如,不要选择位于交通繁忙的地方,不要在家中摆放尖锐的物品等。

这样的调整能够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宜人和舒适。

此外,风水也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在风水的理念中,居住环境和个人的运势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我们拥有好的居住环境,我们的运势也会相应变好。

然而,好的居住环境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运势会一直顺利,我们还需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和积累来不断提升自己。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风水术数基础

风水术数基础

风水术是中国古代人环境选择的学问,又称山水、堪舆、青乌等。

强调的是龙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态与气惯环绕的半虚半实的境状,乃至无形、无状、无味的所产生神气凝聚的哲思认知体系。

由于认知的差别,也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江湖术士便充斥其中,把这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同的方法,推之玄之又玄,借以混世。

所以,风水术如易经、卜筮类一样,自古就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风水是择吉避凶的术学,从考古遗址中发现,远古人择居地形、地貌、方位,有惊人的一致性。

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表明,选择在背坡面水、处河流沼泽边缘的聚落遗址最为普遍。

无论仰韶时期,还是龙山时期均是如此。

从遗址发掘来看,多是重向阳取暖性好,水草茂密高台近水之地,为使隐蔽、安全又便于自下而上猎取食物或便于农耕,总之是以择吉避灾为总则。

这些选择至今仍然不失其合理性。

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着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 。

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

风水好的吉祥地总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

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暗伏危机,一片荒凉,充满恐怖。

风水又称“堪舆”。

什么叫“堪舆”呢?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已有“堪舆家”的专门名词。

《汉书·艺文志》中也有《堪舆金匮》的书目。

在中国古代的文意里,“堪”是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

“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

它是以当时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当时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布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发生于中国,它和《易经》关系密切。

《易经》是中国的一部最为伟大的书。

要研究中国的学问,谈中国的文化,不能不研究《易经》。

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厚、广大及细密,其一切思想哲学基础都与《易经》息息相关。

《易经》应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气象与节气;应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与住宅;应用于人道,人们的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

大学风水课程心得体会(2篇)

大学风水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从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我对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风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丰富了知识体系,也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味。

以下是我对大学风水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风水学的起源与发展风水学,又称堪舆学,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风水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理、建筑、环境、天文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古代,风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艺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风水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选择。

到了汉代,风水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唐宋时期,风水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风水大师。

明清时期,风水学逐渐衰落,但至今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和实践风水。

二、风水学的基本原理风水学的基本原理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风水学认为,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以下是风水学的一些基本原理:1. 阴阳平衡:阴阳是风水学的核心概念,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元素组成。

在风水布局中,应注重阴阳平衡,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2.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风水布局中,应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以达到最佳效果。

3. 八卦原理:八卦是风水学的重要工具,由八个卦象组成,分别代表天、地、山、泽、雷、火、风、水等自然现象。

在风水布局中,应根据八卦原理进行布局,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4. 水口、水尾、龙脉、砂山等:风水学中,水口、水尾、龙脉、砂山等都是重要的风水元素。

在风水布局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元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风水学的实践与应用风水学的实践与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住宅风水、商业风水、办公风水、墓地风水等。

以下是一些风水学的实践与应用:1. 住宅风水:住宅风水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

在风水布局中,应注重客厅、卧室、厨房等空间的方位和布局,以达到和谐、舒适的效果。

金锁玉关风水讲座(一)

金锁玉关风水讲座(一)

王麒先老师金锁玉关风水讲座金锁玉关风水课第一讲:风水的起源主要内容:、风水的起源2、风水流派3、阴阳概念4、天人合一1、风水起源风水起源古代民间流传的相地术,地理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人们的宅向活动,风水活动已经开始,没有形成一种系统,单纯的地理概念,只是最早的萌芽阶段,人们处在最早的猎守时期,古人也是非常聪明的,人们已经知道要择地而居这样一个概念,这是最早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的时候已经形成风水的基本轮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已经非常广泛,特别晋朝的时候有个郭璞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叫《葬书》,风水学上一本里程碑的书,学地理学风水人必读的一本书,为风水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到了隋唐的时候,风水进入一个蔓延的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风水的著作,包括《相地要录》、《宅经》、《葬经》、《五行大义》等这些书基本上它的一个来源,形成都是在隋唐五代的时候,当然那个时候也出了一些比较有名的风水大家,比如我们知道的杨筠松,他是江西的形势派的创始人,是非常有名的,我们平时说的杨救贫,杨公风水,指的就是杨筠松这个人,也是我们为风水沿袭、发展非常突出不可或缺的人物。

从近代来说,到了宋代的时候,风水已相当的盛行,宋代的时候不仅是盛行,大家对风水的态度特别的认可,从皇帝到民间,风水大师也出了很多,有:赖文俊、张鬼灵,徐仁旺等人,都是宋代时期,比较有名的风水专家地理专家。

到了明清时期,风水比较多,也到了泛滥时期,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蒋大鸿的人,他著有《地理辩正》一书,后学一直在研究他这本书,也不太容易看的懂,所以后来又出现了《沈氏玄空风水》及《宅运新案》,都是明清时期出的著作。

明清之后人们主张风水的理论以《阳宅指南》、《相地指迷》、《水龙经》为主,都是明清时候形成的著作。

风水就是经过了这些朝代的跌失而形成的。

2、风水的流派说风水学术上主要分形势派,理气派两大派,东晋时期的郭璞主要是理气派,以杨筠松为代表的一派称为形势派,也称峦头派。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很早就注重居住和环境的关系。

“风水”一说在我国有很广泛的市场,到明清时候达到了高峰。

关键词:风水;天人合一;现代景观设计一、风水理论的涵义最早的风水定义出自晋代郭璞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风水发展至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操作实际上,都有不同的见解,在其发展史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于风水都有着独特的见地,可谓是春兰秋菊各有韵味,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景观设计,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但最后都会归宗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人与自然谐调合同即“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追求中,在中国古代,外在自然的天,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和意义,并加以人类情感,成为具有道德意志以至情感内容的天。

由此,人与自然两情相洽的审美观照,很早便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由此演变发展为自然美。

而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充分发展而升华为自然美学,成为建筑、艺术、哲学的基础理论。

作为“山水之术”的风水理论,更倡言“而乃怡情山水,发其所蕴,以广仁孝于天下后世”。

其“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以“人心巧契于天心”(《管氏地理指蒙》)地观照山川自然,细心审辨与选择;因地制宜且“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境”(《青囊海角经》)地巧加经营;遂使中国古代园林以其景观人文美同山川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显现出诗情画意,意象隽永,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实在美不胜收,并形成鲜明的中国园林特色。

古代风水学包括相地术,其与地理密切相关,还有占卜吉凶的迷信范畴,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是科学、或是迷信,而要实事求是的分析风水学说中的科学内涵和迷信成分。

正确的风水学定义应该是新西兰学者尹弘基撰文所说的那样“风水师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择的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成为迷信或者科学,这种独特的选择地点的中国系统,具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迷信的成分。

家居风水课程心得体会(2篇)

家居风水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家居风水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实用的学问,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家居风水课程,通过学习,我对家居风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家居风水家居风水,又称住宅风水,是指运用风水学的原理,对住宅进行布局和调整,以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家居风水源远流长,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家居风水课程收获1. 阴阳平衡家居风水讲究阴阳平衡,即住宅内部的布局要符合阴阳五行的规律。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住宅内部的颜色、家具摆放、门窗设计等都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例如,卧室应以暖色调为主,寓意温馨和谐;客厅则宜采用冷色调,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

2.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家居风水布局中,要充分考虑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例如,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

在布置家居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命理和五行属性,选择合适的家具、装饰品等,以达到和谐相处的效果。

3. 风水布局原则家居风水布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坐北朝南”、“门对门不对”、“忌空旷”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住宅的朝向、门窗位置、家具摆放等都与风水布局息息相关。

例如,住宅的朝向最好为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和通风;门窗位置要避免对冲,以免形成“穿堂风”;家具摆放要遵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原则,以保家宅平安。

4. 风水化解方法家居风水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化解方法进行改善。

例如,使用风水摆件、调整家具摆放、种植植物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实用的风水化解方法,如摆放风水球、风水镜、风水瓶等,以调整家居气场,改善居住环境。

三、家居风水实践通过学习家居风水,我意识到家居风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家居风水的实践心得:1. 优化家居布局根据家居风水的原则,我对自己的住宅进行了调整。

风水学

风水学

郡中学风赏析长郡中学—风水赏析风水学在古代又称为“堪舆学”。

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

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以上就是我对风水学的定义上的阐述,那么究竟什么是风水呢?风水是指古代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子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

风水还是环境艺术、儒家文化为主的建筑文化。

下面我就以长郡中学为例进行具体的风水分析。

长沙市长郡中学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04年由长沙知府颜钟骥创建,始称“长沙府中学堂”,是当时唯一的府立中学堂。

1912年,府制废除后,在长沙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建立湖南长郡公立学校。

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长郡公学、湖南长郡联立中学校、长沙市第一中学(1951年)、长沙市第二中学,1984年恢复长郡中学的校名。

学校位于黄兴南路309号。

在学院路与百花村巷的相交线路中。

而且学校离黄兴步行街很近,所以学校交通便利。

学校占地58亩,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民所有制正县级单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长郡中学继承城南书院之遗风,吸收长沙贡院、文庙之精髓。

古老的天心阁,纳楚天之灵气,赋予她沉稳与坚毅;美丽的湘江水接云梦之菁华,赋予她壑智与神韵。

学校以“朴实沉毅”为校训陶铸群英,为社会共输送了七万八千多名合格毕业生。

长郡中学是湖南省办学质量最高、素质教育成果最好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是湖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美学原理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以下是一张长郡中学的平面图,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长郡中学的建筑物布局符合形式美原则中的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合一与风水
一、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

恰是中国风水学的人与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原则,排斥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感应,并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筑的选址乃至建造,才创造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传统城市布局、传统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因地制宜,美不胜收。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千方百计寻求营造一处“好气场”,这就是风水。

风水贯寄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

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从现代房地产品牌策划角度,以现代居住区建筑布局进行风水规划,应首先树立几个风水观点:太极泛存观;场气万有观;场气导引观。

1、太极泛存观
风水学认为,一个城市,一个村镇,一个庭院,一幢建筑、一户住宅,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太极,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住宅建筑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极,也看建筑组群的太极,建筑群布局,应以地形方整、太极完整为宜。

不宜缺残某部分建筑的位置。

建筑地段布局应十分注意太极图的场气效应,慎重选择空地,建筑群组团内的小游园绿地,应选在中心地段,并应有建筑小品布置。

在住宅设计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

住宅楼层内部各户不宜交错分户,造成各户平面缺残某角。

2、场气万有观
风水学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

寻龙,捉穴,察砂,觅水,定向,是在于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趋吉避煞,在于对气的趋,避。

物物之间存在场,气来自场。

现代科学已初步察证,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之间皆有场气。

恰如万有引力一样,场气也是万有的。

一幢建筑可以我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场气可能剧变。

3、场气导引观
风水之气,是宇宙场气、地球场气、地域场气、建筑组群场气、植物场气和人体场气的统一场气中的气。

宇宙、地球、地域的场气,为大场气。

大场气,虚处来,实处止。

阳宅多选在类似盆地、半盆地(山环、山湾)中,这种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纳大场气。

场气的性状,是螺旋式运动的,任何局部某一层次的螺旋式运动的场气,都是宇宙大环境的一部分。

小环境植物、建筑、人体是小场气。

小环境场气,风水学称为地气,地气高处来,低处去。

然而这种场所,在一定条件下,在局部环境中又是可以经过人的智能认识加以适当导引的。

二、术家常言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

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

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

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

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

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

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

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

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方有眷恋之情。

汇泽如湖,在其经穴之处,看其左右前后,
如见水三横四直,弯曲交流,犹如织帛,此为砂恋水,水恋砂,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

水到明堂或左或右,可知砂水交会之势。

但需辨水的出入,向何方朝会,或出于大江,或出于大湖,古人曰:“杨杨悠悠,顾我欲流。

”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

龙逆水如夫妇交感:万川同归者,亲而又亲,来而不去者,恋而再恋;水如弯曲如有情,如九曲水,为秀水,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

甚为贵重;三台朝案,横摆当前,而穴结于前,越靠前者越快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住,人丁众,水散处,人不住。

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

池塘水有生成者,蓄积财禄,穴前亲之最吉。

如妄开池塘,伤残池发龙气,主招凶祸之灾。

龙若住,水口狭,若不住,定宽阔。

气怪形,论得水。

五龙落,四水聚,真血脉,真生气,变环曲折,水格之贵。

直流直去,下溅莫取。

水主财,主禄。

水为地脉之血,血脉周流而不停止,日夜不息,尽归于海。

水喜动,不动则聚,聚则血盈,如人得禄,故日财禄。

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水来不见源流,曰天门开。

水去处为地户,不见水去,曰地户闭。

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之不尽。

水深处为财大,浅处则财小,水口即门户也。

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

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

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

故曰江西赣州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龙气旺则人丁兴旺。

次取水聚,水聚则财巨,三取砂秀,砂秀则官高文秀;四取局园,局园则富贵悠远。

大风富甲之乡,大都为山环水抱,弯曲有情之地也。

“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虑随龙水,也即是元辰水上找水口(主水口)。

其次在元辰水不上堂的情况下,则考虑在界龙水上找水口。

而后再依次考虑干水.支水.近水.远水.但收水的原则是先亲后情,先大后小,先近后远。

但水的形态又变化万千,现将相水的详细口诀记录如下:
1.水大不宜荡2.水去不宜泻
3.水高不宜跌4.水朝不宜冲
5.水近不宜割6.水远不宜小
7.水横不宜反8.水抱不宜裹
9.水低不宜停10.水对不宜斜
只有遵循这些法则,才能定好水与水口。

否则相水一错,全盘皆错。

而那些只顾理气的地师,一心为了让旺水上堂,或前移后缩,或挨左挨右移动穴位来改移水口的相对位置,如果照这样的话,前移是穴,后缩也是穴,左移是穴,后挨也是穴,那又有甚么真穴可言?
作为风水师,确定水口,或为使旺水上堂,迎神避煞,应该通过改变立向来实现。

风水宗师刘江东在家乡赣南点穴的刘氏宗祠即是佐证,该祠在左乾水(元辰水)与正前方甲水(支水),合流出丁方。

若考虑堂局端正立向的话,水该出丙方水局水口,但墓库水上堂为败局,刘公巧妙地立庚山甲向兼寅申,变水出丁方之木局,收生(乾水)旺(甲水)上堂,此祠堂刘氏几百年人丁
兴盛,官富不断,真可谓回天有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